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二作文 桑树与风
桑树与风
发布时间: 2025-02-05 23:48
阅读:

【篇一:桑树与风】

春天的来临是随着一阵风开始的。这阵风缓而柔,轻而暖。它拨动了榕树的新枝,吹皱了江上的流水,牵起了孩子的发丝。它让植物们生长在它吹过的土地上。

伴随着春天的到来,我家楼前的桑树又发芽了。这棵桑树可谓是多灾多难,已不知被人用锯子伐了几次,可每年都能再现生机。它的枝条比起以前较为稀疏,却也小有规模。原来树干上长出的枝都向着阳光生长,真有些“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的味道。在零碎的树叶之间,也会有几颗早熟的桑葚,等不及盛夏就冒出头来。紫红色的桑葚是最美味的,红色的汁见了就让人胃口大开,孩子们最喜欢吃。每到放学时间,总能听到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笑语,而他们可能更喜欢沉浸于游戏的乐趣中,笑声像云雀一样,仿佛翻着筋斗就能冲向云霄。

一次我按爸妈的吩咐下楼买电池。看见那树前像往常一样聚满了孩子,他们有说有笑,争着、跳着用竹竿打那桑树的枝,然后开心地把落在地上的桑葚分给小伙伴们,不时传来阵阵欢呼声。有一个小孩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个小女孩,大概五六岁的模样。她的脸和手都有些肉肉的。她只是站在一旁看着,好像很羡慕的样子,她漂亮的眼睛专注地看着那些小伙伴,过了一会儿又想起什么似的使劲摇头,用稚嫩的声音讲:“不行,老师说了不可以欺负小树!”她又歪歪头,想了想,补上一句:“小树会疼!”

这番童言无忌让我愣在原地。貌似简单的四个字,却一语道出了小女孩的善良,她或许把小树认作是一个同伴,也可能出于对师长教导的认真遵守,但这像一股暖流,让我感觉身心舒爽,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一个有如童话似的小道理就是他们内心世界的春风。

回头一看,孩子们都被父母带上了楼,那个小女孩也正被她的家人抱在怀里。这时恰巧一阵风吹过,桑树的叶子沙沙作响,我想说:“在这春风的吹拂、萦绕之下,一定有什么东西在我的内心里像那棵坚强的桑树一样,一厘,一寸,一分地发芽、成长。”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棵小树,如果有春风化雨的滋润,就可以孕育出一片广袤的森林。我希望,这饱含真善美的春风,能永远伴随我们前行。

【篇二:描写桑树的作文】

房子旁边有一棵桑树,它是两年前移栽来的。

桑树的根是褐色的,密密麻麻的根须深深地扎进泥土和岩层。根部长满网状的毛细血管,吸收着泥土里的养分,再源源不断地送进树干,再传到树枝。它深埋在地下,从不要求回报。

树干也是褐色的,是整棵树的主心骨,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棵桑树一米多高,三分米粗,表面很光滑。听说,树皮的光滑度与年轮有关,树龄越长,树皮越粗糙。

树枝是绿色的,由树干分叉而出,枝上再分叉,形成网状分布,像一张网,又像梅花鹿的角,好看极了。

桑叶碧绿,桑叶上长着一层绒毛,边缘是锯齿状的,是蚕宝宝最爱的食物。树叶郁郁葱葱,长得青脆欲滴。有了树叶的遮盖,形成了树阴。底下可是虫子的王国,有“猎手”蚂蚁在寻找食物,有“泥土工作者”蚯蚓正在泥土里睡大觉,“纺织娘”蜘蛛正在织网,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虫子在乘凉。

桑树是植物界的活雷锋,他吸入二氧化碳,吐出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他就是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篇三:故乡的桑树】

老家的门前有一棵桑树。

它应该年岁很大吧,自打我记事以来,它就在那儿了。桑树的叶子很茂盛,盖住了半边天,如团团绿云包围着整个院子。桑叶立在枝头,好像在眺望远方,翩翩然,似彩蝶在枝头嬉戏、舞蹈。如果时机合适,还能吃到桑葚,一粒粒紫红饱满,入口酸甜,一咬,满口是汁。低头一看,衣服上已被染上了颜色,这一丛,那一簇,好似杨贵妃衣裙上的梨花。这时奶奶总是微笑着擦擦我的嘴,指着我的头说你这小馋猫。

桑树旁有一大片油菜花,饱满金黄的花瓣如同一张张笑脸在风中摇曳。我喜欢从油菜花的一头独自漫步到有桑树小院儿的那一头,这标志是那么的显眼,我从不曾迷过路。

夏天的风是柔柔的,似乎可以裁下一块来做丝巾。但更多的时候是炎热的。于是在夜晚,我们总喜欢搬一把椅子,在桑树的庇护下乘凉。奶奶拿着一把蒲扇,为我轻轻地扇着。我闭上眼,聆听桑叶的沙沙声与藏在树叶中的蝉鸣。淡淡的月光和着油菜花的金黄,混成明亮而清淡的颜色涂抹在水泥地上,显得格外清幽。

可光阴的风是不饶人的,更不会饶了树。昔日桑树下为我扇蒲扇的奶奶已经满头白丝,桑树似乎也耗尽的年华,叶子们一声叹息,被秋风拂尽。不禁想起了黛玉葬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可惜了那一树茂密的桑叶!

时光荏苒,如今老家也搬入城中,那一亩亩地,也不知究竟归了谁。那桑树被人用斧头砍了当柴火,昔日的风光永成过往。

当年在桑树下嬉戏的人啊,你是否还记得物非人也非的故土,是否还记起那满树的桑果与那一丛丛的油菜花?恐怕你早已没了当年的天真无邪罢!

老家的桑树啊,你一直深深植入我的心里!愿我在回忆起你时还能记起你的绿叶,你的辉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