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学编程】
星期四,我成功加入了编程的初经班,和我一道来的还有我的知心朋友:王鸿珞和黄杨林。我没想到,此事让我差点一夜未眠。
当我到班级时,我发现里面有五六排大大小小的电脑,尽管我以前没有学过如何区分电脑的好坏,还是得到了一个中等配置的电脑。我喜出望外,不禁有点开心,像阴天时突然出现了阳光。老师教我们打开编程的页面,我按老师的方法输入密码,但我一不小心点入了一个黑客的页面,又歪打正着地输入了密码,我这时还不知道,最后把老师的记录变没了之后,我才发现自己闯祸了,我觉得好像有一只兔子在我心里一直跳,周边的空气好像都冻结了,我甚至要晕过去。老师把我叫到了一边,对我“从轻发落”让我写三百字的作文,这让我欲哭无泪,可谁能知道我此时的心情呢?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学生一般笨,哎——!我又回到座位上,这才发现我的好朋友帮我打开了页面,我很感激,刚才跌入谷底的心情,一下子攀上了云端。
我坐在那儿发呆,才发现老师课上了一半,我“动作快速”地打开页面,利用刚学的“X+X”和“向CM走10步”做出了一个吃豆的游戏,这令我得意忘形,想去看王鸿珞的作品,我惊呆了,呆在那一动不动,我觉得自己的心不在这了,天呐!我的眼直直地看着他的作品。这才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做出了一种——我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总之很好玩。我向他请天,他说:“这很简单呀!”说着他向我说了许多名词。我边听边做,飞快地点击鼠标,不一会儿,我做出了一个计算鸡的问答百科,也就是说一只会计算的鸡,这使我喜出望外,我连忙叫来老师,老师只看了0。0001秒,就说:“太好了,刚才的三百字作文不用写了!”我的表面看似平静,内心却涌起万尺巨浪。
回去的路上,我向天大声叫道:“编程,简单!”
【篇二:有趣的编程课】
星期天下午,我带着Ipad在萧山日报社九楼上了一堂十分有趣的编程课。
课上,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一个叫“Scratchjr”的小精灵软件。这个软件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开发的,里面的内容很丰富,有很多图库,可以涂色,可以画出一幅会动的画,像视频一样播放。
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几个主要操作按钮的作用,并现场示范了一个“小猫拍球”作品的制作过程,我们一边看着老师的示范一边自己动手跟着做起来。“小猫拍球”比较简单,我不到一会儿就学会了,通过几个按钮就可以让小猫不停地拍球。接着我们学做了比较复杂的“海底世界”,海底世界里有许多海洋生物在游动,有的是一直不停地游,有的是要触碰才会游,都是通过不同的操作按钮控制的。老师说,学编程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电脑操作、知道怎么使用电脑。这是我第一次学编程,本以为会很难学,没想到是这么好玩有趣的。
这堂课让我体验了编程的乐趣、学习了编程的基础知识,还完成了一个自己的编程作品“丛林中的动物”。
【篇三:有趣的编程课】
学习新物总会让人开心的。在百悦,我偶然发现了一个培训机构在打广告。我也被吸引了。于是我开始了学习编程的旅程。
我满怀着好奇心推开了编程教室的门,发现教室里的每张课桌上都摆着一台手提电脑。等我坐到座位上时,发现编程原来就是编游戏啊!
这节课,老师教我们让蚊子飞起来并发出嗡嗡的声音。我得先选出一只蚊子当我的主角,才能接着编游戏。我打开主角库,看见里面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文字:有的翅膀小头大;有的头大翅膀小;也有的通体布满彩色的花纹…看得我眼花缭乱。
就在我不知道该选哪只蚊子的时候,我忽然看见我的老师衣服上有各种各样的花纹,于是决定选那只花纹最多的蚊子。因为它的色彩太让我着迷了。你瞧,它的身体是红色渐变到绿色的,腿是蓝色的,头部却是黄色的,看上去滑稽极了。
我先让蚊子左右飞行,碰到边缘就反弹。随后,我感觉这动作太枯燥了。我抬头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他们也是这样设计的,这也太无趣了。于是我灵机一动,突然想到一个非常有趣的念头:蚊子不是喜欢吸血吗?那这次就让它吸个够!我又从角色库里拿出一个装在红色颜料的桶。我重新设计蚊子飞行的角度,飞行角度是87度,就是让蚊子上下上下地飞。然后当蚊子每次碰到桶的时候就停留5秒钟,就好像蚊子在吸血一样。
最后,老师又让我们到外观里找出一段代码,装到模板上,让蚊子发出嗡嗡的声音。哈哈,我的小花蚊子能飞,能吸血,又能叫啦!我的设计与众不同,让我感到成就感满满,我真为我的花蚊子感到骄傲与自豪!
【篇四:编程】
毎个东西都会发生变化: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刚刚出生的可爱小狗、甚至一个人,他的技能、特征、年龄,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我目前最大的变化,大概就是我玩的编程了。
刚接触——觉得神奇
一开始接触编程时,我感觉它是个神奇的东西,甚至让我有些害怕。因为全是些我没见过且看不懂的术语,如向上取整,发送广播,x:y等,我连最基本的开始都做不到。还好,老师讲解得还算详细,还可以看回放,慢慢地我可以使用最基础的指令完成一些“让人物动”之类简单的操作了。
继续坚持——道路坎坷
在学了一些知识后,我把目光投向了游戏制作。我经过半小时的制作(当然没好货),设计了一个“跳一跳”小游戏,我迫不及待地“启动”了。然而,才过了三秒,大写字母“GAMEOVER”跳了出来。呀!怎么回事!再试一次!然而,还是死了我只好去问老师。老师看完我的代码,哭笑不得地说:“看,你的地面是红色的,也就是说小棋只要碰到红色就会死……”我似懂非懂地回去了。第二代“跳一跳”出炉了。然而,小棋“飞”上“天”下不来了。我开始研究第三代、第四代。终于,小棋正常工作了。
成功——开始十八变
就这样,大半年过去了,我己经从一个编程菜鸟成长为一个能设计一些小游戏、小偏程的人了。我设计了:细菌的旅行、让子弹飞、N个版本精良的“跳一跳……
编程课程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只要坚持,就算是丑小鸭,也能成长为美国的天鹅。
【篇五:体验机器人编程】
我们来到了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小牛人创客中心”,一起来体验为机器人编程的乐趣。
首先,一位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且让我们两人一组坐好。然后她告诉我们怎么样去为机器人编程。“首先,机器人的前端有两个凸起来东西,它就是机器人的“眼睛”——超声波传感器。”她指着超声波传感器介绍道,“大家都知道蝙蝠吧,蝙蝠就是用超声波来探测前方有无障碍,所以它能在黑暗中飞行。”接着,老师打开了编程软件,说道:“我们为机器人编程,就是把一些指令输入它的“大脑”中,然后它都可以按照指令来行动了。”随后,她告诉了我们怎么去组合编程语言并且让我们来自己为机器人编一个躲避障碍的指令。
我和我的搭档按照老师的要求先把一个初始框架给搭好,然后再把指令放进去。不一会儿,我们就完成了。我们将其导入了机器人的“大脑”中,启动了它。只见它向前前进,遇到障碍也没有躲避。我连忙问老师,老师告诉了我原因——我把其中的一个指令放错了位置。我赶忙把它们改了过来,重新把正确的指令输入它的“脑”中。这次机器人果然可以避开障碍了,我们高兴极了。
等大家都完成后,老师给我们每一组都要发了一盒积木,让我们利用“管齿轮”的原理搭一个烧烤架。我们不仅搭了出来,还把它弄得更加完善。我们搭成的烧烤架是可以当作车子开走,还有遮阳伞、餐桌等功能。老师夸我们很有创意,我们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这次活动让我们知道了机器人可以动的原因是我们为它编写了程序,它才能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它们也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
【篇六:我喜欢编程】
这一学期,我喜欢上了一只橙色的猫,其实这只猫是家里电脑桌面上的一个软件图标,只要我用鼠标双击它就可以开打开一个编程软件——Scratch。
Scratch编程十分有趣,你只需要把各种模块组合在一起就能编出许多种神奇的效果。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我不知道如何下手,就向我的好朋友老戴请教,他是Scratch编程的高手,已经编了有100多个小程序了。在他给我演示了几个他做的小程序后,我对Scratch的各个模块慢慢有了认识。
我决定编一个最基础的小游戏——小猫游世界。我先导入了一些建筑物和一只猫。再把最左侧的模块拖到了各角色的脚本区,一个一个模块像搭积木一样组合在了一起。很快,猫就可以走路、跳跃了,碰到建筑物它还会自动转弯。
我把游戏设计好后,打开全屏试了试,小猫在碰到边框的时候就停住不动了。我退回到编程界面对这个BUG进行修改,接着再尝试运行。就这样来来回回后,小猫终于可以按照设定的线路走走跳跳了。为了让游戏更有趣,我又加了背景音乐和各种颜色,经过不断地重复调试,小猫终于可以愉快地周游世界了。
编程的过程中,我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烦恼,只想着把程序编的更完美,可以编更多有趣的程序。我喜欢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