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逝去的,回不来】
逝去的时光回不来,像枯萎的玫瑰不能再盛开;逝去的童年回不来,像答应了的事不能反悔;逝去的欢乐回不来,像吃掉的巧克力不能再出现。好怀念儿时的时光,还对五彩的童年眷念,对幼时的欢乐还在留念。
母亲的怀抱是温暖的,每一次哭,总是母亲抱起我,轻声哼唱,哄我;母亲的笑容是恬静的,每一次取好成绩,母亲都会露出甜甜的微笑;母亲的料理是美味的,每一次品尝,总能感受到那一份浓浓的母爱。
现在的我,早已脱离那温暖的怀抱,再怎样跌倒,也学会坚强;现在的我,再也不需要母亲微笑中的鼓励,成绩再怎么优异,也学会谦虚;现在的我,不需要别人的照顾,在爱与被爱之间,我总是被爱的那一个,已学会爱,去呵护、照顾母亲。
怀念着被悉心照顾、呵护中成长的那种感觉。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可以独立自主,却仍惦记着儿时美好的时光。
童年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一段回忆,不知从何说起,只能用文字表达。那时候,我总喜欢和小伙伴一起吹泡泡,在阳光下,看见了七彩的颜色;那时候,我总喜欢给娃娃缝制衣服,做头发,以为手工技艺一流;那时候,我总喜欢玩“跳飞机”,一颗石子是一辆飞机,每一次,都是我最先到达“天空”。
我的童年,是在无限愉悦中度过的。那是的幸福,如白云过隙,已经遁去无踪了。
时间,总是在不经觉中离去。现在的我们都变了,不再像小时候的那样依赖,那样单纯,那样贪玩。我们都懂得独立、理智、乖巧,也学会孝顺父母,团结同学,关爱他人。逝去的光阴,回不来,但正因如此,才令我们变得成熟。
【篇二:逝去的温暖】
春天到了,不知为何这个春天仿佛像个快断气的生灵,曾经的大柳树不再像以前那样,以前的大柳树上长满了欢快的绿芽,那样美丽那样可爱,可是如今呢?只见得一片枯黄,只有几点绿芽勉强的挤了出来。
我疾步冲上自家的楼顶,发现当年奶奶晒东西用的的扁篮子还在那,似乎奶奶当年细致的用手翻着粮食的身影浮现在了眼前,那影子是那样的不近人情,黑乎乎的,随后便化成黑气飞向天空,也许是她累了,不想再辛苦劳作下去;也许是她老了,她的白发落了一地;也许是她去寻早另一个世界了;总而言之她走了。
原本眼中想蹦出几滴热泪,但最终还是被我那坚强抑住了,我走近阳台边缘,万树依旧那样没有生机,似乎都还在深深沉睡当中,不肯醒来,我便想:“花草树木们,你们何时才愿意醒来,难道是想睡过这个春天吗?。此时此刻,我闭上双眼,呼吸着那死了的空气,仿佛有一个声音从远处传了来:“不是我们不想醒,是因为你,你的悲伤,你那苦苦的泪,才得以让我们如此不愿露面!懂吗?
我拖着沉重的脚步下到我的房间躺在床上,我便很快进入梦乡,我梦见我正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阳赋予大地一片生机,绿树成荫,花草无际。几只欢快的小鸟,在白绵绵的小羊羔身上缓缓的掠过,风儿轻轻吹一口气,吹动了疯狂上长的小草,我似乎站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上,一阵阵浪放肆的拍打着我的身体,我继续奔跑,似乎所有的生物都在跟着我跑,小鸟、小牛、小羊、小狗、小马,它们以健壮的脚步随着我的后面自由的跑着,那样快活,就连水中的鱼也在兴奋的顺着河流跑……
一阵凉风将我从梦乡中唤醒过来,我走到田野上,望着这一切,一切还是那样沉寂,也许是我心中还未到舂天罢了,我便叹了一口气,何时我那逝一的温暖才能回到我身边!
【篇三:我的逝去的田野】
在我的童年,有两种难舍难分的情感,其中一个就是对屋后那片田野的热爱。
对于我那封闭式的童年来说,屋后那片田野每一样东西都是“非常之观”。不懂事的我在那里捉过蚯蚓,种过小白菜,甚至捏过泥团,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野餐”。
那时候,我只读四年级,很喜欢与邻家的孩子疯玩,因为我是里面最大的孩子,所以,我成了他们的“头”。而且他们都很听我的话。包括我的堂弟、妹妹在内一共六个孩子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踏进了屋后的那片田野。
所谓野餐只不过是六个孩子七手八脚的一起烤几个红薯罢了。烤红薯并不难,难的是搭架子和生火。那时的我们还太小,一块砖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些重量的,所以我们只好两个人抬一块砖头,待砖码好后,生火的事自然就交给我这个最大的孩子来做了。
而现在,我阅读着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用心感受着作者在清平湾遇到的人和发生的事。可能那些是已经逝去了的吧!因为逝去所以怀念,因为怀念而变得更加遥远!
对于我屋后的那片田野,尽管现在我能轻而易举的搬起两块砖,尽管现在我能轻而易举的把火生起来,但是,我似乎不想拿起象征幼稚的厨具,而屋后的田野也变得十分遥远。
轻柔的微风拂过来,在我耳边悄悄呢喃:你长大了!
是啊,我长大了。
【篇四:莫让春花逝去】
“春日无春”,这是许多失意落魄灵魂眼中的春天。正如他们凄苦的平生,都随着这这样一个个小小的“疏漏”,汇入无边的苦海。
其实春花就在枝头,幸福就在心中。人生中有许多小小的幸福。也许是助人为乐,也许是父母的蜜语,亦或是白霜仍在的石砖旁,看到到一簇阳光可爱的迎春花。这些幸福是难以言表的,是自然的,是生活赐予我们的小小礼物,我们不要丢掉它们。
不要只让春花开在枝头,而要让它们开在我们的心中。化作一束阳光,化作一缕芬芳,亦化成年少的自己,在湛蓝的天空下,在油油的青草上打滚、小憩。人们活在当下,勤学苦读、尔虞我诈,为的是追功逐利,为的是所谓的事业、爱情、权力、金钱等“大幸福”。他们为此少品了一口父母精心准备的茶水;少做了一首清新俊逸的诗篇;少看了一眼自己身处的美好自然;甚至少打了一个“紧要的招呼”。终于,他们从平静与平淡中“挣扎”出来,却又被他们所向往的大幸福所陷。毕竟,能够追求到大幸福的人少之又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他们心中,一定有那一簇枝头上的迎春,让他们在与自己、与命运的对抗中找到自信与动力,从而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终有所成。而那些愤平生不得志的人,只能被呼啸的东风卷入冰冷的大海,消失在冬末春初的大浪淘沙之中。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苏轼历经苦难却仍心不死、志不亡的原因吧!苏轼的朋友可不只有迎春,还有那江上之清风,与那山间之明月,还有那一条永不逝去的长江流水。若是没有这些小小幸福的陪伴与激励,何来“赤壁三绝”的劲歌华章,何来苏轼永垂不朽的千古流芳。
不要让幸福苟且在未来,看一看我们手中的田野。小小幸福的田野上,我们身着素衣,踩着规矩条框组成的小路,抚着一望无际、滚滚摇摆的金麦,注视着优雅南飞孤雁,在苍劲挺拔的雪松下盘桓赋诗。最后,坐在炉火旁,品一口父母的清茶,回味一下心中的幸福,望向天边,再待一个春花盛开的明年。
莫让春花逝去,留一簇小小的幸福,播种在心头的田野。
【篇五:一台老电脑的逝去】
自从人类发明了我——电脑,我就成了人类的宠儿,他们待我如至宝。
记得我刚诞生的时候,所有人都把我当成宝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们对我的敬畏,似乎有点像仆人对主人一般,敬重地向我请教每一个问题,而我呢,只需轻松一算,所有问题轻松搞定。他们仿佛遇到了救世主一般,不停地把我夸赞,“啧啧,电脑这玩意真好,就是比人脑快!”后来,他们不断地改进我的程序,我的功能越来越全面,工作效率也不断地提高,在人们热情的赞美声中,我越来越得意……
就这样,到了二十一世纪。当我的七弟——手机,八弟——平板出世以后,人们对我们家族的依赖越来越强烈,即使是我的五弟——便携式电脑也敌不过他们。我的内心也十分快乐,科技飞速发展,我们这一代也是到了退役的年龄了。可是,屈辱直接将我赶下了历史舞台!
那是一个周五的晚上,小主人正用我查阅资料。我的小主人家境很不好,所以我算是被刚刚“淘汰”到他家的。
小主人正在查询“蓝鲸”的资料,我的大脑也在飞速地运转着。突然,他的QQ对话框弹了出来,小主人便点开了,我本以为小主人不会理睬的,可是没有想到小主人竟然被对话框里的“中奖信息”激动地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我一算就知道这一定是有毒信息,但是我太老了,实在拦截不住接下来的病毒链接了,我内心不禁地紧张起来,多么希望小主人不要点开这些链接啊,多么希望自己能够自动播出八十分贝提示音:“这是病毒链接,勿点开啊!”
但,此时一切都晚了。一瞬间,我听到防火墙的杀声震天,无数的病毒骑着木马向我冲了过来,顷刻之间,厚厚的防火墙化为乌有,这些万恶的病毒迅速占领了我的大脑中枢……我崩溃了!小主人呆呆地坐在我的面前,看着我的屏幕慢慢变成黑色,咽下最后一口气!
后来,我被丢在了一个废品收购站,再也没有人要我了,我带着最后的屈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