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高中作文 高二作文 何必曰利
何必曰利
发布时间: 2025-03-13 12:46
阅读:

【篇一:何必曰利】

电视媒体上,一切文化都必须以娱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书店摆在醒目位置的多是编造的励志故事,纯粹的书籍早已无人问津;更有非主流的青年生活低级趣味,令人大跌眼睛……

“何必曰利?”孟子再也不忍看到他的后代们一步步地走向“利”的深渊,他的声音从亘古传来,有力地撞击着迷茫中的知识分子。他们猛然回头,却再次猛然陷入迷茫中。因为这个世界,早已被利益所笼罩,已渗入国人的血液中,已太深太深。

上古竟于道德,中世竟于智谋,当今争气力。如今“先利而后义”的衡量标准驱赶着人们向利益看齐,而抛弃精神文化。让这个拥有上下五千年传统美德的大国一步步走向贫瘠的边缘。只有少数“珍贵的明白人”还在这荒漠中挣扎、抵抗着,因为他们也想像孟子一样“挽回”国人的心,“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也许暂时品尝到利益带给自己好处的人会反对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可曾听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俗语?正如孟子所言“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反观如今的社会,有多少人因钱财而与朋友兄弟甚至于父母反目成仇?有多少人因钱、权而低头哈腰,自毁尊严?因为利益,抛弃精神的滋养,不惜踩着他人的背去“勇攀”利益的高峰;因为利益,精神文化极度贫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沦为冷冰冰的交易,“以市道交”,人情似纸张张薄。

“何必曰利?”利益是一个魔鬼,一旦它缠上你,想摆脱它就难矣!它会让你深陷罪恶的泥潭,不能自拔,让你成为它忠实的奴仆,俯首是从。

何不曰仁、曰义?仁义是一朵淡雅的莲花,只要你细心浇灌,它就会在你心间绽放美丽,绽放属于你的光芒。在它的照耀下,你不仅会出淤泥而不染,还会指引你走向更宽广的天地。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为什么颜回会“不改其乐”呢?因为他种下了仁义的花朵啊!

何必曰利?何不让仁、义这些美德永驻我们的心间?何必曰利?何不种上美德的花苗?

现在就行动起来吧,祖国未来的脊梁柱,勇敢地驱逐利益的魔鬼,种上美德的花朵,你会收获永世的芬芳!

【篇二:既已错过何必留恋】

当你因为错过一朵昙花的开放而黯然神伤时,花园里那片娇艳的玫瑰正在悄然绽放;当你因为错过一颗流星划破夜空的景象而懊悔嗟叹时,身后那片梦幻神秘的极光正在静静闪动;当你因为错过生命中的一份美好而止步不前,捶胸顿足时,未来那数不尽的幸福正在等待你的来临。

也许那朵绽放的昙花会令你怦然心动,也许那颗划过的流星令你心驰神往,也许那份错过的美好让你心灵升华、灵魂干净。但,那已成为过去,成为一种无法重来的瞬间。与其在错过的时光里犹豫徘徊,何不换一种心态去寻找多彩的未来?

错过的,不必去留恋。有所失必有所得。昔日刘备曾寄身于荆州刘表处,刘表自知德才皆不如备,欲将荆州让之,可备因与表同宗只故,坚决不受。后诸葛亮言若得天下,必先以荆州为本,备乃犹豫不决,最终荆州被曹操以奸计所得。众将感叹错失取荆州之时机。备却说:“吾虽然错失一城,但终不义于天下。”众将皆服。后取荆州,收二川,百姓夹道欢迎。自此西蜀之地物阜民丰,与魏、吴形成三国鼎立之势,皆因刘备之仁德也。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试想,如果屈原因错过仁君明主而沉沦,又何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警世之言?如果李白因错过高官厚禄而叹息,又何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豁达心胸?如果鲁迅因错过太平盛世而颓废,又何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惊天一吼?

错过,不意味着结束,而昭示着另一个开始。因为错过了日出东方的磅礴之美我们可用日落西山的苍茫之意而代之;因为错过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迈之美,我们可用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恬淡之意而代之;因为错过了人生中的一次美好瞬间,我们可以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而代之。

人生的错过会有很多,但我始终记得:既已错过,便不再留恋。

【篇三:何必不懂装懂】

听过这么一个笑话:

问:你认为莎士比亚怎么样?

甲:还行,只是口感不如“人头马”。

乙:嗨!莎士比亚是一种甜点,不是酒。

可怜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的巨星,去被两个无知之人说成是“穿肠之物”,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笑话虽短,道理不浅,它告诫我们:“不要不懂装懂。”

想到孔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认为,学习是老老实实的事,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本身就是认识上的一种进步。然而,在我们身边,不懂装懂,自以为是,因羞于脸面而不敢去问的人不在少数。而这种心理是不健康的,它会抑制我们的发展,使我们失去了“求知欲”,为“知”是最可怕的无知。

有一位青年对誉满全球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称自己“无知”感到大惑不解。于是他向爱因斯坦问了这个问题,爱因斯坦笑着随意拿出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然后指着大圆圈说,我的知识圈比你大,当然未知领域的接触面也比你大。

那些真正的大学问家,因为懂得学无止境,所以总能看到自己无知的一面。可见,知识越是增加,“无知感”越是强烈,才会最终成就一番大事业,而另一些不懂装懂的人无一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到头来真正的受害者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其实,不懂装懂不仅无用,而且有害。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很了解,必然有很多需要弥补的地方。不懂装懂,就像给不足之处盖了层遮羞布,施了障眼法,等到了真相大白的那天,装懂者究竟要为自己的欺骗行为付出代价。像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自吹自擂的登徒子等。

汉代鸿儒董仲舒曰:“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所以,我们要敢于承认不足,敢于自我解剖,要有疑就问,有意识去问,有胆量去问。学习是由不懂到懂的唯一途径。只有踏踏实实地弄懂了每个问题,才不会犯不懂装懂的毛病。

【篇四:何必哭,笑一笑去面对】

有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个很活泼开朗的女孩儿,最起码这是我给别人制造的假象。在别人的眼里我就是一个只会傻笑,从不懂哭泣是什么感觉的那种人。可是我只想说,天下有这种没有任何烦恼的人吗?我觉得应该很少,最起码我也不是那种一直不考虑很多事情的人。

每次看到她们因为每件事情哭泣的时候,我真的很无助,因为我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自己该说什么?我只好默默递上一张纸,静静的看着对方哭泣。有很多人对我说,真的很羡慕你。每天都没有烦恼,就像一个励志姐一样。但是又有谁知道我也曾经悄悄的在某个角落由于一些事情大哭。只是哭完自己把眼泪抹去,再也不去想这些事情。内心告诉自己,真的一切都很无所谓,为什么要哭个死去活来的呢?这只是一个过去公式罢了。我们要面对的是以后,而不是去一直停留在过去。

我的内心也是极其脆弱的,也不是傻到只会笑的,只是有的事情我感觉根本不值得,一些事情已经成定局。或者根本不可能,那又有什么意思呢?又何必去死死纠结这种事情呢?这也许就是我自己的想法吧!

【篇五:何必劳财又费力】

曾看过这样的一份报告,说中美建交后不久,两国就派出了教育专家组成的团队去对方国家考察教育制度,以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美国专家回国后做了这样的报告:“在中国,无论是中学、小学还是幼儿园,所有的学生都将手背在后面,身子坐得绷直,细心地听老师讲课,并且他们的学习时间和努力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无法相比的。”

中国专家回国后也做了一份报告:在美国,教育制度很差,无论几年级的学生都横七竖八地坐着,并且无视课堂纪律,有的人在下面议论纷纷,甚至还有人在上课时随意到饮水机那里接水喝。

后来,中美两国都做了一次预言,内容是那么惊人地相似,那就是:20年后,无论是在科技教育方面,还是经济文化方面,中国都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20年过去了,让我们睁开眼看看现状吧!这20年中,美国的教育并没有变,但他们并没有落后,而培养出了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无数的亿万富翁。那中国怎么样了呢?中国不但没有骄傲,反而更加努力,学生更守纪律,学习更加刻苦,知识更加丰富,可是,放眼望去,占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中,出了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个也没有!出了几个亿万富翁?没有几个。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美国人知道,念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并且在教育中,他们十分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中国人似乎只知道“念书是最好的出路”,拼了命地让孩子越来越早地接受文化教育,越来越多地参加各种补习班,而越来越少地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越来越晚地让孩子步入社会进行锻炼。

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李嘉诚,甚至成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吗?先听一下他们的成才历程吧。李嘉诚上完初中就不念书了,转而去香港打工,后来,他凭借自己的高贵品质,得到别人的帮助。自己创业后,他没有完全靠知识,仍是以自己的个性与品质成功的。比尔·盖茨呢?是的,他念书了,并且念到了美国的最高学府——哈弗大学,可这期间他并没有一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一直保持着自己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并且,哈弗大学他没念完一年就退学去创业了,后来缔造了富可敌国“微软帝国”。

对了,还有韩寒、郭敬明……

要想孩子成功,何必劳财又费力做“孩奴”呢?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依自己的兴趣,潜心地发展和提高自己。

可是现实很令人不安,各种教育收费水涨船高,可父母们仍乐此不疲,真是劳了财,费了力,坑了孩子啊!如果龚自珍还在世,我想他所建的“病梅馆”一定不够用吧,他老人家又要伤心哭泣了。

【篇六:请放开吧,何必执着】

执念,是悲欢离合;放开,便是地老天荒。

——题记

春天放开了万物的束缚,风是软的,云是轻的,夕阳是恬淡的,炊烟是柔媚的。夏天放开了万物的热情,酒是烈的,茶是苦的,奔跑是肆意的,大雨是猛烈的。秋天放开了万物的忧伤,叶是枯的,花是谢的,枝头是低垂的,天空是宁静的。冬天放开了万物的纯真,雪是白的,树是秃的,河水是凝结的,阳光是和煦的。放开,便领略到美妙,正如一片叶,无法控制风的方向,无法改变四季的更替,乘着风飞翔,看大海,看蓝天,看溪流,看高山,看低谷,看四季的精彩,看世界的美丽。

尘寰中的故事,总是这样,清新中有晦暗,宁静中有喧杂,明丽中有风雨,蹁跹中有寂冷。滚滚红尘,是一道藩篱,无数生灵在这里,编织着无数的爱恨情愁,悲喜沉浮。每一个生命,无论高贵的,还是卑微的;无论是壮美的,还是清淡的,都必然会面对各种悲欢离合。生活是缤纷的,我们来不及使用自己的秦腔变脸。以一份心境体验世间繁华,那么我们还需要去执着吗?

人生在世,最难过的莫过于生离死别。而所谓生离死别,不过是浩渺苍天的一个小小的剧情,就像一朵花绽放后的凋零,一片叶吐绿后的旋落,一滴雨凝结后的干涸。只是我们永远都做不到那样淡然,我们逃不出那道藩篱,因为我们一直都在人世中寻寻觅觅着。人世的每一次相遇,都是缘分;每一次相别,也便是缘分的终结。放开,依旧是灿烂的晴天;执着,便是陷入悲伤后的无法自拔。

有微风就有狂风,有细雨就有暴雨,有青云就有乌云,有圆月就有缺月,我们无法只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说,上天不会只把美好的东西赠予我们。比如,同样的一杯茶水,给了我们名贵的紫砂壶,里边却可能是苦涩的茶沫,又或者,它给我们的是醇香的老树大红袍,你却用一次性纸杯将它冲泡,即使你有了名贵的紫砂壶和醇香的大红袍,可水却可能是昨天的过夜水,没错,生活就是这么充满戏剧性。生命中许多事物是如此,连同生命本身,也便是如此,脆弱得如同泡沫,一触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我们只是让他更接近我们的生活。充满现实的生活。

生命就像不经意间掉落在人间的种子,在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经意间,天空暗淡了;不经意间,大地昏昧了;不经意间,人间荒芜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又何必执着不已。花开花落,又几何。醒也罢,醉也罢,不如就放开了手。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