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邂逅小麻雀】
大雨过后,天空仍然飘着蒙蒙细雨,我和一个好朋友撑着伞,到水电厂的足球场上去玩。突然一声“叽叽”的鸟叫声把我们吸引过去,原来球场的草地上有一只刚学飞的小麻雀不幸被雨淋湿了。它趴在浅浅的草地上,全身都在颤抖着,湿漉漉的,像只“落汤鸡”。身上的羽毛都粘到一起了,东一簇,西一簇,背部粉红的嫩肉都露了出来。我看到这幅情景,心想:如果没有人帮助它,它可能会被冻死,或者被饿死,更悲惨的是也许会被狗咬死,因为这里经常有狗出没。我就对朋友说:“看样子今天太阳是出不来了,我们还是把它带回家吧,我家有个吹风机,可以帮它把羽毛很快吹干。”朋友高兴地同意了。
我就蹲下身子,轻轻地用双手拢住它,不料,它从缝隙中逃了出去。我又扑了过去,这才抓住了它。我想让它温暖一下,看着朋友的大口袋,就对她说:“把它放在你的口袋里取取暖好吗?”“这个办法不错。”朋友边说边掀起口袋把麻雀小心翼翼地放了进去。
回到家里,我先把麻雀装在一个小笼子里,拿来吹风机,透过笼子对着它的背不停地吹着热风,它好像很害怕,总是躲避着风,我只好用吹风机追着它,幸好笼子很小,我很快就把它的羽毛吹干了。它立刻变得精神起来,眼睛也变得黑色有光泽,像一颗发亮的玻璃珠。一身灰色掺杂着棕色的羽毛均匀地覆盖在热乎乎身子上。
我把笼子放到阳台上,望着外面自由的世界,它在笼子里使劲地把头往外面钻,好几次把颈部卡在了缝隙中。为了测试它的智力,我把朝着客厅方向的笼门打开,它浑然不知,还是一心一意往阳台外的方向钻,真是只有门不走的“傻”麻雀呀。我把它的身体调转过来,好让它能看见出口,果然它一眼就识破了我的计谋。猛一飞,就飞到客厅的沙发底下了,我们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从沙发底下弄出来。我想再次考考它,又把它关回了笼子里,把笼子转了个方向,它居然还以为出口在原先的地方,仍然使命地往那边钻,看来它的记性还不错。过了一会儿,它突然转了个身,终于找到了侧面的出口,扑扑翅膀飞了出去,因为它还没有熟练飞行,所以飞了三四米就停落在饮水机旁边。
我轻轻地走过去,只见它把尾巴趴在地板上,像一条裙子一样拖在身后。突然,它又把尾巴翘了起来,这时的尾巴就像孔雀开屏。它的一双翅膀展开来,大约有十厘米长,翅膀上的羽毛非常整齐,一共有三层,最上面的一层很短,中间的那一层稍微长一点,最下面的一层又长又硬,妈妈说这就是它最主要的飞行工具。它的腹部是灰白的,每只脚上都有四个非常锋利的爪子,像鱼钩一样,紧紧地抓着地面。
虽然我们都不舍得放走它,但是我们知道小麻雀是属于大自然的。小麻雀现在没事了,应该让它回到大自然去。于是我们推开玻璃窗,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在窗外,它看看我们,就毫不犹豫地飞走了。
从此以后,每当有麻雀来我家阳台嬉闹,我就以为它就是与我们不期而遇的那只可爱的小麻雀。真希望它能平安,快乐!
【篇二:麻雀捉虫记】
花坛的砖块上有毛毛虫,蠕动着身子,可爱又可怕。麻雀在树上歇息,看到它们,便俯冲下来,捉住了其中一只腿脚不利索的。
正当麻雀想把它往嘴里送时,一只更大更肥的毛虫懒洋洋地从孔里钻出来,麻雀“叽”地一声丢下快到口的食物,跳过去想啄它,谁知从砖块边沿又探出一只千足虫的脑袋。麻雀又改变了主意,径直向千足虫啄去。就这样,砖块上的虫子轮流爬来爬去,麻雀不知如何是好,不停更换目标,却始终没有收获。
突然,不知从哪儿冒出一只全身布满棕色斑纹的鸟,一飞上花坛,就胡乱地往虫子身上啄去,虫子见势不妙,慌不择路地逃窜。可是为时已晚,没几下工夫,就独吞了两只毛虫。
麻雀更不知所措了,东张张西瞅瞅,一只硕大的毛虫屁颠屁颠地从它身上爬过。麻雀探头往后望,发现毛虫正慢悠悠地在它的翅膀上“挠痒痒”呢,它刚想去啄,忽然眼睛的余光瞟到了腿旁的砖块上也有一条毛虫。它左右为难,嘴巴不听使唤,本想去啄翅膀上的毛虫,心里又想着腿旁的毛虫,一犹豫,啄偏了,毛虫没啄到,反而啄到了自己的翅膀,一个趔趄,往砖块旁退去,“咕咕……嘎嘎……咕咕”,掉在了仙人掌上……
麻雀的“选择困难症”,不但什么也没吃到,还被扎得像筛子一样。它的毛病你犯过吗?
【篇三:读《麻雀》有感】
星期六,我阅读了一篇文章《麻雀》。写得是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救小麻雀的事,是一种庞大的力量让老麻雀毫不考虑自己的安危!敢于与猎狗搏斗。多么感人啊!
从“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呢?就是爱的力量。读到这,我也想起一件事:那天晚上,我妈妈爸爸在家打牌,我和同学溜出去玩。我想:妈妈爸爸在打牌,不会管我的,到同学那玩一会再回去。谁知我玩得兴致勃勃的时候,一看表,10:30了!我连忙跑回了家。只见妈妈在哭泣,爸爸露出焦急的眼神。看到我平安地回来后,爸爸严肃地说:“你到哪去了!”我的眼泪在眼匡里打转,怎么也没料到会是这样,我吞吞吐吐地说了一句:“去……同学家……了!”我走到妈妈面前,“妈妈,对不起!”妈妈抬起她湿漉漉的脸,用手擦了一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这时我后悔万分,心里涌出一股暖流,占据我全身。我的一会消失,竟让妈妈泪流满面,真是不应该。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到母爱、父爱多么无私,多么伟大!
【篇四:一只麻雀】
在餐厅吃午饭的时候,我总是喜欢东张西望,因此,才让我注意到一只鸟,是麻雀。
这只麻雀没有伴儿,棕色暗淡的身躯孤零零地站在屋檐上,隔着透明的玻璃,鸟儿似乎在与什么周旋,用嘴叼,扯,废了好大劲也没什么成果,看着它重复地这么做,目光中也有了答案,那是食物吧。
它为什么自己不吃掉呢?或许是自己的孩子正在饿着肚子,在远方呼唤着,在窝里焦急地等待妈妈的食物。鸟儿有点急了,翅膀使劲扑腾着,却始终带不走食物。
然后它飞走了,飞去哪儿了呢?是已经放弃还是去找同伴了?瞧,它快速地飞回来了,黑色的眼珠里一定有了新的方案——它把食物用脚爪扯着,撕咬成两半,再来回折返。我的思绪跟着它飞向远方,是一颗树,一颗高大枝叶繁茂的树,真是一颗好树啊!在这树上,鸟儿停在用叶子织成的窝前,几只小鸟争先恐后地张大嫩黄的嘴巴,似乎都饿急了,原来鸟妈妈在给它的孩子们喂食,喂完食,鸟儿累了,终于可以休息了,窝进巢,和孩子睡着了,甜甜的梦里是幸福美满的一家。
我注视过一只鸟,是麻雀,也是母亲。
【篇五:可爱的麻雀】
我不喜欢孔雀,孔雀太娇气;我不喜欢鹦鹉,鹦鹉太聒噪;如果你问我喜欢什么,我会大声告诉你:我喜欢麻雀!
麻雀小小的,眼睛乌黑亮丽的,小嘴巴灰色的,又有一点泛黑,面颊上长着一块黑斑,掩映在白毛里,活像京剧里的人物。麻雀在城镇、公园、学校栖息,所以我们在学校中见到麻雀一点儿也不稀奇了。
可是在一个傍晚,我和一只麻雀成了朋友。我在空无一人的校园中散步时,突然看见一只小麻雀。本想走开,可却看见小麻雀的翅膀受伤了。如果翅膀没有受伤,小麻雀挺可爱的,但现在它耷拉着圆圆的小脑袋,瘸着腿儿蹦一下,晃三晃,嘴里发出胆怯而又急促的叫声。
一开始,它打量打量我,发现是陌生人,努力地往前走,可是走一步,摔一步。可能是累了,它一屁股坐在地上,我仔细看了看它,毛发很乱,右翅末端起血肉模糊,看起来十分狼狈。看着它,真让人隐隐心疼。我想起了书包里还有一些小番茄,马上跑回去,抓一颗回到小麻雀身边。我把小番茄放在地上,它马上伸长脖子,自己闻一闻,啄一啄。它偏过脑袋看看我,发现我没有攻击它的意图,便放心地一口一口啄了起来。原先扁扁的肚子,立马鼓了起来。小麻雀用感谢的目光看着我,我心中甜滋滋的。
原来鸟儿和人类是朋友,我又多了一个“奇妙的朋友”。
【篇六:麻雀,谢谢你】
人们都说,最该感谢的人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我要补充的是,自然界的万物,如能给人类带来帮助和启迪,同样都值得感谢。
那是一个暑假。火红的太阳像个大”火球”烤着路上的行人。我躺在院子里的大树下,凉荫足够将我的身体遮住,大太阳的火焰似乎对我失效了。一个字,爽。
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鸟鸣声。那声声鸣叫中带着些许困乏和疲惫,我抬头望望那被太阳一统”天下”的天空。哦,原来是一只麻雀呀!我心里的问号接二连三,为什么这只麻雀会在这么热的天出来散步呢?!它不应该像同类一样,这时候藏在树丛中乘凉,或在树林里举办大合唱或开独唱会吗?!就在我的脑海不断浮现问号的时候,那只麻雀落到了离我前面一两寸的地方,我觉得它是有意”搭讪”,便施巧计捉住了它。
麻雀被我这不友好的行为吓到了。它展翅要飞,我的手紧捏住它的翅膀,它成了我的”俘虏”。我把玩着它,心里特别开心,忘记了妈妈教过我秋瑾的名言: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此刻,我想不了那么多,只被“战利品”小可爱吸引,它黑黑的小眼睛东瞅西望,似乎在寻找”逃生门”,我被这弱小的生命感动了。
在我眼前,它再次发出”啾啾”鸣叫,声音更显乏累。我紧张起来,仔细查看,原来它有根飞羽受伤了,有血渗出。也许,它疲惫的鸣叫就是向我发出“求救”,而我却为捉住它得意洋洋,让它“雪上加霜”。我轻轻抚摸它受伤部位,心里不是滋味。想起不久前,我磕破腿妈妈曾买的药物,赶紧找出,帮麻雀上药护理。捧着麻雀,我期盼它能展翅飞翔,不要因为我的过失让它失去飞行能力。麻雀似乎懂我的心思,它拍拍翅膀好像是谢我救它,它再次展翅,又好像要证明自己还能飞起来给我看。也许是痛感侵袭了它,两次试飞不成功后,它落在我掌心停歇一会。我边抚摸边鼓励它:没事的,待伤好再飞,我陪伴你。
喝了点水,它再次试飞,似乎坚信自己一定可以飞起来。那情景有点像明代诗人于谦写的《石灰吟》中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也像竹石里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经过麻雀的不懈努力,它终于飞起来了。望着麻雀那小小的背影,我心里写满了大大的感动。
谢谢你麻雀,谢谢你让我明白了坚强谁都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