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三作文 让孝传承下去
让孝传承下去
发布时间: 2025-03-06 20:17
阅读:

【篇一:让孝传承下去】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人的第一品德。孔子虽贵为三千学子之师,但他在创建私学的时候,把孝放在教学首位。几千年来,这一美德陶冶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子孙,像“子路背米孝双亲”等故事,至今还广为流传。

子路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的家里比较贫寒,常常以野菜充饥。子路认为自己年轻吃点野菜没关系,可父母年龄大了,长期吃野菜会营养不良。于是子路踏上了百里买米之路。年复一年,寒来暑往,子路依然坚持到百里之外买米,背回来孝敬父母,从没间歇过。百里买米,岂是容易!冬天,子路要翻过雪山,走过冰面。有时双脚都冻僵了,子路也从不间歇。夏天,子路背米跋涉,天气非常的炎热,但他只有一个想法,买米让双亲吃,不要惧劳累。子路的母亲劝他不要为了自己这样,自己年龄大了,什么都可以吃。子路却认为正因为自己的父母老了,才必须吃精细一些的饭食。自己这么做,是值得的。

多年以后,子路的父母过世。子路尽管此时已经有了高官厚禄,却时常不开心,甚至叹息不已。别人为子路奇怪,问他为什么不高兴?子路说:“我的父母不在了,再好的生活他们也无法享受了,我这个做儿子的心中难受啊!”

从古代到今天,孝这个优秀的品德仍在传承着。就比如说:孟佩杰与卧病在床的养母不离不弃的事例。不得不说,孟佩杰是一个坚强且有责任心的女孩。孟佩杰的养母因病而常年卧床不起,丧失劳动能力。家中的巨额欠款只能有养父承担,而三年前,养父却因不堪生活压力而出走。这下,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了幼小的孟佩杰身上。但她并没有退却,而是扛下了这一切。每天天不亮她就开始做家务,侍奉养母。而且没有锅台高的佩杰就站在凳子上为养母做饭,摔下来也从不喊痛……

而今的我们是怎样做的呢?很多同学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为我们准备好了一切。而偶有一次照顾不周,我们就会耍态度,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父母总有老的一天,我们应以古人为榜样,以孝为先,培养生活的能力。平时要孝敬父母,当父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应扛起家庭的重担让父母放心。所以大家必须要从小将孝为百善之首这个理念记在心中。而且即使父母能够自理,我们也要为他们分忧,用自己微小的帮助给予父母精神上莫大的慰藉,这是一种多么神圣的责任啊!

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父母之恩大过天。父母给予我们的不仅仅只有爱,还有他们的心血。又岂是一个孝字能回报的了?所以,同学们我们虽然不能将父母的恩情全部报答,但我们必须要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与爱来孝敬他们。

可是,尽管父母给予了我们这么多爱,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不孝顺、不尊敬父母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就拿我们中学生来说吧,我们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青春期。在这个时候的我们会变得易怒、易顶撞父母,时常打着“逆反心理”的旗号去跟父母顶嘴,说父母是“老顽固、跟不上潮流”等等。虽然说在心理现象来说这是正常的,但如果按中华民族的传统来说,这就是极其错误的了。

我们表面上与父母争个上下高低,实则心里都明白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但碍于一个所谓的“面子”问题,无法向父母诉说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所以,我倡议:将所谓的“面子”抛开,真正做到去孝顺父母。即使父母有的时候出现了错误,也不要立刻纠正他们,要去尊敬父母。如果你做到了这两点,你才会发现孝敬与尊敬父母,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是丢失了尊严,而是抛掉了包袱,消除了你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反而收获了更多的快乐与爱。

正如一句古语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我们现在没有好好地孝顺父母,而是与他们争吵、顶嘴。到最后我们就会发现当我们懂事了,想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孝子的时候,父母已老去。等到那时,我们收获的只能是因没有孝顺父母而留下的无尽的悔恨与遗憾。

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要让孝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犹如星星之火代代传承下去,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篇二:坚持下去的力量】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题记

浓重的消毒水味,肥大的病号服,灯光微暗,泛着点点黄晕。轻拉抽屉,一本书被我捧在手心,轻轻拂去表皮上的灰尘,留下了两个浅浅的漩涡。打开扉页,几个稚嫩略歪斜的字映入眼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思绪载着风远航,那些记忆逐渐变得清晰。

十几岁的豆蔻年华,年少的我青春活力,朝气蓬勃,潇洒又张扬,成绩却一落千丈,父母的唠叨,老师的谆谆教诲,邻居亲友们失望的目光,让我开始内向,自卑,沉默寡言。自从那次,老师送给我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她让我好好读,仔细读,那本书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深深触动了我,从那以后我爱上了语文,爱上了学习。

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洒在我的脸上,我手中拿着一本《古诗文诵读》,轻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降我羽。”“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陶冶了我的情操,启迪了我的心灵。

岁月似箭,光阴如梭,转眼间已过了两个月,我的成绩渐渐有了起色,在最近的几次测验中,成绩呈上升趋势,老师露出了欣慰的表情,父母也笑靥如花,朋友们也绽开了笑容,我也回到了那个阳光的女孩,而书籍也成为了我的挚友,让我爱不释手,我对书的热爱愈来愈强烈,之后,我不再沉迷于玩耍,却沉迷书籍无法自拔,旅游的时候,书包中总有三四本,下课在家的时候,总会挤出读书的时间,我时常出没在图书馆中,只有书才能让我心静,不再浮躁。我喜欢在黑夜的时候,伴着暖黄的灯光,细细的品读。

后来,我慢慢发现,我不知喜欢书本对于一切有字的东西都会喜欢,比如说杂志,报纸,我对文字的热爱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记得有次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母亲是个爱干净的人,在厨房的墙上贴满了报纸,我看到后顿时来了兴趣,于是,我便一个字一个字,一行一行的读了起来,直到我感觉脖子酸痛,双腿发麻的时候,我发现已经过了一个下午,便感慨到:读书的时候时间过得真快啊!看着夜色逐渐的变黑,我只能抱歉跟朋友说再见。从那之后,朋友亲友们都知道了我这个“癖好”,于是,每当谁家有新买的书本,杂志或者报纸的时候,就会告诉我:“xx家有新买的书本,可以借来读。”我因此又得到了一个可以读的机会。毕业前,班主任送给我了一本《简·爱》,直到现在那本书还时常被我反复阅读,每次细细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书,是我坚持下去的力量。书,忆你,小桥流水人家;忆你,亭台轩榭歌别绪;忆你,曲琼细卷江南雨。

【篇三:幸福地走下去】

又是一年春好处,可是人生何处再逢春。早已是立春,可恋恋不舍的残冬依旧追寻着初春的发丝儿。踏在嘎吱嘎吱的人行道上,依稀可以闻到空气中残留的鞭炮火药味儿,我又踏上了人生的征程,青春年少的我面对十八岁的雨季依旧惘然,生命能有多少次春冬交替的体验?只有走下去的人才知道。

可是如何走下去?我不知未来的艰辛,只道生命是美好的。曾经半夜梦醒,我望见窗外,片雪飘零,若有若无,蒙蒙中天地浩然寥廓,苍穹给予了生命对自然的敬畏,既然生命也是自然的孩子,那么敬畏自然更是正视你我自己,正视灵魂的价值,最求这些生命所追求的幸福。

映着幸福的脚印,我如胆怯的小偷,东张西望后,才翻起时光归还的宝贝——日记。那是上初中的我,内向自卑,虽有着不错的成绩却依旧怯懦的封闭心门;那是天真偏执的我,可怜可叹,又可悲,是自我的牢笼囚禁着每一丝儿的青春气息。往事回首多蹉跎,我仿佛看穿了纸张,看破了日记本,看到了斜阳下的影子,孑然瘦削,拉长到了天涯那日落的尽头。它与周遭的其他倒影截然不同,僵硬的动作,似乎表达着影子融入这片山光水色的希冀,“喂,其实我也是……”一句淡淡并且隐藏着畏惧的坦白,得到的只是不理睬。天渐渐黑了,影子融入了大地,似乎忘记了什么,只是瘪了瘪嘴。我看到了日记背后的不幸。

但过去的不幸可以铭记,不可沉溺,千山万水已过,万重山仍在远方。曾经有众多的名人名言训诫后人,放下过往,积极乐观地走向未来。这于我曾经无异于江畔清风,水中明月,闭上日记那一刹那,或者在更遥远的某一天,我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悟了三分,吃饭七分饱,我这也算感悟人生的妙门之一吧!

幸与不幸,因人而异,异中有同,又可能源于同宗,在不同者看来迥乎不同。放生归去的鱼鸟不幸又有大幸,幸福寄托给了它们。美好的价值从来就不曾改变,只是因人贬值而被误解。如今我幸福的走过一遭,倍加珍惜现在的生命。

青春给了我美好,不再简单地追问人生有什么意义,我有人生的幸福吗?稚嫩的话语只在过往流荡——其实这也是一种幸福。

【篇四:为梦想,坚持下去】

花了五天时间,将《骆驼祥子》读完。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洋车夫的故事。他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祥子。

祥子曾经是一个很有梦想的洋车夫,他努力,他拼搏。可是,命运总是那么不堪,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中,祥子遇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最终,他被打垮了。

有人说,祥子没有毅力,如果他坚持拉车,或许就不会有那样的遭遇。但是,我却认为祥子走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他怀揣着梦想,走上车夫之路,在黑暗的社会中挣扎着,活下来,是一件多么不易的事情啊!

有一次,我出去散步,偶然路过一棵树。抬头望去,却看到了一树光秃秃的枯枝。突然有一个小东西在向我招手,我的心一下子变亮了,急切地寻找着,原来是一片树叶。

这片树叶已然枯老,却依然骄傲地高悬在枝头。它周围光秃秃的树枝反而将它衬得更加孤傲,更加珍贵。一阵阵风吹来,我惊惶地盯着那片树叶。只见树叶微微摇晃着身子,却还是抓住树枝不放。是的!树叶不想就此凋零,它的人生已到尽头,但它不甘心,它要活出自己的风彩,它相信一定能熬到春天,等到那春风来临,它又将会是一条新的生命!

不由得想到了祥子。曾经,一个那么有梦想的人,却就这么甘心地凋零下去吗?如果他能坚持下去,那该多好呢?风雨过后,总是有彩虹的。坚持下去,你的梦想,说不定就会实现。

为了梦想,不论有多少困难,请一定要坚持下去。

【篇五:让善良一直美下去】

善良是万物都向往的港湾,那里有很多善良的人,也有一些恶毒的,好吃懒做,欺软怕硬,作恶多端的不法分子。在那里和平和不和平正在演绎着一份态度,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初的本源--善良。

今天,我们身为炎黄子孙,站在这片土地上,不能忘于我们的先规,那就是孝。一本先例《二十四孝》,讲述了二十四个历史人物感人至深的孝道。今天,我们就来翻一翻,定会翻出一片孝的凯歌。

舜,一个远古伟大的帝王,他以一颗宽容的心包容了他的仇人敌人,他的孝心感天动地,象儿为他耕种,鸟儿为他除草,尧帝竟把他的两个公主许配给他,并把帝位相传。

舜,原名姚重华,本是一个踏踏实实的百姓之子。他的一生磨难复复,先是失去爱母,之后多次遭受父亲继母以及象弟的陷害,他每次都用自己的智慧逃于死难。事后,他对自己的父亲及家人还是一如既往毕恭毕敬。他称帝后,还封象弟为诸侯。一个人感恩对自己有恩的人我们可以理解,可是舜帝能戴德他的敌人,真让人感动,这也许就是别人所说的圣人吧!

二十四孝,每一则故事的后面都有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灵魂。每个人都有比天高,比海深的宽容大度,那份热情,那份执念,那份激情,那份礼让,这些力量,在我心中聚合,形成一种无语的力量---沉默。

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将温柔生命,送你一份善良的祝挚,美丽与你挥挥手,挥啊挥,挥出一片感恩的天地。让我们向二十四孝里的每个人学习,学习那份以一颗圣人的心对待所有爱你和恨你的人,以及不曾谋面的陌生人。

诛仙剑上的那一丝丝红血,已知万恩梁云必定重生万心。兵刃上的灰灰冷冷,因热情因美丽更善良。倏然纵新,万中欣悦。人情往往因敌人仇人的衬托而更伟大。温、良、恭、俭、让,乃是夫云儿子的一颗心哪!

今天老师在这里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真善美,多年以后我也会像老师一样传递爱,我想让我的子孙后代也能延伸责任,让善良一直美下去。少年强,则国强,愿我们中华儿女个个有担当,有使命……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