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泓清水映画卷】
清明节,爸爸带我爬凤山,登高远眺,微风轻拂,万物已被春风唤醒,满山绿树成荫,姹紫嫣红,鸟儿欢歌,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极目俯瞰,静静依偎在凤山脚下的县城(又称凤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副国际大都市的气派。往东看,中国茶都,中国茶博会,万达广场,安溪茶学院,气势磅礴,映入眼帘;往南看,气贯长虹的三安大桥把二环路和县城中心紧紧的连接在一起,宝龙购物中心、豪华酒店、高层住宅,错落有致。往西北方向看,一座现代化新城坐落在县城的左翼—龙凤都城,眼前的这一切景象都掩映在环抱整个城区的大龙湖里,一幅青山绿水的现代化都市画卷美得摄人心魄。
正当我沉醉在这幅现代化都市画卷里时,爸爸拿出手机,给我看以前县城的旧照片,我顿时认不出照片里的地方,只见照片上只有三条又窄又短的街道,低矮破旧的民房,一条泥沙淤积的“黄河”穿越县城,河上面一座狭窄的石拱桥,只能通过一辆汽车。
爸爸说:“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安溪县城,这条“黄河”以前叫蓝溪,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美丽的大龙湖,想了解更多吗?”一股疑惑顿时充满脑门,我使劲地点点头,爸爸又打开手机里几张翻拍的旧照片,娓娓道来,把掩映在这条哺育着茶乡百姓河流里的画面徐徐回放。
改革开放后,勤劳勇敢的茶乡人民,发扬“靠自己骨头长肉”的拼搏精神,勒紧裤腰带开通了龙门隧道—打通了安溪走向对外发展的南大门;辛劳耕作,用手工编织的藤铁工艺品畅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国藤铁工艺之乡”。
经济发展起来了,老百姓富裕起来了,生活越来越好了,县城变得越来越美了,如今的安溪县名列“中国百强县”、“看,大龙湖上飞来了一排排美丽的白鹭。”爸爸说:“以前只能在厦门特区才看得到的白鹭也飞入了我们山区的寻常百姓家啦!”
是啊!碧波荡漾的蓝溪水,越来越清澈,映照时代的画卷越来越美!
【篇二:那些流走的清水】
水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真是不胜枚举。你看,足球场上刚踢完球的运动员们个个汗流浃背,困乏难当。当饱饮了一顿矿泉水后,随即变得生龙活虎。这时候,水给予他们的便是活力与清爽;病房里,一位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喝着温开水吃着良药,脸色渐渐变得好多了。想着即将出院,眼里流露出喜悦的神情。在这里,水给予他们的是温暖与健康;每年秋天,我家乡的蟹农们,看着那一只又一只肥大的固城湖螃蟹“爬”到上海、北京的餐桌上,心里真是乐开了花,品牌响了,腰包鼓了,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水默默无闻的奉献,水给予了他们丰收和收获财富的希望……水,就如同仁慈的上帝给予我们生活美满和幸福。
据科学家研究表明人不吃饭能活二十天,而不喝水只能活七天。不仅人类离不开水,地球上的一切动植物也离不开她。是她,使万物生长,使芸芸众生充满生机与活力,孕育着我们这个精彩的世界。
然而,生活中,浪费水资源已是习以为常。楼下的小伙伴们,三五成群,打起了水仗。水无情的被抛弃了,可他毫无怨言在土地中找到了自己最后的归宿。邻居大妈,把刚洗完衣服的水横泼而去,却不知,这些水还可以进行二次利用。
水,您就是一位大爱无边的母亲。您的身上被我们造成道道伤疤,却毫无怨言。您提供了我们的食,养育出我们的生命。
地球人啊,一起来珍惜水吧!因为水没了,也意味着我们生命的结束。
【篇三:美丽的清水公园】
我的家乡在广东,那里的亲水公园是一个风景优美、鸟语花香的地方,也是我最爱去玩耍的地方。
早晨,太阳撒下一束束金光,阳光照在湖面上,湖水就像一面金光闪闪的大镜子。周围的树木倒映在水上,湖面上映着各种植物的身影。小柳树们低头看着湖面自己迷人的身段,梳洗着自己美丽柔软的秀发。在这大好时光里,有人在公园的小路上散步,也有小朋友在空地上玩耍、打闹,还有老年在锻炼身体。
中午,人们吃完午饭在家里睡觉,如果你现在走进公园,你会感觉世界仿佛静止了一般。湖水静止了流动,一丝风也没有,阳光热辣辣地照下来,连小草也静静躲在树荫乘凉。你如果仔细听,还是能听见几声”噗噗“的声音,那是小鸟在树林里扑翅膀呢,兴许是睡累了吧。
晚上,亲水公园是最热闹的地方,大家吃完晚饭都在空地上跳广场舞。人们听着音乐,跟着节奏,踏着整齐的步伐,扭动着曼妙的身姿,跳得不知有多开心!忽然,一阵微风吹来,树木发出沙沙的声音,还翩翩起舞了起来。不光是一株树木,所有的树木都在唱歌,都在舞蹈,仿佛在和公园里的人们比舞呢!
看!这就是我家乡的亲水公园,我最爱去玩耍的公园,是不是很美呢!
【篇四:留住一池清水】
“天地寂寞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我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雨,淅淅沥沥。总以为自己是厌恶一个人的安静。之后才发现那时对自己并不了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踩着潮湿的树叶,不时有几声间歇的鸟鸣。我喜欢林荫道中安静而不缺乏生气的环境;迷恋大自然给予心灵净化的感觉,喜爱树沙沙的声音,鸟的清唱,痴迷树叶的飘落与流水的安逸。
可是,就在雨中的另一边,我迷失了……
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远处的霓虹肆意喧嚣,向路人宣告,这是它的“天下”。当初那怀有梦的、雄心壮志的“我们”是否安好?是否还记得那乡间小路?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渐渐被遗忘了。曾经年少轻狂的我们亦不是如此?曾和朋友谈论过同样的话题,对于这繁华而忙碌的生活,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我讨厌这个感觉。呵呵,是啊,在这个忙碌的街头,谁还会在意你匆匆的脚步呢?谁又会停下来听听自己的足音。我们的眼睛总是往前看,总以为自己的未来是美好的,但又忘却了自己是怎么过来的,偶尔回一下头,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不要只走而迷失了方向。曾经的那泓清水是否依然清澈,儿时的梦是否依旧在追逐。闲暇时,我会抄写很多的诗句,即使原著就握在手中。集体、自己所爱只因自己自私的想拥有它。但也许就因我的自私而找寻到另一个我,是沉浸在诗中幻想落英缤纷,小桥流水的江南时那一种清新;是青石的街道,撑着油纸伞的温柔、迷人;敬仰舒婷诗中“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的情意;钟情琼瑶笔下“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海枯石烂;是沉醉于朱自清稳重的梦的荷塘月色。也许有人会笑我与众不同,但上帝把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放在我们心中时,就已经是对我们最大的关照了,虽不及“出淤泥而不染,翟清涟而不妖”般的高洁,但保留心中的这片美好,亦是欢喜。我不应该是一枚干红的枫叶,随意地夹进某一页老旧的书中。
月光如清水一般,静静地写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罩着轻纱的梦……
【篇五:留住一池清水】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样东西,而这样东西也常常指导着我们去生活。这样东西是什么呢?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它们都藏于每个人的心中。而在我心中留下的是——坦然。
坦然,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有了坦然,似留住了一池清水,时刻让你清爽无比,一切都会轻松而过。
坦然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坦然是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人生不可能像公路一样宽阔、一样笔直,总会有绊脚石,而我们总要坦然面对。
他,天资聪颖,立下“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壮志。他便是伟大的诗人苏轼,鸟台诗案,一贬再贬,然而仕途的挫折打败不了他。他坦然地面对了,他知道大丈夫肩挑重担,一生定有挫折,所以他吟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吟出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豁达。他把坦然留在心里,于是他面对各种困难都能坦然视之。我们不应该学习吗?我们要学习他的那份坦然,为我所用。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坦然面对困难的重石。就拿项羽来说吧,乌江边上,上演着一幕生死离别。他只撇下一句:“无言面对江东父老”,便了结了自己的一生。有人说他真性情,有人说他大英雄,而他面对失败却不能坦然,乌江江畔,本可逃生,可他依旧自刎而死。因为他没有把坦然这一池清水留于心中,所以最终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一个苏轼,一个项羽。一个坦然面对,一个悲观逃避。一个世人敬仰,一个后人感叹。在我们生活中,何尝不会遇到挫折,当我们经历一次次考试的失败,我们从此是否一蹶不振?当我们经历了一次次误会曲解,我们是否抽烟、喝酒,因此而沉沦?当我们的家庭经历了变故,我们是否彻底被击垮?回答当然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屈服了、退缩了,如项羽;当然有的人在挫折面前坦然面对着,如苏轼。我们要学习后者坦然视之,把坦然留在心底,这样,我们才能成功。
同样,作为中华民族日后的栋梁,我们更应该坦然。
一个人,留住坦然这一池清水,才能成功;一个国家,留住坦然这一池清水,才能富强;一个民族,留住坦然这一池清水,才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