【篇一:一次糟糕的分数】
我的心情十分的低落,一想到自己的分数,就惭愧不已,恨不得撞墙。
那是一个阴天,我在三年级时的语文成绩很好,语文考试没有一次低于90分,通常在95分以上,从没有为我的语文成绩担心过。可那天我考砸了,发试卷时,我只考了69分,那是我有史以来考得最差的一次,我的内心简直要崩溃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言不发,并没有提起这件令我垂头丧气的事。我默默地低着头回家,连走路的速度也十分的慢。我极力装出快乐的样子,可还是掩盖不了事实。当奶奶问我成绩时,我仍默不作声,虽然我不希望家里的人伤心,可我思索之下只能把分数如实报出来。
奶奶并没有责备我,反而想让我开心点,奶奶说:“犯了错误不要紧,关键要知错能改,有一颗悔改的心。能从这次考试中找到自己薄弱点,查漏补缺,就是一件大好事。”
我的妈妈后来也知道了成绩,可是妈妈却十分懊恼,气愤地说:“你怎么能考出这么低的分数,我还指望你取得更好的成绩呢!”
我当时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奶奶和妈妈的态度截然不同呢?也不能想那么多了,还是下定决心好好复习和学习吧,为下一次考高分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后来的一次语文考试,不出我所料,我考了96分。
我突然明白妈妈和奶奶都是爱我的,奶奶是种温柔的爱,而妈妈是严厉的爱。在生活中,我既需要这种温柔的爱,也需要那种严厉的爱,我们应该理解长辈的爱,以及他们爱我的方式。
这样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应该多去珍惜这些爱,因为亲情是无价的,不要等这些爱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篇二:比分数更重要的】
在学生眼中,分数是命根,是至关重要的通行证;在家长心中,分数是孩子优秀的标志凭证。可是,你们是否想过,世界上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比如说亲情。家长们只顾孩子的分数,却总是因此断绝了沟通的渠道。不断地压迫孩子“考试一定要考前三!”“再做三张练习卷!”凡是不顺意,定会遭到惩戒。可家长们,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培养孩子的怨气。有时不让孩子参加聚会,走亲戚,甚至见亲人最后一面……这么做,为小小的分数失去难以挽回的亲情,心中留下终生的遗憾,根本不划算。
比如说友情。朋友对于少年时代的我们,是至关重要的。而一些家长却秉持着“他学习不好,别跟他玩”的理念,导致孩子们缺少友情。我曾经听到过这么个事例:一位家长不让孩子跟一位学习差的学生玩,强迫他与“优等生”相处。但前者是他的好朋友,他不想这样,却担心挨骂;照做吧,又怕失去一份真挚的友情,只好左右为难。选择朋友是我们自身的权利,为分数而如此逼迫,岂不是太不值了?如果真的以分数作为择友标准,那成绩差的人不就没朋友了?强迫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就算不考虑孩子,那也得为别人考虑呀。
还有乐趣。现在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的是体育运动,有的是乐器,但年龄越大,学得越多,家长们便会让孩子抛弃自己的兴趣,将学习放到最重要的一位,对孩子说“再玩下去就玩傻了”这一类的话,孩子们只好“忍痛割爱”,一味的学习,抛弃了篮球,抛弃了绘画,抛弃了演唱会,抛弃了集体活动……这丧失乐趣的学习,对孩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如果只是为了分数,只是为了考试不断学习,而不劳逸结合,那人不都成一台学习机器了?机械地学习,脑中空空,生活无趣,人生又有何意义?想想吧,这么多孩子因为这个得抑郁症,精神失常,甚至与家人对峙,而这一切都源于自由被剥夺。
除了分数,世界上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东西,别因为分数,而失去这么多重要的东西,活跃,乐观,开朗,孝顺……为仅仅一个分数这样,真的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