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鸡吃石头】
大家都知道,鸡向来都是吃青菜的,可我今天却看到了一件破天荒的事情——鸡竟然吃石头了!
星期六,风和日丽,我和弟弟在院子中玩耍,突然我听见了一阵鸡叫声,我听了连忙跑去看,一只鸡站在石堆旁,东啄一下,西啄一下,好像在吃些什么。出于好奇,我就悄悄的在旁边观察,竟然发现小鸡在吃石头!我非常的吃惊,心想:鸡总是吃菜的,今天怎么竟吃起石头了?我以为自己的眼睛花了,就使劲揉了揉。过了一会,我又睁大眼睛仔细看,看见小鸡的确在吃石头,不久,小鸡叫了叫,好像吃饱了,就飞快的走了。
我连忙跑回家,去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书,才知道了答案,原来小鸡吃石头是为了帮助消化。
经过这一次观察,我明白了鸡为什么吃石头,可是我仍有一些疑问:鸡是怎么表达语言的呢……啊!大自然的奥妙真是无穷啊!
【篇二:可爱的小鸡作文二年级】
【篇一:可爱的小鸡】
韩宜辰
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鸡,他穿着一身金黄金黄的外衣,戴着一个火红火红的鸡冠,眼睛像黑钻石似的,闪闪发光。
小鸡跑起来一摇一摆的,像小企鹅,非常有趣。
到了中午,小鸡跑到绿油油的草地捉虫子,它用那尖尖的嘴巴把虫子捉住,然后吃掉。
吃饱后,它又跑到河边喝水,只见他蹲在一块石头上,俯下身子,低下头,伸出嘴巴,大口大口地喝着水,发出了“咕咚咕咚”的声音。
这只小鸡真是太可爱了。
【篇二:可爱的小鸡黄黄】
王艺蓉
星期天,爷爷送给我一只肥硕的小黄鸡,我给可爱的小鸡起了一个名字叫“黄黄”。它浑身穿着一身黄黄的外套,黑宝石似的眼睛,上面带着一个红红的鸡冠,非常可爱。他跑步的时候,他那小腿跑的猛快,我追也追不上。吃食物的时候,他就俯下身子撅起屁股,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吃饱了以后,过了一会儿,就去喝水。只见它蹲在一块石头上,俯下身子,撅起屁股,伸出了粉红的小嘴,就“咕咚咕咚”地喝起水来。
这就是我爷爷送给我的有趣小鸡“黄黄”。
【篇三:石头缝里的生命】
石头,多么的坚硬。而在石头缝里,却有着不一般的奇迹。
在家乡的荒野上,到处是石头,人们为这片荒地而叹息。自从种蔬菜的人走了的这几年,就没有人理会这片荒地了。我曾让大人们去挖掘。开垦这片荒地,可他们总是说我异想天开。我便没在理会了。
有一天,我在荒野的石头上坐着,发现石头缝里生长一点绿色,我也没在意;过了几天,我又看见那点绿色,不过,它已从石缝里生长出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棵小草我非常惊奇,回到家,我告诉妈妈,妈妈却说我胡言乱语,我不顾妈妈的话语,一个人分享这份快乐。
我开始注意这片荒地,每天都上山看一次,每次都会看见有小草从石缝里钻出来。我慢慢的把注意力也放在了小草上,看着小草的变化。小草破土而出。冲破硬石,获得了新生的希望,我们不也应该有小草的精神吗?
日久天长,荒野上的石头已不在是威风凛凛,大地又增添了一点儿绿色,小草打着胜利的旗鼓:我们存活了!
小草虽然不像温室的花朵那样美丽,但它不需要人们的施舍,它没有足够的阳光。雨水。土壤,也没有宽阔的空间助于生长,只有一条狭小的缝隙让它获得生的希望。
绿色的田野回来了,但是,人们何时想过小草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获得新生的。荒地可以开垦,废物可以利用,生命是自己主宰,没有第二次。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不能畏惧,要像小草一样,勇往直前。
让我们好好把握自己的生命,让生活多姿多彩吧!
【篇四:石头、沙子和水】
刚开始初中生活时,颇感疲劳,因为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中学,学习节奏快,压力大,常常疲于订正和背书,还得应付老师的问话,分身乏术。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我感觉自己就是没空消化夜草的那匹劣马。
那是一个周三,傍晚妈妈要来看望我,可是我已被老师“预约”,这可怎么办啊?望着默写本上一连串“哭脸”,我悲从中来。
探视时间到了,妈妈准时带着美味佳肴出现在食堂,我却无心享受。匆匆扒拉了几口饭,我就谎称“去教室”,实则奔向办公室。其他同学都差不多到齐了,大家手里都拿着一本本子,不明白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老师扫视了大家一眼,顿了一下,说道:“你们大多是些学习上尚未适应的学生,有的基础薄弱,有的不会利用时间。光在口头上喊提高效率是无济于事的,必须付之以行动。”
“接下来,请大家在手里的本子上划上三厘米的边线,其他部分画成四格,每行都记下课间所做的事情,包括双休日。想要提高,就先做时间的主人!”
很快,一周过去了。一回到家,我就躺在沙发上,度过一个美妙的周五。时间飞逝,又到了周日,准备出发去学校。
突然,我想到了那本记录本,脑子嗡嗡作响。时间来不及了!快写!
周一早上,我又应邀去办公室。桌上翻开的,是我的记录本。“嗯…。你的周末,过得很凌乱吧!”我皱了皱眉,心里思考着老师所谓的“凌乱”的意思。
“你瞧,首先,为什么周五的记录跳过了?周五放学后的时间是很宝贵的,这是难得的完整的一整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你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而不像周六周日被补习班切碎的时间。”
“还有,周六上午九点到十点这段时间怎么跳过了?不管是在休息还是在学习,都应该记上去。”老师分析得头头是道。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间的管理方面。这个周末,你一会儿做语文,一会儿做数学,还没做完,你又去做英语了。再看这边,做了半个小时作业,怎么就休息了一个小时呢?这样做,难出效率啊。”老师一语中的。
接着她给了我最宝贵的建议:“首先,列一张作业清单,把能利用的整段时间留给较难的作业,简单而量少的作业则在被分割的时间里做。就像在瓶子里装东西:先装满石块,再装沙子,最后,留下的空隙灌水。这样,一个瓶子才算真正装满。”
在一段冗长的说辞后,以这样一个巧妙的比喻结束,令不得要领的我茅塞顿开。
经过整整两年的历练,我渐渐学会如何装满那个瓶子。我忽然明白只装石块,瓶子永远会留有空隙,而沙子或水才是装满瓶子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