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有一种神奇让我着迷】
那氤氲的水墨之间,一簇簇明丽的油彩蹁跹起舞,跃入我的眸间。从此,有一种神奇让我着迷。
——题记
今日的国画课上,老师为大家出了一道题:为传统山水画注入新元素。我看着同学们纷纷铺纸执笔跃跃欲试;自己却对着面前淡雅无奇的水墨山水图犯了难,手中的笔提起又放下,不知该从何处落笔。
映入我眼帘的,是寥寥数笔勾勒而成的清新景致:一叶扁舟顺流而下,披蓑戴笠的渔人双手执桨,在水面上划出片片涟漪;稍远处是层层密林,树木高矮参差,树阴浓淡相间,树上还有几只鸟儿悠然地栖息着,微张着嘴仿佛正在轻声地歌唱;再远些,是一片缥缈的雾霭,如轻纱般笼罩着树梢,为整个画面平添了几分如梦如幻般的感觉。整幅画除黑白外别无他色,显得那样宁静、那样质朴。我久久凝视着这幅画,宛如细细端详着一个如出水芙蓉般清纯的少女。我忽然想起了国画老师曾经告诉过我们,中国山水画最大的特点在于清淡素雅,因而在画山水画时,不宜使用鲜艳的颜色。
可是,这个“少女”是不是太朴素了些?如果为她添上一抹艳丽的色彩,她又会焕发出怎样的容颜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小心翼翼地用毛笔笔尖挑起一抹绛红色的油彩,像为少女点上红唇一般,在画中的树梢上勾勒起了小巧玲珑的红果。片刻之后,一颗颗红彤彤的果实像一个个明艳的小灯笼一般挂满了树梢,与黑色的线条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使整幅画焕然一新。我不禁心头一甜,为自己的小小创意感到欣喜。
树梢上的“小灯笼”仿佛在我眼前闪烁着,不知不觉中点燃了我的心,我握着毛笔的手指似乎跳动了起来,创意的火花在宣纸上迸发。我屏息凝神,大胆地转腕挥毫,随着笔尖轻盈地舞动,一片片黄澄澄的落叶飘进了幽深的林间,墙角的碎石间生出了青苔,水面上跃出了两条红色的鲤鱼……当我停下笔时,这幅山水画已经旧貌换新颜,一片明朗动人的秋色在宣纸上展开。黑色的线条使这幅画颇具沉静旷远的韵味,五颜六色的新元素则赋予了其生机与温暖,更添了无限的意境与内涵;它不似西洋浓彩般浮华斑斓,亦不似古典水墨般沉郁凝重。那是水墨与油彩的有机结合,是传统与创新的完美交融。
此刻我眼前的“少女”褪去了青涩,眉宇间平添了几分妩媚,绽开了迷人的笑靥。我从来不知道色彩居然可以这么神奇,足以改变一幅画的基调。改变这幅画的不只是色彩,更是创意。
从此,有一种神奇让我着迷,它是想与做的结晶,从现实与想象的碰撞中诞生,带着对传统的传承与对未来的希冀走向远方。不仅在绘画方面,大千世界中处处都少不了它。它不仅是一种做事的技巧,更是一种发展的智慧、一种独特的工匠精神,它的名字叫创意。现在我就将开启我的创新之路,也许这条路一眼望不到头,我只有不停地迈步向前,才会知道这条路究竟有多长、通往何方;无论一路上是彷惶蹀躞,还是大步流星,我都将沿着这条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因为我迷上了这种神奇的力量。
【篇二:神奇的味觉挑战】
在我们的作文课上,神奇的事情一桩又一桩。今天,老师神秘兮兮地端来三杯透明的液体,说是让我们进行一次味觉挑战,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黑板上赫然写着游戏规则:“今日挑战:讲台上放了几杯液体,请同学上来品尝,品尝的同学要根据你味觉得到的信息作出夸张的表情,下面的同学根据表情猜测液体分别是什么?谁来挑战?”看完这些汉字后,我呆坐了几分钟,不知道接下来班级里会发生什么事情。
“谁第一个来挑战?”老师已经宣布游戏开始。胆大的小文第一个举手,自告奋勇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大步迈向讲台,站在三杯液体的后面,然后把那粗粗胖胖的大手伸到三个杯子前,犹豫了好久,仿佛在向三个杯子施魔法般,最后,才轻轻端起中间一个杯子,准备一饮而尽。正当他要把液体一饮而尽时,他听了下来,然后把笔尖凑近杯中的液体闻了闻,接着瞪大眼睛,伸出舌头,这表情仿佛闻到什么奇怪的味道似的。最后,他脱口而出:“老师,不用尝了,我知道这是什么?这是白醋。因为闻着就好酸!”哇,一语惊人,同学们都被他的话惊呆了。只有老师大笑起来:“哈哈,看来你的小鼻子味觉还挺灵敏的,恭喜你,答对了!”
我举手自告奋勇想要上去尝第二杯液体的味道。老师也成全了我。于是,我三步并作两步,朝讲台奔去。径直拿起左边的杯子,先准备闻一闻。咦,神奇了,这杯居然闻不出什么味道。看来我只好派嘴巴大将上场了。“咕咚”毫不犹豫,我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咦,有很神奇,怎么一点味道都没有。正当我疑惑不解时,底下的同学们可等不及了,大叫道:“到底是什么?”我只好随便应对他们:“白开水吗?”还没等我话音落下,老师鼓起掌来:“对了,你猜对了,就是白开水。”
接下来,班级里文静的小宁猜出第三杯是糖水。大家都对她报以热烈的掌声。游戏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瞧,用心辨识,小鼻子的能力也很大呢!
【篇三:一次神奇的科学之行】
周日上午,我们郁达夫文学院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进行了一次科学的探索活动。
活动开始啦,我们先来到一个高大上的会议室里倾听科学家的讲座。植物科学家们为我们讲解了什么是转基因,光学显微镜的应用,植物组织的培育等,我不禁感叹科学真的太神奇啦……
接着,老师们带着我们来到八楼的实验室。此刻的我别提有多兴奋与激动。我们被分成四组,分组进入实验室。我们先来到一个恒温培育室,听老师讲这里的空调24小时开着,整个天花板上的灯一天开16小时关闭8小时,温暖如春的室温和那满眼的绿色植物,让我恍若走进了一个梦幻绿色世界,一排排的展架上整齐地摆满了装有多种培育植物的大小相同的透明密封罐子。老师耐心详细地讲解了培育的过程还介绍了各种植物的名称,种类多得我都来不及记录呢。每个同学都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实验室里最神奇的是利用液氮研磨植物提取植物DNA。我们牢牢地记住并遵守着老师的话:“绝对不能光着手去碰液氮!”因为液氮的温度低至-190℃左右,手指一碰,所有的细胞就会冻死,手指也会冻伤,听着就怪吓人的。这个实验主要是利用液氮把植物冷冻再磨成粉末。我心想:“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我不敢相信。只见老师熟练地把一株植物放入碗里,然后倒入液氮,水立刻“沸腾”,向四周冒着“仙气”扩散开来,再用一个工具把它捣碎,碗里只留下了植物粉末。我们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空气中的氮气竟有如此大的威力。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后来我们又进行了另外的实验,了解各种植物育种的奥秘,观察了显微镜下的植物结构,并且还懂得了通过切片技术可以培育出更多的种子。
活动结束了,大家都意犹未尽。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传承了严谨的科学精神,也拓展了我们的知识、提高了我们的科学素养,真是一次难忘而奇妙的科学之行!
【篇四:有一种神奇让我着迷】
当再次睁开眼睛时,天已亮了,窗外太阳升起来了……
年少的我,总是喜欢仰望繁星点点的夜空,脑中不时浮现出宇宙深处的外星生物,浮现出一团团巨大的星云、一个个震撼的星球。每当这时,我便深深地陷入了沉思:“宇宙是什么?又从何而来?”
带着这些问题,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拜读了史蒂芬·霍金先生的《时间简史》,不分昼夜,如饥似渴,时常为宇宙星空的博大、深邃而惊叹,深深地为它的神秘、神奇所吸引、所着迷!
一天晚上,我独自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夜空,雾蒙蒙的,微微泛黄,乌云在自由地飘着。忽然,我透过云中的缝隙,看到一颗明亮的星星悬在那遥远的深空里。我紧紧地盯着它,不敢眨眼。云儿还在飘动,我的心也跟着飘走了……
瞬间,我来到了一个宇宙空间隧道里,它是由透明的水晶玻璃制造的,干净得一尘不染,长得看不到尽头,美丽的星空尽收眼底。“哇!真是太壮观了!我这是在什么地方?”我好奇地向前方走了几步,身旁出现了只在天文图书中见过的画面,我不禁感叹了一句:“呀!这是木星啊!”紧接着,一位和蔼可亲的白胡子老人站在了我身旁,微笑着对我说:“你好,我是一位天文学家,伽利略·伽利雷,请允许我向你介绍一下木星的三大卫星。”
听完“免费”的讲座,我感到十分奇妙与有趣,便又向前走了几步,老先生立马消失了。我正准备回头寻找,一个极大极亮的球体出现在了我的右侧,一位年轻的男子向我走了过来,他的表情相比老先生显得更严肃些,使我觉得有点冷漠。他开口用粗犷的声音向我说道:“我是一位狂热的天文学爱好者,约翰尼斯·法布里修斯,下面让我来给你讲述关于太阳黑子的故事。”
听完了讲述,我的心情激动起来,便迫不及待又向前走了几步。与之前一样,又有一个大型带光环的行星出现在了我的右侧,一位满面红光的男子向我跑来,用急促的声音与我说:“哥们儿,总算找到一个可以一起谈论我的重大发现的人了,下面我和你慢慢说……”
眼前这位中年男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索更斯先生了,他刚刚发现了土星外表光圈的奥秘。我听完后也为他感到高兴,这也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难题。
突然,远处发出一声巨响,距离这里300多光年的超新星爆发了,隧道坍塌了,我也随着一声尖叫坠入了万丈深渊,眼前一片黑暗。当我再次睁开眼睛时,天已亮了,窗外太阳升起来了……
【篇五:有一种神奇让我着迷】
闻名中外的厦门大学一直是无数芸芸学子向往的圣地,也是我梦寐以求去游玩的地方。听闻厦大不仅有优良的学习资源,还有那山明水秀的景色,吸引着无数人前去游览。
暑假,爸爸带着我们一家三口开启难忘的厦门之旅。
那天,天气真好。早起,饭后,我们赶上公交车,随即来到了厦门大学的南门。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魄雄伟的大门,以及大门正上方写着“厦门大学”四个鎏金大字。校园周围那些古朴典雅的建筑物,充满了学术氛围的气息,真令人把持不住。看,大家,都拿起手机纷纷合影,我也赶紧拿起相机与父母一起拍下了难忘的一刻。
不过几分钟,我们便顺利进入了厦大。厦大不愧是重点大学,里面大得惊人。沿着校园中轴大道前行,我们走进了一条幽径。,在这里最多的除了人,还有路边的大榕树。一棵棵大榕树就像撑开的一把把绿伞。榕树很奇特,枝上生根,根多得数不胜数。那些细根多么像外婆做的“垂面”,非常整齐、有序。怪不得在这儿会产生那么多的国家栋梁,原来秀丽的环境可以使人变得更有上进心!
路的尽头有一座纪念街。喔!原来里面陈列着厦大的发展史!我和父母走进了纪念馆,开始认真地汲取知识。从这里我知道了厦门大学由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被誉为“南方之强”,怪不得鲁迅先生在此教书,原来这儿充盈着知识……
走出纪念馆,我们顺着大路来到了芙蓉湖。在湖的前方,立着一座高楼。名为“颂思楼”;湖边立着八块巨石,巨石上写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八个大字。这八个字激励了多少人投身于技术的前线啊!
走过湖边的一座小拱桥,来到湖中的一块小岛上,看着游在水面上的黑天鹅,不禁想起沈石溪的《黑天鹅紫水晶》。我想它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真是一种享受。如此美景,真让人流连忘返。
为了欣赏更多美景,我们出了小岛,沿着林中的幽径绕过了学生宿舍来到了芙蓉湖的后方,这儿就像是个小广场。站在最高点,简直望眼欲穿,令人大饱眼福,将颂思楼和芙蓉湖的景色一收眼底。
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午,我和父母来到了上弦场。听这名字,你绝不会猜出它是一个宽广的操场。成排的棕榈树,紧靠栏杆。坐在荫庇下的栏杆上,我仿佛看到了好多同学在操场上比赛,有的三五成群的在跑步比赛;有的分成两队在崭新的足球场上踢足球……突然,我的眼前冒出了个人影,喔!原来是位一时兴起的游客在那儿奔跑,可能在找寻当年大学生活期间的高手与滋味!我也按耐不住了,直奔足球场里。足球场地是塑料做的绿茵如毯,躺在上面感觉十分柔软。看着那几个正在运动的人,真想和他们一决高低,似乎要上演世界杯足球赛!
黄昏时刻,我们离开了厦门大学。回望那沐浴在温暖阳光中的厦大,我已被她无言的一种神奇魅力所征服。想想,五年后的高考,走进这朝气蓬勃的厦大,应该成为我中学生活努力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篇六:有一种神奇让我着迷】
家乡的冬雪,她比烟花寂寞,在高空上飘洒,比烟花更清纯,溶于江河;她比春花浪漫,在冬季里温润,比春花更醉人,爱在沉默,用舞姿诉说;她比浪花更灵动,在生命的每一分钟,一次次提升高尚的灵魂,凝聚力量,笑对岁月如歌,雪花长开,岁月常流。
天与地都昏暗下来,展开了飞雪的时代。
不一会儿,一片小雪花慢悠悠的飘落下来,像是在给后面的飞雪部队探路,又像似给这儿的人捎个口信一样……
渐渐的,风小了,雪的大部队也到了,大片大片地从天空飞落下来,似推似攘,手拉着手,肩并着肩来了,如天女散花一般掉落,永恒的生命刻在短暂的时间里,时间静隔,生命只在一瞬,短暂的神奇让我着迷。
家乡的雪花是世界上开得最高,最美的花朵,它在九霄云外之上,开在绿色的山峦上,将它们一点一点的染白,旁边都是娇艳而美丽的花朵。百鸟在飞翔,似听它们的诉说,无尽漫长,漫长的神奇让我着迷。
家乡的雪花是百花当中最朴素的,它爱慕春天之美而不弃冬天之荒芜,大自然最朴素的,就是她开得最鲜艳的时候,她默默地用自己的朴素,装点大自然的美丽,以朴素走向每一个角落,朴素的神奇让我着迷。
家乡的雪花,是世界上开得最短暂的花。
家乡的冬雪如魔法一般,在心头刻上了深深的一笔,我不会忘记它那美丽的瞬间,夺目的容颜,她的神奇让我着迷。
心中的雪花长开,这种神奇让我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