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美丽的农家风光】
我带着夏日的炎热,来到了乡下奶奶家。在这里,有着城里人久违的美丽的农家风光。
奶奶的后门,有一座水泥浇筑的小桥。小桥边上,有一棵苦楝树,枝头缀满了淡紫色的小花。走过小桥,放眼望去,眼前是一个个白色大棚,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仔细一看,只见大棚的外面裹着透明的塑料纸,里面是用毛竹搭起的半圆形架子。爸爸考我道:“宁宁,你知道大棚是做什么的吗?”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大棚就是为了让蔬菜成长有个温暖的家。”
走进大棚,一股热浪顿时扑面而来,明显要比外面的气温高出许多。大棚里种了不少蔬菜作物,其中最多的是茄子和辣椒。茄子和辣椒的模样虽然有些相似,不过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比如,茄子的花是紫色的,结的果实紫得发亮,挂在树上十分醒目。而辣椒的花小小的、白白的,一根根的果实像手指般大小。没有成熟的果实是绿色的,在绿叶之中和人们玩起了“躲猫猫”,并不容易找到它们的身影。
初夏时节,正是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时候。沿着乡间的小路,许许多多不同的农作物映入眼帘。在玉米地里,绿色的玉米就像是穿着绿色战袍的士兵,队伍整齐,随时准备赶赴战场。在不远处,水田的秧苗才长得跟韭菜那么高,看上去就像是窈窕淑女,显得有些弱不禁风。
我们来到池塘边时,田野上正刮起一阵阵的大风,原本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的池塘,慢慢地泛起了层层涟漪。小小的池塘,其实是小动物们的天堂。小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一只只红色的蜻蜓拖着轻巧的尾巴,就像是一架架小飞机在水面上自由飞翔。灵巧的翠鸟也是池塘的客人之一,它们不时站在池塘边的芦苇上盯着水面,不一会儿却“嗖”地飞向池塘的对岸。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美丽的乡村,它令人陶醉!
【篇二:农家风光】
上星期二,我们小队在龙坞开展了一次关于农家风光的小队活动。
我们一下车就感到一股浓烈的农家风味向我袭来。我瞟了一眼周围的山山水水,发现这里的水清澈见底,仿佛是一面魔镜似的。我仔细一看,哇!里面有许多小鱼儿正在水底下表演着一个话剧呢!我抬头一看,哇!漫山遍野的深绿色,仔细一看,原来都是茶树呀,怪不得龙坞的茶那么有名呢!
我们先去了一个大菜园,哇,一片新绿!再走进些,你就仿佛走进了乡下人家那生机勃勃的画卷。你瞧!那里有昂首挺胸、排列整齐的像阅兵时的解放军叔叔的玉米;有正在努力往上长的郁郁葱葱的马铃薯;有开着娇小的小黄花的蕃茄;有挂满枝头的豌豆;有高高的齐肩的蚕豆;还有我最爱吃的毛豆……
除了农作物之外,菜园里还有许多隐藏在深处的小动物呢!有青蛙、蚂蚁、蜗牛……如果你仔细聆听的话,你就会听到一场“呱呱”的美妙交响曲!还有两只蜗牛十分不懂事儿,爬到了我们的马铃薯叶子上呢,可爱极了!
我们还挖了好几个马铃薯。我们先用铲子把土变松,再用铲子把马铃薯旁的土铲开,然后把它挖起来。最后我们还让厨师把马铃薯做成菜,那味道美味极了!
农家真有趣啊!真想下次再去一次!
【篇三:独特的农家风光】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没有大城市那么繁华,但是却有着独特的农家风光。
乡下人家门前总有一块空地,那片空地往往十分宽敞,或可停车,或可晒稻谷……空地边缘,总是少不了植被,奶奶家的空地边就栽了3株金桔树。在金桔树还没有长出果实前,你只能发现簇拥生长的叶子,一簇堆在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空隙。时间飞逝,到了金桔成熟时间,树上便挂满了青的、青黄相间的、黄橙橙的金桔,显得十分可爱。每当客人来访时,奶奶都会摘下金桔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们。金桔酸酸甜甜,对于喜欢它们的人肯定是喜欢的,而对于不习惯的人来说,金桔还是有一股特殊的味道,或许难以接受吧。妈妈每次去,除了品尝即时摘下的鲜果外,还带着我采摘一番,回家做金桔蜜饯。客人们也饶有兴趣地拎着篮子忙活在金桔树前,一颗一颗地金桔瞬间就填满了篮子。三两棵铁树一年到头都矗立在门前,像极了卫士一般,守护着这个家,它们一年四季没有多大的变化,春夏它们更绿更茂盛,冬天它们被“捆起”枝干,铺上保暖层,准备越冬。
我们“拜访”过了屋前,又快步移到屋后。
屋后和屋前的景色大不相同,屋后是一片茂密的竹林。春天,地上铺满了小草牌地毯,绿油油的,让人不忍心踩踏它们。夏天,小草个头越长越高,竹林越来越茂密。秋天,脚下踩的是落叶铺成的地毯,踩上去又软又松。冬天,皑皑白雪下过以后,万物进入了冬眠,竹林也回归了宁静。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象,这里简直就是一个“氧吧”。有时候,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到竹林扒土,小鸡则在土里啄食,旁边的雄鸡在附件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乡下,总是会有几块水田,田里种着各种绿色蔬菜,它们只需主任精心培育,就会成长为一棵内外都合格的健康的绿色食品。田的旁边会有几条小径,有着许多大自然的馈赠,如荠菜、马兰头等等野菜,这是春天里的美食,可以炒菜,也可以成为饺子馅。我们也因此多了几分采摘乐趣。一群群白白胖胖的鹅,在水田里悠闲地洗着泥土浴,只有等人走近的时候,它们才会拍着翅膀,摇摇摆摆地跑开。
乡下人家有着独特的农家风光,住在城市里的小朋友读到这儿,你们是不是被乡下美丽的景色所吸引,对乡下有几分向往呢?
【篇四:美丽的农家小院】
前几天的时候,我和妈妈去姥姥家看望姥姥和姥爷。
一进姥姥家的小院就看见一颗大大的樱桃树,满树都是红彤彤的樱桃,我们去到的时候樱桃树靠下枝子上的小樱桃已经不多了,樱桃树不高,目测就两三米的样子,面向阳光的地方樱桃最红,最大也更好吃,熟透的小樱桃就像一个个红色的小弹珠,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特别耀眼,给小院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颜色。
紧挨着樱桃树的是一株绣球花,洁白的花朵像一个个圆圆的绣球挂在树上,密密麻麻的,根本看不见花蕊,我想是因为它们的花朵像极了绣球,所以因此而得名吧!不过花的枝干像树干,原来有的花是可以长成花树的。
在院子的墙边还有一片小菜园,里面种了好多菜,有油菜、有辣椒、有小白菜、有香菜、有葱、有蒜……还有好多我不认识的菜,绿油油的一片很美,姥爷说这些才是绿色蔬菜,没打农药,没上化肥,平常你们是吃不到这样菜的。
小院是在岭的下面,出门就能看见山,右面是岭,前面是山。后面是一片核桃林,核桃也挂了好多果,到了秋天能收到很多核桃。姥姥家地方虽然算不上大,但是很温馨的一个农家小院,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新的二层小楼马上就要建成了,生活在这绿水青山之间,早上看出升的太阳,朝气蓬勃,中午在门前喝茶休息,听犬吠鸟鸣,下午看夕阳西下,等待倦鸟归巢,晚上看满天繁星,回忆这简单而又美好生活,这就是姥爷退休以后的田园生活,我想这应是每个老年人都向往的晚年生活吧!
【篇五:又是一年农家风光时】
国庆长假前,内心就开始期待,这次回去可以帮着爷爷奶奶收稻子了。到了家,爷爷却告诉我:“因为今年夏天气温不太高,如今田里稻子正使着力气长呢。”我有点失望,叹了口气,但是看书时间长了终究要到田里去转转。
村子里路刚刚修好,平坦得可以做家家户户晒谷的场。路上全是黄豆秆,密密的,厚厚的,兴许是太阳晒久了,踩上去“咯吱咯吱”响,我口中嘟囔:“这么多黄豆秆将脚都缠住了。”扛着连枷,拿着簸箕的爷爷劝我:“这些黄豆晒在路上本就是让大家都来踩几脚,有车轮碾过更好,省了敲打的工夫与气力。”我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心里还是有些纳闷,为什么我家门前就没有呢?
崭新的水泥路一直延伸到田头,这朗朗秋日里最为壮观的还是稻子,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可稻秆还是青绿,穗儿垂首稍稍泛黄,风过金浪涌,煞是动人。爷爷指着咱家个个挺拔的稻子笑眯眯地说:“这稻子长得不赖吧。”他欣喜着,脸上皱纹也舒展开了。
家里田地数十亩,成片的种稻,犄角旮旯里种着青菜大蒜空心菜萝卜,匍匐在大地,像绿色的被褥。我悠闲地走着,枯黄的荨麻草,朝日东西倾的向日葵,田头大堤随处可见的金黄野菊加上天空高远云絮飘浮,恰是一幅绝美的图画。只是绕田而流的小河里满是水花生、枯草,浑浊脏乱,有些不堪。
爷爷确实是勤劳的,碌碡早已碾出一块平展的场,上面满是黄豆秆,内心刚刚的疑惑一扫而光。它们正静静躺着,等着连枷木棒唤醒。
爷爷打连枷最娴熟不过,手握长竹竿上上下下,那上面旋转着的长方形小竹排一下一下着实拍在黄豆秆上,豆荚绽裂豆粒滚出溅出。奶奶蹲着身子用手臂长短的木棍敲打砸击,过一会儿两人交换,大概是一个腰背疼痛一个虎口酸胀吧。我在一旁也没闲着,将敲过的黄豆秆翻身。爷爷说:“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反复敲击,方能保证颗颗脱落粒粒归仓。”
我在一旁翻黄豆秆腻烦了,吵着拍连枷,可举不高、拍无力、断断续续,爷爷笑我是“洋学生,”立即夺走。奶奶的活儿好干,抢过来没多久小腰又吃不消。
在嬉笑欢闹中,一地的黄豆秆拍了三遍。我汗流不止,扶着腰站起,渴望着一阵凉爽的风。
无意间听到远处有机器的轰鸣,爷爷告诉我,那是早稻在收获。
早稻已经开始收割,咱家的也不会太久。
恍惚中,稻香四溢。
【篇六:农家风光】
在这个春意盎然,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去了乡下外婆家,准备好好的去感受一下美妙的农家风光。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到站了。我、宋家一和毛心悦(我的两个好同学)争先恐后地下了车。嗬!外婆正在做糯米团子呢,瞧她那手法娴熟的样子——先把糯米粉捏成团,然后,往里面加馅,再把口子和上,最后再修饰一下——一个让人馋延欲滴的糯米团子在她手中魔术般地诞生了。
“哦,朱愿,这只狗好恐怖!”宋家一的一声尖叫,让我从奇妙的糯米团中回过了神。“一只狗有什么好怕的!”我不屑地看了一眼。这是外婆家的看门狗“大黄”,模样是有些可怕:睁着一双目光凶狠的大眼睛,浑身竖着长长的黄毛,警觉地蹲在门前一动不动的。“好啦,我们走吧!”宋家一从毛心悦身后探出头来。我说“后面有个池塘,我们去看看吧!”说着就来到了小河边。
池塘里,水有些浑浊,可不时还能看到许多小雨在水中穿梭。“我们来捉鱼吧!”我眼前突然一亮。“好喔,好喔!”我的提议立即得到了伙伴们的响应。我们去拿了外婆用来淘米的盆子,准备捞鱼。我把手伸进水里,用盆子使劲一捞,盆子里空空如也。第二次,我轻轻地把盆子伸向水里,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大约过了一分钟,我快速提起盆子,有一条小鱼了!我们七手八脚地拿起了一个脸盆,放满水,把小鱼放进去,接着捞。一次又一次,终于,脸盆里的小鱼多了起来。我们还给它们装饰了新家。弄几片不知名的杂草放在水面,当遮阳伞。采了几朵小花,当它们的绿化带……最后,小鱼的家变得可漂亮了!
一转眼,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村子里渐渐热闹了起来。想必是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都回家了,而我们也要离开了,再见了,大黄,再见了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