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二作文 那株杂草
那株杂草
发布时间: 2025-02-05 16:24
阅读:

【篇一:那株杂草】

秋雨沥沥,浮于眼眸。

它,无情地捶打着大地。

枯黄的树叶无奈地垂下了头,新生的小草羞愧地折下了腰,而那娇丽的花儿,似乎不忍刺痛粉嫩的脸颊,一股脑儿地别开了脸。可窗前的杂草,却毫不畏惧,骄傲地在风雨中扬起着头。

雨珠滚落在杂草的茎上,又顺着茎掉入了泥土里—那是一片早已布满青苔的空地,而且前不久还生长着一棵芦荟。看着眼前的空地,思绪也不禁随着目光回到了几个月前。

几个月前,朋友送了我一盆芦荟。欣喜的我对芦荟喜爱有加,再加上朋友的悉心照料,芦荟生长得顺利。

可随后的几天,旁边突然冒出了一棵车前草。细心的朋友发现后二话不说就把它给拔了,她提着小草对我说:“这些杂草生命力旺盛,以后就会跟着芦荟抢营养。现在拔了,以除后患!”不知道为什么,当我看着那株杂草从精力旺盛到瞬间毁灭的那一刻时,心里突然觉得很不是滋味,我一把抢过她手中的杂草,重新将它埋入土里。朋友对我这一举动甚是不解,我也明显觉得自己理亏,便胡乱搪塞了个理由:“有竞争才有进步嘛!物极必反,对它太好反而娇气了!”听了我这番“振振有辞”的理论后,朋友一时间词穷,无奈地白了我一眼。

待朋友走后,天下了场小雨,小草在一滴滴雨水的灌溉中,允吸着那为数不多的水分,渐渐地恢复了生机…

那天以后,朋友依旧不屑,她愤愤不平地对我说:“要不是那天的雨,我才不会相信它会重生,真不知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后来有一段时间,由于疏忽照料,芦荟死了。但那株小草依然坚韧不拔。我想:如果那天我没有将小草种回去,芦荟的结果又会是怎样?

【篇二:杂草中的村落】

我又一次躺在院子里的大躺椅上,享受着午后的阳光,昏昏欲睡。

一只蚂蚁爬进了我的视野,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下子从躺椅上坐起来,关注着这只蚂蚁。

我追随着这只蚂蚁,视野在我眼前扩大了,密密的杂草变成了无边的树林,树林中,来来往往的小虫,有的披着俏丽的彩衣,有的衣着朴素,却不失美感。大大的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向前爬行。我猜,他肯定是去远足吧,要不然,怎么会背着这么大的“背包”?小甲虫的身上,它那厚厚的铠甲被太阳一照,便映出七彩的光芒。多么耀眼啊,小蚂蚁、小蛞蝓好羡慕啊!可惜它们映不出这么美的光泽,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小甲虫的身影消失在密密的“树林”里。

恶心的大蛞蝓简直是无恶不作!它啃食了我们家的丝瓜秧和南瓜秧多少鲜嫩的叶子?!还好丝瓜秧、南瓜秧是坚强的,它们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现在,有无数的蚂蚁在折磨两只蛞蝓,我心中却有莫名的快感。终于轮到它们受折磨啦!

蚂蚁们终于折磨死了可恶的蛞蝓,齐心协力把它搬回洞穴,可蛞蝓太大,洞口太小了,有一些蚂蚁慌慌张张跑进洞穴,带了更多蚂蚁出来,把它们咬成碎块,排好队,浩浩荡荡地进到洞穴里,与大家一齐分享美餐。蚂蚁们那么团结,不自私,与大伙儿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时间如流水,鸟儿归巢了,天色也暗了下来,不知不觉,我已经观察了一个下午,夕阳亲吻着大地,我冶该上楼去了。我带着一身疲倦回了家,却又是满怀的好心情。

【篇三:心中的杂草】

一位老农面对荒芜的田地问几个儿子:“如何除掉地里的杂草?”儿子们的回答各有千秋,老农说都试一下,一年后再来。一年后,儿子们相约而来,原来荒芜的田地上,长满了茂盛的庄稼,没有一棵杂草。顿时,他们明白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引子

人都是有欲望的,然而,成败也就在这欲望之间。

公元二世纪,三国时期,有一位英雄周瑜,就死于欲望。

他总是沉陷于与诸葛亮的攀比和追赶之中,他有着绝世的容颜,却从不梳理、妆饰;他有着过人的才华,却从不利用它做些大事;他有着太多太多令人惊叹羡慕的优点,可偏偏被囚禁在他狭小的胸襟中。他只是有一次无意间被诸葛亮嘲讽,从此结下了梁子,他的嫉妒与贪婪还有羡恨从他窄隘的心怀中溢出,溢成三次报复。可是他三次都败了,只留下一段“三气周瑜”的笑话,为后人所讥讽。

此时,杂草者,好胜嫉妒也。

明朝,“八股取士”,读书的目的渐渐统一化:做官。出仕的欲望萦绕于每个读书人的心间。范进是千千万万读书人中的一个。

他读了四五十年书,就是希望考取功名,承受利禄,在他七十五岁那一年,他用人生中最后一点精力,参加了人生中最后一次科举,没想到,范进终于中举了。他看完榜后,高兴得直跳,唯一的话“噫!好!我中了!”“疯子举人”范进满口胡言,思维紊乱地一派乱讲,各种各样的怪异举止也令人畏惧。他为什么如此疯狂,喜极激至?是因为他心中的欲望被实现,得到满足!他为了他的这个欲望奋斗了大半辈子,终于进了!可是后文呢?范进只当了一个小官,最后郁郁而终。

此时,杂草者,权欲贪婪也。

现代,也有这样的“杂草之人”,譬如,周永康。

他身为中央政法委书记,滥用职权,出卖国家机密;他还拉帮结派,私自挪用公款,使得中国政治气氛乌烟瘴气,败坏国家风貌。同时,他还把中国的安危置于儿戏,随意地把国家机密在手中玩弄,不爱国尊国甚至害国辱国,他的臭名远扬,人民百姓都对他唾弃批评。“我到中国愧姓周”,他的事件恶劣至极,中央严厉地处罚了他。

此时,杂草者,利益金钱也。

以上的几个例子,都是被“杂草”魅惑了心智的典型反例。“杂草”其实就是我们内心无休止的欲望,是权财贪婪,是名利声色。可是,结局如何?“良田万顷,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卧榻不足三尺。”不妄想,不贪求,淡泊外在的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宽容,坦荡自然,如“五柳先生”一样做一个率真自然,无忧无虑的“闲人”,守护住心底的超然与德性,去除心田上的“杂草”,种上“本性”的庄稼,我们才能顿然度生。

去除心田的杂草,种上本性的庄稼。

【篇四:拔掉心中的杂草】

隔壁,有两棵桃树。

高耸着的水泥墙,丝毫不能阻挡桃树向外婆家伸出树丫的热情。

那两棵桃树长了很多年,本是只能长一到两米,而这两棵树却高出三米高的灰墙一层楼的高度。树枝漫进了二楼的阳台,迅速霸占了阳台一角。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春天,这一角便堆满团团粉色的云,映得角角落落都亮堂起来。粉瓣儿一片接着一片,似连在了一起,似融在了一样,和我这烦躁的心融在了一起。凉风沾染了花气,从脚底,爬上头顶,将全身寖在这片天地中。我想,这丝毫不亚于东京满街的樱花。满眼皆是绯红。

“要是我也有一颗……”我注视着这两棵开得茂盛的桃树。风扰乱了枝丫摇摆的步伐,几片残瓣落了下来,也可谓落英缤纷。

一朵花跌落在脚边,丝缕邪念在心中慢慢聚集。

我等着,等待着蚊虫发威的夏日,等待着烈日暴晒的夏日,等待着——桃子压满枝头的夏天。

我找了个借口,跑到外婆家,悄悄地做了一竿网套,打算在没人的时候,摘下最顶上那几颗大桃子,他们摇头晃脑,像在招着手,邀我去摘下他们。

我静等着,等着隔壁的人家在躁动的热气中熟睡后,我攀上阳台扶手,想要套下那几颗大桃子来。热气围绕在我的身周,扯着我的眼皮,想要把它拉上。眼前的桃子越来越多,竹竿在手中越来越模糊,我支撑着张开眼,但手还是不住地松了下去。“哐”,这声响吓醒了我,睡意在一瞬间就走得干干净净,竹竿扎眼地躺在隔壁家的水泥地上。

这次连罪名洗不清了。隔壁的人家似也被惊醒,探出窗子看着我。

那眼神并不含着什么,但我此时,却分明看到那人眼的讥笑,厌恶,愤怒。我不知怎了,就坐在阳台扶手上,呆呆地望着那一树的桃子。

我不敢再望向那两棵桃树,甚至连曾经最喜欢去的那阳台,我也不敢再靠近一步。

我溜回了家,试图把这一切忘了。

三年之后,当我再次回到外婆家,看到一树的桃花,羞愧之情爬上心头,我想不再逃避,鼓起勇气,去道个歉。

刚要出门,那人便敲响了门。

“我看到你回来了,三年前你要摘我桃,怕是想要看桃花吧,?,我给你种了一棵,今天刚开花呢”

他拎着一花盆,尚还矮小的桃树上开满了密而繁多的桃花,迎着面,像原来一样,热情地迎着我。

他将花盆递给我,还给了我一根破损的竹竿。

桃花映着片园子,亮堂。

桃子夭夭,灼灼其华。

其实。拔去心中那棵杂草,世界,仍然单纯美好。

【篇五:花盆里的杂草】

我家养了一株兰草种在花盆里,兰草的叶片细细长长的,青翠欲滴,煞是好看!我偶尔会给它浇浇水。

可是有一天我在给兰草浇水的时候,突然发现花盆里竟然长出了不少叫不出名来的杂草。我担心那些杂草会夺取花盆里的营养,于是便顺手把它们拔了出来,拔完之后就将它们扔在花盆,心想反正它们也活不了了,不如枯死腐烂给兰草做肥料吧。

几天以后,当我再次给兰草浇水时,却意外的发现那几棵已被我连根拔起的杂草居然还生机盎然的活着,它们根本就没有死。

我蹲下来认真的研究起这几颗杂草来,原来它们仅凭着靠近泥土的那一点点根须,吸收了水分和营养,并且又长出一些小根来,顽强的钻进了泥土活了过来。虽然这草是躲着的,但是仍然翠绿,充满了生命力。

这些小小的不起眼的杂草,当它们的生命受到致命的伤害时,它们却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顽强活下去,这种强烈的求生欲望深深的震撼了我,我的生命要比它们高级的多,我们的生活比它们精彩的多,可是我是否像它们那样坚强,像它们那样心中充满了无限希望?当我遇到挫折或者被连根拔起的时候,我能否像它们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最大的毅力继续活下去、坚持下去?

一颗小小的不起眼的杂草,一个个卑微而又顽强的生命震撼着我的心灵。

【篇六:杂草】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农夫为了除去一片草地上的杂草,想尽了各种办法,一年他在这片土地上各粮食,粮食生长起来,而杂草却一日日地消退,只至完全消除。这则故事让我联想到了习惯:如果要将一片荒草萋萋的土地上的杂草除去,就得在地上种满庄稼,使其茁壮成长。就如习惯的养成,只有尝试着去改变,才能养成一个好习惯。

我在上小学时,一度非常讨厌阅读,一提起看书,我便莫名的烦躁,对于我来说,读书就像田间的杂草,让我无法忍受,我讨厌这“眼中钉、肉中剌”般的杂草。但滑稽的是我却总是喜欢买书,因为这样可以丰满我的书柜。买回来的书大多只随意翻翻后,便被我整整齐齐地摆放进了书柜,在我看来,“杂草”的作用无非是可以将我的书柜装点成一个聪明人书柜。

这些书经过岁月的沉淀,有的已不知去向,有的已渐渐发黄,但我并不以为然。因为在我看来,只有教科书才是最重要的,才不是书中的“杂草”,才值得我认真地阅读与学习。

一次语文考试让我明白了,阅读一些“杂草”的必要性。那是一次本该胸有成竹的考试,之前将教科书上的知识认真地复习了数遍,想像着高分唾手可得。而试卷一发,我便懵了,十余分名著阅读的题目,我都无从下笔,最后,靠着失分不多的基础知识,得了89分。从这以后,我认识到了阅读课外书的重要性,于是我开始坚持阅读,最后逐渐养成了习惯。

养成习惯就如同去除杂草,只要坚持就能胜利。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