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结伴与独行】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想要走得快,请一个人走;若要走得远,请一群人走。我认为不管走得远还是要走得快,单纯用一种方式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到底选择“一个人走”还是“一群人走”的方式,是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
很多时候我是比较喜欢一群人一起走的。但这有一个前提——我不讨厌你,并且你这个人很优秀,值得让人去信赖。反之如果这个人让我讨厌反感,我是坚决反对与这个人同行的。大概,人性都是如此。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讨厌的人,你总是只能看到他的缺点,即使他把某件事做的很好,你也总可以挑出各种毛病,有时甚至故意与他对着干。那么,一起走的效率就可想而知了。想要走得远也许只能是“天方夜谭”了。所以,选择合适的人一起走,才是走得远的前提。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反对一群人走。每一种走路的方式,都有其优点。我之所以说一群人走与一个人走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原因也正在于此。和一群优秀的人同行,才能发现一群人走的好处;一个人走时,又可以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尽情享受沿途的风景。然而,一个人走固然很自由自在,可再一想,你能忍受的了漫漫旅途之中的孤独与寂寞吗?你又能保证在这条路上遇到的困难和坎坷,你一个人可以应付得了吗?这时候是不是又想起了一群人走的好处?
事物往往都有它的两面性。一群人走与一个人走的观点也许是不分对错的。有时候,是一个人走还是一群人走,又由不得你去选择。毕竟人这一生有些路注定只能你一个人走;有时因为需要,你又不得不与别人结伴而行。这也是我为什么说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因。
说来说去,这两种方式其实是一体的,不可分开的。而我们在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应该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走路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各取所需,对号入座,才会走出更快更远的路和更精彩的人生。
【篇二:独行亦远】
要想走得远,请一群人走。
我相信很多人会赞同这一说法。的确,现如今这个注重合作的社会中,选择一个对的集体,往往意味着迈上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快速通道。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白手起家,独行天下这种进取方式。可是我仍然以为,独行也可以走得很远。
雄鹰之所以能够翱翔于天地,是因为无数次摔下悬崖的痛苦。珍珠之所以能熠熠生辉,是因为经受蚌的肉体无数次的蠕动,以及无数次的风浪打磨。同样,一个人如果想走得更远,那么他必须学会在孤独中挺立成长,逆风飞翔,最后,化劣势为优势,以孤独为动力,翻越一座座险峰。
我以为,马云的成功,是独行而远的最佳范例。早在马云创立淘宝网之前,中国鲜有商家在网络上销售。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网购为何物,甚至在淘宝网运行之初,很多人一还是比较抵触的。但是,马云近似于孤注一掷的坚持,成就今天他的辉煌。
独行的路上势必坎坷,但沿途的风景却是与众不同。在这条路上,你会明白许多常人所不知的道理,经历,这也会是你未来道路的铺路石。
固然独行这条路异常困难,但一群人走就一定会是一帆风顺吗?
你不难发现,你身边处处都有集体的身影,但他们不一定都会对你有所帮助。你加入了一个群体,但是那群人中可能时不时会出现几个半路掉链子的,他们可能会使整个集体的效率降低,甚而将集体引向歧途。一支军队如果拖带着老弱病残,即使战斗力再强,也会被敌人发现弱点。相反,如果你加入的这一群人中,个个才华横溢,那就一定会达到预期的目标了吧?那也未必。越是有才华的人,往往个性越强。每个人的性格志向不同,当这一群精英来到十字路口时,他们往往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使集体停止脚步,这样反而事倍功半。因此,在我看来,一群人走虽然比较容易,但也会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一个人走虽然荆棘丛生,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所以我相信独行亦远。
【篇三:自在独行】
先生也喜欢热闹,只是先生的热闹,并不是灯火灿烂,而是内心的宁静与独行的自在。
香奈尔总设计师卡尔生前,每年要为香奈儿设计8个系列的时装,还兼任另外3家高级品牌设计。365天,要完成17场世界级大秀,设计24个系列,上百套顶级时装。而其中的4个系列,就足以耗尽一个年轻设计师一年的时间,但即使是这样,卡尔仍然有着源源不断的灵感。他说:“我热爱人群,更热爱孤独,更需要有自己的时间。”远离无效社交、拒绝热闹的他,成名后依然植根于创作。
热闹是非纷乱,倘若脚步太快,灵魂已然来不及追赶。一个人的时候,别忘了给灵魂一次从容的旅行。贾平凹身世凄惨,原生家庭经历了种种苦难,让他久久不能释怀。他走上了一条孤独的路,远离大众创作的热闹,忠实地记录自己的成长,即使表达无人理解,倾诉无人同情,他坚持自我,在属于自己的精神土壤中,在书房中完成了《自在旅行》。
灵魂中最深沉的孤独,便是伴随着清醒而来,因为看清世界的美丽与残酷,会倍加珍惜生命的流逝,让有限的时间忠于自己,去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人生中的有些热闹,不过是在从众,不追也罢。
希腊神话中的国王西西弗斯,为了永远掌控权力,逃脱生死,被施于了最严厉的惩戒。他必须将一块巨石从山脚推到山顶,一有松懈,巨石便一刻不停地滚回山脚。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在烈焰下的身躯是如此鲜活健美,自己奋力推动巨石反抗命运的灵魂是如此高尚,他不再沉迷于权力欲望,而是通过自我反省,重拾短暂人生的精彩,脆弱生命的壮美。这时,巨石轰然消散,西西弗斯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西西弗斯,太过忙碌于周而复始的生活,以至于只有独处时才会想起和自己对话,最后在孤独静谧的思考中,发现自己的美好,欣赏自己,和过往的自己和解。这又恰恰印证了王元化先生的那句:“一个人太热闹,这个人就完了。”
在这个美好而遗憾的世界里,你我皆是远方而来的独行者,不断行走,摈弃喧嚣,不顾周遭,自在前行,只为了此行不虚。我们是孤独的,也是自在的。
【篇四:雨中西湖独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大才子苏东坡对于中西湖的赞美,曾经我也只是在字词上尽力想象这个意境,今日,总算是感受到了雨中西湖的这份韵味,这份雨中西湖才独有的缠绵。
春天的西湖,到处绿意盎然的。独自背着相机走在湖边,本是想拍摄一组“春日西湖”的照片的,却突然飘起了丝丝春雨,不知是好还是坏呵。
湖上漂泊着一只只小船,我隐隐约约可以听到那从湖中心传来的三三两两的笑语声。湖边的座椅上,也依偎着不少情侣。有正值青春年华的,也有白发苍苍的,脸上无一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似乎这丝丝细雨丝毫不影响他们。我悄悄经过他们的身边,只觉着这空气中似乎也弥漫着甜蜜。
我走累了,便在湖边的一个空着的木椅边停了下来。似乎有人刚走,木椅并不太湿,我就坐了下来。向湖中远眺,湖中荡漾着的是一圈接着一圈的涟漪。春风夹杂着细雨轻轻打到我脸上,身后的柳树的柳枝也拂到我脸上,是春天在亲吻我的脸吗,竟这么缠绵。
许仙与白娘子,也曾在这雨中的西湖相遇,一见钟情。铸就了不朽的爱情佳话,留下了千古缠绵,也为这雨中的西湖,添上一抹甜蜜的爱情色彩。
这缠绵的雨中西湖,竟是让我这么留恋!拿出相机,举起,我要将这雨中西湖留在相册里,成为我最美的回忆。细雨打湿了我的镜头,却丝毫不影响这雨中西湖的丝丝唯美与缠绵。
【篇五:灵魂总独行】
借用周国平先生的话来说,灵魂是高贵的,是独一无二的,是值得我们倾听与追寻的。这与苹果公司总裁库克的观点不谋而合。相比于计算机像人一样思考,人像计算机一样少了价值观和同情心,才是我们所担忧的。因为,灵魂总独行。
我并无宗教信仰,但我始终坚信灵魂的存在,相信它是独行的。当然,我所谓的独行并不是指独自行走,而是精神上的独立。俗话说,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便是灵魂独行的体现,我们正是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经历,才有了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处事方法,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造就了现今丰富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可以说,是灵魂的独行让我们的世界变得灿烂。
回到库克所言,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我们不再信奉神灵,反倒是信仰高效,标准与完美。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逐渐磨平了自己的棱角。我们一遍遍地重复他人的生活,很少再思考那哲学上的经典命题:“我是谁?”的确,我们绝大部分劳动者从事的工作似乎都能被计算机所代替,计算机已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那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是时候放慢自己的脚步,等等身后正在追赶着的灵魂了!
何不从追忆往事开始呢?往事中含有灵魂的形态。忆起往昔,绝大多数人记得的只是几个片段,但能够使你长久记住的,再想起来会从莞尔到泪目的,一定是深深镌刻在灵魂深处的。找个安静舒适的地方,细细冥想上片刻,相信定能发现正在独行的灵魂。
或许是珍惜起现在的点滴。你所经历过的,无时无刻不在转化为往事。现在点滴便变得弥足珍贵,可以说这是往事与未来的一个转折点,是灵魂已经走过的路与将要走的路的过渡。用我们听到的,见到的,体会到的,慢慢浸润我们的灵魂,使其升华,产生相对更好的价值观。
也可以是展望辽阔的未来。我们了解了过去,清楚了现在,是时候看一下未来了。未来是不可预知的,是灵魂将要行的,映射出的是灵魂的形态,我将要带着自己的灵魂去哪儿呢?又要做些什么使其变得愈加丰满呢?从思考中我们又一次理解了独行的灵魂。
从过去,现在再到将来,从灵魂走过的路到将要走的路。我们更好的了解了灵魂,即使可能花去个把时间,但相信灵魂已追上了肉体吧。我们依然有着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有着一个普通生命中的独特。我们证明了:我们不是计算机,我们或许不那么完美,但那些瑕疵便是灵魂独行的证明,我们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和同情心。为那些瑕疵而骄傲。
犹得在印度的某个部落有着这样的故事,人们总是走走停停,问起原因,竟是:我怕我的灵魂会掉队,我在等它。我想,我们何不试试看呢?看看那个总是独行的灵魂在哪儿,是否迷路了?
【篇六: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世界上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渴望他人的认可,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题记
命运使然,万物流转。抿一口淡茶,清清爽爽,安安静静。
在避不可免得历史潮流中,我们被推上了科技发达、经济高速运转的风头浪尖。在这个光陆离奇的时界,真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纷纷扰扰。常常独自立于熟悉的街头,然而却是已然不同的风景。曾经趴在地上,穿着开裆裤,兴致勃勃地打着弹珠的小孩背上了书包,往返于培训班路途;曾经将万顷碧天映于眼的爱谈梦、爱笑的小孩戴上了眼镜,陷入了死寂。饭后耳旁传来的再也不是亲人间话家常的阵阵暖意,而是烦闷的牢骚、工作的不顺、遇人之不淑……人们总是于匆匆中失去了对自我生命的掌控权,陷入所谓追求生活的迷涡之中,失控,总是难以自拔。
但是若心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殇,岁月无恙。正如“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所叹,杨绛在其颐养天年之际痛失丈夫、女儿及亲人,但她守住了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九十六岁亦可以闪耀出文坛星辉。“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纳兰容若一吟,将这造化弄人的命遇一抗,无谓的争闹,精心的写作,他毅然选择沉于自己的梦中,管他万物谁是谁非。更有“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两三粒而已。”张岱那“与余舟一芥”虽败犹荣的孤独。
白云苍狗,世事变迁。过去的错失与迷惘,都会在你了然于内心的宁静中时,化为一抹从容微笑。仍未步入社会的我,说起此,不免多了些许“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味,但却仍然期望,可以在当前,持一份“为学者”的胸襟与广阔,不求突放的异彩,只求踏踏实实,以最为朴实的情怀去将知识化为我的一部分。不在意他人的或高或低,不关心他人的看法,守住自己。就算是只笨拙的蜗牛,守住心底的一抹清净,一步又一步,我想,终有一天也会迎来属于她的春天。所谓“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也许就是如此吧。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的更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更加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如是说。而生命之旅,素履往之,吾独行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