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手工米粉】
湖南的米粉,也算是享誉全国了。尤其得益于湖南本土的几位主持人,经常在节目中蹦跶几句“德语”——“吃圆的还是吃扁的?”让大家对湖南的米粉更是印象深刻。
湖南的米粉,以常德米粉最是著名,尤其是炖牛肉往米粉上一淋,更是香气四溢。犹记得小时候去常德的亲戚家过节,常被带去附近的一家老字号吃圆粉,店里破破烂烂的,但牛肉的香味香飘十里,倒是现在都难以忘怀。
年纪大一点之后,对常德米粉更是多了几分喜爱。尤其是过年时节,外面的粉店大多关门了,能干的大姐姐、小姐姐像是有神奇魔法一般,每次都能细致的准备诸多调料,加上新鲜的圆粉,用筷子拌上几下,让油盐酱醋的味道色泽充分浸染,配上湖南特有的火红剁辣椒,看着就胃口大开,一大筷子豪爽的夹起,猛的一吸,任美味Q弾的米粉在舌尖回味,别提多有滋味了!
距离相隔不甚远,但益阳的米粉,制作工艺和味道,却和常德的圆粉截然不同。
益阳的米粉,大多是扁扁的形状,有用机器切的宽度均匀的米粉,也有一大片米皮手工切割而成的。手工米粉大小长度不一,但正如手撕包菜一般,切割面不同,因而更加入味,口感也更好。如果说,常德的圆粉更讲究的是Q弾的口感,还有秘制的牛肉码子,那益阳的米粉则更讲究综合的搭配,因而各家的配料不同,口感相差也比较大。
我以为,不管是圆的米粉还是扁的米粉,主要的成分都是米。因为具体的制作方法不同,口感略有不同。但,哪种米粉,都是新鲜的现做的米粉,最为美味,当然,也一定要讲究新鲜的个性化的制作。
一般来说,米粉的美味与否,与“码子”还是最有关系的。湖南人常吃的有红烧牛肉、红烧排骨、辣椒炒肉、红烧猪脚这几种“码子”。地域不同,偏爱也有差别。
常德人一般只吃圆粉,无汤或少汤,配上红烧牛肉或是麻辣牛肉,就是一个字——“爽”!而且,一定要风风火火的,赶紧下筷,尤其吃到快见底的时候,一点点的粉,配上一些些的汤,味道愈发浓郁,最有成就感!
益阳人,则更偏爱吃扁扁的宽粉,觉得更入味。口味也更加多元,有辣的如青椒肉丝码子,也有不辣的如墨鱼肉丝汤码子,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口味的需求。当然,除了码子的多重选择,汤也可以选择。
有的人喜欢吃汤粉,就可以配上店家熬制的骨头汤,尤其是在冬天,吃完热腾腾的粉,再喝上几口热汤,整个身子都暖和了,感觉一天都充满了干劲。而在夏天,更多的益阳人则喜欢吃干拌粉,现炒的“码子”放下去,滋味足,又不至于太热,利利索索,轻轻松松的就可以消灭掉。
扎扎实实一大碗粉,也许在广东人看来,分量太大,也不显精致。但,在湖南人的眼中,甭管大人或孩子,这都是再自然不过的早餐标配。
以前,总听人将湖南菜和四川菜放在一起比较,大多认为,湘菜不够川菜讲究,因而稍显乡土。对这样的评价,我心底是不大赞同的。湖南菜的讲究,从吃米粉上就可见一斑,尤其是在与米粉搭配的诸多配料小吃上,一定要讲究到底。如辣椒炒藕丁、香辣豆豉、卜豆角干、辣海带丝、香菜、蒜末等,品种有时多到出乎你的意料。而且,根据个人口味,不仅随意添加,关键是——免费。
几盆配菜一摆,可见米粉店老板的用心和炒菜水平,当然更显出湖南人骨子里的一种豪气来。
以往去贵州,对那边的米粉,印象也相当好,在外旅游,吃着米粉,心底总涌出一种类似家乡的亲切感。但在配料小吃上,不得不说,湖南米粉还是更胜一筹,搭配出浓浓的家乡味和生活气息。
去年秋季,凉爽的秋风,如一把小钩子,一钩便钩出了我们一群湖南妹子的馋虫,一个个深夜发图,念念不忘的,便是家乡的米粉。恁是忍不住了,去附近一家新开的常德米粉店大快朵颐了一番。酒足饭饱后,摸着圆滚滚的小肚子,仍忍不住感叹一句,还是家里的米粉更够味啊!
可是,异乡的我们,到哪里去寻找这样的地道家乡味儿呢?
或许,这就是每个湖南人心中的米粉的情结吧!这种情结,不仅是一种对故乡的记忆,是一种难以忘怀也不想忘怀的习惯,更是一种湖南人骨子里对生活的热情和期盼!
【篇二:水果手工】
“喂,喂,让我看看你做的。”说话声如大浪一样,一浪接一浪,充满了整个教室。怎么回事?原来我们在做水果手工呢!有香蕉、橘子、苹果……真是琳琅满目、香气四溢,让人直流口水。而这一切,要从早上说起——
早晨一上课老师就说:“我在群里留的作业大家都做了吗?”这时我才想起星期天老师在群里留了个作业——做一个用水果做成的拼盘。可我还没做呢!老师呀,你是外星人吗?这脑袋里装的都是什么呀?天天一道难题、一道难题地出。哎!可还是要做呀。中午回到家我就开始想,做什么好呢?想了又想,还是想不出来,只好掏出我的宝物——手机了。我翻了很久,各式各样的作品,都那么好看,我都想做,可不是材料不够,就是太难了。翻了好久,终于找到一个既简单材料又足够的作品。这个作品是用猕猴桃、橘子、香蕉做的。
说做就做,我找出了家里的橘子,刚剥完,突然想到我没有猕猴桃呀!好粗心,连这都忘了,怎么办?要不猕猴桃用橘子来凑吧。对,就这么办。接下来我又剥好了香蕉,然后开始摆。我先用橘子瓣一个一个地摆,摆了四行。好了,这样就可以摆好“沙滩”了,再用香蕉做两个椰树的树干,香蕉上还要雕刻上树干的花纹,这可有点难。我用水果刀一下一下地切着。这可要小心,不要切到手也要注意力度。太小,切得不好;太大,就会切坏了。我小心地掌握着力度,一下一下地切着。“哎呀,力气太大,切坏了。”我喊道,唉,只好再剥一个香蕉了。剥好了,这次我用了比上次小的力量来切。可用的劲儿又太小了看不出花纹,再按照花纹稍微切一下……啊,这次终于切好了!我把香蕉摆在了橘子“沙滩”上面,又把一些橘子摆到香蕉上当椰树的叶子,可怎么摆都非常难看,我鼓捣了大半天,才终于满意了。
看着我用了半天力气才做好的水果拼盘,我给这个作品起了个优美的名字:“夏日椰香”,然后马上拍了照发到了班级群里。
这次做的水果手工我很喜欢,不过还是有一点缺点,再接再厉。
【篇三:我家的手工比赛】
周末,阳光明媚,天空蓝蓝的,云朵在蓝天上飘啊飘。我突发奇想对妈妈说:“我可以和你玩手工比赛吗”?妈妈说:“可以呀”!于是我们就选了自己拿手的手工。我选了一盒乐高,我妈选了100张纸做一盒千纸鹤。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在半小时内做完的就获胜。我和妈妈迅速就位,爸爸发令:“3、2、1,比赛开始!”
我和妈妈都做得非常快,比赛有条不紊地进行。不过,重头戏刚刚上演,眼看快结束的时候,“呀!”妈妈一不小心把纸折坏了,我妈连忙去找纸,而此时我也只差32块就拼完了,这时我更专注、更小心了,胜利在向我招手。
我有了很多的动力,我的手越来越快,我的心跳也越来越快。可当妈妈跑过来,一看时间,哇,比赛结束了,我妈输了,我是全力以赴地比赛,我赢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篇四:做手工】
大家每个人都有一件高兴和一件不高兴的事,而我说的是一件高兴的事,就是做手工。
今天作文班的老师交给了我一个作业就是做手工。我心里想:做什么好呢?突然我想到一个手工就是苹果电视机,回到家我拿出一个苹果和一些纸,还有颜色笔和牙签。开始做手工了。我又高兴又兴奋。我把苹果放在中间比划着怎么样做。
比划好了以后,我先用锋利无比的剪刀把白纸剪下来,又用五彩斑斓的颜色笔在上面画上各式各样的图案。画好了以后把双面胶粘上去,粘到苹果上,这样电视机屏幕就做好了,然后我拿出一根根牙签插上去,一边插一边想着。不知道过了多久,我一直坐在那里一边插一边想,像一个机器人一样坐在那里,像一个完全没有了知觉的人一样,呆呆的。
爸爸的一声叫唤把我叫醒了。我一看电线已经完成了,我是那样的惊讶,又是那样的激动,爸爸说:“你真棒!”我听到这一声鼓励以后,心里充满了勇气,然后我在电视机上增加了一些绚丽多彩的花纹。苹果加上这些花纹以后,就好像一个人化了妆一样,它是多么的美丽啊!
最后我拿出双面胶把电线围上,这一步非常难,很不容易,我心里有些害怕,但是我还尝试了一下,我粘这根那根又掉,修好了这一根另一根又掉了,这件事非常麻烦。过了很久很久终于全部修完,可是还有一根牙签,这非常危险,如果控制不好,全部都倒下来,可是我居然成功了,我很惊讶。
这就是我开心的事,你有什么开心的事,你也来说一说。
【篇五:做手工】
星期四下午,我发现好多同学都会做水晶泥,我也想尝试一下,于是我向班内一位同学询问了应该准备的材料。
我记住了那些材料的名字,到了下午放学的时间,我连忙跑到商店里,我让商店老板拿了一个塑料袋,我怕东西太多会装不完,我先拿了一个大瓶液体胶,然后就是硼砂、甘油、一盒亮片、水果装饰品,两个盒子,一个专门用来搅拌水晶泥的小棒,还有色素,我付了钱,就拎着这些材料回家了。
回到家,我把材料全部放在了桌子上,带着激动的心情做了起来。先拿一个盒子,里面倒入液体胶,再倒入色素、水、装饰品,最后再用小棒搅拌一下。原本我想捏一点玩,不但没有成形,而且比原来的还粘手,我想了一下,原来是忘了放硼砂了。这并没有打消我的积极性,我更加认真地做了起来。
我重新拿起一个盒子,里面倒满液体胶,然后放入亮片、装饰品和色素,把这些东西掺和在一起。我又拿出一个小一点的盒子,里面倒入大半盒水。再次打开放入硼砂的袋子,捏了点硼砂放进水里,大概捏了三四次,如果硼砂放少了,水晶就不成形了,把溶解好的硼砂放入拌好的液体胶里,最后再放入一些甘油,就完成了。这次材料放得很齐全,所以做出来的水晶泥好玩极了。
虽然做水晶泥浪费了我不少材料,但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失败乃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