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从戏迷到编剧】
我们联系黄爷爷的时候,他正在乡里一户人家做道场。我们等了他一个小时。他一见到我们就笑呵呵地问我们:“趁着中途休息的时候,我来见见小记者们,你们要问我些什么问题呀?”
乍一看,黄爷爷就像一个知识渊博老教授。可他亮开嗓子一唱,你就知道他是一个老戏迷。新康有名的戏剧《洪兰桂打酒》就是黄爷爷整理的。《洪兰桂打酒》是由当地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改编而来的,一直在舞台上演出。后来,黄爷爷将散落在民间的不同版本的剧本加以整理,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洪兰桂打酒》了。
黄爷爷虽然只学了五年戏,却对戏剧有着深深的热爱。
黄爷爷也是个老戏迷了,十二岁学唱戏,坚持了五年。黄爷爷说:“唱戏就是要敢于表现,胆子要大!那时候,我会表演后空翻了,会连翻两周。只有有人叫我表演,我就脱了衣服,找个空旷的地方,就开始表演。”说到这里,黄爷爷让我们也来表演表演。老师们推荐了我,因为我平时也喜欢哼几句花鼓戏。可看到这么多人,我连忙推托:“我感冒了,嗓子不舒服。”黄爷爷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学唱戏要胆子大,你们小朋友也要胆子大,要大方,要敢于表现自己,才会有进步!”
黄爷爷戴着一副老花眼镜,显得很慈祥。黄爷爷打开了话匣子,和我们说起他当年学戏的经历。他是十二岁学戏,整整学了五年。每天都是五点起床去练功,比如压腿、下腰、吊嗓子、走台步……最苦的是一早起来还不能上厕所,要在练功的时候憋住精气神,把尿给练化了。练了两三个小时后,才能去吃早饭。这样的学戏生活真苦呀!黄爷爷居然还能坚持下来,真厉害!
【篇二:“戏迷”奶奶】
我的奶奶身子胖胖的,好像很亲切的样子,头上布满银丝,脸上和眼角都是皱纹。虽然奶奶年纪老,但她心态却很年轻。她平时喜欢穿红、黄、粉色的衣服,慈祥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
我的奶奶非常喜欢唱戏,每天下午,她都要去广场唱戏,过一把“戏瘾”。我也经常去看奶奶唱戏。她唱戏时,一边用手做着戏曲的动作,一边绕着草地走,胖乎乎的身段也显得非常优美。她的嘴里发出“依依呀呀”的声音,虽然我听不太懂,但我还是觉得这婉转的音调很动听。奶奶最喜欢唱《红花菊》,在我心中,她唱得跟电视里一模一样,我觉得她都可以上台参加比赛了。你瞧,我奶奶多能干!有时,奶奶唱戏的时候,还会穿上钻石衣,看上去闪闪发光,可美了。爱唱戏的奶奶如果一天不去唱戏的话,她就浑身不舒服。
奶奶真是一个戏迷呀!
【篇三:小小戏迷】
我家有个小戏迷,整天嚷嚷着要看戏曲频道。他是谁呢?就是我那天真无邪的弟弟——果果了。
“啊——滴——”电视里正放着《爱探险的朵拉》,这不应该是每个小孩都喜欢看的吗?何况是这么一个小不点呢?谁料想这个小屁孩嘟囔着嘴,瞪着眼,非把遥控器往我怀里塞,让我给他换戏曲频道。要是我不从,他还耍赖皮了,坐在地上,像青蛙似的一上一下地蹬着腿。哎,奈何我无力招架,只好随他按了。“当当当当——拿命来——”电视里正在播放武打戏,耍枪舞剑的。他看的,哎呀,那叫个眉飞色舞,眼睛眨也不眨,专心致志地盯着电视呢。你看得懂吗?果果,你可真是个小戏迷呀!
“咚咚咚咚——”看着看着,他也按捺不住了,拿起棍子(晾衣架),往上抛,向下抽,向左转,朝右扭……拿着棍子走起小碎步,随着音乐快板开始转圈,一圈又一圈,转身,扭头,眼睛一瞪。嘿,还真像那么回事,像极了里面人物的一个亮相!“吧——呀——啊”,他转了那么多圈,却一点也不晕,一停下就又“咿呀咿呀”地唱起戏来,真可以呀!
“啊啊——”他拿起扫帚与我,仿佛要让我与他打斗呢!好,今儿我就陪你走一遭,于是顺手抄起把扫帚,往他那一打。呀,他没武器了。我乘胜追击,又一记猛攻,哟,还真配合!瞧,他倒下地,趴着,一动不动,倒也真像战败了。没一会儿,他“起死回生”,站起来,拿起扇子,又“咿咿呀呀”地唱起来。
这些天,风情街正在举行戏曲比赛。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听说的,非让妈妈带他去看,而且一看就是两三个钟头。我早就不耐烦了,他却在旁边兴奋得拍手叫好呢!
果果,你可真是个资深戏迷,那你长大了,是不是要当戏曲家呢?姐姐等着欣赏哦!
【篇四:做生活的编剧】
有人说,生活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是啊,生活不像河流,幸运的话还有回溯的机会,生活只会在时间的逼迫下一路向前。
有一些人,他们有着丰盈的灵魂。一片叶子,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一个春天的童话;一滴水珠,在他们心中就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哪怕是噪音,他们也可以让其演绎出别样的乐章。他们可以在动荡的年代里安然自若,可以在最艰苦的日子里唱着欢快的歌儿,也可以在废墟中翩翩起舞,在烈火中仰天而笑。他们把生活变成了诗的样子。
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乏味的、无趣的、干瘪的。他们自怨自艾又裹足不前,他们抱怨命运的不公,抱怨生活的不平,抱怨生的不易也抱怨死的不安。在生机盎然的春天,他们害怕失去;在阳光灿烂的夏日,他们恐惧骄阳;在落叶纷纷的秋天,他们厌恶虚假;在银装素裹的冬日,他们又嫌弃衰亡。他们的生活,就像是魔鬼编写的剧本,又臭又烂。
而我,虽然没有诗人般轻盈,但也总有阳光相伴。
在这只有一次的人生舞台上,我要做一个合格的编剧。把琐碎的日常改编成一部生动的小说,时而温暖甜蜜,时而跌宕起伏,最终柳暗花明。
【篇五:戏迷爷爷】
“看戏喽!”话音刚落,我家门口立即冲出来一个人,兴冲冲地跑到露天舞台旁去坐下来看戏,他就是我爷爷。
爷爷今年78岁了,但他对戏的着迷度可是丝毫未减。什么演员演的什么角色,穿的什么衣服,他都如数家珍。
爷爷对戏剧的着迷度不在对我之下,只在对我之上。他看过什么黄梅戏“三打祝家庄”喽,又是什么皮影戏“猛虎下山”喽。更夸张的是: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看爷爷奶奶,发现奶奶竟孤零零一个人在织衣服。我问,爷爷去哪儿了?奶奶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说道:“你爷爷现在越来越爱看戏了,他今天1:00就表现出迫不及待的样子,坐立不安,1:30一到立马飞奔出去,门钥匙都忘带了。”我捡起地上的一张纸,发现是说今天2点在通州区有戏剧表演。
我忙查了一下,那里离这儿竟有二十多公里。爷爷还是跑去的,可见他喜爱戏的程度。
还有一次,我本在好好的看欧冠决赛,梅西正单刀面对门将。爷爷突然冲进来,把遥控器一夺,调到了戏剧台,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我看了一下手表,3点,正好开播。我不由得在心里暗暗惊叹,爷爷简直是个“戏剧小闹钟”,这么准时!我忙夸他,可平时一向爱听人夸的他竟充耳不闻,仍然认认真真地看着,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最最令人惊叹的是:一次爸妈带奶奶去理发了,留下我和爷爷两个人在家。我先写了一会儿作业,后来我肚子饿了,嚷着要爷爷给我做可乐鸡翅。好玩的事发生了,爷爷扭着屁股去对面买可乐,一扭一扭地回来了,嘴里哼着小曲儿,一只手搭在腰上。大吼一声:“我乃是黑旋风李逵,贼将休走!”说着晃着可乐和敌人(空气)搏斗,上摆下档,好不威风。然后他“啪”的一声拧开瓶盖,立刻“噗”的一声,可乐像坏了的消防栓一样,涌出了80%。爷爷和我都变成了“落可乐人”。爷爷还不忘戏剧,拿出一桶油倒了一点进锅,然后点燃了火,说:“我是火神恩尔斯,我控制鸡翅进锅!”说着,拿出鸡翅,扑通全倒在锅里,说:“看我大变可乐!”于是他把剩下的可乐一股脑儿倒进锅里……反正我吃的可乐味儿倒是不错,至于过程嘛……
爷爷是我们家的“老顽童”,还是个戏迷。他爱看戏,呵,不用我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