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爱在我们身边】
踮起脚尖,就能更接近天空,更接近幸福……
——题记
我不要你的施舍
你无法想象,世界上还有比你更可怜的人。
那天,我和朋友结伴去买工具书。阳光明媚,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好舒服。我们一路边说边笑,“欢,你除了买工具书,还想买什么呀?”“啊……我也不知道。”“嘻嘻,我还要买一大团棉花糖解解馋。”“你就知道贪吃。”啊,手里攥着一百多元的感觉就是不一样。阳光下,留下我们一蹦一跳的快乐身影。
忽然我们看到前方一群人围着一个小屋。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我们也凑了上去。一眼望去,那里面又阴又暗,一股臭气熏入鼻腔。我看到小屋的角落里坐着一个人,他浑身破破烂烂,几片碎布有气无力地耷拉在膝盖上,蓬乱的头发上蒙着一层厚厚的尘土,颧骨山崖般凸出来,脸颊水坑一样陷进去,暗淡无光的眼珠掉进了又大又深的井口似的眼眶中,几滴浑浊的泪还残留在眼角。周围的人对他指指点点,我的心仿佛被什么刺痛了,若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能沦落到这种地步吗?我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钱,再抬头看了看眼前这个可怜的人。心里仿佛有个声音在说:“你看人家都那么可怜了,你怎能坐视不管。”我刚想上前,欢拉住了我:“你不买书了,别太无私了,快走吧,别看了。”我刚想走,但觉得有些残忍,我抛下欢,来到这位可怜人面前。“拿着这个钱,买点东西吃。”“我不要你可怜的施舍。”我的心被重重撞了一下,“不,这不是施舍,你要还的,拿着它吃饱饭,好好做事。”只见他咧开没牙的嘴笑了。最后书也没买成,空着手回了家,而他的笑容却不时地在我心中浮现……
爱,在我们身边。哪怕,只是举手之劳。
素未谋面人的问候
这几天,雷公电母时常光顾,还有风婆婆的参与,让这几天的天气变得十分湿热,本来皮肤就不好的我得了湿疹,痒的难受,浑身起满了密密麻麻的疙瘩。去了好几次医院,也不见好。所以这几天我出门都要穿着长袖,怕吓到别人。你可以想像我的难受,但绝对无法体会。幸运的是,昨天我在家写作业,手机突然响了,那个久违的号码又映入了我的眼帘:“姐,好吗?”我欣喜若狂,终于有人注意到我的存在了:“还行,这几天得了湿疹,痒死了。”“啊,妹心疼死了。”“没事我快好了。”“你要多多洗澡,多多晒太阳,勤换衣服……”“这几天你怎么样?”那边却是一片省略号。其实我与她素不相识,只是一次我打错电话号码认识的,我甚至连她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但她的关心却给我烦躁不安的内心带来一些清凉,让我倍感舒畅。
爱,在我们身边,哪怕是素未谋面人的一声问候……
爱,在我们身边。爱是不竭的泉水,灌溉着干涸的心田;爱是夜空的歌谣,温暖着孤寂的心灵;爱是温暖的阳光,照亮角落的黑暗;爱是点燃热情的火烛,刹那间在对方的心中定格,成为一种珍藏。
爱,其实很简单。只要踮起脚尖,伸出双手,就能更接近天空,接近幸福……
【篇二:美在我们身边】
雨悄然无声的来了,在水泥地上、楼顶上、雨伞上、车顶上都有他的足迹。“滴答、滴答……”好像永远都不会停止。
打着雨伞走出学校的大门,环顾四周,见不着爸爸妈妈的身影。我心里有点儿沮丧,走在路上,看见大大小小的水洼,仿佛照应出了我灰蒙蒙的脸。
一眼望去,对面来了一辆公交车,公交车上挤满了人。我把雨伞收起来。伞上的露珠滴在车上。我握着把手,看见了学生、工人和老年人。公交车永远弥漫着一股不知何处来的闷热。
此时,我的心情的烦躁的。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空闲的位子,他们都转过头去,示意我坐下吧。我明白了他们的意思,高兴的坐下了。静静地想一想,真不应该,他们还都站着,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啊!岂能不顾他人而自私自利?到这里,我愧疚的低下了头。
公交车猛然停住了,车门敞开,上来一位面色苍白,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怎么说我也是有着中国梦的人,怎能如此而不“出手相救”,我要发扬少先队的意志,让我内心深处的“美”迸发出来。
于是我对她说:“我不久就要到站了,请您坐吧。”当时我还有点羞涩。看见老奶奶慈祥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没事的,孩子坐吧。”听到这句话,我的意志更加坚定,“不,您坐,我站着!”老奶奶终于坐下了……
下车了,我昂首阔步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眼前一片清新。
【篇三:文明在我们身边】
文明,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花。它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有了文明,人与人之间才相处得幸福、融洽。因为有了文明,这个社会才变得井井有条。
有人问: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不随手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破坏公物,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等。这就是文明。不说脏话,会使用礼貌用语,这更是文明。文明是无处不在的。
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我和妈妈兴致勃勃的提着刚买的蔬菜和水果,坐着妈妈的电动车赶往回家的路上。刚过了城关派出所,迎面驶过来一辆白壳轿车,速度也不慢。接着,又从另一条道子里窜出来一辆载人摩托车,这让本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加狭窄、拥挤。妈妈为了给这两辆车同时让道,被挤到了路边。我顿时紧张起来,突然,“啪!”的一声,我和妈妈连人带车摔倒在了泥水潭里,弄得满身都是污水和泥巴。风刮得更猛了,雨下得更大了,来来往往路过的车和人都只是漠然地看看我们,就走开了。我原以为他们是来把我们扶起的,可没想到的是:他们每个人都只是冷漠地瞟了我们一眼,然后加快了步伐,走远了。
此刻,我感到我们是多么的无助,红彤彤的苹果滚了一地,新鲜的鸡蛋摔得稀烂……我们被压在电动车下,无法动弹。这场景,狼狈极了!
绝望之时,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停在了我们身边,一位阿姨丢下了手中的雨伞,冒着大雨,顶着寒风,向我们伸出了温暖的双手。阿姨把电动车扶起来,再把我们从泥水潭里拉出来,我仔细打量着她,一张黑瘦的脸上布满了慈祥的笑容。“孩子,摔疼了没有?要不要紧?”我眼里的泪水涌了出来,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多半应该是被阿姨助人为乐的举动感动的吧!
那些开着豪车的老板、穿金戴银的阿姨与这位淳朴又善良的阿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穷困潦倒,却有着高尚的品质,她做着低微的工作,却让我对文明一词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
让我们携手从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共创和谐家园、文明城市!做一个举止端庄,乐于助人的文明人!
【篇四:我们身边的龙文化800字】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中华上下五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
龙,本是不存在的、神秘的。在古人心目中,即使显现了也见首不见尾,或只见到只鳞片爪。而龙的出现,是天下太平的征兆,所以龙被人们视为天下间最大的吉祥物。本不存在的龙,却被传承数千年,是因为从中国龙的形象中蕴涵着我们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四大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互助体现;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中国龙文化,流传至今,也正是因为这四大观念。它不随时代变迁而退却,相反,它随新时代进步而更加深厚伟大!
前几日和酷爱茶道的爸爸去了茶城,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金色的龙,栩栩如生。爸爸说,中国最伟大的就是龙和茶。
龙的文化贯通古今。早在古代人们就将龙奉为至高无上的圣物,历代君主也将自己视为真龙天子,也正是因为人们心中有龙,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中国才有了几千年的的历史;在抗日战争时期,统治者的昏庸腐败,外国列强的侵略迫害,使中华民族陷入重重磨难。可是中国却没有倒下,而是成为了如今繁荣富强的中国。是什么使中国经受住了暴风雨的洗涤,是什么使中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的心中有团结,有勇气,有尊严,有信念。谈起龙,在我的脑海里便回绕起“龙的传人”这首歌,“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就叫中国,古龙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热血沸腾,内心荣升出一种骄傲自豪感,我是中国人!即使走在世界某个角落,我也会挺直腰板,因为我是东方那个屹立不倒的雄狮的传人。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我更加坚定信心,中国需要我们的努力。
寻找身边的龙文化,在我看来不必追寻。回头一看,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是龙文化的传承脉,因为我们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