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一作文 走进唐诗
走进唐诗
发布时间: 2024-12-30 09:06
阅读:

【篇一:走进唐诗】

有种诗意叫唐诗,有种诗意叫中国

我以为诗意是诗歌的韵律,是诗人写诗时的满腔情感,是读者的同理心,更是一种中华民族传颂千年代代相传的文化情怀。

今我以张九龄之诗,解我心中诗意。

何以诗之韵律。亦不是“天对地雨对风”的朗朗上口,亦不是“泛爱众而亲仁”的戒律教条。对子有意而无情,经文有理却无情无意。所谓韵律应是显中华汉字之美,现华夏之深情。论风流多情最是唐诗,唐人将盛唐的富贵繁华,晚唐的落寞凄凉用婉转优美亦言简意赅的诗丝编进唐朝280年的历史篇章。“唐之诗,宋之词”论诗意,应访问最有话语权的唐朝诗人。

一个富饶的朝代,一个人人都会作诗的大唐,在诗的世界里又会孕育出多少惊艳的诗人。过刚则易折,张九龄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性格又会激起多少人的倾慕?多少人的排挤?

“娇娇珍木颠,得无金丸惧”。孤雁站在珍木之颠,本应是欢喜之事,诗人却并没有对其表示欢喜,而是严肃的告诫,究竟是什么使诗人的心境竟如此悲凉?此诗的最后一句“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完美地诠释了诗人的凄凉:受奸相李林甫的排挤,诽谤,被贬为荆州长史,这是对一个忠臣的讽刺更是诗人饱受不公后的淡然。心中的愤懑化作首首诗作亦是“飞沉理自隔,和所慰吾诚”的悲伤,亦是“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感叹。诗人的一思一想一情的感慨都融进了句句诗赋中,真情的融入与思绪的凝聚,朗朗上口的旋律与内心最微弱的牵动,化作所谓唐山韵律,鼓动着中华文明的脉搏。

中华民族历史五千年,多少人文墨客,多少侠义英雄,挥笔成文,洋洋洒洒写下万丈诗篇,有战国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有汉高祖的“大风起兮与飞扬”,有郑燮的“任尔东西南北风”,更是有毛泽东的“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几百年过去,几千年过去,这些历史绝唱仍在我们的耳边回荡。这是罢黜百家罢黜不掉的情怀,文革革不掉的文化精神。

历史书写下的千古绝句为何至今仍在书籍中游动,为何在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文明沉沦时,中华文明却悄然崛起又屹立不倒?因为中华文明中有为人民苦难歌唱的诗人,有书写民众疾苦的英雄豪杰。科考为了选拔散落民间而满身才华之人,门客制度更让各路英雄有寄居之所。晚唐的消逝随着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之声,中华文明每一个朝代的泯灭都伴随着百姓忍无可忍的怒吼。没有人民的文明注定走不到最后,没有百姓的文明注定不成文明。中华民族五千年绝唱,诉说的是同理心,诉说的是以人为本的道义。唐有张九龄“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和杜甫“安德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聚欢言”之叹,现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平凡之人亦可作不平之事,寒士中榜,高考成名,千古中国总有广阔的胸怀。同理同心是诗意,更是文明传承之本。

何以诗意?是同理同心,是包含情感与文化之美的韵律,亦是中华民族难以割舍的家国情怀文化情怀,是这片广大土地上的黄皮肤的百姓内心的骄傲。

【篇二:遇见唐诗遇见你】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题记

你,王维,生于唐,名于诗,字摩诘。

一直以来,我以为唐朝诗人,其一类是太白的承楚辞,接魏晋,浪漫风流;另一类,是子美的忧苍生,叹倾国,情深国事。

可是,除此之外,另有你,王维。

早年,你想必也有一腔热血,甚至是侠胆赤心。《使至塞上》中单车问边,一览河山。眼前是一地“碎金”,远处的昏黄之上有一道清烟,洞穿天地。尘埃之中,橘红色的太阳大得惊人,却不刺眼。更远,则是一片空阔。于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浑然天成。这般景象在你笔下以它最合适的方式被描述了出来。当这般遒劲有力的文字显现出来时,脑海中横生的不是赞叹,而是你用文字给我们呈现的一幅画。

雄浑壮阔。中岁的你好道。其号摩诘与维一起恰是一个名字:维摩诘。这是佛教中一尊在家居士,顾名思义,在家修行,清净,不沾染污秽。

好佛的你开始于辋川隐居,在岁月和时局的变化中愈发变得淡然,自如于山水之间。擅长绘画的你常融诗于画,有传言道看你之画可明目清心,消除眼疾。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就这样,作为开元进士的你渐渐将身子隐没在了山川之间。但是,在山峦之外,你“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的文字却闪耀了起来,其蕴含禅意,化作了天光云彩,空灵自然。

众所周知,阮籍哭穷途,陆游叹“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是悲伤而退,一是转而进取。但是你,却似乎有中庸之道的意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无人之处,无路之地,你选择了“坐”。坐是等待,是平缓。而“看”是感知,是体会。你静心看着穷尽的水化为升腾的云,别无所求。水穷了,便看云罢。不求外物,他人。豁达于世间。此时,那股静极化动,动极归静的禅意便跃然于诗中了。其诗心,成了唐诗独有的味道。

本真,自然。其中栖居着禅意。在之前的现实之中,身处政治漩涡的你被打击,甚至遭泯灭。但最后不过是一句“今我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罢了。

人生,或许豁达点好。摩诘,其诗,不可凑泊;其人,化于世界。

遇见唐诗,遇见你——歌中有画,画中有你,你中有禅意。

致你,我心中永远的维摩诘。

【篇三:品味唐诗】

桌底有本积满了灰尘的唐诗,那是我与大唐结缘的开始。今日再次翻开它,又铺开了那卷大唐的风华。

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只这一句,那泛黄画卷上的美人就灵动了起来。尤其是肤若凝脂的脸上,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顾盼生辉。这些美丽的女子所幸生在这个朝代,一支支浓墨淡青的笔,勾勒的是她们或略施粉黛或明眸皓齿的面容。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我见到天上的云就想起你华美的衣裳,见到花期正好的花就想到你漂亮的脸庞。这样风华绝代的样子,刻画的不仅是五官的精致,更在吟诵她的华服、神态。我初时总是担心这样如玉的美人会被时光带走容颜与青丝,但很快马嵬坡自缢,让她的美好永远停留在了“云想衣裳花想容。”这些古时美艳动人的女子总是从大唐字句的影子里走出来,令我魂牵梦绕。

滕王阁上唱伊州

“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一座座楼台,穿过了多少烟雨,承载着多少年少壮志,飘向我。这些楼台上,传承着多少游子登上它时的百感交集。所登之高,所见之广,是渺小的个人在雄丽的自然面前的感慨,他们纷纷执笔,题下此刻无尽的情怀。《岳阳楼记》、《滕王阁序》,它锁住的不仅是诗人片刻的心潮起伏,它更是留住了那个时代。让我与多少失意或愁绪不期而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用悲叹的的笔尖在黄鹤楼上叙写山川寂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曾几何时,王勃登上滕王阁长叹物是人非,斗转星移。‘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是老年的杜甫步上岳阳楼的辛酸。这样宏伟绮丽的楼台,终是带着久远的故事与时光的沧桑,映在苍茫的画卷上,烟雨渺茫。

何处相思明月楼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每当十五夜,天上又蓄满一轮圆月,游子总把一腔思念倾倒。古时车马很慢,一封家书总是多时的的等待,月亮就成了思念最好的寄托。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这是诗人在多少圆月夜里未能将相思同家人好好倾吐的遗憾。一朝出行,少年热血,满心为了自己的抱负与理想而走南闯北,经历的风光亦或风浪,总是在这个相思的夜晚无比清晰。到头来,也只能搁笔叹一句:遗憾。月光袭上陈旧的诗台,笔墨所落之处,藏着多少逝去的年华。它行过每一处,是“花灯市如昼"的喜,是"我本将心向明月"的忧。只有它,横亘千百年,温暖而亲切,一如初见。

这卷风华里的故事回味悠长,任凭时光浸染也依然温润,不似有人来过,大唐的梦境。

【篇四:品味唐诗】

五千个春秋,浮华与惨败,五千个岁月,梦醒与梦散。唐诗,像是那清茗中飘出来的幽香。那幽香从一千多年前的唐王朝中飘来。在那幽香中,我们体验着人间的苦乐,感受着诗人的心境,品味着诗一般的人生。

诗中,我们读出了诗人所独具有的昂扬向上的精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的是一种人生与努力的关系,“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说的是一种超凡的自信;“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说的是一种沙场男儿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唐诗,让我们看到了无数诗人的抱负与志向。

诗中,我们读出了不同的人生哲理,不同的处世态度,“相看两不厌,只有进亭山”人生难免会有孤独,李白告诉我们,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也要自娱自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告诉我们,世俗的权贵与享乐怎能影响我们的心情,我们需要提高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层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而王维则是在清幽淡雅的自然中悟出了禅理,不问世俗,尽情享受那少有的宁静与悟然,功名利禄在这一刻都与自己无关。

诗中,我们读出了中唐时期人民的疾苦。在这个时期,杜甫出生了,他仿佛就是为了百姓抱不平而生。他用他那沾满血与泪的笔,为人们记录下了那历史所承受不起的事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无奈与痛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愤怒与不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惋惜与不平。唐诗不仅记录了唐朝的兴盛,也记录了唐朝战争时的民不聊生……

诗中,我们还读出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爱人的相思之苦。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园情”到“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从“情人怨遥夜,意夕起相思”到“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为是长。”春似只有几个字的诗句,其中却包含了多少游子的想念,蕴涵了多少恋人的牵挂……

唐诗就像一杯茶,端起来细细品尝,感受那诗香从中溢出,畅游在那诗香中,你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也会探求到不一样的人生。

【篇五:唐诗素描之春望】

长安沦陷,人事全非,故都犹存,却已是满城荒凉,几缕炊烟踏着风的台阶缓缓刻上沧桑的城楼。惟有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阳春三月,萋萋芳草漫过了寥寥的荒城,掩没了早已消失的马蹄声和枪声,留下了忧郁的深绿,待一场离别的到来。

一场微凉的新雨后,花儿兀自地开着,每一瓣,都是深深地叹息,好像知道自己终将被岁月捻成一抹记忆,几缕暗香袅袅地钻入诗人的心间,伴着天外鸟儿匆匆飞过鸣叫声,抬眼望去,找不到翅膀的痕迹,只留下几片羽毛,静静地飘着,似是什么事都没发生,却又让人联想到敌人的铁蹄,重重地踏过故土,战马的长鸣依间在心间回荡。

销烟弥漫,烽火不断,远方的书信迟迟未来,家中的妇女们苦苦等待远征的丈夫,望穿那柴门外的边关,希望有人轻扣门扉,传来胜利的喜讯,即使只是一封传达乡愁的简信,此刻也抵得上万金。

这时,愁闷一下涌上心头,诗人忍不住用手搔着白发,却是零落稀疏,暗自踌躇,只得叹了口气,这颓败的短发,怕是早已插不上簪了吧。

【篇六:我喜欢唐诗宋词】

推开雕花的窗,是谁在轻声唱和?辞了青山的人,是谁念念不忘,等待千百年后的我们去体味古人诗词的深情。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他,六世达赖,流连于风花雪月之中,在超脱与尘俗,万事皆空与色即是空中,选择了堕落,他本该是端坐于万人之上的布达拉宫,而却沉醉于世间的花红柳绿,当斜阳倾洒一地暮辉,映照在酒肆的琉璃檐角。他乘梦而来,飘零于柳畔风里,于是作下千古流芳的诗词“那一刻,我摇动灵筒,不为超度,只为寻你的气息,那一天,我跪拜经殿,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箴言”。多年后再翻青史,你似不识愁苦的人间稚子,忘却是非。

“星影摇摇欲坠,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细读纳兰词,你会发现,豪放是外在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星影摇摇欲坠”一句风光无限惊绝,人尚留在此中的壮美凄清,帐外白狼河的涛声早以搅醉人本就难圆的乡梦。

明珠曾说过:“容若,你的荣华富贵早已足够,你为何还是这般忧郁?”是。他是忧郁,当他的初恋步入深宫,他何等无奈?当他至尊至爱的夫人离世的时候,他何等苦闷!青衫泪尽声声叹,融化的了冰山,唤不回已逝的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他在最完美的人生中体会到的最大的不完满,像梨花在春光最盛的时候凋谢。

“锦水汤汤,与君长诀”那一年,春草逢生,“愿得一心人,白手不相离”她众人俱钦佩当年的她当垆卖酒,那一份只有刚强女子才有的坚隐与苦闷,有人形容她“容貌惊艳一时”,足以见她何等的美丽,眉似远山黛,衣炔飘飘,嫣然一副深闺女子形象,可当司马相如背信离去时,她不予哭闹,而一首《白头吟》诉尽衷肠。人生本身就是一场聊斋艳遇,当你以为周遭花开成海,灯下美人如玉,莺莺婉歌时,一觉醒来,发现所处的地方不过是山野孤坟,周围灵幡残旧冥纸惶惶,内心惊窘。红楼里爱这样,世间的爱,收梢都是这样。只是寻常人不被惊起,就习惯在坟墓里安然睡到命终。

读古人留下的诗词,那里没有钢筋,铁塔,森林,没有无休止的工作和无法排遣的压力,寂寂花海,踏歌漫行,足可以来浪费。像听一场皮影戏,看一本泛黄的古籍。我喜欢唐诗宋词,如同喜欢他们的诸多人生经历,愿为其抛去所有浮生杂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