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孤独】
勇敢地融入孤独之海
当代英国作家巴恩斯说:“作家抱怨孤独更多的是一种炫耀。”英国伟大科学家赫胥黎也说:“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可以看出,活在人类社会金字塔顶端的人们,都十分喜爱并享受着孤独。
对此,人们心中也许会想问:“为什么呢?孤独有什么好?”
首先,应该理解何为“孤独”?乍看上去,孤独充满着一种凄凉的色彩,其实不然,充满凄凉色彩的,那叫孤单。孤独实际上是一种清高、独立的处世态度与状态。当人们主观意愿上融入其中时,它会提高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让人辩证地、冷静地思考。这也是越是伟大、越有独特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又需要孤独地思考呢?另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说过,我们人类之所以与其他动物不同,因为我们会思考。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独立的思考的能力是让我们拥有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作为一名中学生,学不会独立思考,意味着无法成功地完成一项作业,一项任务;作为一名成年人,学不会独立思考,意味着无法通过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因为,他们都对父母、周围的人有一种先天的依赖性,这是人前进路上的裹脚布,一日不除,寸步难行。对于科学家、思想家们而言,越能体会到“孤独”之妙,体会到这种独到的思想是能够推动社会、国家进步的。研发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都是在孤独中得到安静、独创的境界,最终研制成功定邦神器的。
古罗马、古希腊的思想家们,日复一日地思考、再思考,领悟出了真理、真谛。他们一个个的个体独立思考后的成果,共同促进了当下这个美丽和谐的世界。
然而,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开始畏惧孤独,畏惧一个人与自己相处,害怕形影相吊,于是,他们开始拉帮结派,出入于各种聚会场所。其实,他们真正害怕的不是孤独,而是害怕自己不知如何与自己相处的那份比较,害怕面对的真实自己与内心,害怕面对已长成的、不可更改的自己,与当初自己最不想成为的模样一致。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孤独”所给予他的独立思考使他着迷,他能熬过枯燥而品味出这一点与众不同,更是因为他有勇气面对真实的、不完美的自己,并安然地在孤独中学习、思考,使自己更加优秀。
当一个人真的勇敢地融入孤独之海后,我想我会解其中味。
【篇二:共享孤独】
他想知道那是谁,为何总沉默寡言。人群中也算抢眼,抢眼的孤独难免。
——题记
一
孤独的时候,喜欢看书。亮,所以发现很多事情都可以从容淡定地靠近,不必急迫。一个人从书这一媒介
因为学会了循借着文字,慢慢寻找到内心需索的光,望向另一个世界,看着潋滟坦白的心思,或喜或怒,或哀或乐,一幕幕呈现在眼前。感受着来自不同时空的同一份孤独,看书中的世界艳阳高照或是大雪纷飞。
寥寥数语,却道尽其情感是怎样的情却绵长。孤独的人把情感写进书里,与一个个鲜活的角色融为一体,分享孤独;孤独的人页页翻阅,体会书中人的感受,收获孤独。心中悲喜,全随书中人的变化摇摆不定。不过是因为有着相同的感受,却恍然得到了相同的孤独。书中的他在月光下孑然一身,而我形影相吊;他一无所有,而我一败涂地。这样漫长难捱的孤独,却始终心无厌倦,甘愿独自沉浸在一个名为书的世界,永不复醒。可在半梦半醒的恍惚中,又会喃喃自语,究竟是文如人生,还是人生如文?
明明与书中之人相隔一个世界,却仿若伸手就能触碰。
二
孤独的时候,喜欢听歌。
因为学会了跟随着音乐,慢慢体会到难能可贵的宁静,所以发现很多事情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观看,原本内心的波涛汹涌会渐渐变得波澜不惊。一个人插上耳机,看屏幕上放映的歌词一行行移动,像是在窥探他人的故事,或喜乐或悲伤,每一个结局都是上天的旨意,由不得自己插手改变。感受着来自不同的人的同一份孤独,听耳边的旋律的舒缓沉静或是躁动张扬。
偶尔会在听到熟悉旋律的时候,毫无征兆地掉下眼泪。他人的经历、歌中的故事在自己身上重现,于是在刹那间拥有了一份茫然无助。耳边盘旋着句句歌词,唱歌的人在用心唱,听歌的人在用心听。孤独的人把经历写在歌中,分享孤独;孤独的人把难以言喻的情绪在歌中释放,宣泄孤独。不论是谁,或多或少总会有歌中的故事在身上投影。不过是因为有着相同的遭遇,却恍然得到了相同的孤独。对于第三人称的角度而言,才明白人生在世三万天,不论那人让你心生喜悦亦或是悲痛万分,始终只是一名匆匆过客,曾经的刻骨铭心也许只是弹指间的瞬息。
明明与歌中的故事相隔一份天意,却仿若轻易就能遇见。
这样的孤独,我们无人幸免。
【篇三:孤独随想】
据说时间是三只针被关在了形状各异的旷野上,互相追赶,彼此厮杀,它套着公正的袍子顶着无私的帽子,小心翼翼而又不动声色地攻击你,在无知时使人更无知。可当你成熟了,睿智了,又是它要悄悄溜走,离你而去的时候了。它是上帝左手的沙漏,右手的金币。
我走在小巷里,两旁的老房子安详地往后倒退,而孩子们则呼啸着从巷子的这头奔向那头。他们的脚步声在石板上响了很久。在这种时候,才真能从心底里感到时间在空气里穿梭,肃杀一般,没有停顿。
穿过巷子,来到街道上。两边的路灯就那么孤孤单单地亮着,把夜碎成一圈一圈的昏黄色,一块一块自暗中落下。偶尔有个人走过来,踢着石子低着头,和它一般孤独,它就默默地注视着他,看着他在它身下穿梭的孤独和寂寞。路灯也许就这么静默着,像人一样,把头缩进竖起的领子里。仿佛沉默里突然响起的歌声。有点措手不及,有点格格不入,可等那高高低低的旋律成为习惯,那亮也就融入夜色,凝成了黑暗中另一道风景。我想,街灯解释着黑暗,不明不暗,模糊着一片柔美的灰暗,一片柔美的淡明。
若干年后的某个傍晚,像现在一样,我也许会猛然忆起似水流年中一个小小影子所有过的幻想与忧伤。时间也许会定格在某个晴朗的午后,阳光很好。很久以前的孩子们在长满青草的河边走过,他们的衣角在风中飞舞。许多年前,柏拉图也曾与姑娘们走在洒满阳光的小路上,带着腼腆的微笑说:“我爱苏格拉底,我更爱真理。”与此同时,他们的头顶,有大片大片的白云悠闲地飘过古希腊明净的天空。
傍晚,独自在街头,厌倦而无奈地孤独着。我仿佛看见了李白不得志的孤独,屈原忧国忧民的惆怅,尼采目空一切自大的孤独,所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不也是一种孤独?只是更多的时候,孤独只是独坐着,在谁也看不见的地方,带着不被激活的无力感,就这样被酿着,如酒,却不似酒会越酿越醇。
【篇四:一个人的孤独】
一个晚上,我外出散步,看到一个孤独的背影。
看上去,他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应该是喝了酒,走路摇摇晃晃的,略显佝偻。他从裤兜里掏出一支烟,用打火机点燃,一股白烟升起,在朦胧的烟雾中,我隐约看到他沧桑的脸。随后,我站在原地,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夜幕里……
他是谁,他来自哪里,他怎么了,这些我都无从而知,但是我知道他一定有无法诉说的忧愁,这就是他的孤独。
孤独,是一个人吃火锅,是一个人看电影,也是一个人去唱歌。孤独,在我们的生活中漫延。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嚷着“我好孤独啊,没有人能理解我”。确实,我们当代人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常常隔着冰冷的屏幕聊天,但聊天的内容却是以“怎么样了?”开头,以“还好”结尾。人们像是戴上了面具,缺少了心与心之间的沟通。
但是,尽管孤独是我们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但孤独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处在热闹的集市中的人,他的孤独并不比一个处在宁静的郊区的人少多少,反而更孤独。
所以,我们往往不能够深入了解对方的孤单,毕竟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所以,我们不能以自身的经历与他人相比拟,也不能因他人的不理解而更加孤独自闭,就如同不能与夏虫聊冬天一样。
既然孤独不能被赶走,那也自有缓解的办法。上了一天的班,拖着劳碌的身体回到家里,给自己热一杯牛奶,煮一碗面条,在热腾腾的水雾中看一部电影,这不是再好不过的吗?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去酒吧叫几杯酒,在阴暗角落里抽几根烟,看着进进出出的男男女女。想必,还是前者更能慰藉在世俗中浸泡的那颗孤独的内心。
其实孤独,只是一种概念罢了。一个人的孤独,其实也只是面对世事的一种态度。热闹与宁静,也相差不了多少。一个人的孤独与否,或许连他自己也不清楚。
还是好好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吧,就算世界给予你孤独,你也要报之以歌。
【篇五:孤独】
什么是孤独,孤独就是周围都很热闹,而这热闹与你无关。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吧,有可能因为性格原因我经常会被人给遗忘,被遗忘的感觉会使我感到非常的无助和孤独,这样的感觉会使我从上往下的感觉到难受心里不是一般的滋味。周围也有一些很活泼的人我总是想不通学业那么繁重他们的性格却如此的快乐。真是让人羡慕呢。
学校举行的五四活动上,我便感受到了——孤独,当所有人都是成双成对入座在会场的时候我却单身一人,真的让我感到非常的孤独。心里非常的落寞,就像一个在水中即将要淹死的人想抓住一个救命稻草一样的心情,可惜我最后没有这个救命稻草有何来的抓住呢?坐在会场上感受着孤独,台上表演的一切都使我不感兴趣,心里五味杂瓶很是难受,恨不得赶紧离开这个充满孤独让我恐惧的地方。我就这样干坐着死死的盯着台上一动不动,心里却是波涛汹涌。很想躲在一个地方偷偷的哭,也想有一个人能体会我的孤独。
就这样,我一直在慢慢的熬,希望活动能早点结束这一天也能早点结束,周围人异常的眼光真的使我无法接受。