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最仰慕的人】
汕尾是我的家乡,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在这里,产生了无数“风流人物”,比如:彭湃、龚俊龙、陈炯明……他们都是汕尾的乡贤,是无数人仰慕的对象。我也不例外,我也有我最仰慕的乡贤。或许,有很多人不认识他;又或许,他会被人们所铭记。
原本,我只当他是平平无奇的普通人,可是自从那件事之后,我对他的敬佩感油然而生,他成了我最仰慕的乡贤。
事情发生在一天下午,就在家乡的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子里。有一间被上了锁的屋子里,突然传出了三个小孩子的哭喊声。这一阵哭喊声引起了隔壁邻居的注意,热心的邻居想要出门安慰一下。不料门外浓烟滚滚,情况紧急之下,她反应过来后赶紧喊人救火。
那大火仿佛在叫嚣似的,更肆无忌惮的燃烧了。三个孩子在屋里命悬一线,周围邻居的生命财产也将受到了威胁。
这时,他出现了,他像火箭似的冲到屋门外。救人心切的他,不顾一切地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拔出铁门,可是铁门太过笨重,根本没办法打开。在关键时刻,邻居建议撬锁,他又急冲冲地从家里拿出铁锤和螺丝刀,竭尽全力地把锁头砸开了。在三条人命面前,他不敢有丝毫的耽搁,奋不顾身的冲进火海里,迅速救出了三个孩子。大火越来越凶猛,他立刻就报了警,还帮忙疏散周围的村民。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少都去帮忙接水救火。
见义勇为的他就是我最仰慕的乡贤——林俩局。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但却在火海里挽救了三条人命,做了普通人不敢做的事。
他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着身边的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他舍己救人的美好品质,也感受到了大火无情,人有情。他的精神是可贵的,遇到事情沉着冷静,又勇敢。所以我们要向他学习这种精神,也相信未来汕尾一定会涌现出更多像他一样的人。
【篇二:我仰慕的乡贤】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仰慕的乡贤,我也不例外,我一直仰慕着雷锋。也许,他早已被人遗忘;也许,他被人们铭记在心。
雷锋虽然是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但是他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一生无私地为人民做了许多贡献,不求回报。俗话说得好,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学校的操场上,雕刻着雷锋的头像。是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面带微笑,永不低头,努力去解决困难,从不退缩。虽然他意外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精神却永存,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我们虽然是小学生,做不了雷锋生前做的那些大事,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小雷锋”,“活雷锋”。如:当同学学习用品没带时,我们应该借给他;当捡到一个钱包时,不论它有没有价值,我们应该主动交给警察;当在学校捡到有用的东西时,我们应该及时交给教导处;当看见老人拎着较重的东西时,我们应该上前去帮忙提;当看见盲人过马路时,我们应该上前搀扶一下;当在车上见到老人没有座位时,我们应该马上起身让座。像这类事,我们见一个帮一个,绝对不能袖手旁观。同时,我们对待别人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去尽心尽力地保护他们。这样才不会失去我们中华民族的高尚品质。我们要和雷锋一样,做一个勤俭节约,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人。他的精神时刻鼓舞我们前进,也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有着巨大的帮助。因此,我们要好好读书,小时候帮助别人,长大后报效祖国。
哦,对了!你们仰慕的乡贤又是谁呢?难道也是他?
【篇三:你是我仰慕的人】
每到一个寒冷的夜晚,觉得有些不舒服时,我都会到楼下去喝一碗胡辣汤,喝罢,顿时觉得暖意盎然。回到家,或者是上床睡觉,或者是继续学习,心里都会感觉很舒畅。
那家胡辣汤店开的时间很长了,只有一位中年妇女在打理,因为她做汤的水平非常棒,邻里间都喜欢叫她“汤姐”。汤姐只卖胡辣汤,不卖别的,店里的物件也都十分老旧,夏天的风扇最是无力地转着,冬天大家都要围在仅有的炉火前取暖,凳子总是吱吱呀呀的响着,桌子也老是晃晃荡荡。虽说破旧,可不知为什么,大家进了汤姐的店,都会觉得很舒心。
汤姐待人十分随和,最爱和顾客们聊天,不论忙着或闲着。汤姐个子也不怎么高,也就一米六几的样子,胖胖的,皮肤很黑,也十分粗糙,双手上的皮肤就好像老树木里的松树的皮。她的脸圆圆的,两颊黑里透红,脸上的血丝就像刚烧完的煤一般,眉骨也微微突出,眼睛小的很,几乎是看不出睁着的。可汤姐总是玩笑着说:“我像不像诸葛亮的夫人,虽然长得丑,但咱聪明呀!”
汤姐从不提起自己的丈夫,邻里间也不好多问。她一个人独立拉扯大了一双儿女,女儿嫁到了外地,已经很少回来。儿子现在才上大学,学费贵的很,尽管如此,汤姐却依旧靠自己的诚信与手艺一直支撑着……直到现在。
汤姐的厨艺甚是了得,她总说“做一件事,就应当专心致志将这份事情做得无限接近完美。”她也是这么做的。胡辣汤的食材都是汤姐自己亲自挑选准备,一定是要最好的。汤姐的刀工也很厉害,左手把着食材,右手紧握菜刀,身子微躬,手腕轻轻抖动,一刀刀下去,豆腐丝就被切得如金丝玉带,粗细均匀,而小肉丁也被切得方方正正,大小一般,切罢,转过身去给新来的客人舀几晚汤,侃侃大山,笑呵呵的转过身又重复刚才的动作。
汤姐的店一天只营业四个小时,但全年无休(只在过年时休息几天),只有老主顾们才知道汤姐真正辛苦的地方。汤姐很喜欢周星驰的《食神》,它总将自己的汤称为“黯然销魂汤”,她一直在说,她一生中只信一句话“唯有用心,才会做出最棒的菜式”。
心无处不在,可现代人多将它遗忘,追求的是高效、简单的速食主义,有多少人还能像汤姐一样,用已真心,换人悦心?令人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