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听着这首熟悉的老歌,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美丽壮观的海景图。
我的家乡宁波是一座著名的海滨城市,大海是我儿时的摇篮。每逢假期,我都会去海边看看。在那里,我可以无忧无虑地吹着略带咸味的海风,看着洁白的海鸟掠过海面;我可以任性地当一回大海的女儿,在沙滩上捡贝壳、堆城堡、捉螃蟹,那种快乐与满足是我最难忘的记忆。
大海不仅带给了我快乐,也赋予了我梦想。以前,我喜欢坐着大大小小的船,航行在浩瀚的海面上;如今,我参加了学校的海模社团,可以跟着老师做各种各样的模型船。尽管从“坐”到“做”,快乐从未改变,但难度系数可是增加了不少。就说上周的社团课吧!我一走进教室,就发现讲台上摆着模型——杭州号!它是那样精致、美观,任谁见了都迈不开步子,不由自主地细细打量。当老师说杭州号可以放到大海里的时候,我暗自为自己加油鼓劲:我一定要好好完成杭州号,亲手将它放到大海里去!整节课,我一直认真地听老师讲解,生怕漏过任何一个环节。开始动手操作了,502胶粘满了我的双手,没有说明书的我毫无头绪。但是有一股力量无形地支撑着我,拼装了很久,我终于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完成了这艘属于我的“梦想之舟”。同学们纷纷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一想到它将在大海中开始它的航程,我顿时兴奋不已。我知道:从我把它放到大海中的那刻起,它将面对许多风风雨雨,但我相信,它会和它的主人一样,勇敢而执着,朝着梦想的方向不断前行。
大诗人李白曾写下经典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想:它能让每一个有梦想的人的心中,燃起热烈的希望。以后,我要设计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船,让波澜壮阔的海面上白帆点点,百舸争流。
【篇二:《观沧海》扩写】
一众人随曹操一起花费数个小时终于登上了碣石山,刚登上山顶曹操一众人就被那位于山边的波涛汹涌的沧海所吸引。
曹操极目远眺,他看到了那翻来覆去且永不停息的大海不禁感慨万分。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浪儿好像看见了曹操众人脸上喜愉的表情,个个都急展示着自己的激情的一面。而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有几座青山耸立着。他们也看见曹操众人,就连一向沉着、冷静的他们也和风一起为他们鼓掌。
在那几座青山上,有很多棵又高又粗的树,他们的手左右摇摆着,好像最忠诚听众,而那些没有树高的花花草草们也都踮着脚望向远方忽然间,刮来了一阵秋风,浪变大了,也更凉爽了。突然一个大浪从远处飞快地向岸边“飞”来,“轰”的一声巨响他撞上了悬崖。曹操发呆良久——他看住迷了。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太阳沉入远处的海平线,天边的月色浮现一钩身影,仿佛日月围绕大海在运转。曹操手下人看他如此沉迷这宏大的景象,也没办法了,就叫部队安营扎寨了。
夜黑了,天上的银河璀璨闪烁,天海交接,这一切是多么明亮美丽,但在海水里竟有一条一样的银河在微微晃动,仿佛这银河也便是从海水中升起一样。好像这一切都是围绕着曹操发生的,他又想到了他一统江山的理想,他冲天大笑三声,心情大好便转身挥笔写下了《观沧海》。
【篇三:《观沧海》扩写】
一步步登上大路最东端的褐石山顶,眼前的视野突然宽阔起来,海浪在脚下翻滚,海风在耳边呼啸。那姿态仿佛在我的脚下匍匐,那声音仿佛在我耳边哀求。
海浪翻滚着,前进着,宛若一只不可一世的军队,将一切挡在眼前的阻碍顷刻间瓦解。近处的礁石和远处的山岛星星点点的耸立在海上,显得那么渺小而又弱不禁风。
山上所以近深秋,但树林仍然青翠,百花百草仍然丰美,茂密。
突然一阵秋风吹过,海浪随着秋风涌动起来。萧瑟的秋风和着冰凉的海水,无不使人感动无限的哀伤。
大海是多么宽广啊!天边的日月都在大海上日复一日的轮回交替。那海包藏着日月,也包藏着万物。
大海是多么宽广啊!那满天的繁星都从大海里升起,又落入大海里。那海包藏着繁星野炮藏着九天。
今天实在是太幸运了,能够无意在褐石山上看到如此美妙的景象。苍茫的东海好像我一样,能够包揽天下万物。我要以大海来咏颂我的理想。
【篇四:南风过沧海】
时光代序,光阴匆匆。
她依旧在等待,守着湘西的山与水,天与船,等待那个俊逸洒脱的人归来。
——题记•《边城》有感
年少时读书,便喜欢沈从文,喜欢他笔下烟云弥漫的湘西,喜欢那些似乎可以挤出水的青春和朴素得发不出声音的爱恋。喜欢《边城》,一条小船将一个女子的生命从纯真的此案摆渡到彼岸未知而复杂的世界。
翠翠正如她的名字一般,是一个纯粹的孩子,也会有恐慌嗔怪,也会有言笑晏晏。那是属于她的,亦是整个湘西茶峒的清与翠,不带一丝污浊,放眼望去,人景皆为天赐。
可是,流光奔逝得太快,从不等待笨拙的选择,只是稍稍耽搁,就惊觉已被它抛下了太远。翠翠是这样,天保、傩送又何尝不是如此?一场单纯朴素的爱恋,翠翠不说也不清楚,天保、傩送不说却十分清楚。两人唱山歌,是他们第一次明确表达对翠翠的喜欢,只是后者仍不知情。
于是,便这样的错过,最终无法回头。
在小说的结尾写着:“他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可这个“明天”又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呢?有人说希望傩送回来,与翠翠终成眷属。然而,天保的死,却是横亘在两个人之间的鸿沟,填不平,也迈不过。其实戛然而止的剧情恰到好处,美满或遗憾,都是一个很美好的梦。
我想问翠翠,寂寞吗。翠翠的等待告诉我们,不寂寞。正如三毛所言:“寂寞如影,寂寞如随,旧欢如梦,不必化解,已生共生,要割舍它倒是不自在也不必了。”等待与时间无关,它是一种习惯,自由生长,而她却无力抵抗。
有时我们也在等待。幼年时固执地站在窗前,只等拥有那个玩具;青年时等春花等秋雨,等一切美好的未来;中年时等一场眼光交汇的爱,等一个相濡以沫的人;暮岁了,等每一天的日出和日落,等离开的日子。
佛说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惧会,五阴盛。
翠翠这一生,也许是苦的,祖父离去,傩送不归,孤身一人,在小船上摆渡往来的过客,他们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翠翠这一生,也许是甜的,那年的傩送,那年的端午,永远刻入翠翠心里,生生世世流年碎影,天荒地老莫失莫忘。
但幸好,她能有那些回忆度过余生。如翠翠,如我们,这世界上总会有一个如傩送一般的人,能够颠覆你的世界,如同南风掠过沧海,潮起潮落,此生再不能静谧。
可南风掠过沧海,谁又忍心责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