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齐桓公管仲鲍叔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都知道“管鲍之交”,也听过“管鲍分金”的故事。我们被管仲和鲍叔牙的友情所折服,也赞叹鲍叔牙的宽宏大量、不计前嫌,但我们在关注管、鲍的同时,似乎忘记了一个人的存在--齐桓公。
齐桓公被鲍叔牙所辅佐,并凭借鲍叔牙的才智登上了霸主帝位。鲍叔牙也在后来把管仲推荐给了齐桓公,齐桓公也答应了他的举荐。史书大多数在褒奖鲍叔牙的大将之风、贤才之能,但我认为,在这件事中,齐桓公才是最有才智和先见之明的人。
在朝廷中,最后做出决定的依然是皇帝。大臣的建议能否被采纳,也全在皇上。齐桓公能让之前辅佐其对手的人来辅佐自己,并且不会怀疑他会不会是奸臣,可见齐桓公知人善任、广纳贤才。
让我们把目光对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一位明君,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贤士,都是其左膀右臂。他相信他们的才能,也相信他们的一片忠心。正因为有了君王的知人善任,才有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看当今社会,有一位明君的国家是安定的,是昌盛的。在疫情期间,我们国家有像齐桓公那样的明君,也涌现出了一批像鲍叔牙、管仲那样的有谋之士。我们战胜了新冠疫情,将阳光洒满了人间。“青山一道,风雨同舟”、“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等诸多古诗词,随着抗疫物资远至他乡。简短的句子中,包含着我们的热心。这一切,离不开全国上下来自各行各业的管仲、鲍叔牙。
明君有贤臣,不亚于千里马遇见伯乐。唯有知其能,才可发挥其应有的能力。但有时千里马也不常有,如果有幸遇到了,那一定是莫大的幸运。
管鲍之交流传千古,但如果没有齐桓公这样的明君支持,管、鲍也就无法发挥其价值,齐国抑或不复存在。
所以,《大学》有云:“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
【篇二:竞选心理委员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都已经相处了一学期,我想大家彼此之间都很熟悉了,也不用在做太多的自我介绍了吧!
在这次班委换届的竞选中,我想竞选的职位是心理委员。
首先,我想先谈一下我们班上学期的。班委工作。
我觉得,在上学期我们班的班委大家都做得很不错,都尽心尽力为我们这个班集体服务。班委的.辛苦,一点一滴我们都看在眼里。跟我同宿舍的大叔(陈淑萍)在上学期任职我们班的生活委员。因为是在同一个宿舍,所以她所做得工作我都看得见。在开学的那几天,我看着她跑上跑下的收班费,千里迢迢的买耳机,甲流期间跟班长一起买药买口罩给大家预防等等,她真的很辛苦也很尽责。我们是不是该给她及我们班所有的班委掌声呢?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心理委员这个工作。
心理问题在21世纪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抑郁症甚至已经可以跟癌症相提并论。不少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小小的小秘密,不知该如何说,不知该向谁说,这时心理委员便起了举足轻重的位置。而我认为作为一个心理委员首先就是要诚信,保守每个人的秘密,这是首要条件。对于心理委员这个工作,我初定了一些小小的计划。第一,我会不定期的给大家一些测试心理的测试题,让大家从重视自己的心理开始。第二,我也会去找些关于心理的影片,介绍给大家。第三,组织大家到户外进行素质拓展活动,我去过悦神农庄,我觉得那里的活动还是不错的。
希望大家支持我。谢谢。
【篇三:军训标兵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教官,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有人说,军训是酸甜苦辣的结合;也有人说,军训是对身体的折磨。而我想说:军训就像是一块磨刀石,而我们,是待磨的刀,军训之后,我相信,每一把刀,都会更加锋利,更加闪闪发亮。正如临行前,妈妈告诉我的:如果你能把军训挺过去了,那我相信,再大的困难,你也能克服。
军训教会我太多太多,比如怎么去珍惜,怎么去尊重,怎么去生活,更重要的是,怎么去坚持。在军训中,我们坐着的时候,我们通常想躺着,而站着的时候,又通常想坐着,可当单脚站立时,我们又只渴望双脚着地了。可我们为什么不学会知足一点儿呢?在站着的时候,想想单脚站着的辛苦,那么站着不就变舒服了?而坐着的时候,为什么不想想站着的累?那样比起来,坐着不就是享受了?所以,只要我们学会珍惜现在的,就会更轻松快乐,而这些,都是军训教会我的。
我想,在军训之前,我们之中的很多人都要求过别人尊重你吧?而这个“别人”所指的,有可能是父母、老师、或者朋友。可是,我们是否去想过怎样去尊重别人呢?在军训后,我们知道,别人在对你讲话时,你不认真听,那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别人在很严肃的处理事情的时候,而你并不严肃对待,也是对别人的一种不尊重。这种不尊重在生活中有太多太多。而更重要的并不是这个。而是军训让我们明白了,在要求别人尊重自己之前,我们必须先学会怎么去尊重别人。
军训,磨练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彻底的体会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如站军姿的时候,再不舒服也不能动,再痒也不能抓,度秒如日,而当教官叫我们停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可以坚持的。于是,在心中暗下决心:从今天起,坚持到底,决不偷懒!军训,教会我们好多,告诉我们好多,这一定会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受益匪浅。
谢谢大家!
【篇四:齐桓公管仲鲍叔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管鲍之交,自古为千秋美谈,管仲与鲍叔并没有应各位其主而分道扬镳。而齐桓公也不计前嫌,虚怀若谷,最终取得了九合诸侯而不以兵车的辉煌成就,更成为了春秋的第一代霸主。因此,千古美谈管鲍交,风物长宜放眼量。
于友。鲁迅先生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鲍叔的举贤是历来被称赞的,他知管夷吾家贫,便多分他钱财,鲍叔知管仲家有老母,便为他的临阵逃,脱贪生怕死寻找理由。因此,观众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俗话说,人往高处走,但鲍叔却为推管仲为相,这就是所说的“宰相肚里能乘船”吧。多年之后的一个月夜,一位官员正在骑马飞奔,追上了失落的韩信,萧何的威名也就传遍了全国。
如果管仲是匹千里马,那鲍叔牙一定是伯牙。天下满相识,何处是知音,对朋友,我们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精神,团结合作,唯有相让是友情鲍叔的大度令我敬佩。也许,“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就是如此吧?
于君。齐桓公称得上是一代明君,他思贤如渴,任人唯贤,那豪迈的一指,使这一代霸主更加熠熠生辉。管仲的那一箭射来了雄才大略,射去了一对深厚的君臣友谊。面对捉捕归来的仇人,恒公咬牙切骨,恨不得将管仲碎尸万段,将其尸体弃之荒野。但他忍住了,他明白,我的山河社稷需要有贤人来辅。这股仇恨他只能埋在胸口,随即任命管仲为相。这惊遍朝野,谁也没想到,当齐桓公登上霸主宝座时,竞会对管仲称谢。这对君臣,也创立了老马识途,石破天惊的故事,受后人瞻仰。
相反,任人唯亲,孤行的君主也必定会走上灭亡的道路。项羽逐范增,以武治国,最终导致了乌江边的涕泪横流,拔剑自刎。同样,唐玄宗在晚年沉迷于花天酒地之中,任用口蜜腹剑李林甫,乱国专权杨国忠,引发了安史之乱。孙武说:同欲者胜,民齐者强,唯有君臣同心,才能共利断金。否则,要么是贤能之人离你远去,要么是贤能之人看着你逐渐淹没于滚滚浪涛之中,不复往回。
于人。孟子曾说:管夷吾举于士……所以动身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悲观的生活能够助造上进人生。十年寒窗,百年苦读,莘莘学子的梦想就在放逐一瞬。相信,我们都是两眼有光,未来可期的青年。努力,打赢高考!不负韶华!
千古美谈管鲍交,风物长易放眼量。团结与此终身定,莫把流离作无期。未来!拼闯!
一名考生
【篇五:齐桓公鲍叔牙管仲发言稿】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很荣幸在这场读书会上和大家一起讨论。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透过历史的烟云,纷繁的历史人物让我们看到人性光辉。正如今天读书会上的主角——鲍叔。
管仲、鲍叔和齐桓公的故事人尽皆知。虽然管仲的忠心耿耿、足智多谋,齐桓公不计前嫌和任贤用能的高贵品质让人赞叹,终成一段佳话,并且在故事中扮演这不可或缺的的一环,但是以我的观点来看,鲍叔的品格闪耀出的光辉超过前者。
春秋时期,群雄割据,划地为王,烽烟四起,民不聊生。王室势不两立,水火不容。在这样的环境下,鲍叔能做出让贤的举动,就如同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一般的品质就显得更加可贵。虽然明君圣贤让人景仰,但同鲍叔这般视权力官位如粪土的人又怎能不让人铭记呢?在乌烟瘴气的社会环境中能做到洁身自好的人屈指可数,而鲍叔这样满腹经纶又低调谦虚地做人做事则更是少之又少,又怎能不让人拍手叫绝?
鲍叔这样的“傻人”靠着自己的一股“傻劲”推举管仲,看似让自己吃了亏,缺失了权杖,但从长远的角度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却是实打实的为本国的利益考虑,最终也获得盛名,流传千古。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种体现。唐代作家王昌龄就在诗中写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刺客荆轲所作的《易水歌》更能说明这一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奉献精神也是当代难得可贵的精神。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人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生命,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六十年代的596计划使左右交困的中国在军事实力上站稳了脚跟;三代人的青春换得了塞罕坝从荒漠变成绿洲的奇迹;墨子号卫星的升空也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如今,新冠疫情当前,我们当代年轻人也应该深刻领会这种奉献精神。在疫情前线,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筑城一道维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长城,而我们也要发奋图强,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鲍叔的精神时至今日也不过时,而是滋养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迎着风雨前进。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篇六:齐桓公管仲鲍叔牙高考作文发言稿】
以宽宏气度,筑成功未来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众所周知,齐桓公曾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称作“春秋五霸”之首。但对于创立了这份功绩到底是谁的功劳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争议。
或许有人将它归功于鲍叔的知人善谏,或许有人将它归功于管仲的治国之才,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齐桓公的气度。
在齐桓公继任后,鲍叔向其推荐了管仲,要知道管仲和齐桓公可是有着“一箭之仇”的。但齐桓公并未因此而不任用管仲,相反齐桓公重用了他。齐桓公难道一点都不记恨管仲吗?不!但他却能够“以先国家之利而后私仇也”,因为他知道管仲是不可多得的治国之才。他为了国家和百姓可以牺牲自己的恩怨,这便是他的气度啊!
魏征是历史上有名的谏官,据《资治通鉴》记载,他一生曾向唐太宗上谏两百多次。但你们可能不知道,魏征一开始是唐太宗哥哥李建成的臣子,并曾向李建成建议杀掉当时只是秦王的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死,魏征被擒。魏征本一心求死,但李世民不计前嫌,以礼相待,最终得魏征相助,开创了一番盛世。是李世民的气度得到了人心,造就了他的成功。故而拥有气度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
所谓:“天之高,纳君子气度。地之厚,蕴仁者胸怀。”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蔺相如用他的气度感化了廉颇。这份气度并不是建立在蔺相如的个人利益之上,而是建立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上。这份气度是君子的气度,这份胸怀是君子的胸怀。这才是廉颇老将军所敬佩之处啊!
当今社会,有许多人缺少气度,斤斤计较,没有容人之量,这种品行并不利于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少一点计较,多一点宽容;少一点狭隘,多一点气度。在别人犯错时给予原谅,不计较,不记仇,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每一个人。培养自己的全局观,不局限在个人的角度与层面,心怀天下。在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为祖国复兴献上我们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