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只烤鸭】
已经忘了是什么时候,记忆中仿佛是个萧瑟的秋日,大概在一个九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日子,我跟着父母回到了外婆家。
我并不清楚是因为什么,见到久违的小姨和表弟其至还有些兴奋,叽叽喳喳吵嚷个没完。可是妈妈带着我们去了医院,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呆板的医院,我一点儿也不喜欢的医院。在沉默中,我们走过一扇又一扇门,最后看见了外婆。瘦弱的身体,空空的病号服,双眼无神的外婆,一下子,妈妈和小姨像是被按了什么开关,故意显得欢快的语调让我有一点点不舒服,但我只是安静地坐着。看着眼前被病魔折磨的不熟悉的外婆,我有点心痛又心酸,虽然大人们想要瞒着外婆,但我知道外婆生了很严重的病,再也没办法蒸包子、包饺子、收拾家务的大病,我是懂的。
“惟惟!”我听见外婆唤我小名,一抬头才发现偌大的病房此时只剩我们两人。外婆指着桌上的一只烤鸭让我吃。她说她本来想多吃点补充营养,早点好起来,可是却没有胃口。其实我也没胃口,但为了让外婆开心,我努力地大口吃着,好像要把以前没吃的外婆做的包子饺子全吃回来。窗户关得很严很严,可我耳边却似乎有风。我听见外婆说着,絮叨着又像叹息般:“怕屋里乱成一团喔,鸡啊鸭啊……”
我停下来呆呆的,又扬起头对她说:“外婆,不怕,您安心养病,过几天就回去了。”
外婆,不怕!
后来由于我要上学,就回家了,我和外婆再没有什么过多交流,也许是我记错了……但我知道,我相信外婆也感受到了,那是来自一只烤鸭的勇气,暖胃暖心的勇气。外婆不会怕,我也不会怕。
【篇二:品尝北京烤鸭】
今天是星期五,爸爸带我品尝了北京名吃-北京烤鸭。我们到了与“全聚德”齐名的“便宜坊”烤鸭店。
初见“便宜坊”我还以为是便(pián)宜(yi)坊(fāng)。其实不然,这里“便宜”的读音是bian yi。真正含意是“便利人民,宜室宜家”,这是周总理为便宜坊提的经营方针。也正是秉承周总理的这种理念,“便宜坊”才能在烤鸭界有着岐立600年的辉煌历史 。
到了“便宜坊”,不吃烤鸭也不能满足我吃货的本性,索性我就点了一只烤鸭,待烤鸭端来,专业厨师仔细片鸭,不一会,一只鸭就片成了两盘肉和一个鸭架,服务员也向我们端来了美味的小饼和配菜。
夹起一片鸭肉,皮晶莹剔透,还能依稀看见里面光滑爽嫩的鸭肉,沾上秘制的酱料,放入薄如蝉翼的小饼。轻轻一咬,鸭油滋滋而出,伴着新鲜的小饼和美味的鸭酱,细细品尝,又香又嫩,美味可口。
晚餐吃完了,但美味的烤鸭仍令我回味无穷;同时便宜坊的名字也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便利人民,宜室宜家。
【篇三:北京烤鸭】
在野鸭村里有一只鸭子,叫武鸭。
武鸭它热爱武术,它拜访各大武学大师练就了许多武术,它决定去人类的世界帮他父母报仇。
它想要复仇,人类的世界单靠它一个肯定不够,它得和别人一起去好有个照应。
说干就干,武鸭很快就召集了五个同样和人类有仇的青年鸭,还筹集到了钱,于是,它和那群鸭一起出发了。
它们的仇人是一个烤鸭店老板,于是它们也在烤鸭店老板旁边租了一套房子。它们各自分工,一些鸭去调查烤鸭店老板的生活作息,一些鸭练武……
慢慢地,武鸭它们摸清了烤鸭店老板生活习性,有一天武鸭它们动手了,它们在烤鸭店老板回家的路上做好了报仇的准备。
烤鸭店老板正悠哉悠哉地走回家,突然躲在暗处的武鸭它们冲了上去……
于是,烤鸭店老板毫无防备就住进了医院。
【篇四:北京烤鸭】
吃,这个概念从物种起,就存在了,从原始的茹毛饮血,到现代餐桌上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经历了无数演变。这些年,我走南闯北,尝了各种美食。其中,令我最难忘的是北京烤鸭。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在北京的“四季民福”烤鸭前门总店,据说该店在当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上至九十老人,下至一岁儿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刚来到门口,我们就被眼前的可怕景象惊呆了:只见在店门口,聚集了一大堆等着进店吃鸭的人,把整条路挤得连只蚂蚁都爬不过去。
我们等呀等,炉子里一只只鲜嫩的烤鸭渐渐地披上了一层焦黄色的外衣,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把我的魂都勾了出来。
我想:“海门的盗版烤鸭皮下脂肪极厚,而且一块一块的,皮也很软,根本不正宗,不知道这里的烤鸭味道如何?”
月亮爬上了树梢,八点多了,我们打算离开呢,这时,轮到我们了。老娘和我欣喜若狂,一马当先冲进店里。
一会儿,烤鸭上来了,只见这只烤鸭遍体金黄,飘香十里,与海门不同的是,和烤鸭一同端上来的调料多种多样,不仅有甜酱,还有大葱、蒜泥、白糖,更让人惊奇的是,竟然还有山楂条!真不知道这玩意能与烤鸭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迫不及待地夹起了一块鸭皮,洒上白糖,扔进嘴里。哇!入口即化,既有薯片的脆,也有鸭肉的香,还有白糖的甜,美味!
不一会儿,鸭片就被战斗力超强的我们干光了。于是我们就把目光盯在肥嫩的鸭肉上。
根据服务员所介绍的,我有模有样地把鸭肉卷进饼里,浇上酱料,抹上蒜泥,加入山楂条,最后再咬一大口,哇!又香又甜又酸,让人回味无穷,美味!跟海门的烤鸭比,不仅吃法更精细,而且口感更好,给人一种丰富的味觉感受。
吃北京烤鸭的感觉真好!我一定要努力考到北京吃烤鸭。
【篇五:卖烤鸭的阿姨】
放学回家时,都会习惯性地望一眼路边的小棚子,想再一次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再看到那个和蔼的笑容……想着想着,我仿佛又回到了一年前的那个下午。
那次,我放学回家,走着走着,忽然间闻到了一股香味,从一个小棚子里飘过来。
我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家烤鸭店。店主是一位大约三十岁的阿姨,她穿着一身棕色的衣服,戴着一副眼镜,头发被皮筋扎在后脑勺那儿。店里挂着七八只烤鸭,个个都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还肥得直流油。
我咽了一口吐沫,从书包里掏出十元钱,放在阿姨正在工作的桌子上,说:“阿姨,我要那半只鸭。”阿姨听见后,停下了手中的活,对我笑了笑,说:“小姑娘,你是要这只吧?”我点了点头,阿姨立刻把切下半只鸭子放在电子秤上称了一下,然后对我说,九元。我付了钱后,拿着鸭子往回走。
忽然,我听见身后有人叫我,我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位卖烤鸭的阿姨。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小……姑娘,对不起,我……说错了,应该是八元。”说罢,她给了我一元钱,说了一声“再见”就走了。
现在,那位阿姨已经回老家了,但是每当我闻到从别的烤鸭店里散发出的香味,便想到了那位朴素诚实的阿姨和她那和蔼可亲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