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神奇的叶子】
我家的阳台上种了一棵樱桃树。寒假已经结束,万物复苏的春天却丝毫没有来的意思,天气依旧寒冷。我怕到阳台吹风,都没有去看那棵毫无生机的樱桃树。一天,我做完作业,奶奶告诉我樱桃树长出了花苞。我一听,立即兴冲冲地跑到阳台。果然,樱桃树上缀满了小巧精致的花苞,就像BB弹那么大。可是我猛然发现樱桃树上竟然没有叶子,树干光秃秃的,显得有点单调。我的脑中顿时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心里疑惑不解,便快速的到书房打开电脑上网查资料。原来植物先开花或先长叶主要是由花芽或叶对生长温度的要求而决定的。初春先开花的植物,花芽萌发所需要的温度比叶芽低,所以便先开花。樱桃树就是典型的先花后叶树种,类似于桃树,连翘,迎春之类的花。同时也是因为樱桃树的花耐寒和节省养份。
我一下子来了兴致,从那天以后,便每天不乏耐心地等待樱桃树长叶。可我是个急性子,三分钟热度,没过多久,就放弃了。十几天过去了,有一天我在阳台上散步,欣喜地发现樱桃树上密密地长满了细小的嫩叶,泛出一片淡淡的微红,远看真像一棵枫树!起初我没在意叶子的颜色,兴奋地轻拂着这些“新生儿”。咦,树叶不是绿色的吗?我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又一个疑问诞生了。我一如继往的去“请教”电脑,知道了其中的奥妙:植物发芽时,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同时形成,但由于叶比较嫩和昼夜温差的影响,也形成花青素,所以有些树的嫩叶,嫩梢略带微红。
多么神奇的大自然!光一片叶子就隐藏这么多奥妙。看来我们只有善于观察,勇于实践,才能探知大自然的更多奥秘!
【篇二:秋天的叶子】
秋天这个五彩缤纷的季节里,秋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唱着轻快的小曲来到了人间,为炎热的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地上的植物为了更好地迎接秋姑娘,都换上了属于自己的美丽新衣:枫叶换上了火红的新衣,松树换上了深绿的新衣,苹果园里的苹果红了,葡萄园里的葡萄紫了……。而我更喜欢银杏叶,我觉得它更具有浓重的秋天色彩的美。
在云南大学著名的银杏道边,散落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银杏叶,远处一看,就好像一片金黄色的地毯。拿起一片银杏叶细细端详,它是扇形的,嫩黄嫩黄的,就好像是森林里的小精灵用过的扇子一样,小巧可爱而富有灵气。银杏叶的叶脉排列整齐而密集,成熟的银杏叶上还有显而易见的小点点,密密麻麻却不凌乱。银杏叶挂在枝头的样子其实也很美。枝头的银杏叶一片金黄,一阵风吹过来,它们就随风摇曳,然后从空中飘落,有的翩翩起舞迟迟不肯落下,有的晃晃悠悠着急地扑向大地的怀抱……。银杏叶在风中发出的“沙沙”声则成了秋天最美的交响曲。
银杏叶不仅外表美丽,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它还可以当作中药药材给人治病呢。我喜欢银杏树美丽的外表,我也喜欢它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人们总在赞颂花的美丽,草的无私,却忽视了叶子的美,但在我心中,叶子是同样美丽的。我爱秋天,但我更爱秋天的叶子。
【篇三:神奇的猪笼草】
昨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花鸟市场。那里人真多啊!大概春天到了,人们都想着买些花草装点自己的房子。
一走进花鸟市场,我就被一种奇怪的花草吸引住了。架子上挂着一盆盆绿草,宽大修长的叶子垂下来,几乎每片叶子的顶端都有一个长长的像瓶子一样的粉红色的桶,桶的上面还有一个盖子。
妈妈告诉我,这叫猪笼草。猪笼草的笼盖上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会吸引虫子,停留在上面的虫子发现不妙想要逃跑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它会滑入猪笼草的肚子——笼子里,接着会被一种黏黏的液体淹死。
猪笼草有这么厉害的特技,我忍不住对妈妈说:“妈妈,给我买盆猪笼草吧!”妈妈去问了价钱,这种观赏性的花草生长缓慢,大盆的价格比较贵。最后妈妈给我买了一盆小的。我打算回家后精心照料它们,让它们帮我捉好多好多的虫子,这样到了夏天,我就不怕被蚊子咬了。
【篇四:神奇的魔豆】
去年春天,我得到了一颗魔豆的种子,我把它种在了一个空花盆里。每天我都去观察魔豆的成长,过了一个星期左右,魔豆苗还没长出来,我着急地把魔豆挖出来看,发现魔豆已经发芽了,种子也变得胖胖的了,我马上把种子埋进了土里,生怕魔豆会死了。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打开阳台的门,眼前突然一亮,一棵绿色的小苗已经破土而出。我高兴地叫了起来,“妈妈,妈妈,快来看,我的魔豆苗长出来了”。接下来的几天,我天天观察魔豆的生长过程,它是两片大豆瓣中间长出嫩绿的两片小叶子,两片叶子长大一点后再从中间长出另两片小叶子。魔豆的叶子又大又肥,像一把绿扇子,它是攀援植物,我找来了一根长长的竹竿,让它的藤顺竿而上。我每天上学前和放学后都要去看我的魔豆,魔豆好像也很喜欢我,慢慢把藤绕到了我的窗前,让我每天起床就能看到它。后来,魔豆开花了,淡紫色的,过了一段时间,魔豆花凋谢了,长出了嫩绿的长长的豆荚,最后长到15厘米长、4厘米宽,看着大大的魔豆荚,我真是开心极了。
过了秋天,到了冬天,魔豆荚变干了,我的魔豆的叶子也落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藤条,我心里有一点难受。但妈妈告诉我:“这就是它的生长过程,而且它已经给你留下了两个大魔豆荚,魔豆荚里面就是魔豆的种子,来年又可以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