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住慢城】
你可曾在繁华城市喧嚣外觅得一处恬静清新的栖息之地?我的家乡便是这样一方土地,地高人淳,谓之高淳;邑人悠居缓行,得一美称“慢城”。“慢城”本是个名不经传的江南小镇,于我却是极亲切深刻的存在。
步行在慢城狭窄幽静的田间小道上,顾盼间往往就能发现一丛丛,或多或少的油菜花。初春季节,嫩绿的花杆上刚染上一抹明亮鲜活的黄色,远观极富层次感,如此景观之下仿佛能嗅到空气中混入的一点油菜花蕊的甜腻味道,令人心醉神迷。路边恣意生长的二月兰正值旺季,紫色的柔软花瓣随风晃动,在碧色天空下渲染成一幅隽永的画卷,以致于我轻声读出这娉婷小花的名字时,不觉唇齿留香。每逢新茶上市之际,采茶的农妇便早早在田里忙活开了。繁重的农活炼就了她们健壮的身躯和长满老茧的手掌,可是你看,她们摘取茶叶的动作多么优美!她们的衣物朴素简洁——戴着清一色的大草帽,头裹块红色棉布,弯腰站在茶垄上,挎只轻巧竹篓,坚实的手掌轻快地抚过矜贵的茶叶芽尖,目光如针脚般缜密,与手上的动作密切配合,敏锐地掠过一个又一个微小目标,速度令人称奇。黄昏将至,辛劳了一天的人们即将收工回家,挺直僵硬酸痛的身子,望见“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开阔景色,披着霞光,任晚风吹干头上的汗珠,实在惬意之至。
在慢城这个褪尽浮华的地方,没有饕餮盛宴,珍馐美馔,你见到最多的是餐桌上一盘盘家常小菜。够了,这些凝聚着慢城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农家菜就足以成为我脑海中根深缔固的思乡情绪,当然也同样系情于每一个慢城人民。它告诉我,这是家的味道。
我曾想过,如果将慢城比作一位女子,她一定是一个温婉细腻,极尽沧桑,最终洗尽铅华的妇女,虽不比柔美灵动的少女,却别有自己一番耐人体味的风情。
她说,鲜衣怒马,我自岿然。
我说,家住慢城,岁月静好。
【篇二:梦回慢城】
家乡自古柔情,像似淡雅的曲,有确乎灵动的诗。
——题记
一滴墨汁在白宣上印开,一不小心陷入记忆的摇篮,那墨色丹青的江南水乡又映入眼帘。
有着“国际慢城”之称的家乡是苏南的小镇,在这里溢满着古朴的美景与世间的温情。
幼年的时光都是在这儿度过的,记忆中那是一幅由丹青妙手精心绘成的泼墨画。有情的流水静静流淌,诗意的石桥沉稳拱立,柔情的拂柳随风飘絮,惊艳的女子撑伞走过,画中的一切是那么富有诗情,带有韵味,宁静而和谐。
向着小溪的方向走去,古老的青石板上布满沧桑。静静踏上去,感受着那光滑的,被雨水敲打后有些坑坑洼洼的表面。人过牛踩的青石板就这样宁静的度过年年日日,岁岁朝朝。
水乡的水透着一股灵韵,平静的水面宛如湿润的碧玉,偶有微风拂过也只惊起一圈涟漪,即而又是平静。泛舟水上的是位女子,洁净的素衣,熟练地摇着撸,缓缓前行,在水面留下一道优美的纹路。
莫名地对这水产生了渴望,随着心意,拂过缓缓的水流,顿时感到丝丝清凉沁人心脾。阳光下的水流泛着粼粼白光,美得让人忘却一切。干脆,挑逗着那水纹,拍打着水面,那珍珠般的水珠,时而激起浪花,时而又归于平静。这样的小桥流水,这样的家乡。
在这梅雨时节,春雨像绣花针一样,飘入黑瓦、青石板、水面、土地。这雨由瓦上滑落下来,如珠帘般落入石板,那沾有泥土的石板洗濯得格外干净,积水在坑洼中极像一面铜镜,映衬着梳装女子的脸庞,令人心驰神往。这雨又将水面的平静打破,于水面绽开了花,连二接三的叮咚之声响于耳畔,如风铃般摇曳着。
雨渐渐大了,这才想起寻个蔽身之地。环顾四周,竟无一处人家,毫无防备地,匆匆掠过这小溪,不知该何去何从。忽然之间,感到雨停了,一个转身,竟是位撑着油布伞的女孩,冲着我淡淡的微笑。我回以她感激的笑,这时才看清她那对既纯又美的眸子,乌黑的发亮,却像深潭般清澈。她善意地说:“雨大了,别淋坏了身子。”这是一种朴实的温暖,这股暖流随即在我心中缓缓地漾开。一把油布雨伞,一份人间温情,夹在雨水中氤氲着。这份感动,伴随着雨后彩虹,挂着水珠的树木的见证,如微风般许许拂面而来。
再次回到这幅泼墨水乡画,她像极了那柔情的女子,一颦一笑都显现着她独有的曼妙,引着无数人倾倒在她的足下,被她深深感染,接受着她带的你的熏陶。
这即是我的家乡,虽不同于大山村的慢城。但当她那无法言喻的美撞击进我心底柔软的位置时,她已成为我心中永恒不变的慢城。
终有一天,我还会回到这家乡,我心中的慢城,这个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不管是为这儿美丽的景致抑或是美丽的温情……
【篇三:我爱金花三月的慢城】
国际慢城坐落在我的家乡桠溪镇的西北方向。那里金花遍地,鸟语花香,绿树成荫,享有“江南胜地”的美誉。
阳春三月的一天,我校全体师生去游览了国际慢城!
我们坐车来到了“大山”脚下,立刻迈着轻快的步伐,登上了一级级高低错落的台阶。台阶两侧一株株粉红色的樱花散发着阵阵芳香!一阵柔和的春风吹来,飘然而下的樱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令人无比陶醉。可还没爬到半山腰,我就累得气喘吁吁了。可俗话说得好“无限风光山顶”。于是我又一鼓作气,向山顶冲去。
终于爬到山顶了,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是一座高大宏伟、古色古香的宝塔。我们登上了塔顶,俯视山下的景色,真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那由一片片菜花组成的金色花海中,有八个引人注目的大字:江南胜地,国际慢城。我还隐隐约约看到一些游客漫步在菜花丛中,拍照留影。金色的油菜花,翠绿的树木环抱着一座美丽的村庄——大山村。村庄前有一座大水库,它就是我们家乡的龙墩水库。
下了山,我们又来到了国际慢城的中心村——大山村。刚走进村子。郁郁葱葱的树林和青翠欲滴的竹林映入眼帘。竹林里冒出了一些可爱的小竹笋,像一个个胖娃娃迫不及待地探出了小脑袋来观赏慢城的美景。
我走在村子里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上,真是心旷神怡。在大山村里,每家每户都建起了白墙灰瓦的小楼房,屋前有一个宽敞的院子。其中几户人家在院子里搭建了亭子、长廊。院子周围还有一个小池塘。池塘边有碧绿的柳树,粉红的桃花。清澈见底的水塘里还有几只小鸭子悠然自得的游来游去。这可真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啊!
村子里许多人家都开办了农家乐餐馆、小卖部。小卖部向游客出售家乡的土特产品及风味小吃。土特产有草鸡蛋、老母鸡、竹笋等。风味小吃有油炸臭豆腐、香喷喷的米糕……这样的景象令人目不暇接,垂涎三尺。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村子中心的一个广场上,那里有一座蜗牛的雕塑,这就是国际慢城的标志物——蜗牛。
参观完了大山村我不禁啧啧赞叹:大山村真是一个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啊!
看到我的家乡一天天变得美丽富饶,我由衷地为家乡感到骄傲。听老师说,在十年前,国际慢城的大山村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如果不是这几年政府投入了大量的基金开发建设,我们的家乡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爱金花三月的慢城!更爱美丽富饶的家乡!
【篇四:美丽的慢城我的家】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这是流行歌曲《传奇》的歌词,也是我对我的家——“慢城”的第一感受。
对于30多年来已习惯埋头奔走于“急行军”、深陷高速发展带来种种“城市病”的国人来说,号称中国首个国际“慢城”的横空出现,宛如高速公路上的一个掉头标志般,引发广泛的震撼和瞩目。在那里:
慢,是一种风景。
山,是原生态的山,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水,是原生态的水,没有一丝人为的污染;林,是原生态的林,始终保持最原始的绿的本色。蓝天、白云、绿树、青草……感受拂面的春风,闻一闻芳香的泥土,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这条长达48公里的风光带两旁,沿线时而依山傍水,时而穿林越山,沿途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尽显田园风光,山林情趣,不但能让游客领略到登山揽胜、赏竹观松的乐趣,更能让游客感受到四季瓜果香、把酒话桑麻的农家风情。
慢,是一种心态。
在慢城,我们在许多公共设施和私人设施上都看到蜗牛的标识,人们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倡导“慢生活”理念,体验“慢生活”的节奏,感悟“慢生活”的真谛。
慢是一种生活心态,当大伙都急匆匆、慌不择路地向前疾奔的时候,适当地让生活慢下来,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当然,慢生活不是要拖延时间,也不是支持懒惰,也绝对不是甘居人后,更不是一味的不讲效率。慢城并非意味着不发展,慢城倡导人们保持传统社区生活和节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家园。
慢城用阳光般耀眼的笑容抹去岁月的痕迹,用自然的青春活力软化时间的道道暗箭,相比仙境的虚幻与飘渺,慢城用手掀起自然心灵上那层无形的帘幕,真正是将纯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慢城就如同一篇精彩的文章,静中有动,看似平淡的语言下面却游走着丝丝脉脉。
微风吹起悠扬的箫声,鸟儿唱起婉转的歌声,大自然奏响了绿色的生命交响曲;村里的人用热情谱奏乡村歌曲,一首又一首的歌曲在天空回荡,一幅又一幅的画面在慢城展现,连阳光也眷顾这样的时分,将光线静静地定格在这恬静的午后。
美丽的高淳我的家,山青水秀人人夸,彩蝶纷飞鸟儿唱,湾湾碧水映晚霞。这正是我心灵得到休憩的地方——“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