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车溪一日游】
暑假的一天,我和同学们去了宜昌车溪四A旅游胜地——梦里水乡。
坐了几个小时的车,终于到了车溪,进入水乡,就看到了绵绵不断的山峰,这些山高大险峻,一路上,重峦叠翠,道路边小溪潺潺。
首先我们来到了“水车博物馆”。刚下车一股清凉的气息迎面袭来,暑气顿消。走不多远我们就看到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水车。我们见了,都迫不及待地跑了过去。来到里边,只见一些大人们在操纵着各式各样的水车,可有意思了:有的是踩的,有的是用手转的,还有的是双手抱着柱子,脚踩着下面的踏板就能让后面的机器运转。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了“土家山寨”。这里山清水秀、姹紫嫣红,就像一幅油画一般,可能再好的画家也调不出这般颜色呢!这里的游客非常多,基本上都在拍照纪念。我们走进古寨中看见了很多这里的居民用过的东西,有各种农具,土家族服装,织布机,烟斗香烟,皮影戏……还看见了孔子、老子、孟子……许多名人的照片。我们坐在私塾里玩算盘。最好玩的是古街旁的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甚至能看到快活的小鱼。不少人在河里戏水,我和周江滔也加入其中。河水清凉凉的,不是李老师来找我们,我们真舍不得上岸。最后,我们还去观看了土家族的表演,欣赏了泥变陶的全过程。
梦里水乡,美丽的车溪真让我们流连忘返啊!
【篇二:车溪之美】
车溪来过不止一次了,荡漾着土家女子清亮的歌声,山水之间翠绿满园。它就像是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在这群山深处隐约的闪现出动人的光泽。
车溪是自然的美。大巴车在这群山之间环绕,折转之间,山林的绿色从各个方向,向我们展现。当大巴贴着山体经过时,那些蔓延到路中央的长枝从车窗玻璃外划过,吱吱作响,有几片落叶随着风飘进车窗,在阳光下脉络分明,好像是山林在呢喃大自然的密码。车在山间疾驰着,风逆着这的方向,从微微打开的车窗钻入,轻抚着发梢,吹起一丝的美丽。
车溪的水车无处不在,从水中跃起,吱吱呀呀的响着。每一个看似都差不多,但却都有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韵味。当高大的水车伸展到天空,在旋转之中,将那一波澄清平静的江水卷起,旋转,落下,重复如此时,那是十分有节奏的。感觉就如同那个水车赋予了车溪所有的生机,一切植被的春华秋实,都是在那吱吱呀呀的古木声中有序进行。水车在这静谧安然的环境中,也能给我无限的遐想与感受。
车溪美,不只是它自然美,人文气息也浓郁了这种美的感受。
走过车溪,闻到的是酿酒的馥郁浓香和泉水的清淡之感。酿酒的工人们在这里制作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秘方;打铁的师傅哐哐当当,卖力的将那烧红了的铁块塑造出形状;还就花甲老人安静的坐在路边,编着竹子做的小物件,精巧而又可爱;土家姑娘清亮的歌声回荡在这山中,勾起了一段段文化,散发出了这个民族的活力与特色,看了或为之震撼,或为之捧腹大笑。总而言之,这里的人们,都与这自然一样,让你感受到精神的美,也看到了生命的密码。
车溪之游,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回味无穷。早已惜别美丽的车溪,人们的笑容与清凉的歌声却还似回绕在耳边……
【篇三:车溪之旅】
午后的车溪,天微热。
刚进到“天龙之窟”,铺天盖地的绿携着阵阵清凉迎面向我们袭来,清风凌乱了女孩们的发丝,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欢笑声和叫声弥漫在山林间,喧闹了整个世界。路边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花儿草儿舒展着曼妙的身姿,和我们一起享受着这大自然的恩惠。阳光穿过密密疏疏的树叶洒落下来,留下一地的斑驳。我贪婪地深呼吸,想让自己的身心都充分沐浴这难得的清新空气。
山间小路边有一条断断续续的小溪,我伏下身子,双手浸泡在溪流中,让清冽的流水在我指尖尽情地歌唱。有同学走了过来,我掬起一大捧水,恶作剧地向同学头上洒过去,看到同学佯装气恼的模样,我迅速摁下了照相机快门。正在洋洋自得的时候,前面的男生突然回过头来,一本正经的告诉我树上不时会掉下来一些可怕的小虫子,我虽然半信半疑,但是心里还是充满了恐惧,一路上小心翼翼,时刻提防着各种“不速之客”,过了好久,发现几个男同学在前面指指点点,窃笑私语,我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一路上春意盎然,大家也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进入逼仄阴冷的溶洞,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滴滴答答的水声和若有若无的灯光让我不由得心里发毛。定了定神,身边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吸引了我的目光,这些石头都被打磨得光滑细腻,银灰色的兔子、乳白色的玉手、娇媚的少女、玲珑的石盆,还有罕见的音乐钟乳,造型各异、巧夺天工……最令人叫绝的是洞口的石碗,每隔三秒钟左右就会有水珠地落到石碗的中间,真实向我们演绎着“水滴石穿”的故事。
也许是太痴迷这洞中的景色,我的头常常东磕一下西碰一下,疼得我龇牙咧嘴。旁边的同学伸出手来护着我的头顶,还不时地提醒我注意脚下,原本昏暗寒冷的溶洞里放佛一下子点燃了一把火,温暖和光明代替了其他。
缓缓地走出山林,望一望外面喧嚣纷繁的世界,想想那个快节奏的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情不自禁地止住脚步,深情地回头凝望着这个葱茏的世外桃源。舍不得这儿纯净的空气,舍不得这儿盎然的绿意,舍不得这儿放肆的笑容,舍不得这儿友善的情分……我舍不得这里所有美好的东西。
我闭上眼,转过身,一步一步向外走去。身后的一切放佛一支美到极致的幻梦,被一片苍翠的色彩收留,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篇四:车溪恋】
一路上的欢声笑语,车溪美丽的风景。而我,有你们,有车溪,就足够了。
——题记
可能是老天也为我们能去春游而高兴吧!前几天还是阴雨连连,今天却是晴空万里,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徐徐地微风,温暖的阳光,让人很是喜欢。
车溪,我们来了!
待我们抱着激动的心情坐在大巴,车开动了,大家一坐好就纷纷打开自己的包包,拿出零食打开手机,便唧唧喳喳地聊起来,内容都是围绕车溪的,聊着我们将会去车溪玩什么,车溪有什么……我们都对车溪充满着向往。
车溪,到了!
首先我到的是人民公社旧址馆,刚一走进去,我们就感觉走进了那个时期一样,其中每一间屋子就是一个不同的场景,同伴们拉着我从这间屋子再跑向下一间屋子,活生生的像几只洒脱的小鸟,我们带着既开心又崇敬的心情拍下了一张张照片,让它们在我们的心里留下道道美好的痕记。
随后,我们去了农家博物馆,最先吸引我的是耳边传来的“当---当---”的声音,拉着同伴跑过去,原来是以前的铁匠铺。老铁匠手中的那把小铁锤是伴着老铁匠爽朗的笑声一次次砸在铁板上的。我和小伙伴们按耐不住要自己亲手试试的冲动,向老铁匠拿来铁锤准备大展身手,模仿着老铁匠先前的样子一下下砸着,别有一番风味。待我们从铁匠铺出来,大部队早就走远了,同伴紧忙拉着我向前飞奔赶上大部队,路过七年级的学弟时,学弟不禁感叹道:“风一样的学姐呀!”我和同伴都哈哈大笑起来。
午饭时间到了,早就听闻旅行团的饭菜都不怎么样,果然。虽然桌上都摆满了菜但不知从何下手,这时同伴们相互夹菜添饭,气氛就这样被带动起来了,我看见一盘辣萝卜,不禁感叹道:“学校的味道啊!”同伴们都大笑起来,一边往我碗里夹菜,一边说多吃点,就这样原来不美味的饭菜这时顿觉美味起来。
……
最后,我们来到了水车博物馆。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很大的水车,慢慢地转动着,水花随着水车慢慢升高,然后再飞快的落下,散落到周边小草上,好像把小草洗的更绿了。走进去,我和同学们都感叹道“哇!好多水车啊!”大小不一的水车都缓缓转动着,在阳关的照射下衬着身后的青山,真的很美。我们带着好奇的眼光参观着,不停地拍照或拉着同伴摸摸这个水车,踏踏那个水车或又去走吊桥,但美好的时光我们总会跟它说再见,因为我们要回家了。
从同学们依依不舍的眼神中,我发现了,他们跟我一样都迷恋上了车溪,但最终还是都上了大巴,准备回家。
车溪,再见!
一路上还是欢声笑语,谈论的依旧是车溪,就像我们刚刚出发时的那样,不过语气从开始出发时的兴奋、激动多出了淡淡的留恋、不舍。
有我,有你们,有车溪,这一天真的很美!
【篇五:车溪游记】
车溪是美丽的,还记得那个烈日炎炎的夏天,我和妈妈去车溪游玩,它留给我的印象不是满地的楼房,也不是那种闹市的喧嚣,而是一种宁静,一种简朴,一种恬美,总让人过目不忘。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旅途颠逼,我们来到了这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我们坐的大巴沿一条潺潺小溪绕行,溪水清澈透明,动中有静,静方显动,珠珠水草随水飘动,更显清澈。
我们随车来到车溪的最西端——忘忧谷。说是忘忧谷,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溶洞,谷内的太公洞有地下泉水从洞口流出,四季潺潺,人站在洞口,夏季外热内凉,冬季外冷内暖。谷尽头珍珠瀑飞花溅玉,每逢雨季,瀑布从峰顶飞泻而下,我站在忘忧池前,心满意足的和妈妈拍了照片。
车子又从最西端开始返回,在路边有好多当地人摆的摊点,售出各种木制及竹制工艺品。马上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便毫不犹豫的下车买了一个。上了车,司机对我们说:“你们喜欢水车的,马上就要大饱眼福了。”果然,我们马上进入了水车谷,那儿水车汇聚,林林总总,大大小小都有,成了一个水车的世界。据说车溪是中国首家水车博物馆,加上类型颇多,仿佛是一个水车王国,让人叹为观止,有的水车仅仅以手或脚为动力引水,有的水车纯粹以流水为动力引水。
车溪就是巴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民俗博物馆更是一等一。这里遗存有古代农业科技的结晶——造纸、制陶和酿酒等古作坊,我亲眼目睹了了苞谷变成酒的过程,让我觉得很是稀奇。
然而,让我最感兴趣的是车溪的民俗文化。比如:土家的哭嫁和跳丧,在喜庆的婚嫁之时,新娘要哭得稀里哗啦,当然,这个哭嫁是要有讲究、也有内容的。要与爹、妈、兄、弟、姐、妹一一哭道,哭腔中还得说明哭的理由。真是有趣。
车溪,真是一个极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