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向上飞跃的石头】
走过清澈见底的小溪,就是一段有些崎岖的上坡山路,山路上大小石头遍布,蜿蜒着通向上方的平地。路很窄,只能通过一个人,路的两旁都是杂草,在这山间长得恣意又充满生机,密密麻麻的掩盖了许多路边的石块。
表妹走在我的前面,她丝毫不费力地往前走着,信步闲庭,似乎在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只有不常运动的我在埋头走着,艰难地抬起脚往上走,自然也无心欣赏这山间的景色。我低着头,看着那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石块在眼前掠过,连成一条条五彩的线,突然我的视线停留在了一颗石头上。石头是黄白相间的,略有些棱角,不是什么一眼就可以吸引住人眼球的石头,甚至放在一堆石头中还会根本找不到它,但就是一块平淡无奇的石头,却值得我细细品味,并且我相信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还会给我更多启示。
在众多“瘫倒”在泥土中的石头中,那一块黄白相间的石头,就在我的面前,“呼”地一下从山路上“跳”了起来然后“跳”到了离原本位置要高一点的山路上。我有些疑惑,为什么石头会“向上跳”,然而在我思索一阵后,我便不再苦恼于答案了,也许这石头是被表妹的脚步带起的,也许是被其他东西弹上去的,但是真正的答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发现我收获了生命的哲理。
上坡的山路就像我们的生活,也许我们在最初进入生活是满怀着热血,激情和希望的,就如那刚到山路上的石头。然而如果我们只是空有一腔抱负,不肯去努力,不肯付诸行动的话,我们就只会像那无意义的瘫倒在泥土里的石头一样,麻木地等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被风雨冲刷到山路下的小溪里,被那永无止境的岁月磨平棱角,磨平抱负,耗光激情与热血,最后成为泥沙,消失在世界上。于是,我们要在这上坡路般难行的生活中奋发向上,像那块不甘平庸,努力向上跳的石头,跳出麻木,跳出平庸!跳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或许那块石头最终还是会被冲下去,但是它却做出了所有石头都做不到的一步!这块奋发向上的石头,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也许在某一天,在我要放弃努力时会想起这颗石头,那么这一定是我最大的幸运。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是甘于“中庸之道”还是要做最出彩的人?
【篇二:石头缝里的生命】
石头,多么的坚硬。而在石头缝里,却有着不一般的奇迹。
在家乡的荒野上,到处是石头,人们为这片荒地而叹息。自从种蔬菜的人走了的这几年,就没有人理会这片荒地了。我曾让大人们去挖掘。开垦这片荒地,可他们总是说我异想天开。我便没在理会了。
有一天,我在荒野的石头上坐着,发现石头缝里生长一点绿色,我也没在意;过了几天,我又看见那点绿色,不过,它已从石缝里生长出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棵小草我非常惊奇,回到家,我告诉妈妈,妈妈却说我胡言乱语,我不顾妈妈的话语,一个人分享这份快乐。
我开始注意这片荒地,每天都上山看一次,每次都会看见有小草从石缝里钻出来。我慢慢的把注意力也放在了小草上,看着小草的变化。小草破土而出。冲破硬石,获得了新生的希望,我们不也应该有小草的精神吗?
日久天长,荒野上的石头已不在是威风凛凛,大地又增添了一点儿绿色,小草打着胜利的旗鼓:我们存活了!
小草虽然不像温室的花朵那样美丽,但它不需要人们的施舍,它没有足够的阳光。雨水。土壤,也没有宽阔的空间助于生长,只有一条狭小的缝隙让它获得生的希望。
绿色的田野回来了,但是,人们何时想过小草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获得新生的。荒地可以开垦,废物可以利用,生命是自己主宰,没有第二次。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不能畏惧,要像小草一样,勇往直前。
让我们好好把握自己的生命,让生活多姿多彩吧!
【篇三:石头、沙子和水】
刚开始初中生活时,颇感疲劳,因为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中学,学习节奏快,压力大,常常疲于订正和背书,还得应付老师的问话,分身乏术。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我感觉自己就是没空消化夜草的那匹劣马。
那是一个周三,傍晚妈妈要来看望我,可是我已被老师“预约”,这可怎么办啊?望着默写本上一连串“哭脸”,我悲从中来。
探视时间到了,妈妈准时带着美味佳肴出现在食堂,我却无心享受。匆匆扒拉了几口饭,我就谎称“去教室”,实则奔向办公室。其他同学都差不多到齐了,大家手里都拿着一本本子,不明白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老师扫视了大家一眼,顿了一下,说道:“你们大多是些学习上尚未适应的学生,有的基础薄弱,有的不会利用时间。光在口头上喊提高效率是无济于事的,必须付之以行动。”
“接下来,请大家在手里的本子上划上三厘米的边线,其他部分画成四格,每行都记下课间所做的事情,包括双休日。想要提高,就先做时间的主人!”
很快,一周过去了。一回到家,我就躺在沙发上,度过一个美妙的周五。时间飞逝,又到了周日,准备出发去学校。
突然,我想到了那本记录本,脑子嗡嗡作响。时间来不及了!快写!
周一早上,我又应邀去办公室。桌上翻开的,是我的记录本。“嗯…。你的周末,过得很凌乱吧!”我皱了皱眉,心里思考着老师所谓的“凌乱”的意思。
“你瞧,首先,为什么周五的记录跳过了?周五放学后的时间是很宝贵的,这是难得的完整的一整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你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而不像周六周日被补习班切碎的时间。”
“还有,周六上午九点到十点这段时间怎么跳过了?不管是在休息还是在学习,都应该记上去。”老师分析得头头是道。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间的管理方面。这个周末,你一会儿做语文,一会儿做数学,还没做完,你又去做英语了。再看这边,做了半个小时作业,怎么就休息了一个小时呢?这样做,难出效率啊。”老师一语中的。
接着她给了我最宝贵的建议:“首先,列一张作业清单,把能利用的整段时间留给较难的作业,简单而量少的作业则在被分割的时间里做。就像在瓶子里装东西:先装满石块,再装沙子,最后,留下的空隙灌水。这样,一个瓶子才算真正装满。”
在一段冗长的说辞后,以这样一个巧妙的比喻结束,令不得要领的我茅塞顿开。
经过整整两年的历练,我渐渐学会如何装满那个瓶子。我忽然明白只装石块,瓶子永远会留有空隙,而沙子或水才是装满瓶子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