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亲人的爱】
今年十一,我们一家去了成都,成都的舅舅家有个和我非常要好的姐姐,她给我的关爱让我一直记忆犹新。
我和姐姐虽然有两年没见了,但我俩在微信上聊得不亦乐乎,总盼着能尽快见面。在车站,当我再次见到姐姐时,我们兴奋地拥抱着,从此我俩就粘在了一起。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有聊不完的话题,我说着北京,她说着成都,两人经常一起哈哈大笑。一天,妈妈说我比姐姐高出了一大截,姐姐的脸刷的一下红了,朝我尴尬的笑笑,我挑着眉毛说:“哈,要不咱俩换换,你叫我姐姐吧。”她生气的举起手,朝我这边跑过来,我连忙大笑着跑开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南方的蚊子好像故意和我作对,在我的手上咬了口,眼看着两个小红点变成了水汪汪的两个大水泡,疼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我在姐姐眼前撒娇的晃了晃受伤的手,姐姐见我这幅狼狈的模样,一边安慰我一边从她的包里翻出一瓶绿色的药膏,轻轻地帮我涂在了手上,一股清凉的感觉滑过我的手,瞬间觉得舒服多了,我崇拜的对姐姐说了声谢谢。第二天,姐姐的药膏不太管用了,水泡好像又变大了,越来越疼,姐姐见状,焦急的拉起我朝医院跑去,到了医院挂了号,姐姐详细的跟医生说明我的情况,然后认真的听着医生的嘱咐。按着医生的方法,姐姐拿着棉签,小心的蘸着药膏,轻轻地擦在那两个水泡上,我没忍住疼叫出了声,姐姐立刻停住,目光满是关切的看着我问:“是不是我把你弄疼了?擦完药,马上就好了……”她说着,更加小心翼翼的给我擦药,生怕再弄疼我。擦完药,姐姐眯着眼睛,对着水泡轻轻的吹着气,然后帮我贴上了纱布,还不忘叮嘱我回北京后记得天天擦药,我被姐姐的暖心的关怀感动了。
愉快的假期眨眼间结束了,我和姐姐依依不舍的分别了,姐姐虽然只比我大两岁,却让身在异地的我感受到了家般的温暖,姐姐给我的关爱,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以后也要多关心家人、朋友,让他们感受到我的那份关爱。
【篇二:胜似亲人】
在云南的一座大山里,有一个苗族村寨。那里绿树成荫,房子错落有致,风景美不胜收。
在苗族村寨里,有一个移民过来的汉族小姑娘,名叫小红,她的邻居是一位留守老人。这位老奶奶家里很穷,屋内的地板上都破了一个大洞,衣服、床单上布满了一块块补丁。
有一天,小红下午放学后来到老奶奶家,看见老奶奶正在睡觉,她的旁边堆了一大堆脏衣服。小红回家把书包一放,准备帮老奶奶洗衣服。为了不吵醒老奶奶,小红踮着脚悄悄地把洗衣锤、衣服放入木盆中,来到了河边。
石头上长着苔藓,很滑,小红险些摔倒。小红先用洗衣锤把衣服捶干净,再将衣服冲洗一遍,又把衣服拧了拧,放进木盆。当小红站起来时,突然摔倒了,她的衣服都湿透了。小红赶紧爬起来,端着木盆艰难地走了回去。
回到老奶奶家,小红吃力地把装有湿衣服的木盆放在地上。老奶奶被木盆的声音惊醒了,她起了床,戴好头巾走出了房间。看见小红后,老奶奶走上去搂住小红,摸着她的脸蛋说:“好孩子,谢谢你!”小红说:“没事,这是我应该做的。”
大山里,除了秀丽的风光,还有这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间真情!
【篇三:胜似亲人】
有一位小姑娘叫晶莹。她住在苗族的村里,她是汉族人。村里大多数是苗族,其中有一位老奶奶,她的儿女都出去打工了,每年很少回家。
年迈的老奶奶,虽然手巧,不过干起粗活来并不方便。于是,晶莹每天放学回来都帮老奶奶干活。
以前晶莹还小,只能帮老奶奶洗洗碗,擦桌子。现在她会的可多了,说也说不尽。这不,她今天刚刚背着背篓,拿着木棍,走到河边洗衣服了。她先把衣服搓了搓,再把脏地方搓了搓,发出了“唰唰唰”的声音。又把衣服放在搓衣板上,开始洗床单。那个床单很脏,所以晶莹洗了好大一会儿才洗完。搓洗后又把它们浸泡在水里,又洗了一次。这一次比上次干净。小姑娘边洗边想:洗衣服真累呀!老奶奶年纪这么大了,肯定更累。可我年纪小呀,有的是力气。只见细细的汗珠渗满了她的额头,河水溅湿了晶莹的布鞋。
到了老奶奶家,晶莹把衣服都晾起来了。这时老奶奶来了,看着晾起来的衣服,眼睛也湿润了。于是她抬起手,用袖口擦了擦眼角,心想:多好的一个姑娘啊!老奶奶满是皱纹的脸紧紧贴着小姑娘的脸说:“孩子,总是让你忙着,我心里真过意不去,谢谢你!”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抿着嘴巴,双手不自在地绞着围裙。
这真是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
【篇四:胜似亲人】
从前有一座小村庄,住着汉族人和苗族人,村子里有一位八十多岁高龄的老奶奶,她的儿女都出城工作去了,老奶奶很孤独,生活也很艰苦。小琪一家是老奶奶的邻居,他们是汉族人,小琪的妈妈,经常帮助老奶奶做一些事情,小琪也想像妈妈一样可以帮助老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周末,小琪写完作业了就去帮助老奶奶。小琪去到老奶奶家,发现家里没有人,只看见一堆脏衣服在地上,小琪想:“帮助老奶奶的机会来了。”小琪拿起洗衣盆,把脏衣服放进了盆里,接着用水浸湿衣服,然后把洗衣粉放进去,用手使劲地揉,用棒槌不停地捶打衣服,洗呀洗,洗呀洗,洗得水里全是泡泡,看着这些五颜六色的泡泡,小琪里开心极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衣服终于洗完了。
小琪把衣服晾好,正要走回家的时候,突然老奶奶回来了,她看到小琪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老奶奶感动地抱住了小琪,说:“小姑娘,你帮我把衣服都洗干净了,我都不知道怎么来谢谢你。”小琪微笑着说:“老奶奶,帮助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是我应该的,您不用谢。”晚上,小琪还陪老奶奶聊天,让她不再感到孤独。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小琪帮助老奶奶的故事就是特别温暖人心的,她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篇五:胜似亲人作文】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当我唱起这首歌,就会想起了一件事。
一个汉族小妹妹的家住在一个小村子里,那村庄大多数都是苗族人。村里有一个年过八旬的老奶奶,她的老伴已经去世了,只有一个女儿长期在外地工作,一年才回来几次。老奶奶生活很不方面,小妹妹就经常去她家帮助她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小妹妹放学回到家里,妈妈对她说:“女儿,你没事的时候,就去对面老奶奶家去,看看她有没有要帮忙做的事。”小女孩急忙发下书包就往老奶奶家里跑去。到了老奶奶家,可是她家的`门关着,老奶奶不知哪里去了。小妹妹推开门,发现有一个大盆子里面都是没洗的衣服,还有一床单。小妹妹二话没说,拿起一个空盆子到小河边打了一盆水,在把水倒进没洗的衣服盆子里,接着就拿起搓衣板、肥皂涂抹在衣服、床单上,然后把衣服放到搓衣板上来回搓,最后用清水冲洗了几遍,才再拧干水,晾晒在竹竿上。细细的汗珠渗满了她的额头,水花溅湿了她的布鞋。洗衣服真累啊!要是老奶奶自己洗这么多衣服的话,会更累!
老奶奶回来了,看到小妹妹帮自己洗完了衣服,还晾晒得这么整齐,真是感动极了。她一把把小妹妹搂在怀里,用手抚摸着小妹妹的脸蛋。小妹妹害羞地绞着身上的围裙。
看到这幅画面,让我感受到了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处处暖人心啊!
【篇六:清明节怀念亲人】
4月5日是清明节,在这一天中我们要怀念我们的亲人,并拿出供品去供奉我们那远在天堂的亲人。
说到清明节,大家一定会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在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路上,因为生活的艰苦,有一次他晕倒了,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给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当了晋国国君,封赏跟他一起流亡在外的随从。可唯独介子推不接受封赏,带着老母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老母出来的。可大火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这一天,人们只准吃寒食,这就是寒食节和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习俗也有很多,除了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等等一些体育活动。因为清明节不能用火,为了防止寒食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亲人墓地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说到祭扫,4月5日我们一大家子人团聚在一起去枫泾公墓祭扫去世的亲人。到了亲人的墓碑前,奶奶用抹布把墓碑上的东西都清理一下。接着,爸爸拿起毛笔,从红色的小瓶子中蘸了点油漆小心翼翼地描着去年描过却已淡的字迹。后来按辈分轮流描下去。不一会儿,这块墓碑焕然一新。奶奶拿出三束鲜花轻轻地放在墓碑上。开始“上菜”了,奶奶从袋子里拿出美味的菜肴放在墓碑上。爷爷也从袋里拿出一瓶名为“石库门”的酒倒在奶奶刚刚放着的三个杯子中。爷爷只倒了一些。等爷爷刚倒完,我们一大家子站在一排,弯腰鞠躬。在鞠躬的时候,我心中突然感觉到悲伤,为亲人们的离去感到悲伤!为亲人们不能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感到悲伤!想着想着,我的眼眶红了,在不知不觉中顺着脸颊滴落了下来。鞠躬后,还是按辈分依次给去世的亲人们倒酒。最后轮到我了,因为我还小,所以不用倒酒,但要鞠三个躬,最后我们该给去世的亲人们烧纸钱了。我们把奶奶折好的元宝放在墓碑前,爸爸走上去用打火机点燃了元宝,我们双手合十,深切的缅怀我们远在天堂的亲人,祝福他们一切安好。
等元宝烧尽了,火熄了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那份不舍的心情向公墓门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