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木香桂花糕】
卖糕人用力推板车,上面有个木制蒸笼,出气孔“嗞嗞”冒白烟。
黄昏中小小的胜昔桥,隐在排排柳树之间,青苔满布,幽幽散绿光。上面有放学的孩子,结伴去买,卖糕人拿透明塑料袋,用手一抓一个准。特别的桂花糕,用竹叶包着,木香,竹香,还有桂花香,蒸气腾腾。一口烫嘴,它在手中舞蹈,柔软的身躯弹来弹去,像极了那块海绵。
但,从十几岁开始,我就再没见过这样的桂花糕了。
人群极为嘈杂,五马街道,路灯微黄,人影摇曳,灯火间有条小巷,四周都是老屋,裸露在屋外的空调箱被镣铐固定在空中,颤抖着残肢躯架。现在都六点了,学校排练到很晚,这条巷子是回去的必经之路,但这么晚了,我难免有些胆战。
但我还是去了,远离繁华的街道,巷子极为清冷,空调箱的响声和摇摆的电线竟还给它添上了生机。走远了,竟看见一个爷爷,二郎腿、香烟一根,看守着一辆木制推车,白烟气氤氲。诧异,快步走去,“这车里是桂花糕吗?”“是啊,但是不做了。”我伏身掏开蒸笼盖时,一大团白气,暖烘烘的,蒙上脸,眼镜一下子,全都看不见了,只有一股木香,桂花香,竹叶香由然而生。但再闻,就淡了,没有了,眼镜儿恢复了透明。蒸笼内,整齐排列着着横竖十方列桂花糕,那小巧的桂花,星星点点分布在奶白色的糕点上,白气四散,飘飘渺渺,很像刚出浴的孩童,肌肤嬉滑,白白胖胖。
“为什么不做了呢?”我习惯性的掏了十元,十元三块,然后很急切地抓口来一块,还是一样烫手。
“没人买了。”爷爷不爱说话,回答完,便一个人坐着抽烟,吐圈圈,然后看到桌上的十元,瞄了一眼,“不了,拿回去吧。”就没有再说话,
就这样,我捧着一块桂花糕,走出巷子。回首,老爷爷吐出一大口烟,那烟跟白气融为一体,就好像把自己也变成了蒸笼内的桂花糕,放在那里,也没人理会。
桂花糕凉了,我吃了一口,一样软糯,但味儿,淡多了,不浓了,清清淡淡,明明白白。冰冰凉凉。我凝视几块桂花糕良久,心中有点难过。
因为谁知道,是桂花糕的味道淡了,还是我们的味儿淡了呢?
【篇二:桂花糕】
清晨,我打开窗户,迎面而来的是一阵甜润的、清凉的香,我很好奇,是什么竟有如此的香气。
我循着香味走下楼去,在前后院来回地寻找,当我找到这香气的“源头”——桂花树时,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画面:爷爷站在桂花树下,手里拿着一根长竹竿,仰着头在枝桠间捣来捣去,颗颗桂花落下来,跳进木桶里,像遗落人间的小星星,金黄金黄的,还有一些顽皮的,落在爷爷的头发上,肩膀上。爷爷肩膀一抖,它们就乖乖地滑进了木桶里。
我的玩心实在藏不住了,抢来竹竿,用力地捣,可掉下来的不是桂花,而是树叶子,我气鼓鼓地,冲着桂花树喊:“臭桂花!快给我下来!”在一旁的爷爷笑着说:“好了,快把竹竿给我吧。”我只好悻悻地归还。
桂花打下来之后,按照惯例,我们要做桂花糕。以前我总是在一边看着热闹,今年,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妈妈终于答应让我加入搭把手。
我们分工明确,我负责第一道工序:挑花。就是把夹杂在桂花中的一些杂物、脏物挑出来。你还别说,要不是有桂花的香味支持着我,我早就头晕眼花了,这么多的桂花,这么小的颗粒,要一粒一粒检查,真是考验人的耐心和眼力啊。我整整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挑完。
接下来,轮到大人们出手了。首先,妈妈负责清洗桂花,放满一盆清水,将桂花用纱布包起来,放入盆中,轻轻地摇晃几下,把脏东西从纱布里滤出来。然后将纱布平铺,桂花在上面自然风干。这大概需要一两天时间。
桂花完全干透后,妈妈用研磨机把它们磨成粉,拌入糖。下面,就要开始揉面了。这重要的工作是由奶奶和外婆来完成的,她们经验丰富。糯米粉、桂花糖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入水,经过反复地翻、推、抻、揉,大约半个小时左右,面团就成型了。
这时,可以准备塑形上蒸架了。我又玩性大发,捏了几个“另类”:星形的、爱心形的、梅花形的……
要开锅蒸了,为了使桂花糕更香,下面用来蒸的水也是浸泡着桂花的。真期待!终于,经过漫长的等待,桂花糕蒸好了。奶奶一打开锅盖,我就眼疾手快地抄了一块,管他三七二十一,捏起就往嘴里塞。妈呀!舌头都要烫掉了。奶奶笑骂:“馋猴子,急什么?”我只好乖乖等着,等得花儿都谢了时候,桂花糕终于凉下来了。我抓起一个,整个儿塞进嘴,啊!刚一咬开,桂花的清香就从我的舌尖弥漫到我整个口腔,然后沁入我的脾肺之中。一缕清香,一丝微甜,软糯却不黏牙,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桂花糕,嘴里甜,心里更甜!
【篇三:花糕】
夕阳下的桂花罩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淡雅的花瓣,我的思绪也在花香中弥散开来。
撷桂花·氤氳
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中的小院里度过的,犹记得小院中有一株桂树,每至花开时节,整个小院子里都洋溢着馥郁的桂花香。
这时,年幼的我总会着急地喊着外婆摘桂花,做桂花糕。那是外婆最拿手的甜品。轻尝一口,甜蜜会在舌尖漾开,夹杂着点点温情氤氲在空气中。
外婆总是不急不缓地掂个小竹篮,跟着我一起去摘桂花,幼时的我总是边跑边大声喊:“外婆,外婆,快来这里。”“就来,就来,慢点跑,小心磕着。”外婆不紧不慢地应着。桂花树下,我总能找到那一簇簇最大最饱满的白色桂花,蹦着跳着将其撷下。外婆依旧不着急,一朵一朵地精挑细选,搁置竹篮内。摘完桂花,洗净,外婆便给我做最爱的桂花糕,香软、白嫩。
吃着热腾腾的花糕,我知道,外婆的爱也氤氲在这桂花糕浓浓的香气里。
念过往·久违
远洋的航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无法永远停留。
上学后,妈妈把我接到县城读书。我便离开了外婆的小院,离开了那满院的花香。繁重的学业使我无暇顾及其他,回去的次数变得少之又少。早已记不清有多久没见到过外婆,没有闻过那让人回味的桂花香了。
突然有一天,外婆打来电话,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响起:“院子里的桂花又开了,回来吧,我给你做你爱吃的桂花糕……”声音里夹杂着紧张与期待,可外婆却不知道,电话的另一头,早已泪流满面。
品花糕·感动
思念筑成一道线,天涯海角心相连。
那个周末,我推掉了所有事务,和母亲一起回到了乡下。
熟悉的石板路,熟悉的道旁风景,但却不知道故人,是否还能似过往般熟稔……
近了,远远的便望见那一抹身影,可却更沧桑,更佝偻了。我飞奔着跑向外婆,扑进了熟悉的温暖中。外婆慈祥地笑着,想与我寒暄近来的状况,可我却静默无言,只是紧紧地攥着外婆被岁月侵蚀的手。盯着外婆浑浊的双眸,仿佛这一刻,便是永恒。
……
午饭,我一眼便望见餐桌上一道熟悉的身影——花糕。
闻着那久违的花香,尝着那熟悉的味道,任感动的泪水流淌。
那一块小小的花糕,携着缕缕温情拂过心头;驻在心头,永不消散……
【篇四:桂花糕】
“八月风儿正歌唱哎,百年桂树风中笑耶。桂花开放幸福来,金色的蕊儿层层的叶,哎……哎……清香满园心欢畅耶。”听着这首熟悉的歌曲,望着我家门前的桂花树,我心中无比欢畅。
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神秘地问我:“下午想不想吃桂花糕?”我听了十分激动:“想呀,那是我的最爱!桂花糕在哪儿买呀?我们立刻去买……”没等我说完,妈妈摆摆手笑着回答:“你整天就知道吃,我们今天去超市买些原材料,再到我们家门前的桂花树上摘一些新鲜的桂花,自己动手做。”“啊?我喜欢吃,但从来没见过怎样做桂花糕呀,更不会自己去做呀?”“你不尝试,永远都不会做的!”妈妈意味深长地对我讲,我也决心挑战一下自己。
材料准备就绪:清水500克,白砂糖500克,生油10克,板油5克,淀粉10克,水磨糯米粉500克,我采了最香最新鲜的桂花。开始做桂花糕了,只见妈妈先将清水加热,再放入白砂糖,妈妈让我把糖、水按顺时针地搅匀,把糖水烧开,再放入桂花,倒入淀粉、糯米粉再继续按顺时针搅均匀。搅拌要费一些力气,不一会儿,我的胳膊累得抬不起来,脸颊也渗出汗珠,妈妈看到我狼狈的样子摇摇头说:“还需要锻炼呀。”说着接过我手中的筷子继续搅拌。搅拌均匀后,将桂花和米粉揉成一团,最后把米粉团放入桂花糕的模具里隔水蒸30分钟,香甜可口的桂花糕做成了。
起锅后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赶忙塞进嘴里。咬上一口,糯糯的、软软的,满嘴都是桂花的清香。当时的我就觉得,这是人间最美味的糕点。
我和妈妈吃着亲手做的桂花糕,妈妈又给我讲起桂花糕优美的传说!相传,桂湖的桂花是杨升庵从月宫摘来的。一天晚上,杨升庵在书房睡着了,魁星入梦,问杨升庵想不想上月宫折挂,杨升庵说想。于是,魁星命西海龙王载杨升庵飞上月宫摘挂。到了月宫杨升庵看见一座宫殿和一株桂花树,他努力地爬到桂花树上折下桂枝放到书房。后来,杨升庵进了京,考中了状元。到了明朝末年,新都有一个叫刘吉祥的小贩,从状元杨升庵桂花飘香的书斋中得到启示,将鲜桂花收集起来,挤去苦水,用糖蜜浸渍,并与蒸熟的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和,装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
经过了这次体验,我尝到了自己亲手做的桂花糕。今昔,桂花糕将桂香永久留在我的心间……
【篇五:桂花糕】
有一种花儿叫桂花,十里飘香惹人喜爱;有一种情叫祖孙情,血脉相连世代相传。
爷爷和我都喜欢吃桂花糕,奶奶说我铁随爷爷。我却从不这样认为,我会在奶奶说我的时候反驳道,“爷爷抽烟喝酒,我却从来都没做过这些事儿呀。”奶奶总说我是“鬼精灵”,说这个“精灵”劲儿像奶奶。
奶奶经常给我和爷爷做桂花糕。奶奶做的桂花糕香甜软糯,晶莹剔透,像这世上最美丽的琥珀,又像这人间最甜蜜的布丁。每次吃过奶奶做的桂花糕,我就感觉自己像个花精灵,在桂花树间飞舞,飘飘欲仙呀。爷爷总是和我抢着吃奶奶做的桂花糕,所以呀,我就总会向奶奶告状,奶奶就会说,“你这个‘老烟鬼’,总和孩子抢什么,又不是没有你的。”爷爷总是乐呵呵地给我个白眼,然后继续和我抢。因为这,我每次都会把爷爷盘里的桂花糕全都抢到我的碗里来。那场面,现在想起来,我还是会忍俊不禁。
那一年秋天,我要回到爸爸妈妈身边上学了,我舍不得奶奶,更舍不得奶奶做的桂花糕。从此以后,奶奶就经常给我寄桂花糕来。一次,当我打开寄来的桂花糕时,发现包装桂花糕的绳结有些不同。奶奶每次系的绳结是类似一个中国结一样漂亮的结,可是这次的却是一个很普通的蝴蝶结。我没有想那么多,打开包装就开吃了。
我咬了一大口,虽然桂花味儿很浓郁,可是却不是原来我常吃的味儿!我生气地将嘴里的桂花糕吐出来,“爸妈,这桂花糕被掉包了吧?这根本不是奶奶做的桂花糕!味儿不对!”我嚷着。爸妈从房间里走出来,嘱咐我不要吃了,担心有问题。爸爸拿起电话,说要问问奶奶是怎么回事再说。
爸爸放下电话,和我说,奶奶身体不舒服,所以,这次是爷爷做的桂花糕……
“什么?奶奶不舒服吗?”我很担心,想要和爸爸一同回去看看奶奶,可是爸爸却拒绝了。他让我好好学习,不要担心。
时光总是会带走一些东西,即使再不舍。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吃过奶奶做的桂花糕。
今年过年的时候,我们想把爷爷接来一起过年,可是因为疫情原因,爷爷没有来我们家,也没再寄他做的桂花糕来,只是在电话里叮嘱我好好学习,好好中考,等中考之后回去,他再给我做桂花糕。
前几天,我家楼下的面包店里推出了新品种——桂花糕。眼前晶莹剔透的桂花糕如琥珀,像布丁。我站在柜台前许久。我想要的桂花糕,它还会回来吗?我想要的那个与爷爷奶奶共同度过的童年,还会回来吗?
有一种糕叫桂花糕,有一种爱叫不能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