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捉鸡记】
每次放暑假,我都最喜欢到姥姥家去玩,因为每次到她家去,都能在那里玩到新奇的游戏,体会到不同的快乐。而今年暑假,我又在姥姥家里体会到了捉鸡的快乐。
这群鸡以一只公鸡为首,那公鸡比别的公鸡高出一个肩头,它有着血一般鲜红的鸡冠,就像刚刚升起的太阳,立在头顶。我粗略打量了一下这群鸡的实力以后,心想:如果放弃为首的公鸡的话,剩下的这些笨拙母鸡应该是很容易捕捉的啦。如果捉住了,回家就有鸡汤喝喽……不过,我还需要一个助手。我把目光投向了身旁的妹妹。我把我的计划和妹妹说了后,妹妹爽快地答应了。
因为鸡群在逃跑时太惊慌,跑散了,于是我和妹妹便采用分头行动的方式进行“抓捕”。我选中了一只脖子上带有黑色斑点的母鸡进行捕捉。它先是在土坡上的平地上躲避,这会儿可是我占有优势,不管它跑得有多快,我只要加把劲,差不多就能抓住它的尾巴尖了。可这样的局面才持续了一分钟还不到,它一个转弯,一个加速,跑到了土坡下。就这样,到手的鸡飞跑了。
我十分气愤,于是便和妹妹更加卖力地捉鸡。结果,鸡一只也没捉到,反而把整群鸡都吓得躲到了一辆旧掘土机下面了,不过还好它们只是跑了一小段,就又跑了出来。
那群鸡刚跑出来,就开始朝一户人家跑去,而我们也紧跟着它们,直到鸡群在那户人家门前停下来,并一只接着一只从那户人家的门缝里钻进去,我们知道,它们回家了。一次紧张而有趣的捉鸡活动以失败告终了,但我们心里却胜似吃到鸡肉那般快活!
【篇二:第一次捉鸡】
捉鸡,这可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儿,不知道从小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小太子们尝试过这门差事吗?
这天周末,我们一家到乡下姥姥家去做客。一下车,姥姥就来拉着我嘘寒问暖的,好不热情。突然,我问了一句:“姥姥,外公去哪儿呢?”来屋子里半天了,都没见着外公的影子。“他啊,在后院子里捉鸡呢!那群山鸡啊,可野了!”
听了这话,我来了精神,跑到后院,主动请缨要来帮外公捉鸡。得到外公首肯,我学着电视里的样子,佝偻着背,把腰活活弯成了90度,我的眼珠子飞速地转动着,找到了第一个目标。那是一只蹲在角落不怎么动弹的母鸡,我两眼放光,蹑手蹑脚地朝着猎物走过去,只差最后一步了,我两只手臂弯曲起来,对着母鸡就扑下去。
可是,我还是失算了,因为是第一次捉鸡,所以我根本不知道该抓母鸡身体的哪个部位,所以当我像头老虎似的气势汹汹地扑下去的时候,母鸡一个灵活地转身,扑棱扑棱翅膀就脱离了我的魔掌。而我呢,却华丽丽地扑了一个空,一下子摔在了草垛上。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但是,我不放弃,向外公请教了一下捉鸡的诀窍,明白了捉鸡要讲究方法,不能乱扑一通。我学着外公的方法,把身子压得低低的,脚步子也迈得更轻了,我环顾四周,一下子眼光发亮,因为我又找到了一个猎物。那虽然是一只公鸡,但是看上去十分萎靡不振,这使我这个心狠手辣的猎人信心大增。
这一次,我不骄不躁,径直朝着它走过去。“三,二,一!”我深呼吸一口气,明显感觉到自己胸腔内那一颗跳动不停的心。“加油,小丫头!”外公为我打气。我两只手臂悬浮在半空中,对着那公鸡的脖子,一个猛虎下山,我准确无误地抓住了公鸡的脖子,它使劲地挣扎起来,我死死地握住花公鸡的脖子,把头偏向一边,终于把这猎物拎了起来。
啊,第一次捉鸡,真是太有挑战性了!
【篇三:捉鸡】
我的外公、外婆退休后住在湛江,经常打电话问我妈妈什么时候过去,妈妈被问烦了,就在我七岁时,带我去了一次湛江。
外婆的院子里散养着许多鸡,它们天不怕地不怕,连别人家的大黄狗都敢打。因为它们喜欢上树、上墙,所以我喜欢叫它们“飞鸡”,和“走地鸡”完全不一样。
记得当时是大年三十的下午三四点左右,我在外婆的院子里闲逛,实在无聊,就冒出来一个点子——捉鸡!当然,那只是玩玩,因为外公外婆都不在家,我不可能真去抓。
我用贼勾勾的眼神扫视着院子,立马锁定目标——一只笨头笨脑的胖母鸡。那母鸡的脖子上,有两个大大的、圆圆的白点,所以很好认。
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趁它走到院子里的水井旁,我就对准它,把压水井的把手抬起来,准备按下去。那白点母鸡原本是背对着我的,突然转过身,撒腿就跑。我想也没想,一把就把把手按了下去。“哗啦!”水淋在了那只白点鸡的尾巴上。它一乍翅膀,连蹦带飞地跑到了房门口的棚子里。棚子里放了许多柴,太脏了,我就没进去。
我在房子里等着。“一见到白点母鸡出来,我就突然跳出去,再把它撵到树上……”我暗暗想着策略,准备吓吓那只白点母鸡。
它经过房门了,我跳了出去,赶着它跑。它果真跳上了院门口的矮树上,笨拙地扇着翅膀保持平衡。我拍它下来,它就一摇一摆地跑回院子。
就这样玩了很久,爸爸妈妈叫我进去吃水果,我才放过那只母鸡。
外公外婆回来时,已经五点多了,外公就出来抓鸡。我突然想让白点母鸡活到我们离开,便把它赶到外婆的菜园的空地上,再若无其事地出来。那白点母鸡很肥,但我又只喜欢追它,所以不想吃它。我可不希望以后没得追了。
外公刚把一只大公鸡提进屋,白点母鸡就跑出去了。它向我点了一下头,扑了扑翅膀,可能是在向我致谢吧。
【篇四:记自己的一次捉鸡经历】
记忆像一个调味盒,酸,甜,苦,辣,样样俱全。今天,我就打开这个调味盒,去回味过去。那是六年级时在姥姥家的一个清爽的日子,那种清爽是让人回味无穷的。
大舅,姥姥,姥爷都在家,他们一面问候着我,一面问我有没有兴趣和大舅去抓石鸡,我不禁有些犹豫,从他们的谈话中我得知:石鸡非一般鸡,虽然体积不大,但速度惊人,还有飞的本事,并且它智商还很高。可是再一想,舅舅很聪明,一定会智取,而不是硬攻,它石鸡再快也快不过人的智慧,我也就答应了。
翻过两座山,踏过一条小溪。舅舅边走边说:“近年来,捕杀这一地带的石鸡的人少了,我们也就选择这里做埋伏点。”我看了看这个地方,很优美,风景很不错,很湿润,可谓是“风水宝地”。大舅从小爱冒险,爱探索,所以他的背包经常鼓鼓的,装备都是探险工具。我们装备好后,便趴下来,等待着石鸡现行。一分钟,一刻钟,半小时……时间一点一滴的流失,却不见石鸡,我不禁有些不耐烦,大舅说到:“抓石鸡一定要有耐心,千万不要……”大舅的嘴突然闭上,叫我别出声,我也立刻观察四周。只见一个石头似得玩意儿来回“滚动”,向这边“滚来”,近了,更近了,我的汗水不禁跳了伞。大舅和我慢慢移动着,生怕惊动了它,大舅十分警惕,我也丝毫不敢疏忽,直到我们移动到对立的地方,我和大舅眼神一交流,我便出手。说着,我大喝一声,石鸡一惊,看我像一座小山一样扑来,马上逃窜,我虽然失败,但心里暗笑。大舅见时机成熟,扑向毫无防范的石鸡。哈哈,防不胜防啊。我和大舅配合默契,捉住石鸡。仔细观查石鸡,只有30厘米左右的长度,全身毛茸茸的,十分可爱,放在地上,不经意去看,仿佛一块石头活了!
观察完毕,我决定了把这只石鸡放生,因为石鸡在姥姥家一代好不容易生长起来,数量稍有增加,我们不该因为一时好玩或美味而乱杀生,毕竟是与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的生物,我们就更不该用智慧去滥杀动物,去保护更多的动物才是我们真正的任务。
【篇五:捉鸡记】
五一假期,爸爸妈妈有工作,就把我和妹妹送到乡下奶奶家玩。
车还没开进院子,各种各样的叫声就传入耳里。田间几只狗玩得很欢,鸡和鸭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汪!汪!汪汪汪!”车进院子时,我隔着车窗看见我家的两只狗——黑子和黑白配蹲在墙角摇尾巴,欢迎我们的到来。
下车后,黑白配一直围着我转,妹妹出了个鬼点子——捉鸡!
“好,依依,你当我的助手。”
刚说完,黑白配咬着我裤腿,用那难以抵挡的眼神望着我。我看出了它的心思,笑道:“那好,黑白配,你也上。”
我一眼看中了路中间的公鸡。我慢慢靠近,准备一招秒掉它。“咯咯!”公鸡有读心术,一溜烟窜进了竹林。我朝妹妹使了个眼色,让她围上来。
我扑向公鸡,公鸡扑闪着翅膀在竹林里左跑右跑,怎么也捉不住。我气急败坏,拾起一根树枝,朝公鸡打去。公鸡被我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鼠窜。
“快拦住它,快拦住它。”见公鸡像冲出危险区想甩掉我,我一边追,一边朝妹妹和黑白配喊。
“站住!”妹妹朝公鸡大叫。公鸡愣了一下。此时此刻,它一定在想,谁家的熊娃子,尽学坏!
公鸡缓过神来,决定不理妹妹,拐弯跑了。“汪!汪!汪汪汪!”黑白配来助阵。公鸡最怕狗,二话不说飞上了衣架,朝我们扑了扑翅膀,骄傲地叫。
哼!臭公鸡,等着瞧!
我找来一根长绳,把它从衣架上赶了下来。公鸡夺路而逃,窜进草丛,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时,奶奶拿着一碗稻谷过来,撒在地上,嘴里还学着鸡叫。一会儿,鸡们成群结队过来,啄着谷粒。可那只臭公鸡仍旧不见踪影。大概是怕了我这个“捉鸡司令”吧。
我想到一个坏主意,抓起一把稻谷就跑。鸡们吃完了,作鸟兽散。我一粒一粒地把稻谷摆放在地上,一直到墙角。等那只没有吃食的公鸡顺着谷粒走到墙角,我就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抓住它。
这个计划天衣无缝,我得意洋洋。
我进了屋,拉上窗帘,偷偷观察。不一会儿,公鸡咕咕地来啄稻谷,我不禁拍手叫好。
许久,公鸡一路啄到墙角。我抓住时机,和妹妹、黑白配包围住公鸡。公鸡惊讶地望着我们:你们怎么在这?
公鸡一步一步后退,我们慢慢逼近。当公鸡靠近墙角,我幸灾乐祸:“贪吃鬼,贪吃惹祸了吧。”说着,我伸出手,准备一招致命。公鸡张开翅膀,迎接我的攻击。
“咕叽咕!咕叽咕!”突然,公鸡张开翅膀,像老鹰一样飞了起来。想逃?想得美!说时迟,那时快,眼疾手快的我一马当先,拿起旁边的桶子,朝公鸡一盖,公鸡被桶子盖住了。
我把桶子打开,公鸡看我像看鬼一样,惊慌失措地飞上衣架,狠狠地瞪我。哼,大人不记小人过。
听着狗叫、鸡叫、羊叫、鸭叫,我们一直沉寂在欢乐之中。
【篇六:捉鸡】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每当听到这首歌,一幕幕童年往事便浮现在我脑海……
在我的童年里,感觉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那次在姥姥家捉鸡,那时我才六七岁。一天中午,我在后院玩,发现一只鸡在院子里踱着步子。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只鸡好漂亮啊:红红的鸡冠,蓝黑黄相间的羽毛,走起路来雄赳赳气昂昂。于是,我忍不住想把它捉到手里看看。我眼珠子一转,想出了个“坏点子”。我先是跟在它后面,脚轻轻踮地,脖子一伸一伸地跟着它学走路。看时机差不多了,我便迅速伸手去捉。没想到鸡一个箭步跑走了,而我却跌了个大跟头。这时,一个小伙伴跑来,加入了我的“捉鸡行动”。我们两个对鸡进行围追堵截,在瞅准时机后,我和伙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前捉住了那只鸡。我两只手捉着鸡尾巴,用力将它提了起来。没想到它扑腾着翅膀,两只爪子一前一后挥舞着,嘴里还“咯咯”地叫喊着。我有点儿害怕,便让小伙伴找来一根绳子,绑住了鸡的右腿,然后就将鸡放了。鸡只要向前走路,右腿就会拉动绳子,也就会摔跟头。就这样,鸡每走一步,都会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不一会儿,鸡突然用力挣扎,绳子被甩掉后钻到了一辆车底下。我们再次努力捉它回来,却没能如愿,而是只捉掉了几根鸡毛。后来,我们又努力捉了几次,结果还是没有捉着,倒是累出了一身臭汗,所以只好放弃了。
之后,每次去姥姥家,都会想起那次捉鸡的情形,不由总要到院子里转转,看看有没有它的踪迹。尽管偶尔会碰到,但每次都没有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