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令人神往的灵山】
我爬过很多山,但我最喜欢的要算位于上饶市广信区的灵山了。
灵山最有名的就是奇石。我们在游览时随处可见,有叫海龟下山的,有叫仙人指路的,还有叫金蟾拜佛的……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个叫金猪送钱的,那是一只很大的石猪,它侧边有一个古代的铜币,很好看。旁边的解说牌上写着看到它以后就能赚到很多钱之类的话,可有意思啦!
灵山的水很清很甜。那一条条从石缝中流出来的水,一直沿着弯弯曲曲的悬崖峭壁向下流。爸爸告诉我他小时候经常喝山上的泉水,非常很美味。我也忍不住低下头用手捧起来喝了一口。啊,真的是清冽甘甜极了!
灵山的树很有趣。那里的树形态各异,有的手拉手,有的肩并肩,还有的低着头像在跟游人们点头致意。最有趣的是,我发现了一些很小的树苗,竟然在光秃秃的石头缝里努力的生长着,我情不自禁地走过去去摸摸了它,并对它说:“你的生命力非常顽强,我要向你学习,学习你那顽强不屈的精神”。
啊!我喜欢灵山,喜欢这令人神往的灵山。
【篇二:最美灵山我的家】
我的家乡在上饶县清水乡,这儿风光宜人、资源丰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灵山就座落在我的家乡,灵山矿产丰富,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被道家书列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
远望灵山,连绵起伏的山脉犹如一条盘旋的巨龙,神圣而又庄严。在云雾缭绕中,她又好似一个害羞的少女用面纱遮住了俏丽的脸庞,神秘而又静谧,使人不忍心去打扰她。
走近灵山,便会听到“叮叮咚咚”的瀑布声和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伴着鸟叫,和着微风,奏成了一曲大自然的交响乐。仔细寻去,就能找到在竹林从中找到一泉瀑布从山间流下,这瀑布流得飘逸,轻轻地从岩石上浮起,清朗、明快,被风轻柔地梳理。大概是天上织女的银线不慎丢落人间吧,否则,哪来这柔柔如风、飘飘似雨的瀑布?它坚强地流着,融进那泛着绿光的水潭,溅起的水珠细如烟尘,弥漫于空气之中,成了蒙蒙水雾,带给人们一种别样的美丽。
置身灵山,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奇山怪石堆叠在一起,有的像是一只乌鸦在不停地唱着歌儿,有的似两只鱼儿在亲密地对吻,有的又如一头顽皮的小象伸长了鼻子想要盗松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眼前的一切打造得如此美丽,让人沉醉其中,不忍离去。
最令人触目惊心的要数灵山的玻璃栈道了,它位于灵山华表峰尽头,像一条悬在空中的玻璃带子。栈道一边是危崖陡壁,一边是万丈深渊,带给游客别样的体验。外号胆大王的我,从双脚踏上玻璃栈道那一刻起,就兴奋得不行。哇!蓝天白云的倒影铺满了整条栈道,简直就像一幅清新浪漫的田园画!虽然双腿也被底下的万丈悬崖吓得有些发抖,但尽收眼底的美景和仿佛触手可及的云雾依然令我心旷神怡,这种梦幻般的感觉让我如痴如醉!
灵山真美丽啊!我爱灵山,我爱我的家乡!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把家乡建设得美丽,更富饶,让每一个家乡的儿女都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篇三:上饶灵山游记】
暑假的一天,我和家人一起去上饶灵山旅游。
到了山脚下,我们买好门票,坐上了缆车,随着索道越升越高。我们开始欣赏美丽的风景。
从上往下看,地上的东西都变得很小很小。山下的公路像一根根粗粗的“拉链”,一辆辆汽车来来往往,一会儿拉开“拉链”,一会上又合上“拉链”。河流像一条扭动的长蛇,在一片墨绿的“灌木丛”里穿行。
下了缆车,迎面扑来的清风凉爽无比,赶走了夏天的炎热。山里清新的空气中,还带着淡淡的花香。
灵山是奇石的海洋,各种各样有趣极了。譬如说“老鼠偷仙桃”吧。有一只“老鼠”从石缝里探出脑袋,鬼鬼祟祟,东张西望,想偷走对面的“大仙桃”。还有“鲨鱼出海”,有一条“大鲨鱼”从海里一跃而起,追赶几只惊慌失措的“乌龟”。“蛤蟆观天”就更有趣了。只见一只“蛤蟆”张着大嘴朝着天空,滴滴答答地流着口水,想吃天上的天鹅肉,我似乎听到了它的喉咙发出吞咽口水的咕嘟咕嘟声。灵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很多,有“郁闷猴王”、“龟蛇合体”、“豹子抓鸡”等等。
上饶灵山真好玩。我和家人一起度过了愉快的一天。我喜欢上饶灵山!
【篇四:令人神往的东山书院】
东山书院是毛泽东小时候的学校,那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个求学的好地方。
书院里有条便河,上面有一座石桥,站在桥上看,水清澈见底。水里有各种各样的鱼,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黑白相间,有的全身金黄,有东全身乌黑。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欢乐极了。河边是环形跑道,上面铺着花岗岩石块,很长很长,大约有八百米。跑在跑道能感到自豪,因为这是毛泽东跑过的地方。
过了桥是操场,操场上有很多的体育器具,全是木头做的,很结实。
东山书院有个孔子像,上面有“万世师表”四个字。两旁墙壁写着:“博学笃志,切门近思”的校训。孔子像的左边是藏书楼,少年毛泽东最喜欢看《盛世危言》、《新民丛报》、《申报》、《汉报》。孔子像的右边是卧室,学校规定一间屋两张床,每张床睡一人。他把被褥给了一位贫困工友,自己和表兄睡一张床。少年毛泽东从小就关心贫苦的人,难怪人民喜欢《东方红》这首歌。少年毛泽东求学的教室是书院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房子。室内高大、宽敞、明亮。少年毛泽东在第儿排倒数第二位。坐在这个位子上使人感到特别高兴。
东山书院不仅培养了伟人毛泽东,还培养了军事家陈赓,政治家谭政,还有名人黄国璋、汤璪真等。
现在的东山书院成为了人民神往的地方。
【篇五:灵山大佛】
星期六,妈妈带我游览了无锡著名的旅游景点——灵山在佛。灵山大佛坐落在无锡马山西侧的小灵山上,灵山大佛是太湖上的一颗明珠,是无锡的标志之一。
导游跟我们讲解了大佛的构造:灵山大佛通身高88米,佛体79米,身旁的莲花瓣共9米,由1560块6-8毫米厚的青铜壁板拼装而成。总共使用了700多吨的铜量,约一个半足球场那么大,我查了资料,如果将这些青铜铺成一条道路,全长可达35公里。
远远望去大佛形态庄严,安祥凝重而细致,慈颜欢笑。
我们爬到佛底仰望大佛,湛蓝的天上,几朵白云悠然自得,这使大佛显得更好灵动,抚摸着大佛匀称的衣服,更增加了大佛的动感。我眯着眼抬着头,心里不禁赞叹:好雄伟的大佛啊!这时同行的小妹妹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摸佛脚,导游说这叫“抱佛脚”,大家也都快去抱抱,抱了佛脚就会带来好运。我却不以为然,脑海中突然冒出妈妈经常说的“临时抱佛脚,越抱越蹩脚”的俗语。突然我被妈妈拉了过去,“走,我们也去抱佛脚”。“妈妈,你平时不是说越抱越蹩脚嘛,怎么这会立场又不坚定呢”我疑惑地问。妈妈笑着说:“傻孩子,平时学习管理好时间,多读书多旅行,你就不会蹩脚了,走,我们去许愿。”
夕阳渐渐落下,我们开始返程了,回头看看这尊大佛,论地理位置,他南临太湖,背倚灵山,左挽青龙山,右牵白虎山,真是难得的佛之圣地。在夕阳地照射下,大佛好似在向我们挥手道别,灵山大佛名不虚传。
【篇六:灵山大峡谷漂流记】
暑假已经过了30多天了,我们班上的同学有的去了厦门看海,有的参加夏令营体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的去北京、上海领略了大都市风光。而我,因为要参加跳舞、篮球训练班及《小主人报》新闻学校的学习,爸妈哪儿也没带我去,只带我去了附近上饶县望仙乡的灵山大峡谷进行漂流,体验了一回惊险、刺激和快乐!
8月1日建军节,也是星期六,我们和同班同学冯健成一家,在望仙乡政府一位伯伯的带领下来到了灵山北麓。这位伯伯知识渊博,风趣健谈,一边走一边跟我们介绍灵山的风土人情,他还收集了300多个关于灵山的传说,出版了三本关于灵山的书呢!
去灵山大峡谷的路不好走,光路程我们就花了一个半小时。我们的车在一座被洪水冲毁的断桥下经过,因为桥还没有修复,这一段是临时通道,坑坑洼洼,有几次都磕到小车底盘了。在河边,我们还近距离的看到了两头吃草的水牛。
也许是周末,又是漂流的旺季,售票处真是人山人海,小汽车也停满了地方。远远望去,河里还有好多人在嬉水。购票后,我们迫不及待地换上救生衣,穿上雨鞋。大家又被送上一辆中巴,坐了10多分钟路程,终于到了漂流的始发点。漂流的船是一个汽垫模样的东西,可以坐两个人,其中一人要拿上一根船桨,为的是行进途中好掌握方向。中间有一个小插曲,就是管理人员不让我和冯健成漂流,因为我们没有满十六周岁。好在我们个头大,加上爸妈好说歹说才同意放行,并交待大人一定要照应好,下坡的时候要把身体向船中间内倾,头要低下来,以免碰伤头部和身体。我是和爸爸坐同一条船,冯健成和他爸坐,妈妈和冯妈坐。一开始水流不怎么急,坡度也不太陡,感觉很惬意,到后来坡越来越陡了,妈妈们还在最急的地方翻了船,呛了好几口水,脸色吓得惨白,好在有救生衣,没能沉下去,后来听她们讲起来,真是很险。我们这边,船也被卡在了一个水不深的地方,爸爸下去推,结果船漂下去了,爸爸人却没来得及上来,他吓坏了,生怕我翻船掉下水去。我死死抓住汽垫两边的把手,下了两个急坡,还好在一个水流平缓的地方停了下来。我看到爸爸不顾危险,从河边的草丛里跑过来,爬上河里的一块大石头跳到了我的船上,我们都舒了一口气。这个峡谷一共有30多个陡坡,最陡的地方落差至少有10米,经过一个多小时,漂完了全程。之后,我们还在河里游了泳,直到没有力气才罢休。
换了衣服,回程时我们在华坛山镇吃了晚饭,最好吃的一道菜是咸肉炖石鸡,这刚好弥补了我们漂流时消耗的大量体力。
这次漂流让我感受到了惊险和快乐,最重要的是感受到团结的重要性。灵山大峡谷,等我长大了,我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