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被遗忘的角落】
当我得到这一株桑叶枝,一朵百合嫩芽和这棵红豆杉时,我对它们寄予重望。太阳猛烈时,把它们搬到阴暗处,刮风下雨时,把它们搬进房里,每次都给它们充足的水分。
春天到来时,它们吐出的嫩芽都被调皮的弟弟撕成了碎片。之后,它们变得昏暗无光,没有再吐出嫩芽。灰暗,毫无生机成了这个角落的标签……
几年后的今天,无意间地瞟上一眼,天哪!这,这怎么可能呢?它们时隔两年,居然又发出了久违的嫩芽。那代表生机蓬勃的绿色在这里是那么明显,那么耀眼,那么鲜嫩。
我蹲下身子,轻轻地抚摸着那嫩芽,若有若无的微弱生命徘徊在我的指尖。我仿佛听见了它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觉得今年的春天主角不再是其他的植物,而是我的“坚芽三植组”。
果然,百合开了,一片片花瓣洁白如玉,花蕊在春光的照耀下,发出黄金般的光泽,翠绿的茎部牢牢地扎在地里。
桑叶枝,现在长得差不多有我高了,枝端的绿色异常明显。
红豆杉叶子柔软,青翠欲滴,泥土的芬芳和春天的气息完美融合在一起,似乎随处可嗅。我扫了扫灰尘,红豆杉更美了,比起另外两株植物,我把它选为今春最耀眼,最闪亮的主角。
时间仿佛回到过去,从前的一切历历在目。一个灰暗的角落,几株孤独的植物,即使有人看见,也没有人去注意它们。可谁曾想到,它们也会拥有这副朝气蓬勃的模样呢?
如今,它们以坚强的毅力,证明了一切皆有可能。那些翠绿,那顽强的生命力量,真是令人刻骨铭心。
现在,朝气、活力成了这个角落的标签。
【篇二:庭院角落里的野玫瑰】
我喜欢玫瑰花,不仅是因为玫瑰十分美丽,更因为我家庭院角落里的那朵野玫瑰。
我曾经养过几支玫瑰,它们层层叠叠的花瓣十分美丽。我每天浇水,太阳一好就把它们搬出去晒太阳,细心地呵护着。那时正值雨季,经常下雨,一下雨我就把它们收进屋里,生怕它们被雨淋坏了。我家庭院的角落里,也开着几丛野玫。下雨时,看野玫瑰被倾盆大雨淋得奄奄一息,花瓣纷纷垂落,连有刺保护着的花杆都垂了下去。我总是庆幸把自家的玫瑰收进屋里,认为野玫瑰肯定活不长。
过了四五天又下了一场倾盆大雨。风呼啸着扑鼻而来,乌云像一只张牙舞爪的怪物,不时大吼一声(打雷)。雨泼了下来,砸在人上生疼,许多植物被淋得、地奄奄一息。这时,我发现我养的玫瑰竟枯萎了!它们可没有被淋过一次雨,怎么会枯萎呢?我懊恼不已,认为自己照顾的仍不够好。我不由得关心起庭院角落里的野玫瑰来。它们现在怎么样了呢?雨下得这么大,它们会不会被淋坏了呢?
我一边想着,一边去看哪个究竟。只看见野玫瑰们在雨中昂然挺立着,虽然无情的雨滴拼命拍打着花瓣,切越长越高了,和几天前奄奄一息的样子完全不同,都像是换了一朵花儿一般。我惊讶极了,为什么它们不仅没枯萎,而且越长越好了呢?
带着满心的疑惑,我去问了外婆。她说:“这些野玫瑰,因为一直在风吹雨打中度过,为了存活下去,它们不得不在土地里拼命扎根,寻找养分,每天努力地向上生长。”
接着,外婆又语重心长地说:“花是这样,人难道不是吗?”我看着庭院角落里在风雨中飘摇但依旧顽强的野玫瑰,耳边外婆的话清晰而深刻起来。它告诉我:只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才能茁壮生长,而那些养尊处优的人,往往经不住生活的磨难,一击就倒了。
这就是风雨中庭院里的野玫瑰,傲然挺立的野玫瑰。
【篇三:明媚的角落】
角落对于不同人来说对它的看法也不同。角落也许是阴暗的或许是偏僻的,还可能是凄凉的。我认为角落是明媚的,虽然它不起眼,但它也会散发属于自己的光彩。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每天下午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听到那熟悉的“吆喝声”,“卖馒头嘞,又香又白的老面馒头”,这时我和表弟就会迅速跑到奶奶跟前一脸期待,奶奶总会宠溺地摸摸我们的头,然后从袋子里掏出一元钱。我和表弟眼中冒着金光,目不转睛的盯着一元钱,等奶奶递到我们手上时,我们转头就飞奔出家门,去买馒头。而卖馒头的老板因为我们经常光顾他的生意,久而久之就认识了我们。当他看到我们跑过来时,也总会从大棉被中拿出两个热乎乎的馒头,然后露出和蔼慈祥的笑容,等我们俩跑过来再递给我们。我们也会向他伸手打招呼,他同样也挥挥他的手向我们示意。我曾在卖馒头时仔细观察过他,他不高但十分老实和稳重,额头上“沟壑纵横”,看起来很瘆人,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上爬满了老树藤般的青筋。
几乎每天下午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街道里吆喝着卖馒头,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无论是下暴雨还是刮大风或者是飘起了鹅毛大雪,他都不会不来。街道中每天下午的吆喝声都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差不多十年来,他一直坚持着每天走街串巷卖馒头。虽然他的职业在如今的大城市中显得微不足道,只是城市中那不起眼的一个角落,但在这个角落中人们对他们工作的坚持和敬业也可以散发出灿烂的光芒。卖馒头的老板只不过是这些人的缩影,虽然他们在角落中,不起眼,可他们对于自己工作的执着和热爱也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
生活中也有许多像那位老板一样的角落,我们要努力地去发现这些角落中的美好,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寻找生活明媚的角落。
【篇四:生活在繁星满天的角落里】
外面的世界,对我这只雏鸟,大得无法想象,我仿佛陷落在角落里。
走!
走出这个角落,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一种莫名的感觉在心中翻滚,似岩浆奔滕在亘古的地层,是即将喷涌的憧憬。
故宫的琉璃瓦炫目,宫殿群落摄人心魄;桂林的漓江幽雅,一支竹筏,划开水面,两岸啼鸟掠起;青岛的日出,虽不及泰山,却红得耀眼,兼着丝丝云雾;雁荡秋色,流金里夹杂着丝丝叠翠。
终于呢?我飞过山川,飞过云海,却回到了角落里,回到灰色的生活,也许跻身游客之中,也是默默无闻,是被挤在角落的那一个。
两点一线的生活,昏暗的路灯,一株株银杏整齐地立在路边。叶子微展,昏黄下仍有一林绿,全然不若那雁荡之精致,我抬头,望着夜空,冥想着昔日美景,却无法回忆一星半点。
望不穿那如胶似漆的夜,却不禁让那一粒粒夜明珠坠入眼帘。一枚星星也许暗淡,它便落入那星河,闪耀着,让人瞩目。是谁?在暗中撒了一把钻石,使得繁星满天,细细淌着,舞动着,飞翔着,目光所及,皆是空灵。
喜怒哀乐嗔,如五股丝线,时而交杂,时而分散,纠缠着,齐齐涌上心头,泛出莫名强烈的冲动。
一时间,煊煊赫赫。
我在“世间的角落”里望见繁星满天。眼中映射出星空,胜于在青岛望着日出时,空洞茫然,觉得不过如此。
即使没有美的双目,在名山大川里又如何?
星光作泪,奔涌而出,我怀着日渐丰满的羽翼寻遍世界,摆脱角落。殊不知,灰暗的双眼里,那里都是角落……
模糊中望见那星河,流淌着,流淌入心里,我便时时望见繁星。
心中有繁星,目中生繁星,即使生活在角落,也看得见繁星满天。
【篇五:被音乐遗忘的角落】
我是一个音乐旅行者,向往着动听的歌声,向往着庄严的琴声,崇拜着活泼的河流,崇拜着高大的山峰。我在四处游走,带着我的歌声,带着我的古筝,游走四方。
或许,我在追求一种感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受。天知道我要去哪里,找到一个知音,找到一种感受,找到一种幸福,直到我走来这里——被音乐遗忘的地方。这地方没有美妙的歌声,没有动人的旋律,更没有震撼人心的琴音,我看着它——我的古筝,我要改变这里。
我知道光有想法自然是不行的,得立刻行动起来,才能不让这里被音乐遗忘。要想改变这种情况,谈何容易?听听!听听!安静的地方都没有美妙的旋律,更别说大街上,留下的只是那些人的吵骂声,车的喇叭声……看来还是得有人帮助啊!
我来到河边,思考着,思考如何解决这根本的问题,正当我绞尽脑汁却一筹莫展时,河对岸传来一阵清脆的玉笛声让我陶醉了,如此美妙之音,是何人所为?在这被音乐遗忘的角落,或许,她可以帮我这个忙。我走过桥边,寻找她,她就坐在不远处的草坪上。“嗨!你是A市人吗?”我热情地问她。“不是,我是来旅游的。不过,在这个城市都没有音乐,我想改变这一切呀!”女孩唉声叹气。“我也是,我是一个音乐旅行者,来找我的音乐知音。”我回答她。“或许,我们可以一起抢救这个被音乐遗忘的地方!”“那你会唱歌或者什么乐器吗?”“自然会啰!我会古筝。”“走啰!”
我们来到市中心的广场上,想配合着来演奏一首《春天的美》。很快,我们的琴音感动了许多人,他们跟着我们的旋律、歌声,一起唱。音乐会很快结束了,我相信这音乐一定在人们心中留下了烙印。
从此,每当我和她并肩走在大街上时,传来的便是一阵阵悠扬的歌声,代替了原来的杂音。
这座城,这个市,便不再是被音乐遗忘的角落,这个市用自己的魅力,证明了自己。
而我和她,便一起踏上了新的音乐旅途,我相信,我不会让任何一个城市变成被音乐遗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