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小学作文 六年级作文 站在古诗的门口
站在古诗的门口
发布时间: 2025-03-10 12:28
阅读:

【篇一:站在古诗的门口】

一场大会,两位女神:“十七人中最少年”的武亦姝,“渭北春天树”的陈更,周围挤满了膜拜的人群;春城无处不“飞花”,古诗文的窗口前,很久都没有今天这样热闹而拥挤了。而我,却渐渐喜欢踮起脚尖独自眺望,和古人在寂静孤清中轻轻交谈。因不懂而狂热的心,终究因懂得而淡然;原来清雅悠长,才是古诗文的真味道。

古人的文字是精致的。他们常常用简简单单十几个字,就说出了哽在我喉头的千言万语。我也曾跟随父母,游历过世界的很多角落,看到过慑人心魄的美丽景色。那时的我,穷尽心中的词汇也无法说清那美究竟是什么;而古诗文教会了我“半江瑟瑟半江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还有千古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闭上眼睛慢慢品读每一个字,我会渐渐融入那诗中的画面,让思想的翅膀飞向窗外的诗和远方。

古人的情感是绵密的。我们身处快节奏的网络时代,用语气词和表情包来传情达意,俗气搞笑成了情感交流的重要部分。从古诗文的窗口眺望而出,我知道了另一种更加美好的(next88)表达方式。“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母子间的舐犊之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朋友间的惜别之情;“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是情人间的相思之情。这些简练而深情的文字,让我以前喜欢说的“么么哒”“皮皮虾我们走”显得多么苍白和惭愧啊。

古人的世界是诗意的。他们懂得沉思,懂得想象,懂得用文字留住身边的美好。“小楼一夜听春雨”是品味闲适的诗意,“三更灯火五更鸡”是享受奋斗的诗意;“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是人生苦短的诗意,“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是珍惜当下的诗意。我的生活中已很少有这样的奢侈,学习奥数英语各种“有用”的技能占用了我的大部分时间。唯有从古诗文的窗口眺望出去,才能呼吸到一阵清新的风,在我内心为“无用”的诗意留下一个角落。

又想起高晓松被用烂的那句话,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感谢曹植王勃李白李清照,是他们所留下,那些鲜活了千年的文字,为我打开了理解人生,呼吸美好,眺望远方的,一扇永不关闭的窗。(公众号:我们555666)

【篇二:我最喜欢的古诗】

有很多人喜欢游戏,有很多人喜欢学习,有很多人喜欢吃零食,还有很多人喜欢睡觉。而我最近却喜欢一首古诗—《劝学》。

“劝学”的原文是唐·颜真卿写的——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其中“三更灯火五更鸡”这句闽南俗语,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还有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他劝导人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抓紧时间,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像蜜蜂一样勤奋,好好学习,像羚羊一样,面对生下小羚羊让它在两分钟内坚持着奔跑,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坚持学习。

就像我每天都要去做数不尽的、枯燥无味的homework,但我还是坚持下去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都还是有的。但有些同学就是不想当蜜蜂和羚羊一样的“人”,一直偷懒着不做作业,他们终将一事无成。

总之,颜真卿写了这首诗就是想告诉我们后人学习古诗并能深刻明白他的内涵!作为二十世纪的我们,应该抓住时间这个老人,把握机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篇三:古诗里的春天】

冬爷爷翻开日历表,发现该是春姑娘接班了,于是,冬爷爷离去了。春姑娘伸了一个懒腰,大喊一声:“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望着这些风和日丽的景色,我们也就会感叹道:“真美啊!”其实,古人诗中的春天比现在的景色还要美呢!不信,你瞧:“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眼前的柳树,柳条像缕缕轻发垂下来。这样的柳树,被春风裁剪的这样优美,春风功劳真大!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风一来,春雨也不可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风和春雨一起合作,“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来了,动物们迁的迁,出的出,忙的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最美的春景在哪里?在千里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好,风景就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天来了,我们来看看都城里的春景。韩愈眼中的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眼中的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到了春天,孩子们当然更开心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天真是烂漫无比。有了这些千古不朽的春景诗句,才能让春天变得更加美丽。古人眼中的春天,真是诗意盎然,绵绵醉人。

【篇四: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读后感】

诗意如画映于心

心中仿佛一缕阳光透入,温暖,宜人,又带有一丝感动。我想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有此感触吧!书中用如梦幻般唯美的语言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诗意的世界。诗意故而在记忆深处低回,熟悉而又陌生,却牵动着我的心。

年华有限,诗意无穷。我喜欢这种淡淡的诗意,就像书中作者所言,“我一直深深地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事实亦如是,诗意的世界充满了浪漫,如画而映于心。

在诗意的世界中,在这幅画卷里,尽管纸张有些破旧,有点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载的情思。何人独倚明月楼?何人琵琶语凝愁,思如泪,沾衣袖,世人只知琵琶旧,谁叹那年愁满头?诗意的世界,情感总是细腻,朦胧而美好。

夕阳西下,一天流光走到了边界,马上就要坠入茫茫黑夜,这一瞬间,人心百转千回。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可总有那么一些人日落不得归。正如《诗经·王风》中所说的“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短短八个字,道出了多少人思归不得归的苦,又让人懂得了多少悲伤与苦痛。每当斜阳晚照你又是否对着夕阳叹息哀愁?可惜现在每天都忙碌着生活,哪还会有许多人对着夕阳诉说情思?其实,诗意就在你的心中,如画般映在心头,只要你去发现,诗意的世界会被你营造。

水阔山长,辛弃疾曾在登楼时写下“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他将自己所有的情思寄于楼上。那种愁苦,如今在我眺望远方时也能体会的到。“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柳宗元也依旧用充满诗意的句子道出一片愁。他们都是如此的令我敬佩。在他们眼里,风花雪月都是诗,春夏秋冬皆为意。

诗意如画映于心,在你听到李清照这个名字,你会想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会不禁叹息到:“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

在诗意的世界中,你会不动声色饮茶,踏碎一世繁华的潇洒,会有执著如泪,滴入破碎的心的唯美,也会有月满西楼人独守的静谧。诗意就这样如画映于心。

【篇五:古诗伴我成长】

古诗,乃文化之精髓,语言之精练,内容之浓缩,意义之深长。它宛若一座穿越岁月长河的桥梁,横跨在我们心中,与古代相联,古朴又震撼人心!

我,是一个爱诗的女孩。古诗,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它,就这样陪着我慢慢长大。

种下“诗”的种子。

孩时,诗的墨香便环绕着我。我有一个姐姐,那时他刚好上小学。她时常会拿出课本,静静地坐在窗边,用那清脆悦耳的声音朗诵古诗。这时,我便会乖乖的坐在姐姐身旁,静静地聆听——“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有时,我听着,听着,便在脑海中展开了另一个世界的憧憬与想象……这样一来,“诗”便在我幼时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那朴素玉洁的花,便随着我的成长,悄然开放。

与“诗”携手,共同成长!

还记得,我背的第一首诗,至今仍是记忆犹新。偶尔与爸爸手牵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然间,望到池塘中的几只大白鹅,它们脖子高高地挺着,不住地叫着:“嘎——嘎——嘎。”不知不觉中弄碎了水中的浮萍,那清脆的绿色,随着水纹荡漾开来。我好奇地望着这群快乐的天使。紧接着,爸爸便高声吟诵起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于是,我便学会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咏鹅》。

上了小学,古诗的积累量大了。学习古诗,我再也不是从前的不求甚解,我有了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我读出了诗中不一样的美。我认为,美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美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美就是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与恬淡……升入初中后的我,对爱国诗篇更是情有独钟。文天祥一句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他至死不渝的精神。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他胸怀四海,为国家肝脑涂地,呕心沥血之情。在魂归西天之际,陆游拖着病躯,挥笔颤颤微微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千古绝唱!

悲哉,壮哉!雄哉,前辈们,我为你们自豪!

腹有诗书气自华。

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古典诗词已伴随着我的成长,融进了我的生活。它改变了我,也成就了我,它已成为一种潜在的气质,如影随形,将会与我相伴一生!

古诗的魅力,正如那灿烂的阳光,继续照耀着我茁壮成长,我也要与你白首不分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上下五千年的漫漫征途中,诗词的探索永无止境,不会停息。接下来,将会由我们接力,继续传承和发扬!

【篇六:与古诗词有个约定】

从前我一直很想要一个好朋友,现在我已经找到了,它就是“古诗”。唐诗的内容丰富多彩,感觉像是自己在于它交谈。

我最喜欢的唐诗是我刚上小学时老师教我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李白在异国他乡抬头望着天空,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写出了这首诗。

越往下读,我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思乡之情越来越强,就算从字面上看也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感觉。这种感觉没办法说出口。

我还喜欢李白写的那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写出了孟浩然离开时,李白对它的不舍和留念。从诗中能感受到他对孟浩然如亲兄弟的感情,所以才舍得它离开,就想与亲人离剧那样撕心裂肺的感觉。

唐诗的内容丰富多彩,只要认真去看体会诗人写的心情。你就会发现诗中的美妙之处。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