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碎碎】
在这个可以发达的时代,我们的生活逐渐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思想,碎片化的时间。我们的认知,我们的心态,无时不刻的被碎片化的泛滥所侵扰。碎片化的时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思考,我们的灵魂。而我们却应该要做到改变碎片化,而改变碎片化,首先要从自身开始。
如今我已步入初三,学习已变作一件最重要且又最困难的事,回想还未步入初三的生活,我把学习当作是一件最快乐的事。从此,我的思想被渐渐碎片化了,所有的课程都被打的碎碎的,逐渐,碎片化导致我的思考变得混乱,渐渐在学习中迷失了方向。
还记得在九年级前的那个暑假中,为了给九年级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参加了给种各样的补习班,自己对八年级的知识进行了各种查缺补漏,把曾今那些凌乱,碎片化的记忆都集中起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改,并对九年级的知识加以学习,把所有碎碎的内容都再一次的连了起来。
很多人都知道鲁迅先生说过的这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还是有的。”虽然初三的生活异常紧张,但如果我们倒回去仔细看看,总能发现有一些碎碎的时间值得被我们所利用,所珍惜。老师们经常对我们说要我们学会好好利用时间,才能提高效率。事实何尝不是如此,珍惜上课的每一分每一秒,这课上的40分钟比回家的一个小时都来的重要,每次下课挤出一两分钟做一道数学题,每天中午花20分钟完成老师当天的在校的要求,都能让我们回家后多出一份时间复习更多的内容,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休息。九年级的课程紧张急凑,为了更好的提高效率,我们也只能抓紧每一片的碎片,多做一件事,那怕只是小小的一件,也能给这个紧张的生活带来一丝缓解。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碎片化的时间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好好去利用它罢了。
【篇二:碎碎的光阴】
夏日风,此刻飘逸而来,一点一点地吹过万物细碎而葱茏的内心,它带着青芒的香甜和大海的咸涩,如一双温柔的手,拂过我的发迹,那是我碎碎的光阴。
大树的间隙,投射出细密的光影。蒲扇藤椅,冰水西瓜,是童年最美丽的回忆。门前煤饼被烧的通红,如火车喷气般浓浓的黑烟悄然直上,外婆的清蒸鱼头淋上滚油,菜香已渐渐钻入鼻腔。童年的我最爱无忧无虑的外婆家,因为,那朵最美的花种在幼儿园旁的花圃里,那根最长的丝瓜挂在外公的瓜架上。阳光热烈,心儿也活跃,那如冰块纯粹的童年,像西瓜一样清甜。
然后,我坐进了小学的课堂,每日与晚霞的告别必不可少。天突然沉重了,跑到窗前,天空如一副油画,用手指抹开,西边山头上的血红残阳,变成了橘红、金黄,再渐渐过渡成粉色,加深,变成玫红、亮紫、深蓝……这时,月亮便在天空的另一头与太阳对峙着,时间,仍在不停地追赶我们的记忆,今天的落日,在明天想起时就是昨天的落日了,尽管它仍是这么绚丽多姿。然而时间却如此不近人情,它疾走着,带走了毕业时流下的伤感泪水。
光阴推着我,我拨开日光透视着厚厚云层。然后,我看到了现在的自己。看一本书便感动地痛哭流涕,在成山的作业堆中抬头偷偷和同桌讲话,精心准备的汇演节目,突然记起父亲的生日,在深夜打开窗看月亮……我的记忆,如同纯粹的玻璃,轻轻一碰就会摇摇晃晃,突然掉落,碎成细沫。时间的洪流里,我直视自己,直视那碎碎的光阴。
成长是时间给我们的礼物,它疼痛而美丽,纯粹而凌厉,稚嫩而通透。碎碎的光阴里,我轻轻回应它的耳语:“我长大了。”
【篇三:碎碎的光阴】
当时光被徘徊的阳光分成等长的段落,肆意飘零。我总是想俯身拾起些什么,小心翼翼地将它裁剪成年华本该有的形状,装裱完挂在内心的墙上,常常回忆。那些碎碎的光阴,不论悲喜,我都细心贮藏。
喜欢在每个空闲的日子里注入歌曲的旋律,似乎那些音符能连贯地织起我的情绪。亦是自然地串起了那些支离破碎的日子,回忆起来,竟不觉纷乱,只觉美好。
他唱道:“飞不高的风筝,是年少轻狂的我们。”眼前闪过的是那些无知无畏的日子,敢于大声歌唱,敢于上台演讲。就算没有十足的把握,也要尽力一试。那时的自己真是无限勇敢,百无禁忌。真的好羡慕那段光阴,那时别人的目光还不足以成为束缚我们的理由,而现在的我,却失了一份敢闯的无畏。
他唱道:“那年红雪冬青一袭水袖丹衣。”这是我第一次因为一部影视作品的预告片流泪,不知是因为歌词,还是因为画面。只觉内心一瞬间有什么突然倒塌,溃不成军。然后脸上就是一阵冰凉滚落,猝不及防。只是,仅在短短几天后,当我再在电视剧里听到这插曲时,却是倔强地没有流泪,只是感觉眼睛涩涩的。那种无法抑制的伤悲,再不曾出现过。
曲声未停,歌声又起:“苔上雪告诉我,你没归来过。”想起一路走来不得不挥手告别的那些风景,无论是亲人,朋友,爱好,还是其他,心里总是掠过淡淡地不舍。只是,当初放弃前歇斯底里的挣扎,却不想在回忆起。曾经,那么用力地凝望过,现在,不也可以云淡风轻地提起了么?
“那些无法的改变,就在放下举起间。”音乐继续。或许就是这样,曾经以为的一切,却终抵不过时间。一圈又一圈的年轮改变了许多,回望过去,我也已经成长。碎碎的光阴,一直烙印在心底,不论悲喜。毕竟,那是我来时的足迹。
【篇四:那碎碎的光阴】
“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那满头白发……”音响里播放着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里了》,第一次听到它,是被那优美的音律打动,但是当看到歌词后,心里却有一种酸酸的感觉。
随着音乐的缓缓流动,仿若追忆似水流年……
她,以前那双白嫩不算太纤细的手如今却长了许多茧,每次外出闲逛时总爱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就像小时候生怕把我弄丢了一样。我不太喜欢被她握着,那种感觉就像身心被死死拴住似得,所以数次从她的手中挣脱,但是更多的还是会有一种酸酸的愧疚感,责怪自己不能做个听话的孩子,让他们多省省心。她每次微笑时眼角的鱼尾纹总是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条鱼尾纹,虽说每个女人都讨厌皱纹,买来各种护肤品来保养自己,可是有谁能够抵挡得住岁月的痕迹呢?当了母亲后的她,年轻时美容休息的时间如今都都变成了努力工作为孩子赚钱的时间。在生活的各个时间段,有时候即使顾不上自己也要全面考虑到孩子。
父母是我们人生中最好的朋友。以前,她常会告诉我那些我还没有经历过得人生经验,虽然一时听得糊里糊涂,可后来在成长的道路上,我慢慢地体会到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句中所含的人生哲理,忠言真可谓是我遇到挫折和磨难后人生的指向标呐!每次清晨朦朦胧胧地总会听到地板上来来回回匆匆的脚步声还有厨房中炒菜的声音,她每次都会起得比其他人早,忙碌地准备家人的早饭,懒了一会儿床后的我慢吞吞的从卧室到洗漱台再到餐桌,这时,饭菜的扑鼻而来,想必香味诱人的早饭已在餐桌上等候多时了。或许每个孩子都和我一样,都是最爱妈妈做的饭,因为妈妈做的饭菜里,总会洋溢着爱的味道,而那种味道是真正无价的,在任何地方都买不到的。
时光在慢慢流逝,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不在记录着时光的流去,我庆幸我成长的道路有父母陪伴,才能让我一直在爱的关怀下成长。
时光啊时光!你可否走得慢些?那碎碎的光阴拼凑起来的都是爸爸妈妈的青春,请你善待天下所有的父母,也请善待所有我爱的人,好吗?
【篇五:碎碎念的碎片化的生活】
也不知怎么的看到题目一下就想到了‘碎碎念’。言归正传,碎片化就是像碎片一样,很小,很短的说法。我很奇怪为什么自从智能手机,Ipad的功能越增越多,在手机上人们也能够看书,看电影,追电视剧也不再是电视的专利;办公也不仅仅局限于电脑和办公室了。我本以为这样可以节省一大笔的时间,但是现在看来生活却越来越碎片化,把时间分割的越来越细小。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事情增多了吗?先来说说碎片时间,举个例子,每天你坐地铁去上班,在地铁上的这短短的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就是碎片时间。想当年,陈景润就是在这些碎片化的时间里学会了几种外语。
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却很少能够像以前那样,静下心来,一看书就是几个小时;一做事就能坚持到底,中间不需要休息呢?在我看来,第一个原因是现代人享用着新一代电子产品,电子产品的功能很多,但操作起来还有些不是很熟练,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第二个原因是,现在年轻人太过依赖网络,当然网络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所以也容易造成分心。第三个原因是,年青人沉迷于游戏,在游戏中得到了自信和满足感;与之相反,现实生活就显得枯燥无味的多了,也就无法专注。试想,在游戏中,每个人都是超级英雄,在网络里,谁也不知道你是谁,没有压力,尽情释放,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沉迷于网络和游戏的人。我也玩游戏,也会在游戏中找到满足感。但很多游戏设定中需要你组队进行,需要团队合作的,不少人因为在组队游戏中和队友合作不愉快而感到生气。我觉得这样就本末倒置了,我玩游戏的初心是希望得到快乐,如果玩游戏会让我觉得生气,那么我为什么还要玩游戏呢。我好像真的变成碎碎念了。好吧,继续回到碎片化的生活。其实,我想说的是碎片化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容易分心,不专注。
但是,碎片化的生活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打个比方,如果你想了解新闻,你不必再在电视机前或收音机前等待新闻的播放,你只需要拿出手机,利用几分钟时间,在网络上搜寻,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购物也变得简单省时得多了,随时随地通过手机,通过网络你就能够购买到自己心仪的东西。我不讨厌碎片化的生活,因为我享受着它带给我的便利,但我也认识到了碎片化生活对我们带来了不少影响。合理运用碎片化的生活也许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