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件令我挫败的事】
一个人的一生,必要经历许多事。一路坎坎坷坷,定要有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不会一直很平淡,总会有一点儿挫折。人生有三大转折点:上学、工作、结婚生子,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儿时,当然会尝试许多第一次,而让我感觉到挫败的一件事--第一次做饭。
记得那是六年级的一个周。早上十点钟,我才从睡梦中悠悠地醒过来。刚穿好衣服,我便喊了一声“妈!”但并没有人回应。我又喊了几声,依旧是没有回应。奇怪,这个时候妈妈不是应该在洗衣服么?走到客厅,才看见桌上有张字条。上面写着“起来啦,小乖,桌上有早餐,你自己看着吃,中午要加班,可能要晚一点,自己在家写写作业吧!”我看完纸条写完作业,就去厨房去了。看见篮子里有几个西红柿,打开冰箱发现里面有一些鸡蛋。眼睛一亮,心想:要不就做个西红柿炒鸡蛋吧!
说干就干,洗好番茄,切成块,再把鸡蛋打好,打开锅,倒进油。等到它热了先把打好的鸡蛋倒进去,翻了翻,等到黄白分明时,再把番茄也放进去,倒盐、味精、糖什么都放,还倒了一大碗水进去,炒了炒,盖上锅盖,这时,“咔嚓”门开了,好像是爸爸回来了,看见我这一锅东西,笑了一下,说:“呦!会做饭了!”然后打开锅盖,不料,这番茄炒蛋竟变成了浆糊了!“啧啧,成糊了。”爸爸说着用筷子尝了一下,说“不错,有待提升。”好吧,我尝了一下,是真的咸了。
虽然说是第一次做饭但还是失败了,做的很不好,挫败感油然而生啊!下次继续努力好了!
【篇二:挫败后的错误选择】
二鸦之后,洋务运动是中国人的第一次觉醒,李鸿章作为洋务派代表,为中国在技术上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甲午中日战争则是体现洋务运动是否成功的一场战役,他作为领导北洋舰队的人,也尽到了最大的努力。
本身对北洋海军信心满满的他面对日本强大的联合舰队,低下了头;在腐败的统治前,垂下了眼帘。在威海卫战役中,中国的主力舰数量不及日本的六分之一,仅是个位数。据说当时最高统治者慈禧一年的开销足以买十几艘舰艇,只身一人的李鸿章也无济于事了。
黄海海战中,致远舰永沉于大海之中,爱国将领邓世昌也牺牲了。在经历接连的失败后,李鸿章变得犹豫不决,他的理智早已被失败侵蚀殆尽。曾经的自信随舰艇沉入大海,军机大臣的雄姿英发不见了半点影子。而事实却是,生存力极顽强的中国人,在黄海海战失败后主力尚存,仍有机会反抗敌人。
“日本的军舰已经到达威海卫了!”
传达作战指令的事情已经迫在眉睫,李鸿章慌了,没有认真分析利弊,错认为北洋海军将要灭亡的他,在这个危难关头中做出了最错误的决定——避战求和。
北洋舰队躲进了军港,日本则直接夺取了制海权,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在这里就画上了失败的句号。李鸿章一人的决定为此次战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洋务运动被贴上“失败”的标签。
人类群星闪耀之时,必有一颗星漏跳一拍,那一拍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赶上大部队的节奏。每颗星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它的一举一动足以改变银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