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作文体裁 范文作文 碎片化的时代里最迷茫一代
碎片化的时代里最迷茫一代
发布时间: 2025-02-04 18:53
阅读:

【篇一:碎片化的时代里最迷茫一代】

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是接力式的:科技上前了,文化就落后了,文化上前了,科技就落后了。文艺复兴,解释了这个世界,人开始觉醒;工业革命来了,带来工厂和金钱,否定上帝与传统。一战二战又来了,科技被质疑了,人文又复兴,马克思、海明威,又开始思考了。人类的进步史,就是科技不断创新,人文不断解释的历史。到了今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再次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碎片化的潜移默化面前,人们似乎毫无抵抗力。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叶知秋的人大概开始觉得迷茫了。

碎片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碎片化的网络排版吸引我们注意力的目的就是要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而我们总是难以自持。是我们本身就如此浅薄,还是我们的大脑已被重新写进编码?单凭这一点确实是解决了我们的无聊。我们不用再纠结于如何消遣那些空闲出来的零散时间,因为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小游戏、小段子、小视屏来填补。然而无聊被彻底解决,我们渐渐失去了仰望星空、低头沉思的兴趣。我们把时间细细地切割到一分一秒,效率大大提升,每一个状态都有一个真我,合在一起,竟成了午夜梦回时候慢慢的失落。满车厢都是低头看手机的人,还有几人会与对面的陌生人交流;风景区都是自拍杆,还有几人会安心地去看真实的风景?几乎所有伟大的创造,都来自无聊的遐想之中,所以,当无聊被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所消灭,就我个人而言,不禁有些担忧。

碎片化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碎片化的阅读和书写,直接导致思维方式的转变。传统思维好比一面镜子,突然碎了,分崩离析了。碎片化更可能会把未来改变成完全不能想象的模样。十年之后会怎样,三十年后呢?看史书,几百年的社会生存状况基本一致,但当今社会,别说十年,五年之后会有什么新的东西蹦出来都说不一定。在长期习惯碎片化的生活模式之后,我们究竟是镜子里那个自己,还是我们自己本身,还是说是互联网上那些碎片拼起来的自己?我们的下一代,他们会用怎样的方式回顾我们、回顾历史?他们将会面临一个怎样的世界,他们拥有了全新的世界,我们会不会被彻底淘汰?我们追风似地跟着一路死挺下去,一路碎片下去,会不会有某种潜在的危险?在一个不断快速变化的社会里,在享受物质便利的同时,我们内心的不安会不会拉低所谓的幸福感?

科技需要进步,人类需要进步,每一次大的科技革命,都将带来无可规避的迷茫。我们有时候不禁疑惑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万物在一朝一夕之间枯荣,潦草而迅速,在个别掌握最新技术的精英的导航下,我们亦步亦趋,惘然无知却又不敢停下脚步,就这样,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成了二十一世纪碎片化时代迷茫的一代?

【篇二:碎片化的网络时代】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闯入了人们原来安宁的世界,开启了新的时代—网络时代。许许多多传统习惯逐渐被网络的多功能所替代。

在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曾经喜欢读书的“书虫”们,渐渐喜欢上了碎片化的网上阅读,各种各样的电子书广泛流传;淘宝、京东这类大型购物网站的崛起,消消吸引着“购物狂妈妈”的目光;曾经足球场边狂欢的“球迷爸爸”,开始在手机前手舞足蹈…。网络无时无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然而,碎片化网络时代,给我们学生带来的是利还是弊呢?作为一名学生,每日每夜我们都在吸取知识,接受知识的来源的方式以前主要是课堂、电视及书籍,现网络传播知识的方式也渗入了我们的学习生活。

受家庭空间的限制,以前买书时我思虑较多,在得到爱书时,会不自觉的珍惜它、全心融入书的情景中;现在电子书的出现,帮我解决了空间的不足,让我阅读量可以更多、吸取的知识更广;然而网络小说也夹杂着进入了我的视野,当我看那些吸引眼球的网络小说时,往往放弃了阅读好的书籍,对我的判断选择力、自控力提出新的难题。“当深思熟虑、严肃理性沦为鸡零狗碎、东拼西凑的碎片时,阅读的本质便发生了扭曲”,碎片化的阅读,暴露出了它的弊端。

网校也成为越来越多中学生课外补习选择的方式。通过网络进行辅导,一个老师可以带成千上万的学生;传统的现场教学,受教学场地的限制,能不能坐下五十人都难说!需要大量的师资力量,教学成本很高。而我们学生,在去学堂上课的路上,遇上狂风暴雨就要遭殃。网校则不同,就算外面下酸雨也不用担心。此外,网校通过发微信、邮件的方式布置作业,让学生网上完成,可以避免迟交、忘带作业的种种情况;对于我这个“笨鸟先飞”的孩子,碎片化听课给了我时间,今天听懂一点,明天回放再听懂一点……,帮助我渐渐全面掌握知识。碎片化的学习,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使学生吸取知识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有利于旧知识的巩固与新知识快速“更新”。

碎片化的的生活每时每刻影响着我们的心态和认知,它给予了我们许多,也夺走了我们不少,而利与弊其实取决于我们自己。

【篇三:碎片化的时代信息】

在川流不息的城市中,我们上下班,上下学。在马路上,在地铁里可以看到人们都在浏览手机上的微博和微信,关注世界每个角落的事情。

正如我们所见,人们对于电子产品已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熟练,上从老,下到小,每一个人对于这样一个电子化的时代所主宰。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客观的现象,这也是一个时代发所无法阻挡的现象。

电子化的时代是快节奏的,每一分每一秒世界都在改变,从而促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可以在手机上直接订张机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可以从手机的新闻头条中了解时事新闻;我们也可以足不出户就在“淘宝”上购得我们所需的物品……

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我们得到许多益处,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但因为有这些益处,人心难免会变得浮躁。碎片化的时代是科学进步的产物,正如科学是没有善恶,只有真假,核能可以造福人类,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能源。但它也可以摧毁人类,“核爆炸”会使千千万万的人失去生命,失去家园,失去幸福,碎片化的生活亦是如此。

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呢?

首先,我们需要有正确的认识观,对于碎片化生活,我们应该既不拒绝也不裹胁。常言道“自家主宰长精健,逐外精神徒损伤”。我们应该认识到“信息不是知识”,学会阅读经典,从经典中学会分析事物的利与弊,善与恶。

学会筛选信息,放出眼光。对于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要学会有规则,有底线,知道什么是我们需要得到的?什么是我们不需要的?我们既不可以将信息拒之门外,做一个桃花源中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人,盲目而且毫无目的的人。

因此,我们要学会辨别生活,拾得这个碎片化信息中的真金。不论时代如何改变,我们都有精神底子,让我们在时代中不断提升自己,选择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学会生活!

学会选择!

【篇四: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

如今是属于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控制并影响着这个时代的点点滴滴,同样的,我们的生活也被互联网的发展所影响着。电子阅读、网络购物、网络社交……

这都是互联网所提供给我们的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可也正因为如此,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如同手机屏幕里的各式App一样被完完全全地碎片化了。

回想十年前的社会,尽管那时的我只是一个刚上小学的小顽皮,但我依然记得当时大人们的生活是那么的有条理。一天24小时,孩子们与大人们每一天学习、做家务、购物、娱乐的时间都会被仔细地规划出来,并且会十分认真投入地去完成每一项计划。

十年过去了,社会已经大变了样,而互联网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因素。由起初电脑走进百姓家门到如今人人走在大街上都手捧着手机,互联网已经完完全全地改变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过去许许多多必须亲自出门做的事现在单凭一部手机就可全部完成。例如网上购物代替了逛超市和菜市场,微信、QQ代替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微博也使得报纸处于尴尬的境地。不得不说,互联网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无比便利,但同时它也在将我们的生活撕成一块块的小碎片。

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大多数的人养成了“一心二用”的习惯。原本在手机上阅读电子书籍的你可能会因为一条打折推送而终止阅读去进行网络购物,也许正在与人在微信上交谈的你会因为一条八卦推送而中断与他人的交流转而去抢所谓的“沙发”。在互联网便捷的优点背后,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似乎也在摧残着我们的生活,同时改变的曾经我们对“一心一意”这个词的认知。

此外,互联网的碎片化也不止体现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上,它还体现在对消息的碎片化处理上。曾经人们主要通过报纸来获取社会信息,而那是经过报社认真仔细编辑的成果,而如今只需动动手指,按下几个拼音字母就可以向外界发布所谓的“真实信息”,而人们每天都在不断地被这些如同碎片般的信息所干扰,导致人们最终对于真相的理解发生了扭曲,这是碎片化互联网对于人们的认知的影响。

纵使互联网已发展地如此迅速,但它绝不会就此停止,反而会发展得越发迅猛,但我希望,互联网在发展的同时,能够重新串接起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有条有理,而不是基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撕碎而发展。

【篇五:当阅读遇上“碎片化”时代】

随着科技的发达,互联网的普及,人类已正式进入“大数据”时代。随之而来的,是海量信息铺天盖地袭来,人们天天焦灼于对信息的筛选,对大篇文章的断章取义现象层出不穷。阅读,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正面临着被碎片化的命运。

信息爆炸带来的好处自然是有的,而碎片化的阅读也并非一无是处。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网络的普及让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多元化,便利化。列如,若是某中学生想了解世界第一次大战过程与结果,在以前,他需要前往图书馆查找资料以了解,而这项活动要耗费的时间是漫长且不可控的,他需要在相关时间段的史实中寻找有用资料,其中便阅读了很多无关信息。对时间的不可控与搜寻的低效率,往往会花费一个人更多的精力。而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借助网络他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有用的资料。尤其是当所需要的资料并不多时,这样简洁明了的方式优点更为突显。阅读在此情况下显然是被碎片化的,但它的优点却让更多的人愿意这样做。

其次,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碎片化的阅读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由于网络的发达,某地发生的事可以在不久后就被全世界各地的人们知道,而其中人们要的信息也很明显了。相比隔天再出的报纸,这样的方式更利于人们快速了解社会各地的情况。

碎片化阅读似乎有足够多的优点,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正如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碎片化阅读也有其特殊的缺点。

以上文举的第一个列子为例,查阅大量资料确实费时费力,但正如古人说的那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花的时间不会被浪费,多花的力气不会毫无用处,在这过程中,通过完整的阅读,他增长的学识与他花的时间与力气不说成正比,至少是有相关性的。这就比单单在百度搜索框中输入“一站的简要过程与结果”,以跳出的内容为答案要更有收获一些。这些收获不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是潜移默化的,或许它们并不会派上用处,但对个人的作用却更为重要。

同以这个例子而言,由于网络是虚拟世界的载体,上面呈现的内容并非完全正确,而查阅史料,你会有自己的见解,并非完全借鉴他人的想法,这对培养一个人的主见也有这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纸质书籍带来的,是一种与作者渐渐产生共鸣的过程。当你翻开下一页,你会发现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样一个书看世界,并非是碎片化的阅读能够取代的。

综上,当阅读遇上碎片化的时代,我们更应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在这个时代中迷茫地团团转,一味跟风。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