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的】
常听人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丽的”,我认为这种论断是片面的。只有在不影响集体及他人利益的情况下,这个命题才能成为真命题。反之,在影响集体及他人利益的情况下,适合自己的不一定是最美丽的,反而可能是最刺眼的。
那么,这个片面的论断是如何得出的呢?先给这个命题设定一个前提:在不影响集体与他人的情况下。人为什么总喜欢去追求所谓的名牌、名车之类无关紧要的带有“名”的事物呢?(名校等有实际用途的除外)我认为很多情况下是个人虚荣心所使。在这些名品牌创立之初,也许是由于它的产品让使用的人更方便、舒适。于是在各自的圈子里提升了影响力,不愿做“薄利多销”的生意,改为“高利营销”,以获得更多的利润。还有一种情况是本来这种品牌用的材料好,成本高,所以定价也高。综上所诉,喜欢买价格高的东西原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的体现。然而经过时间的长期洗刷,高价的东西也可能是能被形式主义侵蚀,被赋予了另外的意思,于是许多人去买高价的东西,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买高价、买名牌成了富有的代名词,而不是美好,舒适,耐用。但人们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意识,他们本质上还是喜欢适合自己的,而不是价格高,看上去有钱的不适合自己的事物,因为人是无法站在别人的身体里用别人的大脑来感知这个世界的。于是人们就提出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的”这样的一个观点。
但是如果在该命题前不加任何条件与情景,这个反而是一种利己主义的体现。不妨用反证法证明之。首先,假设它是正确的。假设“我”喜欢一样不适合该场景,但是适合“我”自己的事物,并使用该物品进入该场景,该场景中的其他人不认为这是最美的,只有“我”一个人坚持自己是最美的,这反而是顽固不化,不守纪律的表现。这样说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可以找“特殊值”进行代入。比如“我”喜欢穿合适自己的黑大衣,而不喜欢不适合自己的校服。但是有一天,“我”穿着黑大衣去上学,坐在教室里,别人身上都是白色的校服,只有“我”一个人穿着黑色的大衣。别人会认同“我”的大衣是最美的吗?当然不会。把场景扩大,比如在操场上做操,齐刷刷的白色中掺杂着“我”一个黑色,分外显眼。被校长看见了,还要加以处分,违反了学生在学校内必须穿校服的规定,全校师生会认为我的大衣是最美的吗?当然不会,在这个场景中我的黑大衣美吗?当然不美。与我之前的假设矛盾,所以假设是错误的。
可以把特殊情境取得再特殊点,是以证明这种是利己主义的错误。当几十个人被困在一座房子里,只有一桶水可以饮用,但这时有一个人想洗澡了,于是把这桶水全部用来给自己洗澡了,其他人的生命就机岌岌可危了。洗澡相对于不洗澡是不是更适合自己?是的,那它是最美的事情吗?当然不是。这桶水是所有人赖以活命的东西,其中一个人拿它用来利己了,这个人在他人的眼里比不洗澡更脏。这又与假设是矛盾的,故又可以证明在所有的情况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的”该命题是错误的。
那再做一个假设,“在利于他人的情况下,不适合自己的不一定是最美好的。”举个例子,就比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他日日夜夜地为人民大众工作,一天只睡几个小时。这种高强度大的工作适合他吗?我认为是非常不适合他的健康的。说实话,一天工作20来个小时,每天如此,连续工作27年,即使身壮如牛的人也受不了。那周总理是最美的吗?我认为是的。无论在他的身前生后,他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爱戴与敬仰,比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所以,在利于他人的前提下,不适合自己的也许会成为最美的。
综上种种情况的分类讨论及所述的所有命题,第一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该命题是假命题,除非添上一定的前提:在不影响集体与他人利益的条件下。这个命题的证明,第一我们不能做一个利己主义者。第二,在利于他人和集体的前提下,不适合自己的也许会是最美的。在该证明的过程中,告诉我们要尽自己的力量去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有一个无私的心。如果能做到这样,那就一定是最美的。
【篇二: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未来的我:
你好!
虽然一直都知道命运会把握在自己手中,却还是按耐不住自己,提笔写了这封信。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只是记忆中的剪影——一个戴着耳机默默在被窝里听歌的女孩。
首先,愿你还是如此的“放荡不羁”,从一开始就没有希望你是个乖乖女,毕竟你是个叛逆的“追风少女”。但你也会被时间与这个社会的不尽人意磨去急躁的性子。可是我们的人生总要冲动,真挚地希望未来的你为什么疯狂一次,不管是一段情,一个人,还是一件事。
亲爱的自己,虽知你是个急性子,但我一向对你的耐心还是持有信任的。你,会对现在的爱好一直坚持下去吗?不管在什么时候想唱就唱,迎着夕阳的余晖坐在钢琴的长椅上,来一首“即兴钢琴曲”。
对了,这里还有一个愿望寄托于你——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样任性的做法才符合有“草莽精神”的你!希望有一次,在贝加尔湖能看见你,背着吉它唱着民谣的背影。
愿你拥有童话般的爱情,在最狼狈的'一天遇见命中注定的他,你爱他,他爱你就够了,他若愿与你一起走,便把浮生寄于他的流年吧!
愿你在风雨年间始终不忘初心,遇到挫折与失败别忘了还有个家,父母的怀抱一直有你一份。在纷扰的大千世界千万要守住属于自己的一方清静,别累着自己。
给你灌了一大碗鸡汤,愿在你人生的道路有点儿意义存在。
未来的自己,不知不觉说了那么多,只愿你——初心不变!
祝岁月无扰,一生久安!
xxx
20xx年xx月xx日
【篇三:写给自己的一封信】
以后的自己:
你好!
我很高兴可以这么做,把信递给未来日子的自己,这样似乎很荒唐,但也别有一番乐趣的呢!
我希望知道有关于你的一切、你的全部,希望这封信你能看到便是我莫大的满足罢。
将来的日子,不知你是否过上了自己满意的生活?过得还好?
我想知道你那时是不是还像现在这般无所事事,手机可有占据了你大部分的时光我希望它不会。因为它可不是一个好东西,不知道害了多少人。望你不像那些人一样吧。
我希望在未来的你能有一番作为。若是平淡安定地生活,那也是再好不过的。
对了,那时我的家人身体还健康?你有多陪他们去散散步?是否谈谈心了?你是不是还像现在这样常与他们拌嘴?家人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希望你能不与他们拌嘴,反而应该多关心他们才是的。
现在的我有些害羞,怕与陌生人交往。以后的你可不能如此,要多交一些朋友,加强人际交往才是。
我如今已经在努力学习了,各方面都有一些提升,尽管不是很大,但对于学习的志向还是有的。我没有过多的想法,我只是想,在未来日子的你,这种志向是否还在指引你向前?你有没有给自己订一个未来目标呢,就像我希望未来有一个安定的生活一样?我认为我们可以为未来的那一个自己努力,成就我们的目标,我想我们的努力会有回报的。你应该也是这么认为的吧?
我相信,我很快就能了解你了。
祝
生活愉快!
倪xx
20xx年12月15日
【篇四:写给自己的一封信】
亲爱的自己:
你好吗?
当你在某一天,在网站里看到这封信,想必你也是一个青春阳光的大男孩了。
你是否还记得,儿时的你曾有个梦想——当个作家。你完成这个梦想了吗?儿时的你觉得,作家真的好伟大。一堆一堆的书,从何而来,就是从一个个默默付出的作家手中来的。作家们用自己的一生写出一本本的书,让一朵朵祖国的花儿从中收益,学到知识,将来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贡献。
他们其实也是在默默奉献,把自己的知识通过一本本的书传递给更多的人。自己的一生可能不富裕,可是他们却把更多精神上的富裕奉献给了无数的人,换来了更多人的富裕,为祖国换来了人才。那叫一个伟大。
如果你还没完成这个伟大的梦想的`话,那我恳求你,尽快完成吧!你不要在乎大人们说的“作家很难赚钱的,你想饿死吗?”之类的话,做自己想做的,那才是最重要的。对吗?未来的我,加油吧!
此致
敬礼!
xx
20xx年12月15日
【篇五:军训日记我战胜了自己】
慵懒的暑期生活早已远去,我们这群新晋大二的"小咸肉们"在学校的军训中已经煎熬过了五天。
注意!齐步走...回想这五天难忘的军训记忆,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每天从早到晚站在绿荫荫的操场上,反复地做着几个相同的军姿。教官严厉的督促我们,不允许我们犯下低级的错误,赏罚齐下,让我们如芒在背,直到我们能够正确整齐地做出一套完整的军姿,大声整齐地喊出口号,教官才会露出满意的表情。等当一声哨响,宣布休息时,同学们仿佛久旱逢甘霖,一个个都坐倒在地,原地休息。
虽然累,但我们依然在微笑!晚上回到寝室,躺在床上时,感到全身没有一处不是酸痛。难道军训带给我们的就只有挥之不去的梦魇般的酸痛吗?不是的,每天昂首挺胸地立正让我的背重新挺拔;每句撕声力竭的呐喊让我身心感到舒畅;每步整齐有力的.步伐让我走路更加端正。
夜晚互相帮助按摩军训的时光,有酸楚亦有收获。反省错误,总结经验,自己将会受益匪浅。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样,“过硬本领靠苦练越练人越强。莫要害怕苦和累洪炉出好钢。”其实这些苦在人生中并不算什么,身体上的酸痛要不了几天就会淡去,而精神上的烙印才会陪伴你我一生。
烈日下“炼钢”的我们军训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们应当时刻告诫自己做正确的事,走正确的路,将自己认为是对的进行到底,坚持就是胜利。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当与他人聊起军训时,我会自豪告诉他们我尝试过,努力过,坚持过。军训的日子俨然还剩四天,突然有些舍不得,因为我在艰难的军训中找回真正的自我,看清自己的人生。青春正好,荒废什么也不能荒废我美好的热情,因为青春ING!!
这个夏天因为有你而不同,谢谢你——军训!
【篇六:适合自己才是自己的】
临碑者的过分拘泥刻凿剥蚀外表的形态,会误解作品本来风味,不求表面的形态,一任自然,追求内在的神韵才能有好的作品。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一个临碑者,都在刻凿着自己的人生之路,追求本心,不拘泥于外在,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之路变得独特,才能完成一个满意的人生答卷。
在成为一个合格的临碑者路上,我迷茫过,无助过,但我坚定自己的信念,努力的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刻凿着。
我是一名理科生,哦,不,准确的说曾经是一位理科生。
高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中间面临着许多抉择,选择多了,目标也会变得模糊。
高一学习是适应的阶段,对许多新事物都充满着期待,高二是学习的方向确定,面临选科,面临着今后人生的选择。
高二的我在面临选科的时候,我坚定的选择了理科,在大家的印象中理科是风光的,理科以后就是机会广,当一名理科生是风光的,我也不例外,在纸上勾选了理科的选项。不久后分到了新的班集体,我发现里面大多数都是男生,只有少数的是女生,我挠了挠头。我心想,理科多好呀,就是机会广,出路多,怎么都没有女生选呢,在之后的学习中我发现了答案。
我坐在教室里听着物理化学老师的讲课,仿佛在听天书一样,连最基础的公式都很难背上。与我学习的内容很不同,当初自信满满的我变得担忧起来,重新思考了自己选择。
当时只是注重别人的眼光,而选择了理科,自己好像没有认真问过自己是否喜欢这门功课。我坐在压抑的教室中思考了三天,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转班,我又重新选择了文科,我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思维思考能力较弱对于理科的公式几何很难懂,但我对背诵方面有天赋。
如果没有之前对自己的反思,没有重新的抉择,我不会像现在这样,悠然的读着名著小说。学习文科,是多么惬意啊!
切勿只关注表面形态。追求内在,本源才能使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临碑者,人生之路才会变得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