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三作文 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
发布时间: 2025-02-28 15:15
阅读:

【篇一:此心安处是吾乡】

夏日的晚风轻踩着云朵,夕阳深处有家橙色便利店,贩卖着橙色与温柔。

故乡,是年少时想要逃离,暮年时想回而有可能回不到的地方。印象中的故乡,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村庄。没有城市的华丽,却有星河的温柔。

从前,回家的路上总会经过一家奶茶店,店家是一位和蔼的奶奶。奶奶的手艺很好,因此店中总会挤满顾客。而我也是其中一个。她,大概不知道我是谁吧。那天,如往常般在奶茶店学习。仲夏的凉风吹走了夏日的炙热,却吹不走心中的焦虑。面对一团糟的成绩,我把头埋得很低,眼睛被一层水雾蒙住,有泪滴砸在本子上,晕开一团团笔迹。

忍着泪水,想尽快逃离这个地方。周围都是陌生人,没有人有义务关心我的情绪。走到柜台,将要结账,“小故娘,你是我今天的幸运顾客,今日免单。奔跑的途中也别忘了欣赏路边的风景啊!”奶奶极具温柔,连笑容也很治愈。想必,奶奶年轻时是个惊艳时光,温柔岁月的美人吧!我心中明白,哪有什么幸运顾客,不过是奶奶温柔的安慰而已。礼貌地道谢,临走之际,耳畔又传来奶奶的声音。“孩子,以后不开心就来找奶奶,奶奶给你做奶茶喝……”

后来,我搬家了,离开了故乡。回家的途中不再有奶茶店了,没有了贩卖可口的奶茶与奶奶的温柔的奶茶店了……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转眼间,我已是一名初三学生了。偶然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踏足那家奶茶店,而店家是一个阿姨。后来得知,那是奶奶的女儿。而奶奶,已是星空中一颗极其温柔的星星了……

花自飘零水自流,素花又开,朱颜未衰,但她却不在。花凋,泪凝,人不在。

那天,阿姨陪我谈天论地,如同许久不见的好友般。临别之际,她递给我一条自己编织的红手绳。“祝愿你考上心仪的高中。”眉目言语间,像极了从前的奶奶,温柔这一味故乡风情,终是一代代人的传承。

星星温柔泛滥,人间至善。总有个地方,使你感动心安;总有些人,在传播着世间温柔。

【篇二:此心安处是吾乡】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数年后老友相见,嘘寒问暖间询问友人的歌妓:“岭南的风土是否不好?”在当时人的眼中,岭南是穷山恶水的蛮荒之地。然而,歌妓却回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看似普通随意的回答震撼了苏大学士,也震撼了我的心灵。宁静致远,睿智豁达。“我内心安宁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我体会到了那种“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的安然。

有人曾说,人要有最朴实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山高水远,路远马亡,只要有一颗淡定从容、宁静淡泊的心。不役于物,不困于人言,但求心安,就能够“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菜根谭》中说:“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日尘世若海,殊不知云百山看,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问,世亦不尘,海亦不若。”

而现实中,人往往是最不安分的动物,我们往往最渴望做的是用自己的脚步覆盖别人走过的路,用自己的行动去验证别人口中的美丽。于是,有人在追逐中前行,但真正站在高处体会到的却只有“高处不胜寒”;有人收起一身锋芒,变得圆滑世故却丢失了本来的自己;闻说平平淡淡最可贵,有人便一生徘徊于地平线,最终却又感觉人生无趣悔不当初。

世上并不缺乏人云亦云的人,稀缺的是有主见,同流不合污,坚守自己的内心,睿智豁达的人。

“即使踏着荆棘,也不觉悲苦;即使有泪可落,亦不是悲凉。”沈从文在文革中几乎天天被批斗,但即使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依然用美丽而苍凉的手势下:“荷花真美。”走在生命的雨季,波澜不惊;坠入人生的低谷,吟一世清华。沈从文坚守内心,步履从容,如雪下苍松依然挺拔伟岸。

延参法师在《宽怀人生》中写道:“灵山迦叶拾花一笑,心与灵山咫尺天涯。”守着一颗心笑对人生纷扰,从从容容当是人生最美好的姿态。不感叹人世虚妄无常,不轻信人言的好与不好,无须纠结于位置的高于不高,重要的是保持心灵的宁静,睿智坦然。正如弘一法师受“唾弃之辱”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碧空云卷云舒。”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繁花中采撷一缕清香,古木中洞察深邃,云海中漂浮一生洒脱。千年前的苏轼仍草履一双,淡定从容向我走来,嘴里依然吟唱着那首《定风波》: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时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篇三:此心安处是吾乡】

镇里的那老榕树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落,落了又绿,几番轮回。

这里的人喜欢在老树下歇息,孩童、中年人、老人皆有。

扭过头看见那个穿着黄斑点的小女孩,坐在一个老妇人旁,或许是她的奶奶吧。小女孩双手托着腮,眼中尽是惊奇,听老妇人说话。我凑近去听,才知晓,老妇人在给小女孩讲这个小镇的往昔。老妇人瞧见我凑过来的身影,拍了拍她旁边的空位,眉目慈祥:“小姑娘,坐下来,来一起听吧。”我闻言,连忙点点头,听得很入迷。有人说老人对以前的事会记得特别清晰,老妇人从她嫁到这里一路说到现今。

小镇早已褪去昔年的残破,如今,仿佛一朵白莲,清新脱俗。

在老树旁,有一家卖葛水的铺子,老招牌了。依稀记得儿时父母总爱带我到那老字号里喝上一两碗。在那里总会有一群人,围在一桌闲扯。这样的时光,很好,似乎每人脸上,都带着温暖的欢笑。

我走进去,那股葛水味道依旧如此,四周望望,多了一些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

记忆中,铺子面积没有如今大,陈设也变了,但依然保留着那种古老的文化底蕴。斟茶递水的姑娘,脸上总会带着夏花般的笑容,去迎接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客人。我双手捧着瓷碗,凹凸不平的纹理,滚烫的温度,一碗葛水入肠,心暖暖的。春归三日暮,细雨正纷纷。

下细雨时,我会在拱桥上,望清河小舟,雨点轻踏涟漪,一圈圈地泛起;我会在小路上,闲庭信步,轻嗅空气之清新,感受细雨之柔和;我会于广场中央,仰望眼前高楼,任思绪翻飞。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样,很好。

我倚在石拱栏边,青石冰冷,渗透肌肤。不禁数起河中锦鲤几尾,河上落花几瓣,河畔垂柳几叶,但,这又怎么数得完呢?这般光景,这般赏心悦目!停留良久,背身离去,蓦然瞥见母亲熟悉的身影,“一同回家吧”,多么温暖的一句话。母亲的手牵着我的手,她手上的老茧,便是时光对她的磨练。手牵手的背影,该是很温暖吧。

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西山后,夕阳落去,明月未升,红霞慢慢被浓墨染透,华灯初上。

这里,只是一个简单而温情的小镇。没有长满青苔的青石板,没有古色古香的小巷,没有一口吴侬软语的姑娘,即使下雨也不能媲及那江南杏花烟雨的朦胧之美,只是——

这里见证了我的成长。

在这里,从惊蛰一路走到霜降,从暖春一路走到严冬,经历了多少轮回。小城上有温暖的居民,有守护百年的老树,有沾满回忆的老铺子,还有家。

多少温情牵挂,多少尘世浮华,只愿时光能在此停留多一会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