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一作文 如此常识
如此常识
发布时间: 2024-12-26 20:49
阅读:

【篇一:如此常识】

“哗啦啦——锵哴哴!”听,那是水在哭泣,那是水在倾诉,那是水向人类的无助呐喊。

厨房里,妈妈一如既往,操铲挥刀。厨房外,我却早已垂涎三尺,饥饿难耐。我呢?又开始对妈妈百般催促,妈妈笑骂我“贪吃”。我只得眼巴巴地望着厨房中那系着花格子围裙的“救世主”。

妈妈在锅铲间来回奔走,不料锅灰难耐寂寞,只奔清水老弟里而去。碗里的清水脏了。

“哗——”,妈妈一个转体90度三周半抡臂,顺手将碗里的“生命之源”都倒在地上了,流畅无比,习以为常!妈妈那一脸平静恰与我那怔住的面孔形成鲜明对比。

“这孩子,大惊小怪的,迟早有一天给吓出病来——”妈妈不解的批道。

“妈,这水……”

“哎,我还以为你发现新大陆了!这点水呀,脏了你能喝吗?就不怕细菌?你仔细想想吧,中国960平方千米,四大海域那里放着呢,还缺水?这是常识!”

我怔住无言以对。

周日,熬过了一周,老妈也是格外有雅兴,捎上我回老家放放松。一路欢声笑语,伴着温和的暖阳,伴着清新的空气,我们尽享着造物主的赠与。我们沿着芳草地,顺着石径。奇怪?那条清澈的小河流怎么不见了?那座清凉甘口的井怎么干涸了?妈妈回忆着往日的蓝天碧水,不禁感慨万千。责骂着养鸭专业户的贪婪,怒斥着工厂的急功近利,痛骂着现代人没有节水观念!

午餐,妈妈拿出水瓶,为她一上午的絮叨做点补偿。不巧,一片落叶,恰巧落在水瓶中,妈妈眉头一皱,正准备来个习惯性动作……

“老妈,中国的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呀!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总量少得可怜,中国地广人多,人均水资源总量更是不必说了。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这也是常识呀。”我嬉皮笑脸道。老妈正要回嘴,却红着脸低下了头,若有所思……

“Holdon!”老妈拿着刚刚弄脏的洗菜水就提,正要阻止。老妈微微一笑,提着水,径直走向了花盆。这水,不仅给鲜花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更是在这当今城市中一道亮丽的节水风景……

“以后呀,你们爹俩给我把这些小常识记牢了!淘米水可以洗菜,污水可以冲马桶,节约用水,从你我做起。”妈妈一本正经地念叨着。我们会心一笑。

水,在哭泣。别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篇二:遗憾,让我的青春如此美丽】

夜深了,莫名的情绪驱使,登上楼顶,倚着栏杆,漆黑目下,魅影无双,我们执手衷肠,看月光如水流逝,向无尽的黑夜呐喊出:“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还记得刚进校园的第一天,我们每个人都充满了对初中学习拼搏的干劲。我依稀记得,班主任站在讲台上,神情严肃的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三年磨一剑,终达彼岸!”老师说:“三年很短暂,唯有努力,才能把握未来。”那时,我们没有对未来的梦想,我们很迷茫。时光如斯,就这么决定了我们一生的轨迹——或是健步如飞,或是步履蹒珊。

“赖赖,这次你再粗心,你看我怎么收拾你!”耳边又回荡着英语老师“常妈”那句我快听了三年,却从不厌烦的话。初一的时候,我还很轻狂,拍着胸脯保证到:“常妈,我每次英语考试一定拿第一,给你争光!”说完,我还扑哧扑哧的笑着,可上了初三以后,像一切都变得寸步难行,一点点失误,就让我与第一擦肩而过。曾经的诺言,如今好像成了一个遗憾。

少年总是轻狂的。初二时,无论是什么样的篮球比赛,我们班总能夺得桂冠。杀进决赛的最后一个投球,当球穿透空气,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接着坠入篮筐中,突然全场沸腾。我兴奋的抱住战友,我们集体欢呼……可到了初三,放学后打球成了一种奢望。时间被各种卷子填满,一天一天,如此充实而又忙碌。再也没有了篮球比赛的时光,仿佛也成了青春里的一种遗憾。

我的青春里,走过了笑声,走过了忧伤。多年后,回忆起曾经错失第一的遗憾,曾经忙碌奋斗的日子,曾经的“战友”、伙伴,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我会流下眼泪。也许,我们会在未来遇到更好的朋友,但初中的你们,是独一无二的。

我的青春里充满遗憾,在残缺的月光下,在淡淡的花香里,它们一点点沉淀,一点点显现……想起曾经的遗憾,是否会看到我们经历风雨后成熟的脸庞?你的目光,是否会看到,长大了的我?

匆匆逝去的年华,来不及抓紧。但我仍要说,充满遗憾的青春,是那么美好!(公众号:芒果作文之家)

【篇三:从未如此陶醉】

一份记忆。一份真情、每当想起便会陶醉,每一次的陶醉就像迷茫的人找到了归途,如迷失的海鸥找到了方向,正如我这远离家乡的人,思念依旧的家乡和那份让我沉醉的乡愁。

当我不经意间拿起手机,打开了微信点开了一篇推荐的文章,我仔细一看文章的名字叫“我的家乡”。我的心突然火热了起来,心里嘀咕着:我已经好久没有回去了。随即叹了一口气,我心中多年没有燃起的思想之火又重新被点燃而且一发不可收拾的燃起,我想起来到喧嚣城市多年,活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心感到非常的疲倦,现在我无比想回去看看,那个让我思念的家。

皇天不负有心人,因为我要办身份证我可以名正言顺的回到家乡,我突然无比的期待回家的那天,我的期盼之心爆发了,我不停的对自己肯定着这个消息。希望早日回到那生我养我的土地,那充满我童年回忆的土地。

我跟随着无尽的时光长流,坐着直达家乡的火车。随着几天的颠簸,我终于回来了当我第一只脚踏上家乡的土地时,我开心的就像回到水里的鱼儿,我不能停下自己的脚步四处观察着,我移动步伐来到一家老子号,这是回忆如泉水一般用了出来,我心里确定着没错就是这个地方,这是我小时候常来的地方,我踏进店门看着新的一切心里感叹都变了啊,不过不变的却是这里的香味淡淡的饭香。我迫不及待的坐下点了一碗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粉条。酸辣入口心里无比的舒服还是家乡的味道好啊。

吃完了饭,我随母亲走过了小巷和许多喧嚣的街区,我在路途中看见了许多熟悉的事物,随着时间流逝我回到了我小时候的村子,村子前绿油油的还未成熟的水稻,风儿抚过,轻弯身躯,好似欢迎,穿过一群地下头的水稻,一座灰色的屋子,门前长满了杂草,蜘蛛网密布,心想这个屋子老了,突然又自嘲想我长大了啊!

家乡的一切,熟悉的一切,让人回忆的一切,一切的一切都让我陶醉在其中。

【篇四:被忽视的常识】

生活中有许多常识,但有一些基本常识被人们忘记了。

前几天和同学讨论清明节放假的问题,我说:“放一天。”立刻又人反驳我说:“三天。”我辩证到:“放三天是因为加了星期六、星期天。”他继续反驳到:“本来就放三天。”我问他:“国庆节的法定假日是几天?”他说:“七天,怎么了?”我已经无意和他争论。因为这些是常识,但偏偏被我们这群天天想着放假的人忽视了,又或许是因为太想放假了,所以又了这种期盼。

人们不知道常识当然会闹一些笑话,但有时却会影响生命。

一次,我和爸爸在街上散步的时候,我看到路上漂亮的轿车,突发奇想的说:“以后我要买一部驾驶座在右边的车。”爸爸有的疑惑:“右边?”我说:“是呀!右边,你看那些车的驾驶座都在左边,千篇一律,一点也没个性。”爸爸似乎抓住了什么,拉着我边跑边说:“好吧!咱们回家上网查查看怎样?”我满心欢喜的跟着爸爸跑起来。

回到家,爸爸开始查了起来,我们从网上了解到早就有人开驾驶座在右边的车了,而且不只一个,但在中国是几乎没有这种车的。我说:“快查一下中国为什么没有。”于是爸爸又百度了一下,原来是因为中国的《交通法》规定:中国境内行驶的车必须靠右行驶,为了保证乘客上下车安全,所以下车一般从靠路边的右门下车,所以驾驶座在左边。我恍然大悟,于是又决定还是买驾驶座靠左的车。

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发现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很严重,于是我又决定不买车了。而且还改变了许多不好的习惯,以前出门就打的,现在如果事情不急,我会走着去,如果急点,我会做公交车去。

汽车驾驶座在左边是常识,汽车尾气会污染空气是常识,但似乎被一些人忽视,路上的车越来越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车我是不买了,但走路似乎也有常识性的知识。

步行和开车一样都有靠右行的常识。但在路上的时候,我常常看见两人迎面走着,快撞上的时候,他们会让开,但他们都让向同一侧,还是在一条线上,谁也过不去,最后只好一个人不动,等另一个人走了才走,但如果人们都记得靠右行的常识,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不挡道也是常识,但在楼道间,常会看到几个人并排着走,把楼道都挡完了。后面的人想挤过去,又觉得不礼貌,真是叫人进退两难。

如果我们随时都做到靠右行,不挡道等一些常识,形成习惯后,当灾难来临,就会变得井然有序,而且还会自然流出一条救援通道——左边。

被忽视的常识又何止这些!不是常识被被忽视了,而是人们还没意识到这是常识。

忽视的似乎不是常识,更像是生命被忽视了。

【篇五:肩颈保健常识,学一学很重要】

每天下午放学回来,我都会做作业,做完作业感觉手和腿有点麻木,并且,脖子这里有一点点酸痛。妈妈早晨起床也常常喊双手发麻。为此,我们常常很困惑。

今天萧山日报联合萧山中医院举办讲座,我们很荣幸聆听了何主任的讲课。他讲的是我们日常中常见的疾病症状,重点讲了如何预防肩颈疾病。

首先讲到的是我们学生和家长都要注意到的姿势。家长看手机的时候,和同学们做作业的时候,头部向前伸一厘米。颈椎骨所承受的重量则增加2到3公斤,最多可加十五公斤。大家听完都特别吃惊,难怪我做完作业这么难受。原来坐姿特别重要。

另外何主任还讲了睡姿。床垫呢,不能太软,也不能太信硬。根据调查结果,我们看到睡姿24种之多,侧着睡,并且是抱成一团的最多,还有钓鱼等姿态也很多。何主任说,睡姿不对就会导致肩颈疾病,象妈妈这样晨起双手发麻就是典型症状。

最后何主任教了我们预防肩颈疾病五大招:抓捏颈部,前后对抗,缩颈抬肩,拉背扩胸,上下拉伸。何主任刚讲完一招,一个试范,小记者和家长们纷纷站起来学了起来。

本次活动在活跃的学习和热烈的咨询中结束了,肩颈保健常识真的很重要,学一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用得着。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