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亲情中氤氲着书香】
是书,让我体味到文字的美丽;是书,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是书,让我增进了与父母间的感情。
还记得咿呀学语时,母亲带来一本《唐诗三百首》,那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书。望着书里鲜艳的小人和如音符般的文字,我一下子就爱上了书。母亲大手握着我的小手,指着书本念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前些时间,我放学回到家,看见家里的碗没刷,便动手刷了起来。正在此时,母亲回来了,一把夺过我手中的碗说道:“回来啦!要你刷什么碗!学习那么累,赶快去把东西收拾下,去歇歇!”我终究是拗不过母亲,但我却清晰地看见母亲那双沧桑的手。关上房门的那一瞬间,我潸然泪下。记忆中,母亲的手就像是菊花一样,淡淡的,又令人回味无穷,岁月的痕迹深深地刻在了母亲的手上。记忆中,那双手总会在我失落的时候抚摸我,总是会在我悲伤的时候为我拭去眼泪,也正是这双手,在我饥饿的时候为我烹饪出一道道美味佳肴。原先纤细、修长的手,在饱经岁月的沧桑后已经变成了红红的、骨节粗壮的手了,手上的划痕清晰可见,甚至有些关节都已经磨出了茧。我想,那便是母亲为我辛勤付出的最好的诠释吧!
床头的书是上次未读完的,封面一尘不染,我知道这定是母亲帮我擦的。母亲做完家务喊道:“妮儿,来看看,我给你带来什么!”我怀着期待的心情跑去她身边,她从那个已经掉了皮、褪了色的包里拿出一本笑话书说:“知道你馋这个,这不给你捎回来一本,累了就看看,放松一下自己!”我接过书,给了母亲一个大大的拥抱,“谢谢妈!”
现在的家长大多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有的甚至从胎教开始便让尚在腹中的胎儿听音乐、识字,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们也是从幼儿园起就任务明确:上各种兴趣班,学习各种文化知识,阅读中外文化经典,自然人文齐头并进,还参加幼儿园英语口语训练等等。父母们个个想方设法,争先恐后,茶余饭后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希冀培养出满腹经纶的安邦定国之才,唯恐一个不慎让孩子屈居人后。
但我的父母却不大约束我,我和父亲往往抓住很多空闲来聊天。我们尤为热衷交流和讨论最近读的书。父亲总爱在饭桌上给我讲故事,在他微微醉的时候,他的肚子就像装了一个说不完的故事书一样,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有时我会质疑他,他便会涨着通红的脸与我争执不下。这时他便会得意说:“那你去把书柜第几行第几本书拿来。”我一听瞠目结舌,既然书的位置都能记得那么清楚,内容自然也会烂熟于心吧。当我再去找书验证的时候,夜色像梵高的油画般密不透风地张贴在窗户上,这时传来父亲的打鼾声,这鼾声是我听过最好听,最感动的鼾声,父亲说的一点儿也没错,怪不得可以睡得这么香呢!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诗经·蓼莪》早就道出了父母对子女之爱的深与重。花朵的娇艳是为了回报雨露的滋润,大树的茂盛是为了回报风雨的吹打。面对父母的无私付出,谆谆教诲,关爱呵护,我们是否想到了“回报”二字呢?身为高中生的我们会用自己的努力来证明我们是可以回报你们的——我们亲爱的父母。
【篇二:品位书香,迎奥运作文】
为了提高阅读量,我每个星期都要去三味书屋闻书香。去那儿看一个下午的书,让我真正的“闻书香”。
每次一到那,我赶紧跑到二楼,认认真真地挑选我有兴趣的书,“这本书太薄了,这本太幼稚了,这本书我看过了……要不,就这本吧。”我挑了一本不厚不薄的、有兴趣的,很好看的'书,选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坐下来,津津有味的看起来。“oh,不好!要死人了!”我的五官拧在了一起,“不好!要被干掉了,NO!”我差点叫出声来。这时,情况来了个180度大反转,我的五官渐渐恢复了,“好啊,就这样保持下去,好的,好的,要赢了,耶!”我低声欢呼着,这时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看我,“你刚才”差点跳起来。”妈妈说,“你怎么回事?”“我太激动了。”我笑着回答。不知不觉,我就把一本书看完了,我起身又拿了一本,再次进入“书境”,“我的天哪,这本书更刺激!”我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会儿绝望一会儿激动,表情估计也跟着变化吧。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看了一本又一本,表情做了成百上千次变化,我抬头一看,已经夕阳西下,再看手表,四点半了,身旁的老妈早已目瞪口呆,半天没回过神来。我说:“老妈,下次再来吧,时间不早了。”“好吧。”
虽然是我主动提出回家的,但我还是一步三回头,希望下次早点到来。”
【篇三:品位书香,迎奥运作文】
爱上书,源于我的名字。
我叫何书乐,因为“乐”字,许多人都喊我“乐乐”。刚上小学时,同学都取笑我,说有条狗叫“乐乐”,我伤心极了,哭着问妈妈,妈妈总是语重心长地叫我不要和同学们计较,她给我取名的意思是:在书中寻找快乐。
渐渐地,当再有同学叫我“乐乐”时,我会昂首挺胸地告诉他(她):“对!我就是‘乐乐’,快乐的乐!”
之后,为了明白名字所代表的寓意,我开始试着看书。刚开始,我完全是为了做做样子,但后来,我真的一点一点地迷上了书,只要一有闲暇,就打开书阅读。每每翻开书,我就像在天空翱翔的鸟儿,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记得第一次看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我的眼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那语言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洒在我的身上;那童年好似一汪甘甜的泉水,萦绕在我的舌尖上。坐在书桌前,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感觉有一粒会发光的种子,播进我的心田,在静静地抽枝发芽。当我看完整本书时,种子就变成了郁郁葱葱的大树。
当我读到“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时,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片春景,我在这片春景里,畅快地行走。我看到了桃花,它们绽放着自己的`笑脸,让我忍不住去亲一口;我看到了柳树,它们梳理着自己的辫子,让我忍不住去摸一下。书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把我们带到了从没有去过的地方。
书的香味让我着迷,闻着它,反复身临其境,让我生出一双翅膀,飞向语言的自由王国。
【篇四:品位书香,迎奥运作文】
一笔一划一点写出的“书”在我眼前放大,在那浓浓的墨香中,我嗅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由颜如玉”的芬芳。清晨,一缕晨光透过明窗四四方方的斜射在地板上,空气中的尘埃似小精灵调皮地嬉戏着。桌上的手指流转发出“唰唰”的声音。
在书中,我希望做一个像杜甫那样拥有“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拥有博大胸襟的人。抬起头,窗外一棵高大的树吸引着我的注意力,我突然又很希望自己是一棵树,宁静,向光,安然,敏感的神经末梢,触着微风和流云,窃窃的欢喜,脚下踩着最卑微的'泥土,很踏实。还有,每一天都在隐秘成长。我爱它的那份踏实。
翻开史记,我想到了司马迁,那坚贞不屈的精神与品格以及他在遭受宫刑后仍能坚持写完三万多字的史记。我被他的精神品格所折服。
在诗中,我感受到苏轼“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不愿随波逐流且以梅花自喻的精神财富。
在杜甫的人生经历中,我感受到了他的无奈。在与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笑谈中品了到浓浓的思乡愁。我又去与杜甫共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窗外的阳光还在照,而历史的脚步从未停歇。
我们在深夜里喝醉,端着青春铸成的酒杯,盛着梦想深酿的酒水,酩酊大醉,不知所谓。终有一天你会明白——也许读书不是唯一出路,却是最踏实的出路。让我们一起品味生活,品味书香!
【篇五:品位书香,迎奥运作文】
暑期的一天,我拿起妈妈给我买的书——《30个奇妙环境故事》认真地看起来。我被书中的各种奇妙环境深深吸引了。其中“发生在废旧物品街的故事”给我的印像最深,仿佛我就在现场感受玩具们的心情。
在一个楼房后院的.小街上,有一堆被主人们丢弃了的玩具,他们在窃窃私语相互谈论着自己的心情。电子游戏机愤愤地说:“哼!人类都一个样,喜新厌旧是他们的本性。一旦拥有新东西,也不管我们好不好,就毫不留恋地把我们扔进垃圾桶里,真是太坏了!”小布熊说:“就是嘛!你看我还很新呢,小主人就把我给扔了。”他们正在谈论着,突然,来了一只上了岁数的宠物狗,宠物狗眼里噙着泪水向大家说道:“我被主人遗弃了。从今天起,我是只无家可归的流浪狗了。”“嗨,我们都和你一样无家可归。”电子游戏机长叹一声说到。这些可怜的朋友们重新围坐在一起聊起来。过了一会儿,流浪狗对大家说:“我想起来了,我在流浪街头时,曾见到一些需要这些旧物品的人们。要不,明天我领你们去怎么样?”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好!好!”第二天,在流浪狗的带领下,大家终于找到了各自的新主人。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有了新东西,就把旧东西随手乱扔,要让旧东西也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样既可以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资源,节约就是财富。
【篇六:品位书香,迎奥运作文】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把书比喻成人类的营养品,可以看出这些人是多么热爱读书啊,当然,我也不例外。
今天,我看到了一位小作者,写自己从小到大离不开书的故事,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读书的事。
听妈妈说,小时候让我抓阄,妈妈在我面前摆了各种玩具、美味的.食品和几本书,我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左看看右瞧瞧,伸出小手抓向了书,爸爸妈妈笑了起来。我开始牙牙学语时,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古诗书,晚上,妈妈和我在床上咿咿呀呀地念:“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当这时候,我学得都是那么认真。
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了,爸爸就给我买了几本故事书,每天在临睡前,妈妈都会给我讲一篇故事,读上五六遍后,我就开始试着背,再有感情地讲。在幼儿园,每天老师都会让我们小朋友讲故事,这时,大家的目光就集中在我身上,让我下去讲故事。记得我讲《三只小猪》的故事,大家为大灰狼的失败松了一口气,为小猪的胜利欢呼雀跃。在一次家长会上,我为家长带来了《列宁小时候的故事》,让许多家长感动得落了泪,这使我更爱读书了。
小学时,我开始自己看书,我读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反应,《白雪公主》让我浮想联翩,《守株待兔》让我笑得前仰后合……
我在书中成长,在书中感受快乐,沉浸在这淡淡的书香里,我感到无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