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他惆怅了】
太阳挂在天空中,如此明媚,如此耀眼。一位老爷爷坐在亭子下,而那亭子的旁边却是如同颓废了一般的草莓园。
我们进了草莓园,找到了那位老爷爷,问一下篮子在哪儿。他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并和我们聊了聊天。“今天没啥生意哟!”老爷爷对我们说。确实有很多生意都被今年的疫情“抢”跑了,很多人也因此失去了职业。看着那位老爷爷又叹气又挠头的,我的心里莫名由生出一种同情。老爷爷接着说:“这里有些草莓烂在地里了,小心别踩到了。”
我们到草莓地里的时候,才发现很多草莓真的烂在地里了,完好无损的草莓所剩无几,不是小了,就是没熟,很难看到几颗完整的草莓。我闲着没事就到处走走,这时,我看见老爷爷正在望着另一边草莓园叹气。他单手扶额,好像很惆怅的样子,那满脸的皱纹,那饱经沧桑的双手,一看就是做生意多年的手。那位老爷爷穿着很朴素,生活过得应该也很朴素、幸福。他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好像是在想:哎,我这草莓园一天就来几个人,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哇!
老爷爷又抓了抓头发,站了起来,缓慢地收了收桌子上的垃圾,又提着那袋垃圾蹒跚地走向了回收站,嘴里还念叨着,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摘完草莓了,我们去结账的时候,我看见老爷爷的袖口破了个洞,我忍不住问道:“爷爷您袖子上破了洞,难道不补一补吗?”“今年行情不好,就将就穿着,小朋友你要好好读书,长大了以后不要像我一样。”我一边答应着老爷爷一边提着草莓往回走。此时,太阳依旧,我回头望着草莓园,那位老爷爷还坐在亭子下边,那么大的草莓园,显得他是多么的孤单和渺小啊!
【篇二:细嗅花香亦惆怅】
天很阴,像是要放弃万年的晴,桂花很倔,像是要甩落半世的尘。于是,花开了,她看了,泪淌了,一切都那么地不留余地。
今年落花颜色,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此二十七字,最悲切,亦最真,生命的轮回就是如此,物仍在,人已非,事已非,往日不可追。
静静地站在桂花树下,细嗅花香。看着枝尖上簇着的花团,如野马,如飞瀑,那么明媚;叶缝里托起的花瓣,如夜鸢,如碎花,如静池,那么安逸,而那落下的一滩,天知道她们有多么地不舍,是风的无情也好,是雨的无意也罢,最伤人的借口,莫过于树的不挽留。
花树如此,人亦如此,惊想起“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的息妫和楚王,一个是伤心女子,一个是多情君王,曾袭卷起一个时代的癫狂,而今呢?历史的潮起潮落早已将他们涤荡得烟消云散。
还有那“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的苦鸳鸯,吴三桂和陈圆圆,在命远的角逐里,他们依旧没能逃脱对方的枷锁,谁又能说,谁是谁的因,谁是谁的果呢?因与果,就如根与茎,叶与花,是没有绝对定义的。
也许是桂花的境界太高,古人中敢对她大夸其夸的人为数甚少,就连他们——古学泰斗,也只敢腼腆如是说“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灵动的对影里飘出一丝情愫,还有他,在《琵琶行》里谈到“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隐约有视花为知己之高意。
而华尔兹斯诗:“最微小的花朵对于我,能激起非泪水所能表现深思。”桂花的美,不是桃红柳绿脂粉白的京戏脸谱亦不是眉梢斜飞到边的斜红重抹、那些,浓艳得令人凄惶。唯有桂花带给我的,是轻淡撩人的素雅,是秋风拂面的酥凉,这不加粉饰的幽香,不禁让我想起稍纵即逝的青春。
青春这个词,是美的,更是弱不禁风的。它需要人的倍加呵护,如同桂花,需要大自然的格外垂怜,唯一不同的是,当我们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青春时,青春也老去,它如残破的枕席,沾染了梦的猥迹,梦醒,不过是荒唐的念想罢了。
天微破,骤然驻足于粉褪花残的哀回之中,却发现流年散落在花火阑珊处。
【篇三:成长的惆怅】
想象中的童年,应该有一望无际的田野,但高楼大厦阻挡了我无尽的视野;想象中的少年,应该是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但却涌来了许许多多抵挡不住的烦恼;想象中的成长,应该只有责任与压力的袭击,但慷慨的时光老人却赠送给我一大包的惆怅。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这块小小的花圃再也容不下我们这群彩蝶的纷飞与光芒。于是,我们便步入了初中。
离的惆怅——望着别人远去的背影
免不了的是分别。六月的阳光,在那一天唉声叹气。又是一群大雁,离开庞大的雁群,去开拓与创造。走过了毕业门,我终于感到时光在指尖的匆匆。过去的六年,是那么短暂,恍如一场梦,没有具体的形状:恍如一块水晶,能折射太阳的光芒却如此易碎;恍如一滴水,能滋润万物却十分脆弱。我们都知道,再过三十秒,最多一分钟,我们就要分别——永远的分别,不再是挂在嘴上的笑话。一时间,所有人都变得沉默起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我叫不出名来的味道。走到了气派的校门,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了,最后一次一起看着这个校门。我真希望时间就此停止,停留在这个一生难忘的时刻。有一些人的背影已渐渐淡去,在眼里,为什么这背影带着些潮湿?默默地看着那背影,融化在风里,融化在阳光里,融化在心里……心中不禁默默道了声:“再见!来日珍重!”
忆的惆怅——永远将你们刻在心中
六年,岂是说忘就能忘的?暑假,是轻松的;而回忆,则是沉重的。总觉得这是假的,是一场梦,梦醒后,一切就都回来了。总觉得有太多太多的话没有说。天涯色是一种很美的蓝色,天涯更是一种距离。记得梁静茹曾经唱过:“想念是会呼吸的痛,它活在身上每一个角落……”七月八月的酷热晒得皮肤发疼。一遍遍翻看同学录,辨认着上面熟悉而陌生的字迹,或清秀,或粗犷,或端正,或潦草……但不变的是,上面写满了祝福。六年的朋友们,我会记住你们,永远将你们刻在心中……
学的惆怅——感觉沉甸甸的责任
什么是初中?应该是和着硝烟味的战场,笔是利剑,知识是炮弹。我们很快便适应了紧张的学习,只是有几次我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成长吗?问完,也不能给自己一个确切的回答,只有接着动笔。看着因长期握笔而深度凹陷的食指指肚,越发觉得累。成长应该是责任与快乐,为什么还要留下没人喜欢的考试?
成长,就是要在一份份惆怅中取谛生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无论你多强悍,也不能拒绝成长,也无法拒绝惆怅,也无法拒绝分离,也无法拒绝回忆,也无法拒绝压力……
【篇四:几分惆怅在心头】
又是一次离别,心中满载着惆怅,淡淡的舒了一口气,望着那灰蒙蒙的天空和滴滴雨丝,心中又多了几分压抑,甩了甩昏沉的头,走向车子。
享受了一个星期的悠闲的田园生活,每日与哥哥弟弟在农田上上窜下跳,呼吸着大自然所给予的芬芳,没有丝毫的忙碌,没有任何的压力,可谓是不亦乐乎。
在与慈祥的爷爷奶奶和其他长辈相处的过程中,一大家子人和和睦睦,融洽的生活在一起。每晚都是坐在电热炉周围热情洋溢的聊天,大家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每当那时,便觉得空气中遍布着的浓浓的温情,偌大的客厅中丝毫不觉得冷清空旷。
可是,这一切终将是会结束的,看似漫长的一个星期,竟如此不堪挥霍,一眨眼就已到了归期。回归现实,一滴一滴雨点打在我脸上,冰冷刺骨,慢慢渗入进我的皮肤,再滑入心中。一想到将要和爷爷奶奶告别,更添几分惆怅和无奈。
但是,十四周岁的我,早已不像以往那样,将心里的悲伤,宣泄在泪水之中。清楚的记得那时七八岁的我,在离开之际,竟忍不住嚎啕大哭。想到这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心中惆怅更添了几分,心上犹如悬着块巨石,压得我难以喘息。
转头看向亲人们,这一别,可能是半年也可能是一年,强行使自己扭过头,不再去看他们,但在脑海中依稀可以想象出他们脸上那难以言喻的表情,强忍着泪水的样子,想必不会好看啊吧。
轻叹了一声,强压着惆怅的情绪,走完最后一段路,这不到十米的距离,似乎变成了无尽的长廊,深深地困住了我的思念和脚步,我步履艰难的走着。抬头看见了一张布满皱纹的脸出现在了视野之内,那慈祥的面孔显出了几分苍老。我看见他的手在微微颤抖,我轻声说:“爷爷再见,保重。”他便忍不住的潸然泪下,霎那间老泪纵横,泪与水交融在一起泛出了点点荧光。心中的巨石再一次的压下。
坐在车中,听着雨打车身的声音,我的心又一次飘进了那三层的屋子中,那枯黄的田野上,以及亲人们的身边。长舒了一口气,随着汽车的发动,看着那些人和那栋楼渐行渐远,最后化为了黑点消失在拐角处。
泪便模糊了双眼……。
【篇五:《你若婉约,我以惆怅》诗歌】
也许你说
时间不可倒流,岁月不可相离
忧伤相伴
也许你说
时间等等我,故事慢慢说
心却脆弱
你用泪光拆开两行
忍谁冷月孤歌
你用谎言安眠红尘
等谁相濡以沫
也许你说
青春喧嚣若伤,流年不再迷惘
以温馨以寂寞
风干了过往
也许你说
雨落桥断离伤,昨夜清欢对望
以素写以勾勒
两两相忘
我在
泼墨山水淅淅沥沥
你在
写意风月冷冷清清
在错乱的年代里
经得起百孔千疮
却经不住一句深情
【篇六:美丽中的惆怅】
清明节休假,我去了那美丽的九峰山。
进了九峰山的大门,只见人山人海。放眼望去总看不到那山的尽头和溪水的泉眼。往里走,我身旁掠过一株株细小的花朵,接着又是一片树林的“沙沙”声,偶尔还从远处传来鸟叫声。
一阵风吹过,樱花的花瓣飘飘扬扬地落下来,点缀在绿油油的草坪上,顿时让我觉得来到了人间仙境。在这美丽的环境中,能不拍照吗?有女生笑容满面地拉着樱花的枝条,她的同伴就赶紧拿出相机,记录这美好的时刻。我也一样,看准一棵开满花的樱花树,跑到树底下,微露笑容,也留下了一张照片。但是你瞧,那小伙子正踏过绿草地,迅速地爬到树上,路旁的游客们看到了纷纷拿出相机来拍照。可是,那些被踩低了头的草,那棵被爬弯了腰的樱花树,它们原本是需要被爱护的。
远处传来“哗啦啦”的水声,把我的思绪打乱,我奔向水声传来的地方。不出所料,那水潭有小家碧玉般的名字——五小娘潭,可那潭水却让人大失所望!细碎的垃圾已覆盖了清澈见底的潭面,水潭已成了人们的垃圾桶了。我的心里很不舒服,一个干净的水潭为什么变成这样呢,一定是游玩的人们随手乱扔垃圾造成的。
我往前走,眼前依然有一幅幅美景图,可有些还是被人们无情地破坏了……
日头偏西,时间告诉我该回家了,我恋恋不舍的望着那些景色,带着一丝遗憾和惆怅离开了九峰山,思索着下次来能见到更美丽的九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