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小学作文 六年级作文 又是艾叶飘香时
又是艾叶飘香时
发布时间: 2025-02-10 08:24
阅读:

【篇一:又是艾叶飘香时】

不知不觉的,夏就来了;不知不觉的,端午悄然而至。鼻中嗅到了一阵沁入心底的雅韵——艾叶那淡淡的芬芳,不张扬的清香,不华丽的淳朴,甘甜中似还裹进几丝苦涩。想起汨罗江畔的屈原,想起人们寄予思念的粽子,美与爱的完美结合——粽子,是这样令人魂牵梦萦!

端午时候,我随父母来到乡下外婆家,还没进外婆家的大门,清香的艾叶与香甜的糯米的味道就早已迎上了!我的嘴角漾起一丝会心的微笑,算是对它们热情的回答。

推开大门,是一番繁忙而又和谐的农家小令:一小缸糯米,几捆艾叶,一张大桌,几双巧手,外婆就张罗着裹粽子喽!

我什么都不会做,但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外婆她们的制作就仿佛也感受到了那份乐趣。

外婆一手托起艾叶,一手又拿来另一片艾叶,麻利地绕成一个圆锥,一片艾叶轻卧一侧,外婆熟练地从米缸中捻出一团糯米,一分为二,把一份调皮的糯米铺于艾叶中,又拿来些豆沙,果脯,轻铺于上,这时,才把另一团糯米盖上,然后轻轻用艾叶包裹。

外婆的动作熟练而娴熟,似在照料一个小宝宝,生怕他雪白的皮肤露出。艾叶虽吧粽肉裹得紧紧的,但我仍能嗅到一阵阵的香气。到了最后,外婆又利索地用绳子把它定型,三下两下,这个粽子就完工了,乖巧的躺在一旁。

静静的,我看着外婆他们手中艾叶的翻飞旋转,看着那一根根丝线的飞舞,那一双双灵巧的手儿,还可真谓是'“宝刀未老”。

一个个粽子在几道工序的中诞生了,就轻轻地,静静地,躺在一侧,微风吹过来,漾起一阵沁人心脾的芬芳。那出炉的粽子,热乎乎,柔嫩嫩的,带着人们对端午的别样情怀,有一番别样的味道。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青青的艾叶与雪白的糯米,这一天下来,外婆收获颇丰。我望着墙上挂着的艾叶,它随风轻轻舞动着,细细品味粽子的甜糯,如梦般,魂牵,端午……

【篇二:粽叶飘香】

2018年6月18日,端午节,下午我到萧报一楼的餐厅来参加小记者的活动——包粽子。

橙子姐姐把我们分成四人一小组,每组有一个家长自愿者教大家怎么样包粽子。我们组的家长志愿者是一位阿姨,只见她拿起两片粽叶,把它们叠合在一起,把尖角一处对折,再在右手边的那个地方折上一个小角,然后撑开,往里面装上红豆糯米,然后再把余下的粽叶覆盖在“大肚”上,然后把它裹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最后折上,再用绳子把它扎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做好了,阿姨说这个是三角粽。我学着阿姨开始做三角粽,可是我连第一步都做不好,只能请教旁边的姐姐,姐姐细心地教我,粽叶角该怎么折,糯米该按得实实的,绳子应该怎么扎,终于我包出了第一个三角粽,虽然它外表并不漂亮。接下来,阿姨又教大家做了四角肉粽,有了前面做三角粽的经验,这下我动作熟练了很多,不一会儿就做出了一个漂亮的肉粽。

接着我乘胜追击,一共做了五个粽子,三个肉粽两个红豆粽,并开开心心地把他们带回家。晚上,妈妈把它们一起烧熟了,闻着满屋子飘着粽子的香味,我觉得这个端午节过得好开啊!

【篇三:米兰飘香】

米兰是我国两广一带的名花,四季常青,开花时香飘数里。

今年孙阿姨去广州出差带回两棵米兰,送我们家一棵。米兰叶子肥厚浓绿,形状近似椭圆形中间还有一道不深不浅的小沟。每一片叶子都闪着生命的光芒。米兰的花儿非常奇特,一串串的像葡萄一样。中间有一根纤细嫩绿的主枝,大约一寸来长。主枝上又分出无数的小枝桠,每个小枝桠上都长了一个个小黄球,像小米粒一样。米兰的名称也许就是这样得来吧!

你可别小看这普通得如米粒一般的花儿,它的香味可浓了。我家窗台上的米兰开花时,远远就能闻到它那浓郁的香味。要是有风,米兰的香味就传得更远了。楼下经过的人都可以闻到米兰那沁人心脾的香味。

米兰不像月季花那样绚丽,不像荷花那样高洁,不像菊花那样多姿,不像牡丹那样华贵。但米兰很是朴实,一点也不娇贵,既能生长在南国的沃野里,也能生长在北方的花盆里。它精心酿制芳香,并把这芳香向四处传播。

生活中最美的,难道只属于那些色彩缤纷、外表堂皇的吗?本质的朴素无华难道不是最美的吗?米兰不正具有这些特点吗?

【篇四:飘香的经典】

经典,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那样的光彩绚丽;她更如一根陈年的沉香,散发着弥久不散的幽香,令人陶醉其中。

朝阳,总是那样柔和,温柔地唤醒沉睡的大地。

曾记得,儿时,妈妈给我买来了《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当我能清晰地大声地背诵这些句子时,我的心被兴奋和激动填得满满的。当听着妈妈给我解释句子的意思时,我总会似懂非懂地点着小脑袋,因为我羡慕那些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哥哥姐姐们。

时光在我身边流淌,但《三字经》却是愈加深刻地烙在我的心上。我仿佛在沉睡中逐渐清醒了起来,让年少懵懂的我逐渐醒悟了起来。真善美的元素也慢慢地向我的心灵渗透。

就这样,我敲开了知识的大门。在这经典的世界里,我闻到了那温馨而又淡淡的书香。

怀着心中的不舍,我告别了幼年,成了翩翩少年。

一路起来,迎接我的有脍炙人口的《唐诗三百首》,还有那儒雅大气的《论语》《孟子》《礼记》……在经典这座知识大山上,我沿着阶梯,一步一个脚印,向上前行。

曾记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给我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美丽如画的春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眼前总会出现恢宏壮丽的瀑布,让我身临其境,让我心灵震撼。飞泻而下的“银河”在诗人李白的心里是那样的雄伟壮观,令人为之赞叹!这不正是大自然那美丽的风姿吗?

更记得“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句句经典,阵阵清香,弥漫心头,愈沉愈香。

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一路经典,一生受益。

面对经典,犹如面对大海。失望痛苦时,拾起海边的一个贝壳,看那海浪的时起时落,一切都会平静、坦然;成功喜悦时,看那日出日落,听那云聚云散,一切都是美好、自然。

阅读经典,犹如行走山间。尽管山路崎岖,但一路花香,一路芬芳;尽管前行艰辛,但一路风景,一路收获。

经典,在时间的长河中,日夜流淌;经典,在人生的路途上,日夜相伴。飘香的经典,因为有你,青春更加美丽。飘香的经典,感谢有你,人生更加精彩!

【篇五:又到艾叶飘香时】

一大清早,邻居曹奶奶给我们送来了新煮的粽子,绿油油的粽叶里飘散出糯米淡淡的馨香,如细细嗅来,其间还杂着红枣的甜腻。多么熟悉的味道啊,我意识到端午节要来了。

每逢特殊的日子,总想把一些想法付诸于文字中。端午时节,自然而然的会勾起我对屈原的缅怀情思,端午节更因为屈原而平添了几许精神和力量,也少不了的抒发一些辟邪祛毒的祈愿与追求。但每一年的想法,也似那一个个粽子一样不断抛出,形状和味道基本一致,自然没有什么新意而言。

不如静下心来,读一读屈原的离骚,以及史记中司马迁笔下的屈原贾生列传。那里站着一个血肉丰满的屈原,一个落魄的诗人,满怀洁癖与自负,面对谗言诽谤表现得愤怒而失落。读这样的文章,如严冬里饮烈酒,暗夜后见日光,壮怀激烈,魂魄欲哭。但又觉得无论什么情况下坚守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有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荣光。

屈原政途上有着意气风发的时光,他孤芳自赏,才华满腹,因为他自己也曾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毫不掩饰的夸赞自己,又不断加强自己的才华,谁听了会舒服呢?谁又不嫉妒呢?而最终遭受小人的排挤与陷害。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死后,渔夫们划起船只,把食物丢进河里,不让鱼龙虾蟹去咬屈大夫的身体。后来为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后来渐渐发展成了粽子。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我的耳边又响起了这首熟悉的童谣,心中也默默念着那位诗人。这样的诗人,因不遮蔽缺点而血肉丰满,因人生落魄而风骨高雅,是坚定理想信念者精神世界的高标,每当纪念他,也是在抚慰自己的心灵,获得了行路最难吾有同伴的安慰与鼓励。

端午时节,我不禁再次整理好心情,怀揣起满心的虔城和庄重,在这一季粽叶飘香之时,又闻那艾草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