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当传统遇上潮流】
唢呐匠和剃头匠,都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面对渐行渐远的老行当老传统,面对日新月异的新事物新文化,是简单的“喜新厌旧”,还是有机融合发展?
悠扬的唢呐声中,电影《百鸟朝凤》走向了尾声。震撼观众的,不只是如黄土高原一般辽阔的规律,更是主角游天鸣的那份坚守。
游天鸣从小跟着师傅焦三爷学习吹唢呐,勤奋刻苦与品行端正使他在众多徒弟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师傅的认可,也成为师傅的接班人。正当游天鸣接管“焦家班”,一切看起来风平浪静的时候,唢呐艺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潮文化不断涌现。唢呐不再像从前那样受重视、受欢迎了。唢呐艺人也不再那么受尊重,不少人舍弃旧业,去城里奔波打工了。作为“焦家班”唢呐传人,游天鸣牢记着师傅那句“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无奈而坚定地往前走着。
游天鸣踽踽独行的身影,让我想起了老家的“孙爹剃头店”。剃头店在城东河边已开了四五十年,孙爹的剃头功夫更是样样称绝。孙爹一直想让儿子子承父业,可儿子不屑于当一个剃头匠,高中一毕业就出门闯荡。
孙爹的生意一度很好,不过,小城后来开了不少新式理发店,孙爹的剃头店日渐冷落。看到父亲的难处,望着老人的头发一天天变白,儿子终于决定回来帮父亲了。儿子跟着父亲学了一段时间理发,感到“不过瘾”,于是跑到广州,学了一手烫发、染发的新技术,还在一家大型美发中心当上了“五星美发师”,并给自己起了个外国名字“戴维”。去年底,儿子辞去了广州的工作,回来与父亲“并肩作战”。
现在的“孙爹剃头店”窗明几净,一边是新式理发设备,儿子为那些新潮的年轻人打理出一个个时尚发型;另一边,则是孙爹一直沿用的老式木头理发椅,老人的剃头刀在顾客头上娴熟地游走,展示着他的手艺。剃头匠和美发师,传统与时尚,交织统一在同一个屋檐下。
唢呐匠和剃头匠,都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面对渐行渐远的老行当老传统,面对日新月异的新事物新文化,是简单的“喜新厌旧”,还是有机融合发展?在影片《百鸟朝凤》的最后,似乎给出了答案,又似乎没有……
【篇二:我喜欢的传统节日】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端午节的时候可以吃到包子、粽子等许多好吃的;我也喜欢清明节,清明节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扫墓,悼念已故的亲人;我还喜欢七夕节,因为七夕有着美丽的传说……但是要问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什么?那当然是春节了!
今年春节,我是回老家跟爷爷奶奶一起过的。吃过团圆饭,全家人就到院子里放鞭炮了,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更是充满了期待、兴奋,还有一丝丝胆怯。
当叔叔准备燃放时,我和姐姐连忙堵住耳朵,只听“砰“——砰砰——”的巨响,哇,好美呀!礼花喷射出了一团团火花射向天空,火花向四面绽开,五颜六色,有的洒向地面,有的升上天空,有的刚好炸开就像仙女散花一般,把村子照得亮如白昼一样,真是漂亮极了!观看着美丽的礼花,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为什么每年过年都要燃放鞭炮呢?我急忙跑去问爸爸,爸爸告诉我才明白,原来这也有一个传说。
据说,古代有一种怪物,叫“年”,他只在每年过年的时候出现,村子里的人很害怕“年”,所以每次过年人人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又一年,“年”又到人间来作恶,以为老人站在“年”的面前——“呀!”我一下子打断爸爸的话,说:“爸爸,那位老人不怕吗?”爸爸说:“别急,别急,你听我慢慢说。”原来老人拿起一根燃烧着的火棍放在地上,可是熊熊燃烧的火还是没有赶走“年”。这时,一个小孩子拿着一根竹杆扔在火里,竹杆被火一烧立刻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年”听见这响声吓得逃跑了。村里的人们都很开心,但是又担心万一下一年它又来到人间怎么吗办呢?于是人们每次春节都要放鞭炮。
听着听着,我有些入迷了,忽然“砰”的一声,我吓得大叫——“年”来啦!这时我发现哥哥在我后面笑,原来是哥哥捣鬼在我后面放鞭炮。我追着哥哥喊道:“站住!别跑!”哥哥却做着鬼脸说:“来抓我呀!”于是,我和哥哥追逐打闹,院子里充斥着我们的欢笑声,借着烟花的微光,我看到大人们脸上都洋溢着一脸的幸福和甜蜜,这就是家的味道吧!
就这样,春节在清脆响亮的鞭炮声中,在漂亮的礼花和快乐的欢笑声中过完了,春节带给我许多乐趣,也让我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春节真有意思!
【篇三:传统文化的反思】
作为华夏子民,我们的经济发展受到众人瞩目的同时,而中华优秀的文化却在悄然流逝,我们该喜还是该忧?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后中国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门的打开确实带来了各路的先进思想,活跃和激荡了国人的观念。也正是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新旧文化的矛盾、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比较,这些问题与变化都不可避免的涌来。许多人不会握毛笔,不懂茶文化,没见过八仙桌,这些传统文化正离中国人越来越远,它已经成为了沉痛的事实。
虽然传统文化不尽是好的,难免有一些糟粕,但其精华是远远超过流毒的,不然中国文明怎么会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然而,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蕴涵着中国文化的悠久传统却是被当做了工具,对其只是唯物求功而忽视了其本身的价值。功利的衡量标准必将带来精神生活的贫瘠。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领域带来了一系列变革。单单拿电视来说,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而这种便利在总体上是推进了文化,还是损害了文化呢?在书籍阅读的时代中,文字只是我们进入优秀文化的媒介,我们在文字中徜徉与思考。而在电子设备日普遍的今天,文化与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人们不再需要进行思考与理解,电视上的一类节目甚至忌讳思考,因为这会影响观看。在电视上的一切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文化不同程度的转变成娱乐,而这样,原本意义上的文化却也荡然无存了。
不可否认,在娱乐至上的环境中,各种严肃的文化精神都不被严肃地看待,这无可声辩地表明,文化在渐渐衰退。不仅如此,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也岌岌可危。面对外来的文化,中国文化似乎也被人们丢弃在遗忘的角落,外国文化有其特色与优点无可厚非,但可怕的是国人的崇洋媚外心理。大学语文不及格无所谓,但英语过不了四级却拿不到毕业证书,制度的畸形也反映出流传千古的文化越来越不被重视。
面对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保持其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在原来的基础上使其更多样化,是多种文化交相融合,而不仅追求功用。
【篇四: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存与发展】
故宫就在眼前,可是总是有一种违和的感觉,让自己觉得眼前的不是古建筑,而是仿古建筑。为什么呢?因为游客对建筑的破坏,导致了国家对它们的保护,所以才会有随处可见的铁栅栏,而这充满金属质感的铁栅栏正与古风古色的故宫建筑群相冲,充满了不协调的违和感。
现在古建筑绝大多数成了旅游景点,人山人海,喧闹不已,没了那些宫殿的庄重与威严,留下的只有世俗与伤痕。它们如今在当代的尊严全无,沦落为人类观赏之物,被铁网所保护,俨如动物园的一只戏猴一般,只得苟延残喘。
我突然又想起几天前,在颐和园发生的种种。
当时,我走进园中的转角处,正被拥挤的人流所烦之时,看见一个孩子在随地大小便。对此,我只想说,这个孩子的父母大概并不懂尊重传统文化。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为人父母连最基本的社会道德都没有遵守。
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渐渐没落的气息。
但是!绝不可以!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自古以来的文化精髓,精神支柱,绝不可没落。即使是出现了这小小的危机,也要引以为重,不能积小成患。
所以文化在当代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让人们感染传统文化的气息,并受其影响,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了的事。这需要大量机构组织有效的活动,使人们真正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只不过要真正做到使传统文化在当代得到继承发展,更要全面的全民普及。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公民素质,它决定了古建筑的生存能力。近年来,我国公民的普遍素质都提升较快,但还是有缺陷。普遍素质提升得越快,就越能使传统文化保留得愈加完整美观。
其次,我们要让更多的外国友人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使国外对中华传统文化引起注意,并使世界也热爱上它,这样会使它更易生存与发展在如今的社会里。
最后,对于这次研学发表一些看法:虽然伙食较差,但我们一起吃的开心;虽然车程长,旅途累,但我们团结一致,毫无怨言;这一次研学我们收获到的并不只是知识,不只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更是思想的启迪。
【篇五: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就像我们是中国人,就要说中国话一样,和谐的社会需要中华美德来构建,来填充这个空虚的世界,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正是中华美德给予我们的,一颗中国心。
想想这句名言: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如果你真的对中华美德弃而不管,你就等于背叛了中华民族的祖先,虽然这是一个愈发进步的社会,但是不是因为进步了,就可以把中华美德像扔垃圾一样遗弃呢?然后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国文化,而自己家乡的文化却遭到冷漠。
让我们保持一颗纯正的中国心吧,并且是一颗有着中华美德的中国心!要永远记住,你是个中国人,要学习中国文化,中国美德。雷锋叔叔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因为他身上有许多我们所没有的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人人都可以拥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拥有,团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谦虚好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也拥有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就在细微之处,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国文化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
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在理想的天空中搏击,用科学文化知识丰满羽翼,武装自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好准备。让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响应时代的召唤,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六:传统游戏成为时代潮流】
打开记忆的闸门,取出童年那本书,翻到“游戏”那一页,“踢毽子,跳绳”等词语,蓦然跃入眼帘。可谁能想到,儿时的游戏,却成了二十一世纪的运动潮流。这些传统游戏并没有随着历史的消逝而失去迷人的光泽,虽然他们也曾经隐姓埋名一段时间,也就是由于电视电脑刚刚进入人们生活时,人们无暇在运动游戏上花费时间,而将精力转向了电脑游戏等等。但如今,人们终于意识到虚拟的世界,只不过是浪费时间,对身体的健康尤为有害。于是,今天的人们开始热衷于运动。
我运动,我健康
由于生活条件好了,肥胖的人也越来越多,当人们意识到肥胖会给人体带来相当多的疾病时,人们开始减肥。而减肥效果最为显著的方式是什么呢?毫无疑问,答案是有氧运动。一般人慢跑一分钟消耗15千卡左右热量,体重越大消费越多,而一磅的脂肪是3500千卡。如果每天慢跑30分钟,在饮食没有变化的情况下17天可减一公斤。而踢毽子,跳绳更是十分有效的有氧运动,无论胖瘦的人都能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生命在于运动,传统游戏既可以健身,又可以减肥,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我运动,我快乐
“踢毽子,跳绳”作为一种有益的游戏运动,它们还可以玩出许多花样,比如说跳绳,有“双摇,三摇”,甚至有人可以做出“四摇”;踢毽子可以踢出许多动作,每个动作都有他的艺术名称如:肩上开花、四瓣落花、鲤鱼跳龙门……踢毽子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毽子的制作工艺也越来越精美,人们的动作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新颖。假如你学上一招两招,是多么的高兴,在他人面前“显摆”一下,又是多么的自豪!我们这里已经有传统游戏俱乐部了,经常举办“踢毽子、跳绳”等游戏竞赛,既锻炼身体,又愉悦了身心。
传统游戏已成为时代潮流,让我们唱起响亮的号角:我运动,我健康;我运动,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