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汉字之美】
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趋势中,最细小且精炼的零件便是汉字。它形美、声美、意美,其中蕴含着华夏民族的血脉与精神,因此,它美!
形之美
在最早的殷商时期,出现了用龟甲来记录事件的文体,称之为甲骨文。它瘦弱纤细,是中华文体发展的源头,它是中华民族充满智慧的象征。随后,又出现了金文,它是文字发展的历程,瞧,那一个个浑圆质朴的金文啊,就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吹奏者中华文明前进的乐声!到了秦朝,一个个遒劲凝重的大篆,一个个曲折婉转的小篆又流传于世,它们好似一个个充满灵性的小精灵在舞动着,歌颂者中国大一统的豪迈!之后又发明了隶书,据古人记载,它的字体稍扁,有些潦草,但是今人没有一个人能有幸一睹芳容,它神秘而又瑰丽地躲藏在中华历史词典中的一隅,吸引着众多文人雅士去发现它、探索它、继而沉浸于它的魅力之中。
魏晋时期,又陆续出现了楷书、行书和草书,它们也为中华历史词典增色不少。一个个端正挺拔的楷体书字傲然挺立,它成为了中华民族最大的骄傲。看,它横平竖直,钩竖突兀,显得坚强不屈,正是华夏儿女坚贞的气节和不屈的品格的真实写照!
声之美
中华历史上的汉字向来讲究音韵,一个个汉字组成一个个华丽的词语、成语和句子,它们的巧妙组合蕴含着最美的音韵。它动人,它醉人!听,那一句句对联悄入耳畔,它们仄起平收,字词相对,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陶醉。“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两岸硝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多美的声韵啊,车万育巧妙地将古人对对联的规律与自身的情感结合了起来,为中华历史词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们是继中华历史的字体后的绽放的第二朵芬芳的鲜花,也为后来慢慢登场的诗词埋下了伏笔……
意之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觉得最美最精深的地方就在于诗词文化。它语言凝练,意蕴深刻、画面优美,使中华历史词典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的苏轼、辛弃疾、李清照……他们都为文学而生。他们用一个个汉字串联成的诗词,多姿多彩、脍炙人口、启人心智、陶冶情操。《登飞来峰》告诉我们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去学习;《游山西村》教会我们在困难面前要乐观向上,相信“柳暗花明”的出现。李白教会我们用自信去体验浪漫;辛弃疾教会我们伟大而忠贞的爱国精神;李清照教会我们用心与情去品尝……因此,它的意韵最美。
汉字啊,你是中华历史词典的奠基者,任何出彩的角色都源于你。因此,你最美!你哺育着滋润着华夏儿女的精神文化,我们永远在你的身边徜徉!
【篇二:探寻汉字世界】
今天我躺在草地上,阳光温暖地照射着我,一切都那么静谧,天空中飘动的白云带我走进了汉字的世界。
我的目光追随着飞行的小鸟,看着那只张开双翅的鸟儿,因为它会带我穿越到古时候,我看见仓颉正拿着树枝在沙地画着。一只黑色鸟儿飞过去,仓颉赶紧指着鸟儿,然后一笔一划画出了一个符号,以后人们就用这个符号代表鸟。紧接着,鸟儿带我走进森林,树木越来越茂盛,鸟儿飞向天空,大声鸣叫,仿佛告诉我:“小朋友,我相信你一定能在这个世界寻找到你想知道的文字秘密。”树枝似乎在给我指路,千千万万片树叶在摇摆,“沙沙”地给我讲述“森林”的演变过程:三个“木”字组成“森”,两个木字就组成“林”,更多的“木”在一起就是“森林”。
树林外是一个望不到边际的水塘,那我该如何如何过河呢?突然,一棵树向我走来,一转眼,它搭在河的两头,成了一座“独木桥”哦,古代的桥是用木头做的,所以有个木字旁。看到这座独木桥,我心想:走过去是不是有些困难。但我还是尝试着走上那根独木桥,最终顺利地走过了独木桥。河对岸又有什么在等着我呢?天空色渐暗,天空成了一片“星海”,蓝蓝的星海上点缀着一个弯弯的月亮。“星”上的“日”指太阳,以太阳为代表的发光天体,“生”指天地之间的万物重生。“日”与“生”联合起来表示“万物生长所仰赖的光亮”。“月”一般指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亦称月亮或太阳。多么不可思议的是文字创造呀!我选择在外面搭一个帐篷,望着星海入睡。看着满天的星星,我回想起鸟儿告诉我的话,我问了问自己,我为什么想知道文字的秘密呢?我的心里有一个非常诚实的声音告诉了我:“因为汉字世界实在妙不可言!”
【篇三:最美不过汉字】
语言课,纵情文字世界。
语文老师儒雅,总透着一股浓厚的书香气。正是他,掌灯人,将我们领向千姿百态的汉字世界。
慢慢走,欣赏啊!
汉字需一字一划品味才美。
犹记那堂“声势浩大”的公开课,讲的是海子的《春暖花开》,听课老师源源涌入,他却只是淡容一笑,平稳地在黑板书下“春暖花开”四字,“春”字笔画较繁,老师显时格外用心,顶上三横依次伸长,拉展,像小小的三片屋檐,一丿一捺收缩有度,有着春日万物竞生的奔放活力,又不乏桃花初绽般的委婉柔情,这是老师优雅的行书。
“从明天做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一遍一遍的朗诵,一只一只汉字拼接联合成一体,似一只有魔力的大手,将我们推向情感的漩涡中心。海子,他的渴望,痛苦、忍受、无奈,似乎都在眼前,依依展现。穿越文字,看到他创作文章时的美好希冀,干裂的唇角微动,“春暖花开”从此这四个字永远被后人铭记。
语文老师尤为动容,面对海子,他有着说不完的情,趋步黑板,抄起一只粉笔,在板上疾书“热爱生命”,不同于“春暖花开”的结构工整,这四字充满着野性张杨的风暴,流利的行草,游龙般惊艳。我们大多不懂草书的审美品味,却无不被这浓郁的情感所包围裹挟。
书罢,老师转身,随意向讲台扔去一根半断的粉笔,再转身,又看了看自己的“杰作”,神情忧郁却有着挣脱伽索的决然。透过汉字,他穿越了时空,触摸到海子的精神。
最美不过是汉字,书写它的,早已不是笔具,而是内心涌动的情感!
因声求气,因声求气。
汉字有着超乎形态之中的美,须在口齿轻启间玩味。
最近的语文课,多是文言的天下,却不枯燥。
“这文字啊,等品!该在诵读中体会它的意韵……”这句话,老师不知重复了多少遍,是啊!汉字是需要诵读的!
读一段《五人墓碑记》,这是作者的悲愤无奈,这是五人从容就义的伟岸!读一段苏轼的《石山泉记》,“清越昂扬”之音从宋代的山水中迎面走来!读一段《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历史古道中,我仿佛能看到一个伟岸的身影,一袭白衣,坚忍依旧。
最美不过是汉字,于唇齿间绽放水墨丹青的美丽,触摸时空深处的内涵。
闲睱,捧一卷诗书,抒一笺柔情,在墨香古韵里,沉醉。
【篇四:汉字, 灵动的符号】
飞舞的精灵翩翩而来,你是否看见?
——题记
阳光洒满窗台,轻风拂过脸颊,独自一人坐在木椅上,翻开一本书,默默地读着,专注地看着,细细地品着,慢慢地,忘记了时光的流逝,轻轻走进汉语的殿堂。
汉语的一字一句比清秀的画更有内涵,比悠扬的琴声更加婉美,比莫测的棋更带神秘。
在散文中,我找到了心灵的平静。“夕阳,是早晨留下的残迹,是中天遗憾的不舍,是时光流逝的最后一幕美的残影,”我会这样描绘,而作者却写道“夕阳,是对早晨金色朝霞的怀念,是对中天辉煌历程的回顾,对征途光芒的总结,对所有存在意义的诠释。”如果说,我写出了夕阳的凄美,那后者则对夕阳的柔美与内涵,蕴藏的力量描绘得淋漓尽致;“一切事物都归咎于大千世界的规律,一切事物都置身于生命的轮回,一切事物都进行在因缘而聚,因缘而散之中”这段议论性的文字理性地呈现了“一切因缘而转动,而轮回”的哲思。无论抒情,还是议论,皆因汉字赋予了它们以美丽与灵动,生命与力量。
在诗歌里,我感受着生命的悸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凄美而不孤零,婉转而又悠扬;“你等待着,你召唤着……而我却被束缚住:我的心灵的挣扎完全归于枉然,我被一种强烈的热情所魅惑,使我留在你的岸旁……”无边的束缚,苦痛的挣扎,热情的魅惑都流露于笔端,尽显眼前;“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深远,正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坚强的意志,奔流不息的热血,不仅在作者的笔端,更流向了我的心间。
一个个汉字,就如一个个飘落人间的精灵,散落于文人墨客的砚田,她们随风而舞,随心而动,优美了世界,抚慰了心灵,此刻,她们就在我的眼前跳跃,而我的思绪已飘向很远很远……
【篇五: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汉字是五千年文化的结晶。在千千万万汉字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是“爱”。因为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是温暖的。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似的炙烤着大地。我到超市里买冰淇淋,遇到一对衣衫褴褛,浑身脏兮兮的母女,连忙避开他们,来到柜台前对阿姨说:“请给我五支冰淇淋。”忽然,小女孩对妇女说:“妈妈,我也想吃冰淇淋。”“对不起,孩子!妈妈现在没有足够的钱买冰淇淋。”妇女满怀歉意地说。“不嘛,我就要吃冰淇淋”小女孩不依不饶地纠缠着,妇女难堪极了。
最后,妇女拗不过小女孩,只好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币,买了一支冰淇淋,小心翼翼地把包装纸撕掉,递给小女孩,满眼慈爱地看着小女孩,说:“孩子,吃吧。”小女孩接过冰淇淋,心花怒放地看着,闻着。
突然,小女孩踮起脚尖,把冰淇淋送到妇女嘴边,说:“妈妈,您先吃。”“妈妈不喜欢吃甜的,你吃吧。”妈妈说。“不,您吃吧,您不吃我也不吃。”小女孩咽了咽口水,固执地说。妇女只好轻轻地咬了一口,含在嘴边,细细地品味着。小女孩这才心满意足地吃着。我觉得眼前的这一幕多么温馨,不由得想起了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爱。
从超市里出来,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深深地感受到爱的力量无穷大,爱在我的心中流淌,“爱”字铭刻在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