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摸螺蛳】
2018年的五一假期,我和安雨涵报名参加了天津科普游子组织的白洋淀科考营。准备登岛了,我们要去的可不是传统的旅游景区,而是白洋淀独有原生态湿地核心区,除了人不多,各种水生生物、鸟类和植物都超多。我们的小船朝着一人多高、整齐得仿佛被修剪过似的芦苇荡驶去。眼看前面没有路了,伴随着我们“啊”的惊呼,小船轻巧地向左一转,一条宽阔的水路出现在眼前,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观鸟、诱捕鱼虾、环岛识花,玩中学,学中乐,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水边摸田螺了,因为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寻找未知生物的探险家。岛的边缘呈台阶状一级一级步入水中,这里就有我们的目标——田螺。
准备好装螺用的水瓶,我们冲到岛边。一阵清新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深绿色的湖水、郁郁葱葱的小岛和远处碧蓝的天空连成一片,水连岛、岛连天,好美的一幅水天一色图。
台阶的横面、立面都长满了深绿色的苔藓,加上深绿色的湖水,根本分不清哪些是田螺、哪些是小石块,这可怎么办呀?这点小困难当然难不倒我们,我高高挽起袖子,对小伙伴们说:“看不清咱们就下手摸吧。”说完,就带头摸起了田螺。五月的湖水凉凉的,摸着滑腻腻的苔藓,手感还真不错。一连摸了好几块小石子,怎么这么多滥竽充数的,我不禁烦躁起来。“不能气馁,坚持就是胜利。“我默默地对自己说,终于一个小田螺成功出水。
它大概有五毛钱硬币那么大,棕褐色的外壳长着斑斑点点苔藓,一圈圈的螺旋向外生长,像极了抹茶味的旺仔小馒头。我捧着战利品,兴冲冲地向鹦鹉螺老师奔去:“老师,我捞到一个,您看看这是什么螺。“老师小心翼翼地拿起它,仔细观察一会:”小朋友恭喜你,摸到了一个耳萝卜螺。它主要栖息在水田、池塘、沟渠中,是好多寄生虫的宿主,一会记得把手洗干净呦。“
一个小时的功夫,我们摸到了中华园田螺、环棱螺、耳萝卜螺,跟老师学习它们的习性和特征,最后恋恋不舍得把它们放回了水中。
该返程了,伴随着“我们还会回来的!”的呐喊声,我们结束了开心的白洋淀之行。
【篇二:挖螺蛳历险记】
又是一个清朗的早晨,我像只小鸟欢快地来到拔茅,听说姐姐家附近有个小池塘,里面有许多螺蛳呢!
我迫不及待地推开姐姐家大门,嗯?人呢?我把每个角落都找遍,不会不在吧。忽然,从小池塘传来嬉笑声,我顺着声音追过去,姐姐撸起裤脚,弓着背,正入迷地用筷子夹着螺蛳,刚夹起来,又掉下去,不厌其烦的一次又一次试着,样子可滑稽啦!俗话说“小的跟着大的,是一个跟屁虫。”看着姐姐那样子,我也忍不住学着她依样画葫芦。
不一会儿,我拿着盆子也开启了夹螺蛳之旅。我脱下鞋子你,捋起裤脚和袖子,找了块平坦的,接着,两腿趴开,简直是在劈叉,艰难地弯下身子,用筷子在水中夹螺蛳。这些螺蛳可调皮啦,刚一夹起来,似乎又恋恋不舍,一溜烟似跳入水中。
“哎哟,闪到腰了。”姐姐尖叫道。我正在夹一颗大螺丝,夹右边,它躲到左边,夹左边,它又闪到右边,简直是在跟我唱反调玩捉迷藏啊!现在呢,好不容易把它夹起来,姐姐这么一叫,它又去水中游泳、泡澡啦!我叹了口气,原先还兴致勃勃,现在似乎没了信心,刚准备把跨出的腿收回来,烦躁地想着:我要不是学了跳舞,恐怕还撑不了这么久呢!
估计太着急,脚下一滑,扑通一声,一不小心落入水中,还好及时反应过来,只是屁股开了花,差点摔成两半,我心疼地摸了摸屁股,可真痛啊!“这还叫池塘?明明是石头坑!”我抱怨道。我腿陷在淤泥,也拔不出来,像是被胶带紧绷住,动也动不了,像一个木头人似傻傻的站在泥塘里。我挣扎,一点一点陷进去。我越来越矮。一旁的姐姐可着急了,大惊失色,急忙去呼叫大人。
妈妈闻声赶来,看见我那傻乎乎的样,哭笑不得,尝试着把我从池塘里拽出来,像是在拔河比赛。结果手一滑,我屁股着地,以平沙落雁式又狠狠地坠入小池塘里,懊恼地大哭起来,在水里扑打着水花。妈妈连忙叫来爸爸,两个人一人抓我的一只手,唱着“拔萝卜”的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移动了一点点。终于,我从泥塘上拽了出来,“抢救”成功!
瞧着他俩的模样,我破涕为笑。塘中清清的池水,像一块磁铁。谁有李静千辛万苦的坚持,谁就能到达彼岸。我挣脱爸妈的手,探着脚又下水……
【篇三:螺蛳】
螺蛳大家并不陌生,它是大自然给予最平凡的食物,生活在湖边有泥的地方,春天是吃螺蛳最佳的时节。
螺蛳有好有坏,外公跟我说过螺蛳最好的是“青壳螺蛳”,没有老了的,也没有太小没长大的,每一颗平均2厘米左右。青壳螺蛳壳薄肉厚,吃上去QQ的,稍有一丝甜甜的鲜味。活的和死的也有很大的区别,活的嫩,死的更得像树皮,那怎么样选活的呢?首先,看一看螺蛳肉有没有吸着盘,然后用手指碰一碰螺蛳壳里头的肉,看看肉会不会缩到壳里去,盖子和肉会动的,才是活的上等极品“青壳螺蛳”。
买到了极好的螺蛳,要烧好也很难。大自然给予了螺蛳众多“伙伴”,可似乎忘了给予它忍人喜爱的浓郁味道。螺蛳要烧好配料很重要,上汤螺蛳、香辣螺蛳、酱爆螺蛳、爆炒螺肉……要把生姜、酱油、火腿、葱、酱……。的味儿烧入螺蛳那厚厚的外壳里头去,而肉质又要保持鲜嫩多汁,那可是件难事。我外公是这方面的专家呢!比如酱爆螺蛳,先把葱姜蒜分别切成未,辣椒切丁,放入油锅内小炒一会儿,再倒入螺蛳,然后一次倒入勺酱油一点白砂糖,最后大火炒一会,撒一把葱花,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酱爆螺蛳就可以出锅了!
眼看冬天快到了,那么春天我想也近了,小伙伴们是时候减肥,等到春天开始大吃大喝吧!
【篇四:酱爆螺蛳】
本周的快乐厨房任务又发布了,内容是以做一道以螺蛳为主的菜,我瞬间就想起了外婆烧的美味的酱爆螺蛳,于是我也打算挑战一下这道菜。
妈妈下班后就买回了螺蛳。据卖菜的说是已经养了一天了,所以肚子里不会有泥。妈妈买的螺蛳已经是剪掉螺蛳壳上的小尾巴的了,一个个的螺蛳身上有着一道弯曲的条纹,好像是它的生长线一样,开口处有一块密封起来的是螺蛳衣,据说分辨螺蛳是不是死了就是看这片螺蛳衣有没有脱落。
烧之前我先准备了葱、姜和油盐等配料,然后把螺蛳放进了一个盆子了拍打了一阵子,希望能把它们真晕,省得等下被爆炒时痛苦吧。接着放水又清洗了一遍,这样能更加彻底的把它们肚子里的沙子洗出来,这样就完成了爆炒前的所有准备。我打开了天然气,往锅里倒了一些油,因为要爆炒,所以要稍微多倒一些。等油冒泡了,先把姜放进油锅稍稍炒了一下,接着就把螺蛳都倒进了锅里用铲刀炒一下让它们均匀受热。之后我挖了一勺豆瓣酱、一勺糖和少许的酱油,再加了半碗水,接着再炒了一会儿,这段时间里汤汁会进入螺蛳的内部。之后,就可以出锅了。
我拿了一只漂亮的盘子把螺蛳都盛了出来,撒上葱花就端到了桌上,爸爸妈妈品尝过之后都说这螺蛳很有嚼劲。于是我自己也尝了一尝。嗯,真好吃!一口吸出来,汤汁混合了螺肉的鲜美在口中荡漾,简直是一种享受啊!
【篇五:吃螺蛳】
清明前是吃螺蛳的好时候。
今天,爸爸买了一大盆螺蛳,准备晚上烧了吃。只见妈妈在拿老虎钳剪什么东西。我立马跑过去一看,原来是螺蛳。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把螺蛳的尾部剪掉?”妈妈说:“如果不剪掉就吃不到螺蛳肉。”我听了频频点头。
晚上,妈妈炒了一大盘香喷喷的螺蛳。爸爸、妈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吃了起来,“啪——啪——”一个个螺蛳壳和螺蛳“屁股”被吐了出来。我拿筷子夹起一个螺蛳,再取出一根牙签,挑肉吃。
我看见爸爸妈妈用嘴去吸螺蛳,只见他们很轻松地把肉吸出来了。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用嘴去吸,结果,太用力了,连螺蛳的“屁股”也吃进去了,我伸出舌头:“臭!臭!臭!”我又夹了一个小螺蛳,用小力一吸,再把“屁股”连接部给咬断,一块鲜美的肉就到嘴了,嘴里吃的螺蛳又鲜又辣,实在是吸引人的食欲。我再夹了一个,我左吸吸,右吸吸,头吸吸,尾吸吸,终究没有吸出来!妈妈教我把筷子往螺蛳里一捅,再一吸,肉就出来了。我半信半疑地拿起螺蛳,照妈妈说的去做,我也照着样子,先用力把肉捅进去,再用力一吸,果然有效!
“啪——啪——”一碗螺蛳很快就被我们解决了,我放下筷子,回味着螺蛳的鲜美。
【篇六:摸螺蛳】
新登镇有一条葛溪,在葛溪的上游,也就是岩石岭水库一带,就是我奶奶家。夏日里,我经常和爸爸到葛溪里游泳。不过最好玩的还是摸螺蛳了!
想要摸螺蛳得到深水处,奶奶家门口那一段葛溪深水处有一块突出大石头,旁边一条水中小路,螺蛳一般都聚集在这条小路的斜坡上,我和爸爸必须得带着瓶子游到那里呢。
起先,我不敢钻到水底,溪水绿绿的,着实看不清水底,而且我怕有水蛇出没。可看着爸爸钻出水面,手中的瓶子里摸到那么多的螺蛳,不由地心动了,也想下水试试。爸爸在一旁给我打气:“加油,没事的。到了水下面很清晰的,你看得见螺蛳的,不骗你!”
我鼓起勇气深吸了一口气猛地钻到了水底。哇,水底正如爸爸所说的能见度很高,鱼儿游过看得一清二楚。我双手抱紧爸爸的腿,两眼开始寻找斜坡上的螺蛳。有好多啊!一颗,两颗,三颗,四颗。啊呀,没气了,得赶紧上去。我慢慢浮出水面,爸爸正微笑着,问道:“摸到了吧?”我伸出手给爸爸看,爸爸夸道:“哈,很好么!不错不错。”
我满心欢喜,一个鱼跃又钻到了水底,可这回感觉不对劲,刚刚高兴地一跳,鼻子还没准备好吸气就沉入水中,气息明显不足,快窒息了。我草草的摸了一把,迅速跃出水面,一看掌心内,只有两颗螺蛳,其他都是不能吃的尖头螺丝,唉,爸爸又要笑我……
果真,老爸又开始笑话我,哼,等着瞧,一切准备充分我再次游向水底。就这样畅快地摸索了一个下午,满满一瓶螺蛳被我们摸上来了,等到上岸天都黑了。
螺蛳乖乖们吃饱一点,长快点,下次再来享用你们!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