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走过雨巷】
雨巷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箫再叹。——题记
绿风微暖,暮春轻唤一季的碎碎念,携一袖暗香荡漾在记忆深处。我用石桥细雨、断桥残雪、白墙黛瓦的色调,用烟火莲灯、绸庄酒肆的笔韵,装帧成一幅氤氲的淡墨山水。撑着油纸伞漫步在雨巷,让那个抚箫长叹,结着愁怨的姑娘,萦绕成你千年亦不愿醒来的梦。
你说,你的梦遗落在淡韵浅墨的江南水乡,你的情徘徊在焚花断玉的悠长雨巷;你说,你愿两袖清风,云游四方,看云卷云舒,独自掩落悄然逝去的年华;你说,你愿拥我于良辰美景,在流年的荏苒中把酒言欢;你说,江南如烟的雨丝洗散了万千繁华,徘徊着脉脉娇柔。你愿伏案研墨,殊不知那微扬的嘴角,醉了一池春水。
吹出一支悠扬的曲子,是我明媚的忧伤。守一帘旧时幽梦,倾听雨的律动。化一缕袅袅的炊烟,叙说遥远的寄望。漫漫岁月,可说是白驹过隙的匆往。撑着油纸伞,踏着布满浅绿青苔的石板,沐浴着清清的古风,风中夹杂着柔柔的雨,绕过我的鼻尖,酝着几抹梨花的幽冷。芳春明景,柳暮垂丝。小楼一夜听春雨,青砖黛瓦的江南无不渲染着绮丽的风光。
几月轻唱的和弦,蓝色绽放的晨蔼,隐于墨色的光阴,是我看不穿的一天和一年。乘着往事茕茕的蓝笺上,君可知,我早已把思念细腻勾勒成幸福的模样。揽一梦清疏墨痕,在油纸伞上题满箴言。是谁曾挽我在烟雨中感叹:“一步踏尽一树白,一桥轻雨一伞开。一梦黄梁一斛酒,一身白衣一生裁。”又是谁曾说,遇见,相知,从此斑斓了一世阳光。却不知,想挽着你走过那悠长的雨巷,俯身触摸你俊俏的脸庞,早已是空茫,人远泪阑干。
昔锦瑟流年,素锦纷呈,白马黄衫入梦来。展开泛着暗黄的古卷,研墨时倒映着一个失落惆怅女子的妆颜。后附上一阕寥词,可知寄载了多少痴情等待。笔尖流动着细碎清影揽过内心波动的层层涟漪。坐守空城,我不知你是否会再次踏入这雨巷,消逝的时光里总有些若隐若现的悲喜与无常。我愿用我十年笑靥,换你一世清欢。只是我还想你拥我在绵长的雨巷。流年在殇音中,追忆似水年华,唯美成一地的彼岸花。
等你再陪我走过,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待我长发及腰,你功成名就归来可好?此生君子意逍遥,江南晚来客,红绳结发梢。当我蓦然回首,冰冷的雨水打湿我的眉目,唯有化成一汪重洋。层层雨幕里,你的身影时隐时见。你看,那城,那巷,那山,那雨,让我如此缱眷。细雨如烟,微醺了我的双眼,淡墨青山连远天。霜风凄紧,斑驳了城门,旧故里草木深。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
走过,在柔情满溢的寂寥雨巷。
等你,在如烟似幻的江南水乡。
江河入海奔,万物为谁春,明月照不尽离别人。等残阳照孤影,牡丹染红绳,伊人倚门望君踏归程,满城残箫声……——后记
【篇二:走过那一年】
那一年,我十五岁,那一年,迷茫过,那一年,奋斗过,那一年,那些事,苦乐交织,我无法忘怀。
时光总是来去匆匆,回想起初四的那段时光,恍如昨天一般浮现在脑海,无法忘怀那温馨的教室,那活泼开朗的同学们以及和和蔼可亲的老师们。
仍记得我们埋怨初中生活的话语,仍记得那枯燥无味的书本,那严格的制度,仍记得当时的不情愿,还记得在六个月前班主任那句话“也去你们现在抱怨,也许几个月前,甚至几年后,你们还想回来看看这所学校,还想看看909班这间教室,还会去找教过你们的这些老师。”这句话迎来了我们议论的话语:“就这破学校谁还会回来啊,也学我们同学之间还会交流,也去还会和老师聊天,但绝不会再回这间教室了。”
可现在回想起当时说过的话,怎么这么幼稚,这么无知,现在多想再抽出时间会母校看看再回到属于49人的明亮教室,再伴着那三台风扇,六盏灯,一个多媒体苦读;多想和同学聚在一起畅谈,交流;多想再和以前一样,几个同学一起,拿着书到办公室问题,多想时光可以倒流,在回到那温馨的教室,再重温那段时光,49个同学重聚,哪怕是一个小时,一分钟,真的很想很想……
那是一个多么团结的集体,里面有团结互助的同学,有绝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理念,有我们响亮、充满气势的誓言,有我们为中考奋斗的身影,更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对我们殷切的希望和无私的教诲……
可当时我们的所作所为,是那么的幼稚,我们不知多少次气走老师,不知多少惹老师生气,可又不知有多少次看到老师为我们批改作业的疲惫身影,不只一个简单的知识点,老师给我们讲了几遍,可我们却屡次出错。
然而,初四这一年有美好的回忆,有太多的不舍,还有那形影不离的朋友,现在也分开了,因求学的缘故,有的也到了他乡,虽然我们离得很远,但距离未能冲淡我们的感情,我们仍然会在周末互相交谈彼此的不愉快,互相鼓励对方,安慰对方,那是一段多么深厚的友谊啊,他不会因距离而隔断,也不会被时间冲断,而是越来越深,它将永远扎根于此,永远不会挪动。
那间教室,有我最美好的回忆,“科技发展好九连”的称号,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走过初四,经过了磨练,经历了分离,是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假如时光可以倒流,真想再重温时代经典,现在,就让那回忆留在心中,守护着属于它的那一片天地吧!
【篇三:走过歪路】
升学第一天,已高中毕业的二哥背着我的书包,一手提着行李一手同情的拍拍我的肩膀“妹啊,高中这三年,玩儿命啊”,然后指了指涂着黑漆显得油晃晃的大门,“二爷我终于出狱了,哈哈……”我在二哥幸灾乐祸的表情中夺过我的书包和行李,野蛮的抛给了他一个眼然后跑进了学校,迎来了掌控着我人生之路的三年青春。
我不明白二哥为什么要把高中生活弄得那么累,“玩儿命、监狱”等形容词与我幻想的高中生活根本沾不到边儿,因为我眼中的高中满满的是烫发染发的人,带美瞳穿个性服装的小姑娘,打群架的小青年,以及一对对在操场上打情骂俏的小情侣……我认为这才是真正五彩斑斓的高中生活。
大概是被这种思想洗脑了,高一的我特别叛逆。“咚”的一声,我又一次摔门而去,“有种你就别回来!”妈妈的叫骂声隔着两道门依然传进了我的耳朵里,我一路小跑一路撕着那张让人咬牙切齿的成绩单,经过的地方有数不尽的碎纸片漫天飞舞。我在公园的长椅上坐下,瞪着不知何时变得阴沉沉的天空。乌云把晴朗的天空吞噬成灰色,也把我的心吞噬成了灰色。冷风“呼呼”地吹来,吹鼓了我单薄的外套,也吹乱了我的长发。鼻子突然变的酸涩,视线也变得模糊,我低头张开双手,豆大的泪珠滴在了我的手心上。
突然一个厚重的身影挡在了我的身前。把一本书放在了我正好张开的双手上。我疑惑地抬头望去,看到爸爸严肃地站在面前,透过泪水看到的影像异常的清晰。“我以为上高中后你该懂事了!”说罢便头也不回地走开了。我呆愣地望着爸爸远去的背影,心顿时抽痛了一下。低头看去,手里捧着的是《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我独自坐在长椅上,一边抽咽着一边把这本书翻完。书的内容很简单,是一对双胞胎自述他们克服不利环境拼命学习考上北大的故事,他们没有反叛,没有忤逆,用独特的方式度过了一个多姿多彩的青春。
想到自己以前所做的种种,泪水终于汹涌的溢出眼眶,我瘫坐在长椅上嚎啕大哭,吓坏了正往回赶的路人。愧疚的泪水把我桀骜不驯的气势冲得一干二净…
现在我才晓得二哥对学校的形容有多么精辟,马到崖边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幸好现在悔过得不算太晚,瞧啊!我正戴着眼镜拼命的划拉试题呢!
【篇四:一起走过灿烂的日子】
从你上小学时,身边就有很多朋友,小时候的友情是多么纯洁啊,纯洁到别人送你一根棒棒糖,你就能跟别人成为好朋友。
一二年级时,很幼稚。常常因为跟小伙伴抢东西而闹翻,嘴边总是挂着“我不跟你玩了,我要跟你绝交”这句话,然后过不了几天,你就会从别人嘴里听到,她向别人说了你坏话什么的,而最终的结果就是,你们已经老死不相往来了。
渐渐长大,转眼小学已快毕业,处理友情的风波已不会像原来那样了,我也知道,一份真正的友情来之不易,那时候我们有七个人,下课一起上厕所。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难题,不知为什么,那时候对学习的热情是那么的高,难题不弄清楚是不会罢休的。转眼六年级的生活已过去,我们约好在同一所学校读初中,可是命运总是捉弄人的,因为分班,七个人被分的七零八落,之后没怎么联系,关系也就断了。现在真是后悔,如若当初不放手,是不是就不会让那些人从指尖溜走了?
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也许,就是因为那次的放手,让我更加学会去握紧身边的人。
她,一双大大的眼睛,跟我身高差不多,胖瘦差不多,班里人总会把我们认错,因为我们有不少于三套一样的衣服,一起逛街会有人问我们是不是双胞胎,但其实在我看来,我们是没有半点相像的——除了差不多的身高。“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怎么会走到一起,还相处的那么好”常常有人这样说我们。因为她很外向,话多,而且非常爱疯,我话少,也不怎么爱动,所以常常只是看着她疯。其实,她高兴,我也会陪着她高兴的,不在乎跟她疯的人是不是我。
我对她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善言辞的我,可能不是总陪在你身边,但我会在你背后看着你,只需要你的一个转身,就能看到我。因为这句话,还把她感动的哭了呢!
再好的友情,也有出现裂缝的时候,那一次,我们吵架了,很严重,任性的我差点说出断绝关系之类的气话,原因就是她忽略我却靠近别的女生,友情也是会吃醋的,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她哭了,我也哭了,我跟她保证,我不会再说出那样的话,经过那一次的吵架,我们的友情更加坚定了。
我们再也不会因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她陪我笑,陪我哭,陪我说悄悄话,不管我有多少烦心事,抛给她,她就像是我的心理医生,可以为我化解,让我不再愁眉苦脸。
花季岁月,有她陪我一起走,最活泼,也最灿烂,老师说过,初中的友情最纯洁,最真实,没有心计,不像高中大学,有名利的限制,还有大半年,我和她会一起努力,建造一份坚不可摧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