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动力源】
在追求人生理想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受到挫折或嘲讽,有时也会产生放弃的念头。这使得我们需要动力,动力又源于哪里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于我而言,人生最大的动力莫过于家人的激励了。
临近初一的期末考了,每天作业堆得像座小山似的。那天我正在做数学的练习题,碰到一道难题,手机一拿就准备搜题了。这时,妹妹不知从哪里蹦出来,然后一脸轻蔑的说:“我看你脑子都不转一下,就说不会,真是笨死了。”“谁说我不会了?”我不服气地顶了她一句。她又说:“会就自己写啊,就你这个样子,想考全级前三,我看前30还差不多吧。”说完便悠哉的走了出去,转过身来向我做了个鬼脸,补充了一句:“脑子不转迟早生锈。”然后一溜烟人就没了。这小屁孩,胆子也真够大的,现在敢这样跟我说话了,真是没大没小的。说完便想着继续搜题去,转念一想,她说的不无道理,我还是自己思考,才不想被她取笑呢,我一定考个全级前三。
临近十点时,母亲为我端来了杯牛奶,并说:“早点休息,明天还要早起呢。”我说:“没事,还早着呢。”母亲嘴里嘀咕着:“这孩子今晚怎么那么好精神呢?换做是别晚,早在床上睡得‘不省人事’了。”谁说我笨呀,这题终于给我解出来了,我一个人自言自语着。
期末考那天,母亲告诉我,正常发挥就好,不必太紧张。一旁的妹妹则若无其事的说:“姐,你可悠着点啊。”我说:“放心,不会掉陷阱就对了。”
成绩终于出来了,还好我考进了前三,这时妹妹又说,也就一次而已,如果你每次都能考进前三,那才是真能耐,我没有应答她,只是在心里默默下决心。
每当我想要偷懒时,妹妹的话就会在我的耳边回旋,时刻警醒着我。我的妹妹,你是多么的伶牙俐齿呀,却总能给予我满满的动力。
【篇二:动力来自压力】
小时候,我曾在姥姥家见过压水机。压下长柄,水就会淌出。观看之余,联想一下人生,也与压水机十分相似呢!
从古至今多少成大事者不是生于忧患呢?他们的动力何来?来自于压力。这正如压水机,只有受压,才有清凉的泉水流出。
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十二岁便要独自照顾妹妹与父亲。正是生活的压力让他掌握了更多的生活技能,磨练了坚强的意志,如愿地考上了大学。可见,压力能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因而获得人生的动力。
而另外有一些人,就像干涸的泉眼,无论如何加压,也压不出一滴水来。对待挫折困难畏缩退避的人,似空空的布囊,是无法激发出活力的。试想司马迁受刑后告老返乡,隐退官场,那名著《史记》的作者又将是谁呢?
所以,对庸者而言,压力仅是精神的折磨和肉体的摧残。对勇者而言,压力却是磨砺精神意志的法宝。面对人生的压力,我们更应坐下冷静思考,积极找出应对措施,将压力看作人生前进的动力。
试着打开眼前的门吧,或许它很重,锁的很死,但当打开之后,门后面便是宝藏。想想压水机,吱呀吱呀的手柄吟着一句千古真理:“对坚强的人来说,压力便是动力。”
【篇三:信念是奋斗的动力】
一个人的成功在于他自身有多么刻苦,而不在于他的家世背景有多么好。
鲁尔南深处有一个小村子叫姜村,这个小村子因为这些年几乎每一年都有几个人考上大学、硕士甚至博士,所以闻名遐迩,就这样,久而久之,人们就不在叫它姜村了,大学村成了姜村的新名。
在二十多年前,姜村小学调来了一位五十多岁的教师,听说这位教师是一位大学教授,不知道什么原因被贬到这个偏远的小村子。这个教师教了不长时间以后,就有个传说在村子里流传。这个教师能掐会算,他可以预测孩子们的前程。
有的孩子回家说,我将来会成为作家;有的孩子回家说,我将来会成为第二个华罗庚;有的孩子回家说,我长大会成为数学家;有的孩子回家说等等,当然这是为了让孩子们对自己有信心,在心理上就赢了那些自卑的孩子。
没过多久,家长们就发现他们的孩子与从前大不一样了,他们变得懂事而好学了,好像他们真的是作家、数学家的材料了。
那些被教师说成会成为数学家的孩子对数学更有兴趣了,对数学的学习更加刻苦了;被老师说成会成为作家的孩子,语文成绩也更加的出类拔萃了,孩子们不再贪玩了。因为他们都被灌输了这样的信念:他们将来都是杰出的人,而有好玩,不学习,不勤奋学习的恶习渐渐没有了,这些孩子们到了参加高考时,大部分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假如这位教授不那样说,那么考上大学的孩子可能就没那么多了,所以——信念是奋斗的动力。
【篇四:成长,永不衰竭的内在动力】
成长,一次美丽的嬗变之旅。成长,世间万物沿袭的古老而又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从破茧成蝶中,我们惊艳的是在成长的阵痛中孕育着美丽生命;在凤凰涅磐后,我们震撼的是浴火重生后的脱胎换骨。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所说其实就是一种成长过程。“曾益其所不能”的内在动力就源自于成长。作为跨世纪的青年一代学生,在成长中不断完善自我、塑造自己,成为我们的历史使命。每个人都会经历成长,在成长面前,强者更强,因为他运用这股动力塑造了属于自己的完美品格;弱者更弱,因为这股动力击垮了他的致命缺陷。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学医中由“医人”感悟到要“医国”,就是这种成长的内在动力使他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愈挫愈奋”的救国救民之路。革命虽然历经失败,但正是由于这些不计其数的失败,给了他永不枯竭的奋斗动力,让他在救国救民的革命生涯中不断成长,自我完善,在“愈挫愈奋”中塑造了他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人格,成为中国近代开启民主共和时代的“第一人”,永不言败的强者。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纵观上下五千年伟大祖国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听到它成长的脚步声铿锵有力,看到它成长的身影华丽有型。从春秋战国的争霸称雄,到秦砖汉瓦的恢弘霸气,再到治隆唐宋的声名远播,我们的祖国在成长的道路上是如此的意气风发。然而,进入近代以来,闭关锁国这副无形的精神枷锁紧紧套住了祖国成长的步伐,“东亚病夫”的帽子屈辱的带了将近一个多世纪。如今,“中国梦”的提出,让伟大祖国步履坚定地走上了宽阔的成长之路。这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是成长为世界强国的发展之路。
成长,塑人的不竭动力。让我们经历成长,以成长磨砺意志,塑造完美的自我。
成长,强国的不竭动力。让我们心系祖国,以学习报效国家,建设强大的祖国。
【篇五:我有奋进的动力】
一学期下来了,我再次获得了国家补助金,而且是同学中最高的——三千元整。接过这一叠红色的“慰问”,我的手颤抖了,眼圈泛红了,感激的泪水犹如决堤的江水般涌出……
我五岁时父母离婚,从此便失去了普通孩子的基本权利——父爱和母爱。母亲远嫁广东,父亲为了我的生活和学习常年漂泊在外。我从出生到现在与父亲见面的日子屈指可数,一直与奶奶相依为命。
奶奶已过花甲之年,身体羸弱,时常腰酸背痛,但是为了我,不得不拼命般的下地耕作。深夜,我经常被奶奶的鼾声惊醒,她睡得很熟,我知道奶奶的确是累了。我曾经心疼地嗔怪奶奶道:“一天到晚地干,您歇歇不行吗?”奶奶却说:“闲不住啊!习惯了,没事干就浑身不舒服。”是啊!奶奶是停不下来的。一旦她停止劳作,她的孙子就真的没人疼了。
由于自幼失去父母之爱,我的脸上很少显出一个普通孩子应有的灿烂笑容。也许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脆弱吧,我经常对同学们说自己不羡慕有父母的孩子。但是,谁都知道,这是骗人的。我羡慕他们!特别是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奶奶腿脚不方便,不能长途跋涉,我的位置上总是空的。我多么希望我的位置上有人,至少可以让我知道父母还在关心我,爱我。我好想做一回普通孩子,享受一次普通孩子的权利,哪怕只是一天。但是,从上学到现在,他们一次也没在家长会上出现过。身边的一些同学,却不希望家长来开会。我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叹:“哎!又要开家长会了,老师又要告状,回去又得挨顿臭骂,要是我爸妈不来就好了!”一旁的我只能暗自叹息:“如果我们能够交换一下,那该多好啊!即使挨骂也行啊!”
在08年那次地震中,父亲刚刚开始经营的门面瞬间毁于一旦,十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刚刚有些转机的家庭又陷入困境,父亲甚至想让刚上初一的我放弃学业,跟他一起去“漂泊”。就在这时,初中的老师来了,给我和像我这样的同学们带来了希望的火种——国家的第一批助学金。虽然钱不多,不能改变目前的窘状。但它犹如沙漠中的水源,迷雾中的灯塔,阴霾中的太阳,给了我们希望,给了父亲让我完成学业的决心,让我和我的家庭重新鼓起奋进的勇气。
三年之后,我顺利地进入高中。虽然中考考得不是很理想,但我并不沮丧。因为我知道,在哪里都是读书,在哪里都能学到知识,在哪里国家都不会忘记我们。
每当我受到国家的“慰问”,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同时也感到沉重的压力:此恩此情,应该如何报答?现在的我,只有努力学习吧!
很多生长在野外的树,没有专人照顾,却依然茁壮成长,甚至比有些人工培育的树更高大,更挺拔。因为她有天然的雨露滋润着,有温暖的阳光呵护着。没有母爱、缺少父爱的我,一样能够健康成长,因为我有一个爱我及爱人民的国家,是她,给足我奋进的不竭动力。
【篇六:我的动力源】
父亲的鼓励是我动力的源泉,渊源不断,浇灌着我的幸福成长。
小学三年级,参加科技模型比赛,报名后,便开始着手准备。
“明天就要比赛了,好紧张啊!”我坐在地上,满头大汗地练习着。看着眼前一堆堆的零件,我对明天的比赛几乎没有了信心。
“怎么办呀,仍然组装的很慢,这都是第二十三次了,怎么还不能在七分钟内完成组装,明天估计是真要完了!”近乎失望的我闭上眼。
“齐齐,怎么了?”这时,爸爸走进来,轻声问道。我睁开眼,双手撑着地,慢慢地坐了起来,沮丧地说:“明天就要比赛了,要在七分钟之内组装好,但是我现在最快也得八分钟,这样明天我连第一轮都过不了。”爸爸看了看散在地上的零件:“嗯,真的好难拼,有几个零件实在是太相似了。那你有仔细看它们的结构吗?来,我帮你看看。”
爸爸轻轻地把零件拿起又放下,一会儿看看这里,一会儿又看看那里,说:“的确是很像,但是,齐齐,你要相信自己,你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现在才七点,离你睡觉还有两个半小时,你要相信你可以做到。”爸爸一只手搭在我的肩膀上,又说:“而且,我记得你给我说过,你们的比赛是在明天下午,那么你明天中午还可以练习,找窍门,绝对会有办法的,一定要相信你自己。”
我站了起来,冲进洗手间,用冷水洗了把脸,飞快地奔回房间,找出说明书,仔仔细细地研究又研究,生怕错过一个关键的字。
我将零件一个一个分开,仔细地研究每一个零件的功用,再慢慢地,仔仔细细地开始组装,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零件,想从中找到更快捷的方法。
翌日下午,我信心满满地走进了比赛现场,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我的成长中,父亲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使我自信让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