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元宵灯谜会】
元宵节是人们团圆的日子,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人们都要去看花灯,吃元宵。在元宵节,我们学校也举行了一场“元宵灯谜会。”
早晨是刚进入校园,便看见一只只小小的红红的灯笼挂教学接楼前,阳光下的一只灯笼像一个个顽皮的小孩子在风儿的带领下,跳着舞交迎我们的到来。到了教室里,晨会课班主任说明了这次灯谜会的规则:我们要带一个小本子,把知道的谜底都记在上面,然后到班主任这里来换奖品,但是奖品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中午,我们几个在学校吃饭的同学,吃好饭,便抢先下丢猜了。这时候,我看见了一个灯谜:千年方屋,打一位现代作家名。千年,千年,有了千年的历史了,一定十分老吧,古屋?屋子?房子?宿舍?”老”和”舍”联系起来老舍。我窃喜道:“原来这么简单啊!我还以为有够难呢!”之后我又连续将出了好几个。下一个难住了我:“二小姐—打一个字。”我思索了好久还是没有想出来,这时好朋友钱陈浩来了,我让他看一下谜面,他眼珠一转,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说:“二”是不是仅次于“首”?二小姐是女生吧?那是……?我抢答到:“姿”。回教室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猜了9个谜底了。
灯谜会结束了。我只拿到了一把直尺,但我还是很开心,重在参与嘛!
【篇二:元宵作文】
既然是过十五,就一定热闹红火啦!你听:咚咚咚锵ヽ咚咚咚锵……鼓声不断。
你瞧,有耍龙灯,踩高跷ヽ划旱船ヽ狮子滚绣球等。街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人山人海。这不,我拉着奶奶的手,也夹在人群中急匆匆ヽ喜滋滋地朝前挤着,踮着脚尖,伸着脖子看。现在大姑娘小伙子来踩高跷当然不奇怪,可中间还有五六岁的小孩呢,你说奇怪不奇怪!他们戴着头饰,穿着长裙,踩着高跷走来走去。一个“老太婆”耳上垂着红辣椒,手里拿着烟杆,丑态百出,逗得围观的人们哈哈大笑。
“真美啊”人们不禁赞叹道。可不是嘛,各种各样的花灯挂满了大街小巷,有红红的五角星,各式各样的宫灯,大大小小的花篮灯。活泼的'小狗灯,可爱的熊猫灯,红花绿叶的荷花灯,瘦高个子的玉米灯。还有庞大的各种各样的故事的造型,如西游记,八仙过海……还有许多大超市别出心裁,在路旁的小树上,挂满了纸剪的桃花,梨花和梅花周围挂上了一串串的小彩灯,远远看去,火树银花,五彩缤纷。可真是灯的世界,花的海洋啊!
我成长中第一次见到的最欢快,最喜庆的元宵节啦!
【篇三:元宵节的习俗和故事】
正月十五,元宵节。按照习俗,今天要吃汤圆。
汤圆是南方的叫法,在北方叫元宵,名字不一样,做法也不一样。元宵是把事先做好的馅切成小立方块,放入有很大滚筒的机器或器皿中,倒上糯米粉,滚筒的滚动带动馅料沾到糯米粉,像滚雪球一样逐渐“长”成圆圆的元宵。而汤圆的做法则完全不同,它不是“摇”出来的,是像包子一样包出来的。把拌好的馅料直接用粘性极强的湿糯米粉包起来制作而成。我更喜欢吃南方的汤圆,因为它更软,口感更糯。
那元宵为什么又叫汤圆呢?这个故事啊,据说跟袁世凯有关。当年,袁世凯当上了大总统还不满足,还想要当皇帝。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在吆喝卖“元——宵”,让他联想到“袁——消”,觉得好晦气。于是勃然大怒,下令将卖元宵的抓起来,还命令所有人都不准再提“元宵”二字,将“元宵”的名字改为“汤圆”。但避讳是没用的,这事儿过去没多久,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接着很快就在忧惧中死去。于是,一首歌谣在京城流行开来:“大总统,洪宪年,正月十五吃汤圆。汤圆,元宵一个娘,洪宪皇帝命不长。”
关于元宵节的故事和习俗真不少啊!下次再跟你们说啦,哈哈,我现在要去吃汤圆喽!
【篇四:灯谜会友闹元宵】
“元宵节要干什么?”“猜灯谜!”“对了!”一大早,东方红的学生都兴高采烈地准备去东方红猜灯谜了呢!忘记自我介绍了,我可是超级记者——彭东宸。
“铃铃铃!”当下课时,大家飞快地一个接一个地跑了出去。哇!真是人山人海:不论是哪个年级,只要有灯谜,都堵满了人。我们来看看猜的效率吧!
看!那个高个子为了多一点奖励,容易的就猜,难的就走开,真是个逃避王呀!快看!手上没东西。——(打一字)。那个高个子抓住了这个目标。高个子头脑转得快。手是提手旁,没东西是空。答案是控制的控。原本皱起眉毛,现在笑得合不拢嘴呢!他拿着奖励蹦蹦跳跳地走开了;看!那个中等身材的一看,左手摸着下巴,和他眼镜的配合简直天衣无缝。还真像冥思苦想呢!半个人——(打一字)“额……”突然,他的智慧似乎茅塞顿开了。“伙伴的伴。”吃着奖励高傲地走了,那样子,似乎是个灯谜之王呢。看!一个小胖墩走近一个大灯笼:夕阳之上,两树排开。睡觉时有渴望时有。——(打一字)两句才打一字,小胖墩被吓到了。“嗯……睡觉时有?这四个字是关键。小胖墩想。“枕!”“不对!”“被。”“不对!”小胖墩信心顿失,想离开时,旁边的人说:“仔细观察,全面想。”小胖墩似乎被提示了。夕阳之上,两树排开。那夕阳在下两树在上。梦?睡觉时有,渴望时有。也说得通。“梦,是梦!”“对了!”小胖墩高兴极了!他一笑,身上的肉似乎也在一抖一抖的哟!那个样啊!
“铃铃铃”每个人带着快乐的记忆与高兴的笑脸渐渐地回到了自己的教室,与自己的朋友慢慢交流着有趣的地方。在操场上,我看到,剩下的灯谜也被人摘下来。希望他们会保护这个纪念品,更希望以后东方红学校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篇五:元宵灯谜会】
今天,是星期四,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元宵节。一清早,我就不舍地离开暖和的被窝,懒洋洋地来到了学校。
刚刚进学校门口时,我被惊愣到了,个个教室贴的贴对联,弄的弄灯谜,到处都是张灯结彩,连操场也挂满灯笼,满校喜气洋洋,渐渐地人越来越多,各班的老师派了一些同学一起去装饰,在老师的带领下教室被装饰得和和睦睦的。
邓主任第一、二节课召集了我们收听广播,然后让我们在自己班上说一说,介绍介绍元宵节。过完这两步曲后,最高潮的节目来了——猜灯谜会,这个部分也是我最期待,也是我最想玩的部分。
当邓主任说可以开始了的时候,我们迫不及待地终于爆发了,一窝蜂直奔向操场。首先我先来到了199班看了看,一个灯谜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边看边念:“上下合为一体。”一边思考,我皱着眉头想:是不是“忐忑”,咦?也不对耶,是打一个字。我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突然,我叫了出来:“哦,是卡字。”我兴冲冲地去排队领了奖品心里乐开了花,心情格外地高兴,猜完了这一个之后,我吃着领到的棒棒糖,感觉比之前自己买的棒棒糖还甜,像吃了蜜一样。我又去别的地方看灯谜。左看看,右看看,一个灯谜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是一个用卡纸折成扇形形状的灯谜,我拿起它看了看“九只鸟”,会是什么呢?我烦躁地挠了挠头。算了,实在猜不出了,我只好知难而退。
有些灰心的我在操场中边走边看,在操场中徘徊。也看见了一些同学猜灯谜时的表情,有些同学因为知道答案而露出灿烂笑容;有些同学因为没猜中而沮丧;而有些人,在为同学们服务……
可是短暂的时光总是那么快,就要跟灯谜会说“再见”了,走在回家的路上还在想着,它深深地刻印在呢我的心里,像在放电视一样在我脑海中播放。
【篇六:元宵灯谜会】
“哟呼!天上真的掉大饼啰!我大声叫嚷着,什么事让我这么高兴呢?你猜猜?是放假?NoNoNo!是元宵节猜灯谜?只答对了一半,准确来说是元宵节我们在学校猜灯谜。”
正月十五日这天,学校早已人山人海,有的使劲往前挤;有的推推嚷嚷;有的大声叫着……真是热闹非凡。
我和张馨逸像一条轻快的小鱼在人潮中穿来穿去,就是想找到一个比较容易猜的谜语。突然,我和她站在217班的一个谜语上停了下来。这个谜语是这样的:一个人抱着大钞票跳楼。我想了想,说:“这个人他既然都抱着大钞票跳楼,那肯定是有难度!不对!不对!他如果要跳楼,也不至于要抱着钞票跳楼吧!那么,按这样推算,这个人肯定是非常喜欢钱啰!但是,他为什么要跳楼呢?为什么死也要抱着钱!那肯定是关于钱的成语啊!这么多的成语,究竟是哪个呢?”
张馨逸听了,托着下巴,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她说:“据我多年的经验,这个成语是——-”她拖长了声。
“什么呀!”我不耐烦了。
“爱-财-如-命”她说。
“这个成语!很合适!”我说。
“那,我们走吧!我们去领奖吧!”她说。
于是,我们见到了谢俏老师。
“谢老师,我想问,这个谜语的谜底是爱财如命吗?”我问道。
“嗯——,我先看看。”谢老师边说边拿出了一个本子翻看。
“对了,你答对了!去那儿领奖品吧!”谢老师高兴地说。
随后,我和张馨逸领了奖品,吃着口里的巧克力,觉得比以前的巧克力还甜……
今年的元宵节我过得好开心!因为我在猜灯谜中学到了一个道理:只要是用你自己的劳动成果换来的奖励,自己都会感到无比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