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台阶】
上帝赋予我们精彩的生命,也赋予我们不同的人生,人生目标在于取得自己所价值的成就。而我所悟道的台阶人生就是如此。
清晨,我们一家人出去散步,来到了农家乐后院,吸着新鲜的空气,走在油柏路上,一家人散步在园里。有说有笑啊的。紧接着,面前是一堆台阶,两旁是石狮子,水泥磜的台阶,台阶旁是片菜地,许多人们在这采摘蔬菜,这地本不需要一个台阶,反而还很不方便,可能是这样为了美观吧!
走着走着,欣赏着边上的风景但这毫无减缓我们的劳累,但父亲母亲貌似不怎么累,似乎越走越带劲,我也只好费力的跟上他们的脚步,但这台阶似乎看不到尽头,走的我甚是岔气了,一只手撑着腰,勉强的一步拖着一步,一个一个台阶……就这样,走走停停,停下来时拍些照片,然后游走,他们玩的开心的不得了,而我毫无兴趣笑,只是抱怨劳累。
我问母亲你难道不累吗?她说,其实走起来真的很累,但是有家人的陪伴,有家人的精神支持,就不累。我低头死沉着,确实啊,这台阶,走起来不累是假,但是在劳累的同时如果有兴趣的东西在,会让我们忘记劳累,我有联想到我们的人生,人生也是如此,人们总是抱怨工作,人生有多劳累,这气势人们胆怯的借口,如果只是为了完成那一点工作,那永远看不到台阶的终点,如果在工作时享受的生活的美好,会促进自己工作的效率,心情爽朗,在寻找人生目标时,不知不觉你就看到了它。
此次散步受益匪浅,跟让我觉得生活是多么美好,我也走完了这个台阶,在这以后也给我人生经验带来了很大帮助。留下的就便是我们的台阶人生了。
【篇二:台阶】
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有一些台阶磕磕绊绊,但只要将它踩在脚下,就会登上新的起点,到达新的高度,看到更美的风景。
那一次考试,我语文得了130分,还算不错,我的心中似吃了蜜一般的甜。虽然我很清楚地知道不能骄傲,要虚心才能更上一层楼。可这最终还是没有抵制得住我爱慕虚荣的心。我用书将试卷遮住了大半部分,只露出那鲜红的“130”,得意地走出了教室。
出了教室,我深吸一口气,感觉清爽极了。小鸟们在枝头自由自在地歌唱,似乎在为我欢呼;树叶们在“沙沙沙”地奏起了交响曲,似乎在为我鼓掌;小草们在嬉戏玩闹;柳枝在炫耀他们阿娜多姿的身材;连平时那最虚心的竹子现在都在翩翩起舞……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我在校园广场中无忧有虑地散步,一不小心被一个东西绊倒在地,摔了个“狗啃泥”。我试图站起来,可一阵钻心地疼痛让我不得不又一次摔倒在地。我将校服裤卷起一看,心中一阵颤抖,膝盖摔破了皮,鲜血渗了出来。我忍着剧痛慢慢站起来,低头一看,原来就是喷泉边的一级小小的台阶将我绊倒在地,让我疼痛不已。
这一级台阶深深地教育了我,不管取得怎样的成绩也不能得意忘形,更不能忘记脚下的困难和险阻。骄傲自满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敌人,是我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险阻。也许今后,我还会遇到其他各种各样的困难险阻,战胜它们,是要经历痛楚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这样一首普通的小诗:“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可能这首诗的作者也是战胜过很多次困阻才得出的感悟吧!
从那时起,我不再将困难当作前进的绊脚石,而是当作到达新起点的台阶。虽我被“台阶”绊倒过很多次,但我还是勇敢地站了起来。我一次次告诫自己:将困难踩在脚下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谢谢你,助我向上的台阶!
【篇三:那一刻我迈上新台阶】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要迈上了新台阶,虽然过去的往事值得回忆,但都已经是过去,我们要把它翻过去,向新的目标奋勇前进,不断超越自己,与自己竞赛。
“这道题又不会做,好烦啊!”我喃喃自语道。我上小学的时候,遇到难一点儿的题目就不爱动脑筋,且胆子又有点儿小,不敢去问老师或者同学。“随便写几个答案算了吧!”我在心里道。今天学的知识点可能对我来说脑筋有点转不过来,我的性格又有点儿害羞,所以就不敢去问。
到了放学的时候,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想了想,只有去问爸爸了,回到家,我涨红着脸,问道:“唉!爸,这道题好难,我不会做,你来帮我分析一下。”爸爸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严肃地要求我独立完成,而是主动地思考这道题。只见他左手拿着作业薄;右手抓着笔,嘴唇紧咬,他抓耳挠腮,冥思苦想的样子有点搞笑,或许也觉得有点严肃,我也想:“这道题好难,我该怎么办?明天老师会批评我吗?爸爸的方法行吗?……”总之,一连串的问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二十分钟过去了——他准备了几种方案来跟我讲,可是我几乎一种方法也听不懂,他的方法对我来说还是稍微难了点,因为他用的方法我都没学过嘛!爸爸说:“你也要自己动脑筋,养成爱动脑筋,勤动脑筋的好习惯非常重要……”推敲了一晚上,还是没有弄明白,但还是要谢谢他的,难得看到他这么认真思考题目,看他思考题目的时候,我观察到他额头上又多了一条皱纹,因为他平时辛苦工作,才会这样,我不禁内心起了波澜,我想他肯定是辛苦付出后才这样,我要向他学习,现在努力以后才会有好结果。
第二天去学校,要挨得就是老师的一顿批评,我虚心接受老师对我说的那些话,但老师不知道我的性格啊!到了下午,正好下课,我不得不去问老师,朝着老师的办公室走去,我又忐忑起来,不敢去就是怕老师说我这不会的,那也不会的,前几步还很勇敢,到了门口就怂了,我站在办公室门口犹豫不决,“老……老师,我这道题不会做,您能帮我讲解一下吗?”我尴尬的说道,老师抬头微笑着说:“当然可以,欢迎!”老师讲完了以后还鼓励我:“你要战胜你胆怯的心理,不懂就问,并且把不爱动脑筋的坏习惯改掉,我相信你一定会进步!”我受到了老师的一番教导,我也认同了老师对我的点评,刚刚讲的话在脑中还久久挥之不去呢!出办公室之后还有点小激动,也有点小感动,老师的话不仅激励了我,并更是促使我向成功的台阶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这句话,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在那一刻,我仿佛长大了许多,这一步迈出去了,还有许多台阶等着我迈,许多坎坷等着我闯。我相信,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一个胆小的男孩在爸爸与老师的教导下一定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篇四:给梦想一个台阶】
有人说梦想是遥不可及的,是虚无缥缈的。而我并不这么认为,梦想虽遥远,但我们可以一步一个脚印,给梦想创造台阶,日积月累之后,我们就会在漫漫人生道路上不断实现梦想。
想要实现梦想,不要妄想一步登天,要循序渐进。就像建造房子一样,要一砖一瓦去充实,像垒筑楼梯一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向上爬,最终顺其自然地实现自己的远大梦想。
勤劳是通往梦想的一级台阶。你就算有再高的天赋,再聪明的头脑,如果你不去做,也一样注定会失败。正如华罗庚所说,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坚持是通往梦想的一级台阶。没有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你只会半途而废、一事无成。林肯—解放黑人奴隶的功臣,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起初在竞选中没有获得胜利。但他并不放弃,始终坚持自己心中的想法,不断努力,最终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善良是通往梦想的一级台阶。没有善良正直的心,你只会和自己的梦想背道而驰。人之初,性本善。如果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那么你会失去许多宝贵的品质。
诚实是通往梦想的一级台阶。如果你不诚实,满嘴谎言,那么你会失去别人的信任,从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王充说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孔子在《论语》中写道,“言必信,行必果”,这都说明了诚实的重要性。
梦想是一座高楼的顶层,而我们在底层。若要“一览众山小”,则需要这一级一级的台阶帮助我们去攀登,而这些台阶就是,诚实、勤劳、善良等。
让我们给梦想一个台阶。
【篇五:人生与台阶】
俗语有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由此可见,人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向上攀爬的过程,并且生活又证明了:台阶可以帮助我们走的更高。因此说一个人在向人生顶点努力时,应不断为自己搭建人生的台阶,用于辅助需要不断前进的人生。
生活的台阶是有形的,但人生的台阶是无形的,它能给予我们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让我们在行走中健全人格,完善自我。
搭建信念的台阶。托马斯?布朗爵士说过:“生命是一支纯净的火焰,我们依靠内心看不到的太阳而生存。”由此知道,信念几乎是一个人的立命之本,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方向与质量。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就是借助了信念之阶走向成功的。他从小就立下了做一个旅行家的宏愿,每天锻炼身体,在他22岁时,便在没有任何资助的情况下开始了旅行。34年磨一剑,徐霞客凭借着他的信念战胜了所有的困难,用自己的精诚之心完成了40万字的地理著作《徐霞客游记》。一部踏上了信念之阶,迈上了成功的顶峰。
搭建勇气的台阶。人生的路很长,也有很多危险,没有勇气我们便无法走的更远,走上勇气之阶我们有理由让生命更有意义。海明威笔下的桑提亚个老人在80天捕鱼毫无收获的情况下,鼓足勇气再第81天继续出海,尽管自己好不容易捕到的大鱼还是被鲨鱼吃了,但证如他所说的:人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他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老人的话已表明他完全了理解了勇气之于人生的意义。踏上勇气之阶,让我们感到了人生散发出的强烈力量。
搭建合作的台阶。人不会独立与世,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争取到别人的帮助。清末名商胡雪岩就是靠与别人合作从一个徒工变成一个执江南半壁钱业之牛耳的巨商。他与漕帮合作,完成了上交粮食的任务,与王有龄合作在商场更是发达,如此种种成就了胡雪岩的一生。合作之阶让人生拥有更多智慧与财富。
人生中的台阶多之又多,每走一个就会有新的发现,不经意间便让人生有了新的突破,越丰富越有意义的人生往往就在于经历了更多,现在就让我们努力搭建更多“台阶”,游走于天地之间吧。
【篇六:台阶读后感】
《台阶》一文中的父亲,为了给子女营造一个更高地位的平台,修新房,建九级台阶,可却又在建好之后常常觉得失落。
我想大概是有这么几层含义的:
父亲只是一介农民,他没什么文化造诣,空有一身劲儿,也就想着趁自己年轻,用自己的价值来换取在村中的地位,可他换来的却是舒适的新房和只增不减的自卑,或许我们看到的是“劳动人民最光荣”,但在他的眼里,却可能还是认为自己是社会最底层人民以及对子女做得少之又少的愧疚,而这样来看,在挑水一事当中,父亲冲“我”发火,也并非仅限于他认为自己老了,而还包含着他觉得自己连给子女做“挑水”这件小事的能力都没有了,这是源自父亲对子女的情感。
第二则是老师提到的间歇性失落,父亲在造成新屋后又为什么尴尬且失落呢?因为他真正享受的或许不是房子建好后的成果,不在于他为子女提供的平台,那些都只是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去做的,可真正让他体会到自己价值,让他感到充实的在于半辈子一砖一瓦的积累,在于他虽然疲惫却每天都精神满面的日子,在于他每天清晨都把地砌好,然后对着成果满意的微笑,可真正当他完成的时候,他却觉得自己最享受的时光已经逝去了,文章中在描写父亲检查新台阶的时候很细致,他每隔几天都会去检查,这样频繁的次数是因为他想珍惜自己这最后一点劳动的时光。
第三则是来自于曾经生活的回忆,父亲如果没有儿女,或许不会这样急于修建新屋,因为曾经的三块三百斤重的青石板是他磨破了草鞋一口气扛回来的,青石板虽没有水泥舒服,却是几十年经历风吹雨打的记忆。那时光里有父亲磕烟斗的场景,有我从小就乖乖坐在那里的场景,还有还有太多父亲曾经习惯了的“舒适”。
作者说父亲一生都憨厚老实,没有什么地位上的追求,可他没有地位上的追求仅限于他是一个个体。如今他是一位父亲,便不能再凡事都如从前,他要为自己的后辈做长远的打算,他牺牲了自己太多,来贡献给自己的家庭。
他为什么失落了呢?
或许不仅仅因为他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