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白杨礼赞仿写】
翠竹礼赞
青翠的竹子实在是特别的,它不平凡于万树之中,我赞美翠竹。
成片的竹林卧在山谷之中。它从根部的笔直,缓慢的一节一节的爬上去。从墨绿的根一步一步的渐变到深绿,叶绿,青绿。出乎人意料的,以为它会像白杨树一样笔直的直窜上云霄,但在这片高得接天的万树中,它悄然低下了头。竹子顶端的细长竹叶都恭敬的垂下头来,随着清风飘荡。在这生机盎然的春色里,所有的树都互相攀比着它们傲然的高度。却只有它,哪怕挺得笔直,却依旧谦虚高洁,给予孕育它的大地最崇高的敬意。
这是翠竹,不起眼的翠竹,却决不是平凡的翠竹。
它没有高挺的身姿,没有茂密的树叶。也许你认为它不美。如果专指这“高挺的身姿”或“茂密的树冠”之类而言,那么竹子不是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是树中的“谦逊高洁的公子”。当你在在参天树林中行走,看见遮天的树木中,却独有一棵垂下头的竹,难道你就只认为它只是一棵普通的树?难道你就不能想到它的谦虚与恭敬还象征了那些谦逊的人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它如此立在那里,不正是在提醒着被荣誉迷昏了眼的人们?难道你又不能更远一点想到,这样谦虚好学,不与人攀比,精心刻苦的翠竹,宛然象征了凝结着中华民族古人的崇高礼德和我们祖先恭敬有礼,以谦虚静心为本的精神品质吗?
让那些忽视礼仪,忽视这种崇高礼德的人们去赞美那些高傲美艳的参天大树吧!去看不起这谦逊极其普通的翠竹吧,我要高声赞美这翠竹!
【篇二:白杨的自述】
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有这样一种植物,它们一年四季为人们工作,净化空气,造福于人类。它们的名字十分简单却人尽皆知,那就是——树。
而我,就是大树家庭中的一员,我是一颗白杨树。我生活在边疆,为人们守卫着我们的国土,为大家服务。而我来到时是五年前。
那是2010年的一个春天,我被一群工人和其他白杨兄弟们一起带去了边疆,被种在了边疆,扎根在边疆。我们在铁路边,每天凝望着保卫着来来往往的人们。此时,我们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和自豪!
春天,我们长出新的枝干,在这个生长的季节,我仿佛感受到每一个地方都充满勃勃生机。
夏天,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我们在茫茫的戈壁滩上为过往的人们带来了一丝丝凉意,让行人在匆匆赶路的途中不要忘了欣赏沿途的美景,也可以忘记旅途的劳累。
一转眼,秋天已渐渐到来了,我的叶子也已经换上了黄色的衣裳。可惜美丽的新衣刚穿上叶子却慢慢飘落了下去。不过没关系,现在的落下是为了来年的美丽,来年的收获。
冬天也已在不知不觉中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戈壁滩上也披上了美丽的银装,在铁路边带给过往人们一丝温暖的感觉。大雪也大方地送给我一身漂亮的银装,当我穿上它时,我感觉我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更加美丽了。
为了人们的幸福生活,我们在边疆的日子虽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可以造福人们,造福祖国。就算再辛苦,在困难,我们也会一起渡过!
【篇三:白杨】
星期天,我在家中无聊地翻着书,翻着翻着,我眼前一亮,竟然翻出这么一张图片:一片白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更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是那么的模糊,混黄黄的一片,显然这里就是大西北,在这样一片荒漠中,没有一点生机,除了戈壁滩中的卫士——白杨树。
一排整齐的白杨树映入眼睑,白杨树英俊挺拔,笔直地站着,可以说是戈壁滩中唯一的生命了。它的枝条是那么的粗壮,树杆是那么的苍劲、挺拔,犹如“有志之士”不断向空中攀援,不管是风沙还是雨雪、不管是干旱还是洪水,它都是那样的直、那样的坚强,从不动摇,从不屈服。
在日光的照耀下,白杨树的树干泛着一层淡淡的银色的光,看那树冠披肩掩面,宽大而又繁茂的枝叶上飘动着翡翠般的又大又圆的叶子,像是在风中不停地翻转、不停地点头,若不是这一排整齐的白杨树,这样的一片大戈壁可真算得上是一个死亡之乡,魔鬼之地了。
我翻看着一张张图片,又看到一张,上面是一列火车从远处驶向荒凉的大西北,车上满载着一批批年轻的志愿者,他们个个都喜笑颜开,像是在声音嘹亮地唱着歌儿,个个都满怀着一腔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热血,我的心情豁然开朗,我合起了书……
我向窗外西北的方向望了一眼,仿佛看到了在荒凉的大戈壁中一排排笔直的白杨树正迎接着风沙的到来,旁边竟有几棵小树也正在迎接着风沙的洗礼茁壮地成长!我似乎受到了一种鼓舞,这些小树不正像我们这些经历着人生的磨炼而坚强成长的莘莘学子吗?
【篇四:白杨(下)】
忽然有那么一天,蝉鸣声都消失了,叶片都变得枯黄,风里带上了丝丝凉意。我们知道,最后的夏天要结束了,我们不再是小孩子。大人们说,你们要上初中了。
我还深深地爱着那片土地,不愿离去。但是很快,有那么一群人来了,带来了比秋天更凉的寒。他们拿着勘测工具和电动锯刀,来勘探这里是否能修建地铁。曾经无比结实无比坚固的一棵棵白杨就倒下了,不发一言。他们砍倒了一大片树,圆柱状的树桩留在了干涸的土地上,想来那是孤独的圆形眼睛在固执地仰望天空,却又像是大地深深的创口,久久不愈。
勘测的人走了,留下了满地疮痍;种地的人又来了,带着铲子、农药和化肥。种地的人群一拥而上,慢慢地像树林里扩张,一点点蚕食着树林的土地。原本茂盛的杂草无力地倒伏在他们脚下,这些小东西似乎在他们眼里是不允许存活的,渐渐地,路变成了沙石路,没有了丛生的野草。这树林,也变成了寂寞的荒野,荒凉中透着不屈的挣扎。
不多久,人们又开始嫌杨树与蔬菜争夺养分,但他们没有电锯,无法撼动那高大的、参天碧绿的白杨树。
但不得不说,人类是多么聪明的物种啊,他们用刀切断一圈树皮,就切断了杨树内部运输物质的通道。那树就不能得到养分,于是来年春天,它再发不出新芽。就这样,人们又打败了一大片白杨。它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利,但白杨!——那是生而不死,死而不倒,倒而不朽!它还以磐石般的信念独守岁月,干瘪的枝干还徒劳无望地伸向远方,守望不再归来的田野。
又逢盛夏,这年我再回到那里,剩余的杨树那些粗糙的树干还仍坚忍地向上伸展,奋力追求那生生不息的生命,波涛般的树冠蓬勃着无比强盛的生命力。我上前抚摸它苍老的枝干,熟悉的触感传来,一瞬间心灵像是得到了慰藉。它的无数树叶舞动成茫茫大海,跳起热烈的舞来,使我的心也跟着它一起蓬勃。
白杨啊,白杨!你生是自然的精灵,死也是大地的魂魄。这么多年来,让我始终无法忘怀。
【篇五:白杨礼赞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学习了《白杨》这篇课文,我对文中的父亲的这种行为表示十分敬佩。
文中的爸爸在新疆工作。由于西部太落后,解放军被派去西部建设。文中的爸爸也不例外,成为一名西部建设者。那时的西边藏环境恶略,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连天和地都是浑黄一体。爸爸却扎根边疆,献出自己的青春。而且他让他的孩子也扎根边疆。他希望孩子们长大后也能为建设西部做贡献。成为国家的栋梁,这位父亲是多么无私呀!为了祖国的建设奉献了一代又一代。就像戈壁滩铁路旁的白杨一样守护着铁路,不让他被风沙侵入。
在去边疆的路途上,他的心情一定是坚定的。他望着一排排白杨树出神。此时此刻,他肯定被白杨树的种种优点所吸引。他觉得白杨树和他自己很相似。那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在那里生根发芽,奉献自己。这不就是奉献自己青春的战士的化身么?
父亲的心也一定是欢喜的。因为快到站的时候,他看见几棵小树挺立在大树下迎着风沙成长,他一定觉得那些小树就像自己的儿子,那么坚强,在恶略的环境下也能茁壮成长。
我向所有的建设者致敬,他们的精神感动着一代接着一代的人,我相信在以后的建设大军中有他们儿子矫健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