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高中作文 高一作文 摒弃偏见
摒弃偏见
发布时间: 2025-02-12 20:03
阅读:

【篇一:摒弃偏见】

如果是一个人在家,我肯定不会去看《十二公民》这部电影。就电影的取材──对于“‘富二代是否杀害亲生父亲’一场的讨论”而言,并没有现在那些关于情仇爱恨的电影那么吸引我,演员也不是什么高颜值的小鲜肉。以我会先入为主的想──《十二公民》应该是一部无聊的电影,我对它应该很难产生兴趣。这是一种不知不觉间产生的偏见。

因为到正式接触这部电影,步步深入时,我才发现《十二公民》并非我想象的如此。

电影讲的是某大学针对时下热点——富二代杀死亲生父亲的案件,来开展模拟法庭,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然后再请12个人针对这场模拟官司来对富二代进行“有罪”或“无罪”的投票。对于这个案件,人们都是一边倒的认为富二代就是杀人凶手。因为人证、物证俱在呀!而且富二代曾与其生父有过多次争吵,也曾扬言“我要杀了你”,所以当8号公民投“无罪”时,其他11人都惊呆了。之后,8号又一步一步的对证据和证人的证词提出合理的怀疑,其间固然与许多人有过多次争吵,也多次被质疑,但他始终坚持投“无罪”。当然,最后的结局也证实了富二代确实是无罪的。

说实话,我在看电影的时候,确实没有想到结局会是如此的“单纯”。在电影开头8号刚出场时,我就觉得8号不简单,我把这种感觉归功于经验的直觉,毕竟看多了也就能猜到后面的剧情。而且他一直在强调“咱们就讨论讨论”但表情大多都是严肃的。他说“:在你举手投‘有罪’时,那个孩子就已经死了,在你的心里,他死了。”而在他拿出一把与杀人凶器一模一样、又非常罕见的刀时,更让我觉得他是有备而来。奇怪了,反正我是不觉得一个陌生人会为了一个所有人都认为是凶手的富二代努力,毕竟当下情形对富二代十分的不利。于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在我脑海中呈现。8号跟富二代有关系吗?他是不是凶手?他额头上的伤口又代表了什么?又或是他跟凶手有什么关系?而他在与人争辩中异于常人的隐忍,又说明了什么?好吧,看到结局的我是惊讶的,8号仅仅只是一个检察官,最后也没有什么巨大的阴谋,整件事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复杂。嗯,请原谅我,我并不是不相信正义,我只是没有想过“事实”的正义、“社会”的正义。而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偏见,使得明明是意料之中的结果,在我这却成了不可思议。

就像在电影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富二代是凶手。为什么?因为他是富二代呀,是“目无尊长、不学无术、花天酒地”的富二代呀!他有蹲过大牢的生父,口碑不好的养父,俩父亲又都是“外地人”,再加上证人是楼下孤苦伶仃的可怜老人和住在对面的与富二代不熟识的女子,人们便偏见的认为富二代就是凶手,却忽略了那漏洞百出的证词。还有电影中的5号公民,曾被冤枉入狱,虽然他什么也没做,但一年半后出狱,却遭众人指指点点,人们偏见的认为蹲过大牢的人就不是什么好人。还有10号,一直歧视外地人,只因曾有几个外地人干过坏事。

像这种对事对人都持有偏见态度的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偏见,本质上源于人们的劣根性。人们是愿意相信美好的。但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失望的次数多了,渐渐地,我们就不愿再去相信美好了。所以我们开始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一切。用恶意揣测、用曾经衡量、用道德判罪,却又不觉偏见。最后往往冤枉了无辜人,也不觉得自己有错。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群众呀,是“无辜的群众”呀,错是永远也不在群众的。可,若群众无辜,那谁又有罪,是受害者吗?

确实,我们无法给群众定罪。可是,假如,你就是那个被冤枉的人呢?在你经历本不属于你的苦难和群众的舆论后,突然有个人告诉你“对不起,弄错人”时,你会选择原谅因为偏见而伤害过你的群众吗?你会认为他们无辜吗?平心而论,我不愿意。为什么我要为你们的错误买单?这对我来说公平吗?难道你们无辜,我就不无辜吗?如果你也无法选择原谅,那么,就请不要再坚持自己的偏见了吧!毕竟,如今被偏见伤害过的人已经太多了。相信大家也一定不希望地球的未来,将由一群犯错却不自知、以偏见处事的人来统治吧!

或许,再开口之前,我们可以多一点思考,在错误面前,不要老想着撇清自己。摈弃偏见,才能透过生活的雾霾,迎来真相的红日。

【篇二:品《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一本誉满全球的世界名著,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我无法否认这部著作是书中的极品,虽然创作于一个世纪前,但经久不衰,源远流长。

我爱透了这本小说。当我阅读了这本书的第一页,我就无法释卷。清晰地记得,它开头的第一句是这样写的:“一个家财万贯的单身汉,必定需要一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就像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一样,它一经被作者写出,后面的内容便顺畅无阻,既有规律,又条理清晰,

当读到那些笔调轻松诙谐,反话正说,幽默嘲讽的句子时,仿佛心底平静得湖面蓦然被一滴水打破了那份清幽,那负责传递快乐情绪的神经立刻活跃起来。特别是达西第一次邀请伊丽莎白跳舞的场面。当卢卡斯爵士拉起伊丽莎白的手,要递给达西时,尽管两人都惊讶万分,但那时达西已对伊丽莎白产生了好感,而伊丽莎白却已下定决心即使达西邀请也不会跟他跳舞,于是,伊丽莎白机智而委婉地拒绝了:“爵士大人,我确实一点儿也不想跳舞,我恳求你不要以为我到这边来时为了寻求一个舞伴的。”读到这里,我忍俊不禁。只要一想到达西受挫的尴尬而装作不在意的模样,我就打从心底里高兴,谁叫达西那样傲慢!

说到更令人抿嘴大笑的场面,贝内特一家在内瑟菲尔德花园参加舞会的场面可是其中最精彩的一场:“伊丽莎白觉得,她家里的人好象约定今晚在这儿尽量出丑,如果不是那样约好的话,那他们扮演各自的角色就不可来得这样来劲,这样成功。”她妈妈响亮地向卢卡斯夫人娓娓道来简与宾利结婚的好处,她第三个妹妹和她表哥当众唱歌……全是丢脸的事,这不仅使伊丽莎白蒙羞,还会令达西更看不起她的家人。要是我市伊丽莎白,我一定会找个地方躲起来,不让自己目睹这些丑事的发生,好让自己的良心好过些,或不想受到别人白眼的灼伤。但伊丽莎白没那样做,她表面软弱却胆识过人,她直面所有的人,不畏贵族的白眼。读到这里,我对伊丽莎白肃然起敬,几乎要把她封为我的偶像。

感觉的东西总是与现实相背离的。事实上“达西出身名门,家财万贯,举止优雅,身材魁梧,风度”,也是个很讨人喜欢的人,但他自视门庭高贵,目中无人,可他有权骄傲,几乎所有人都这么认为的。这样一位男子很受少女们的喜欢,除了伊丽莎白,越看到这里,我越希望他们能快些发现彼此的优点。最后,他们终于冰释前嫌,喜结良缘,我的心不禁为之狂欢。

书中还描写了其他三桩婚事:简和宾利幸福美满的婚姻,柯林斯和卢卡斯的空壳婚姻,莉迪娅与军官威克姆的不幸婚姻。四桩婚姻虽然错综复杂,但付出真心的人都得到了幸福,获得了美满的婚姻。这就告诫我们对待人和事要用心去对待。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书也不会有看不完的一天。当我看完了这本举世之作时,各种深刻的画面仍浮现在脑海里。即使不舍得,但也无法使故事一直延续下去。

终于,我放下了这本书,把它放在我的小小的书架里,放在我的思绪里……

【篇三:致敬经典摒弃凡俗】

武侠世界玄幻至极,风起云涌,一代人的记忆,一个让人无法忘怀的时代经典,东方武侠由金庸先生展开,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一环套一环缔造了整个东方武侠世界。致敬难以忘怀的经典,摒弃世风日下的凡俗。

我没有郭靖的绝世武功,没有他为国为民的绝世豪情;我不似令狐冲孤胆游侠,没有他茕茕孑立的超世情怀;我没有乔峰的义薄云天,重情重义的广阔情怀。我有的只是对他们的记忆,和对他们故事的反复琢磨,仅此而已。印象最深的就是金庸先生三部大作《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这三部力作缔造了我们心中的武侠经典。金庸先生书中每一个名词都是经典,并且有迹可寻。反观当下部分网络写手,小说写的虚无缥缈,素材大多都靠想象,故事情节全靠吹嘘。空中楼阁般虽然看着光鲜亮丽,但实则不堪一击,根基全无,一旦与经典相遇,必定土崩瓦解溃之千里。

著名美国科幻漫画家斯坦李,与我国金庸大侠大致相同。众神世界看似美好实则危险至极,充满了惊涛骇浪,雷神就此应运而生;人类世界看似和平实则战争不断,死伤无数,更有外星生命对生命虎视眈眈,以凡人之力比肩神力,他就是钢铁侠。斯坦李先生将漫画改编成电影,使漫威在十年内在全球的收益高达237。9亿美元,无人能敌,成为一代人心中永远的漫威。任何名家的成功都是需要不断积累奋进的,斯坦李先生的作品能风靡全球亦是如此。因此经典的形成要结合点滴与跨世纪的远虑,才可能形成一代一辈人的记忆。

网络写手的成败在于自身,多数作家的成功源于他们对自身知识基础的建设,塑造一部经典所要耗费的不懈精力,是许多网络写手所无法匹及的。

经典之书回味无穷,大家风范引人入胜,一个个经典的落成,一个个风范的养成,无一不为网络写手塑造模范,向经典致敬!

【篇四:摒弃功利,追求心灵的富足】

近年来,人们开始带着功利性的目的阅读学习古代文学文化。成人带着“读了它有什么好处”的疑惑阅读,学生带着“考试可能会考”的想法学习。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正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屑与亵渎,而追求心灵的富足才该是我们学习古文化的最终目的。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学瑰宝。有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论语》,积极入世的《孟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老子》,“爱人若爱身”的《墨子》……无论是修身养性,还是为人处世,都能让我们有所收获,受益匪浅。但如今,面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样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带着功利性心理学习的学生们首先想到“使动用法”“判断句”“句子翻译”这些流于表面的东西。再深刻一点呢?这句曾鼓舞万千寒门学子追求正义和浩然之气的名言,竟不能在他们心中泛起半点波澜,思绪再次涌动,也不能让他们有所启示。

时代的高速发展,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让人们开始麻木追求功用,但心灵却日渐枯竭起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快餐式阅读,一条条夺人眼球的爆炸性新闻不绝于耳。尽管自己从网络上获取了不少知识却仍觉得自己脑袋空空,腹中无墨;空暇时去再多的社交场所娱乐仍不能阻止自己的思绪早已从脑袋中飞走。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只是静静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好好读一读古文学,你会体会这其中带给自己激励人心的力量,用儒家的积极进取,道家的清静无为,墨家的兼爱非攻等等使自己的的心灵得到慰藉,使自己纯粹正派的思想充溢于天地之间。

“腹有诗书气自华”,带着功用思想看待古文化的人,也定是没有文化修养底蕴的人。纵有再好的皮相,也只能让人在谈吐中一眼看穿他的道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古文化装裱自己,哪里比得上使自己拥有古典气质?像那些功利阅读的学生一样,只学习考试有用的关于古文化的东西,但学到的只是皮毛,其灵魂精髓却无法得到领悟,没有对古文化的深刻领悟,如何传承和发展这些文化瑰宝,如何使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文化修养极佳的人?唯有不带功利之心,不带既定目标,认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才能使自己浸养在文化的氛围之中。

唯有抛开功用之心,感悟传统文化,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富足起来,成为一个由里及外散发文化气质的人,才能使人们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保持自己正义之气、善良之心,才能使喧闹的社会中多些安宁静谧的天地,才能使人们不断追求真善美,才能不断影响社会价值回到正确的位置,从而使整个社会都成为充满心灵富足,思想超脱,拥有浩然正气,高尚文化修养的人们的社会。

古文化带给人们积极的力量正在式微,更需要人们摒弃功利,纯粹追求心灵的富足和愉悦。挖就古文化精神的力量。

【篇五:摒弃偏见,反躬自省】

一妇人总是看见邻居太太的衣服怎么都洗不干净,她在抱怨许久后终于被明智的朋友告知那是自己家窗户上的垢迹,于是这小污点被无限放大,在人生中开出一朵深邃且动人的哲理之花。

这妇人的评论充斥着偏见,就好比阅读一本名著,读者只看到由印刷时的失误孕育的一个错别字,且因此小题大做,认为是著者的无能之举。这是最容易被感染的顽疾——傲慢,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愚拙,然究其本质,都是不能认清自我。

巴尔扎克曾言:“傲慢是一种得不到支持的尊严。”这句话用来形容简·奥斯汀笔下的最初的达西,我认为是恰到好处的。他身世显赫,威名远播,他身边的空气中都弥漫着他与生俱来的清淡与高傲。他心心念念的女孩伊丽莎白却听信威克姆的鬼话,凭一面之词认为达西傲慢无礼。幸运的是,他们像两粒尘土,在周围清风的抚弄下,被阴差阳错的时间碾压的愈发的近了,逐渐了解了对方,了解了自己,最终结为连理。人总有或多或少的瑕疵,但只要愿意,虽说金无足赤,仍可被镂刻成价值连城、闪耀如星辰的瑰宝。

自知的人心中有一片碧蓝的海,洗涤自己,承载他人。他不因听到恭维的话而堆砌一脸得意的笑,也不因无聊人的指手画脚而禁锢了自己。他自有一份悠然人世。若非如此,便只言“凄风,苦雨,昏天,暗地。”

不仅是国外名著,中国古圣先贤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故事中未擦净窗子的妇人,怕是很少甚至从不“三省吾身”吧,又怎能不溺于抱怨与偏见呢?

自知的人,心中有一把严肃冷峻的戒尺,时刻鞭策着他,要求他认真,催他努力,逼他对自己严格。他便在时光流转中,伫立于常人可望不可即的高度之上,俯瞰人间,挥亳大气。世人将铭记他的伟岸,也必将铭记他的虚怀若谷。

历史也清清楚楚的记载着那些不能认清自己的人。《孟子》有云:“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面对梁惠王的发问,用古希腊的特尔斐神殿镌刻的一句铭文来回答,我认为再好不过:“人啊,认识你自己。”看得见别人的短处,看不见自己的短处,梁惠王如此,诸多世人也如此。固然认识自己的优点很容易也很重要,但放眼名垂千古的伟人,都无一例外的对自己的缺点并不讳莫如深。这便是自省拥有的,如万丈深渊又如巍峨高山的磅礴力量。

自知的人心中有一片宁静的湖泊,让他懂得思考,让他学会处变不惊。他如同湖中的一粒晶莹,他的沉稳让世人拍手称绝,他浑身闪耀着痛彻的金光,像光明之子般澄澈且神圣。

在一绺如栀子花般的钟聲音中,朦胧的雾霭轻悄的散开。我看到花底深处的一条小径,终点是毫无一丝傲慢毫无一丝偏见的世界。来吧朋友,我们一同踏上。别怕路上恼人的荆棘,别管路旁水晶般的碎玻璃,毕竟这条路,名叫自省,名叫成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